浅析初中物理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wwd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关健词:物理 教学 能力 培养
  “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观察现象,观看演示和学生自己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等。
  针对“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学生这几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呢?
  1、客观对待学生实际情况,因才施教
  教育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实际因才施教,不断提升学生水平以及学生间的差距,从而使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预定的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动思维,通过自我开拓,举一反三,加深对学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这种自我开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认真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不求过细,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空间。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教育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经过独立思考,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并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老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力求理解得更深一些,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的概念和规律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时,一定要重视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要通过对实例、演示或实验的分析,或者理论的推导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结论,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要注意通过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要逐步积累、扩展和加深,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过急过高。否则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3、注重实验,提升整体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探究性学习作为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进行创新教育的载体,是学习科学的核心方法。探究教学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模式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物理实验开展探究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目前有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对实验不够重视的倾向。每个学生实验都必须要由每个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也一定要做并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
  4、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的。有些人总希望能总结出一些很具体的几条内容,以为只要教了这几条很具体内容后,学生的能力就提高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能力“知识化”了,把能力的培养简化了。关键是要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踏实的学习作风。老师在讲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时,要思路清晰,使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要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真正地打好基础才能谈上全面提高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造就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别
期刊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教材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更新。苏科版教材在江苏省得到了推广性应用,而这一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特色凸显,全新教学板块的设置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在激发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中,“信息库”知识板块的呈现具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与实践价值,而其作用的发挥要求
期刊
长期以来,困扰广大物理教师的一大难题就是初中物理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误区也阻碍了物理教学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初中的物理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初中生对物理规律及物理概念的认识与应用。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初中物理的教学必须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好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培养出优秀的物理人才。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误
期刊
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同学们最不好理解,实验最不容易做成功的莫过于静电场这一章节。在静电场这一章节中,所学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同学们不再有很直接的生活体验或生活现象,又由于静电学的实验大多是定性的实验,少量是定量实验,加上静电学实验对实验环境等条件的要求较高,实验效果往往不明显,得出的实验结论更多的具有一定猜测性和结合理论推导的结果。因此在认知过程中,同学们对知识感到陌生,对一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在作业和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普遍欠缺一个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实际上题海战术只是大量较少思考的重复训练,只能熟练、不能提高,对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所谓的回顾,即现在说的反思。那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一、在解题的易错处反思,重视整体分析,提倡块状思维  例1 (
期刊
作为一个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斜面上放一个小物块的模型易混、易错,且屡做屡错,针对这种情况,现对这种模型的几种情况总结对比如下,希望对广大的高中学生有帮助。  例题 如图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a处于静止状态,地面是否给斜面摩擦力?  解析: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力平衡,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就平衡了,如图2,所以地面不给斜面摩擦力。  变式1:如图3,在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不甚理想,所以变革数学模式势在必行。而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就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由小组成员间的互助性学习活动来开展课堂教学,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被动性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以提高初中数学质量为研究对象,
期刊
自2013年2月份以来,邗江中学在高中部全面开展了“转变教育方式,适应学生自主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活动。通过课改,教师们转变了教学理念、初步构建了各学科“自主—导学”的案例研究教学模式、初步建立了以“合作学习小组”形式的班级管理机制,浓厚了课堂学习氛围。要想发挥案例研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教师能够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掌握,进而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期刊
又一届中考的大幕即将落下,回顾在总复习过程中的历次的备课活动中听到大家抱怨得最多的“同样的问题学生一直在错,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不动脑子!”这样的话听多了后,我也常常在思考:板子真的只应该打在学生身上吗?教师的教学有没有问题?是我们的哪些教学行行导致了学生一直无法走出困境呢?  一、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备课要备学生”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但到具体落实时往往要出状况。习题教学讲评过
期刊
函数作为压轴题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一般以函数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以及运用数学思想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两年江苏高考数学的“导数与函数”问题,承继了以往“逻辑性、探索性、综合性”的特点,更注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较往年的难度有所下降.  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时,难在如何去分析、发现、构造出符合题意的函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系统地加以训练, 不能只是散布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