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也进行了多年,但是在我们边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受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中学英语教学都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课堂教学都以老师讲解语法为主,大量操练语法题,搞题海战术,培养会做题会考试的考生以达到提高升学率的目的。就拿笔者所在学校来说,每年的升学率在本县名列前茅,英语分数也不错,看似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很多学生却"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这种现象非常严重,这就是典型的"哑巴英语",这完全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学校为了扭转这种教育尴尬局面,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在本校英语教研组组织开展了"重口语、淡语法"分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作为此课题的主要实验老师,想谈谈两年来,实施此课题的体会和发现的问题以及设想。
体会一: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第一把钥匙
"重口语"就是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说"是英语语言技能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连读都不会,他又怎么能说。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70%的学生不说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说,不会说,怕说错。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得说,而且说得自信,在7年级起始阶段,笔者花了许多精力在音标和拼读单词的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48个音素及其拼读规则。学生熟练掌握了音素以后,然后让他们拼读本册书所有的单词。形式多样,学生不会觉得单调。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却对后面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笔者所教班的95%的学生会自己拼读单词,而不用老师一个一个的教。
体会二:"说"要建立在"听"的基础之上,"听"和复述"所听内容"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第二把钥匙
"聋哑人"之所以"哑"是因为他"聋",他从来没听过别人怎么说,并不是他声带有问题。笔者认为"哑巴英语"也是一样的道理。"说"要建立在"听"的基础之上。"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中听之所以是第一位,说明"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七年级课标规定,初一的学生主要是以模仿为主,根据这一要求,每节课都要做一定数量的听力练习,训练听力也是为"说"做好准备。在听的时候先告诉学生听什么,每一遍听了,都要让学生明白所听的目的。听完三遍跟着磁带重复内容,模仿语音语调。同时笔者坚持认为,复述、背诵句子能积累一定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体会三:"重口语、淡语法"不是不教语法
新课标中要求基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淡化语法不是不讲语法,是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科学的进行巩固练习?
1.什么时候讲?在日常教学中适时的切入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的关键。通过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语法教学适时点拨最好。
2.讲什么?笔者认为教师用书上每个单元前都列出来的本单元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法项目以及句型就是我们要讲的东西。笔者认为在单元教学中应该把这些语法项目合理的分散到各课中去,化整为零,分散难度。
3.怎么讲?笔者认为必须在"领"字上下功夫。如何把学生领入英语语法的殿堂,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永恒话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通常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枯燥无味的语法变成鲜活的形象的东西,这样教学的效果很不错。
4.怎样进行语法巩固练习?笔者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专项练习。二是以完形填空、阅读和写作的形式来巩固语法。
笔者在课题实施中虽然有所收获,但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首先,分组教学不尽如人意。把全班88名学生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由于班额大,人数多,组数多,不能在45分钟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没有提起组员和组与组之间的积极性。同样优生也没像我期望的那样带动差生。还有一个客观问题,由于只是英语科目分组其他科目没有,所以位置的变动,为这个分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笔者自身英语口语水平有限。
第三,新教材问题。新目标英语容量大,生词多而课时数少,加上农村中学起步晚,教学任务重而时间紧,教师和学生课后都没时间去练习英语口语,同时也没有说英语的语言环境。
第四,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基于此,笔者对未来本课题的实施有如下的设想:
1.学生方面,分组活动,群策群力。
2.教师方面:坚持用英语教英语。
3.评价方面,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实施"重口语、淡语法"分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习者要用所学的英语单词、语法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出来。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我们课题组老师不断地探索实践中,"重口语、淡语法"分组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环节(重口语,淡语法,分组)定能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最大和谐,发出最大能量,从而使笔者所在学校的整体英语成绩有所提高,同时,哑巴英语的现状也会有所改观。课堂上将会出现积极的、热闹的英语学习氛围。
体会一: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第一把钥匙
"重口语"就是重视学生"说"的能力,"说"是英语语言技能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连读都不会,他又怎么能说。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70%的学生不说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说,不会说,怕说错。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得说,而且说得自信,在7年级起始阶段,笔者花了许多精力在音标和拼读单词的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48个音素及其拼读规则。学生熟练掌握了音素以后,然后让他们拼读本册书所有的单词。形式多样,学生不会觉得单调。虽然教师和学生都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却对后面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笔者所教班的95%的学生会自己拼读单词,而不用老师一个一个的教。
体会二:"说"要建立在"听"的基础之上,"听"和复述"所听内容"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第二把钥匙
"聋哑人"之所以"哑"是因为他"聋",他从来没听过别人怎么说,并不是他声带有问题。笔者认为"哑巴英语"也是一样的道理。"说"要建立在"听"的基础之上。"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中听之所以是第一位,说明"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七年级课标规定,初一的学生主要是以模仿为主,根据这一要求,每节课都要做一定数量的听力练习,训练听力也是为"说"做好准备。在听的时候先告诉学生听什么,每一遍听了,都要让学生明白所听的目的。听完三遍跟着磁带重复内容,模仿语音语调。同时笔者坚持认为,复述、背诵句子能积累一定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体会三:"重口语、淡语法"不是不教语法
新课标中要求基础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在的问题是淡化语法不是不讲语法,是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科学的进行巩固练习?
1.什么时候讲?在日常教学中适时的切入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的关键。通过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语法教学适时点拨最好。
2.讲什么?笔者认为教师用书上每个单元前都列出来的本单元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法项目以及句型就是我们要讲的东西。笔者认为在单元教学中应该把这些语法项目合理的分散到各课中去,化整为零,分散难度。
3.怎么讲?笔者认为必须在"领"字上下功夫。如何把学生领入英语语法的殿堂,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永恒话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通常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枯燥无味的语法变成鲜活的形象的东西,这样教学的效果很不错。
4.怎样进行语法巩固练习?笔者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专项练习。二是以完形填空、阅读和写作的形式来巩固语法。
笔者在课题实施中虽然有所收获,但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首先,分组教学不尽如人意。把全班88名学生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由于班额大,人数多,组数多,不能在45分钟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没有提起组员和组与组之间的积极性。同样优生也没像我期望的那样带动差生。还有一个客观问题,由于只是英语科目分组其他科目没有,所以位置的变动,为这个分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笔者自身英语口语水平有限。
第三,新教材问题。新目标英语容量大,生词多而课时数少,加上农村中学起步晚,教学任务重而时间紧,教师和学生课后都没时间去练习英语口语,同时也没有说英语的语言环境。
第四,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基于此,笔者对未来本课题的实施有如下的设想:
1.学生方面,分组活动,群策群力。
2.教师方面:坚持用英语教英语。
3.评价方面,尽快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实施"重口语、淡语法"分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习者要用所学的英语单词、语法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出来。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我们课题组老师不断地探索实践中,"重口语、淡语法"分组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环节(重口语,淡语法,分组)定能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最大和谐,发出最大能量,从而使笔者所在学校的整体英语成绩有所提高,同时,哑巴英语的现状也会有所改观。课堂上将会出现积极的、热闹的英语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