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
  1.1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对于很多繁杂的理论推导可以删除,在注意物理学系统性的同时,不必刻意地追求系统性而占用学时,处理上可做必要的跳跃。对于起点低的学生根本难以接受的内容,也可适当去除,这样不仅有利于克服学时少,内容多的困难,而且可使学生因能学懂,而敢去学。
  1.2在经典物理中穿插现代物理内容。设置专业根据需要,适当地加进现代物理知识,是将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连接起来的好方法。如:讲角动量、能量守恒时,可介绍质子在重核的库仑场中散射;讲静电势能时,给出氢原子势能图;讲库仑定律时介绍光子质量不为零对库仑定律的影响;讲涡旋电场时,介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虽然讲得不多、不深,也不一定完全听懂,但却使他们感到物理内容有一定的新意,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
  1.3突出物理学的适用性。物理与现代工程技术及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应不时穿插一些物理学的应用。如:在讲伯努力方程后讲到了雾化器,汽车的流线体设计、风洞等;讲热量的传递后介绍了建筑物的隔热与保温,太阳能热水器;讲热力学定律和热机后,讲述了卡诺循环与空调机;学习电磁学后介绍了电磁炉、微波炉等。通过这些内容的补充使学生不再认为物理抽象、神秘,而是觉得它实实在在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期中调查中,有82%的学生觉得物理挺有意思的,对自己今后有帮助,愿意选修的同学由学期初的68%变为89%。
  1.4与专业课间适当开一些“接口”。高职学生不愿学物理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认为学它对学专业没用的占比例不少。在实验班开课初的调查中发现,23%不清楚物理与专业之间的关系,41%勉强清楚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思想,使得很多学生学习缺乏动力,教学中适时地扩展一些内容,与专业课之间搭一些“接口”,如:在汽车专业讲刚体力学时补充一些与汽车相关的问题,势必会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1.5改革物理习题内容,使其更贴近实际、更具现代化。我们常常发现很多问题在实际中并不适用,学生做题完全是为巩固基本概念或定律而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生做起来缺乏兴趣。因此大力度改革习题内容势在必行。①我们改写了一些经典的物理习题,如:力学习题淡化力的概念,突出动量、角动量、能及三个守恒定律的应用,减少“理想化”“标准化”。②加强习题中物理学在工程技术和实际生活应用方面的内容。从大量实际应用中提炼出相关物理模型,充以真实数据,构成新颖的习题。③增加计算机的应用在习题中的分量。计算机的数值计算与模拟是科研的有力数学工具。增加这方面习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④增加习题中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分量。如出一些简单的探究式的习题。使做习题的目的,不仅是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建立了《大学物理》习题库。通过两年的实践,发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做物理习题的兴趣较原来大大提高了。
  2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2.1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将高中理科班毕业生、文科毕业生(包括“三校生”中学过物理的同学)、“三校”生中没学过物理的同学分为三个层次。在工科各专业,我校今年开始基本按照这种方法编班,使原来一个班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悬殊过大的现象大大缩小。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各不相同,使学生首先感到学习物理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2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目前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其他所有环节的基础和前提。目前高职物理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低。根据这些情况及学科特点,我们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即:理清每一分支学科的主线,紧扣知识点,形成问题链,在精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对学科前沿、方法思路及历史发展等全面渗透。如:在讲电磁学时,首先提炼出中心主线: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是如何沿着五个台阶(静电场、稳恒电场、电生磁、电磁感应、电磁场)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对电磁学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围绕这根主线形成问题链,着重讲清“问题是什么”“问题的背景是什么”“问题的性质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实践证明这种“提炼主线,以问题作链接,全面渗透思维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节省时间,还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明白。
  2.3改进教学艺术。设置专业讲课不是对已有知识的简单复述,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艺术。教师要从浩如烟海的知识库中发掘出学生最需要的思想和方法,从众多可能的途径中寻找出一条最佳途径去点拨学生,并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的思想变为学生的思想,这是需要多方面功力的。我们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应从这几方面下功夫。①要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学生只有认可你这位老师,才能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无论从形象、举止,还是语言、态度都应做全方位的考虑和设计,让所讲的东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首先,应引入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实例,使物理概念、定理不会显得那么枯燥、空洞。其次,联系物理学中的趣闻轶事,调节课堂气氛。③尽可能做一些简单的课堂演示,开展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④鼓励学生随时提问,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开展师生角色转换教学。⑤运用设问、反诘、联想、引申、假设、反证、比喻、悬念等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紧紧吸引到教师的讲课上。
  2.4引入先进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师自己制作《大学物理》教学课件,购买虚拟实验软件。教学中在内容需要的地方基本都引入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大大地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为突破重点、难点,实现化难为易起了重要作用,大受学生欢迎。
  2.5采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两年来我们在2007、2008级应用电子、汽车维修两个专业中进行实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在对课堂授课做有效补充的同时,使授课形式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学习兴趣更加浓厚。①在开课之初重点讲授一次物理导论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利用一切手段充分展示物理学的魅力及应用,提起学生学习的“胃口”。②适时地做学术报告或知识讲座,如:开学初开展的讲座“我身边的物理学”“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期中的“超导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期末的“物理学习回顾”等都颇受欢迎。③根据教学情况开展“教学讨论课”教师布置主题,做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学习静电场时可开展“我们所认识的静电场”讨论课。④组织物理知识竞赛活动,将与生活及现代化科技有关的物理问题制成选题卡片。⑤组织小论文活动。在期末或学完一个分支后,组织一场学生论文报告会。文章的水平不在乎有多高,重在实践的过程使得学生将物理中所学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加以应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突出高职特色
  3.1更新实验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①根据高职特点,降低实验难度。②增设一些与专业衔接紧密的实验,如:电工板安装和电表改装等。③选择一些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基本概念、规律,又能使学生领略物理学精彩和魅力的实验。如:“碰撞打靶”实验。③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贴近,但又有趣的实验。⑤引入具有近代内容的物理实验。⑥增加少数探究式实验内容。
  3.2建立虚拟物理实验室,构筑实验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虚拟实验室的建立,使教学内容得到扩充,使物理实验从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有效的延伸和扩展。某些实验可先在网络上进行虚拟实验,不仅可提高实物实验的成功率,而且降低了仪器的损坏率,大大节约了实验教学的成本。
  3.3建立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由于物理实验开设的班级较多,学生层次又参差不齐。我们尝试建立开放式实验室,不仅在时间上进行开放,而且在内容上也进行了开放。即:除规定的一些基础实验必做外,许多实验分成不同的内容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此种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颇受欢迎。
  3.4改革实验评分标准和考核办法。针对实验内容的分层次评分标准,将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按难、易程度给出不同等级的分数。考核采取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的方式,避免了得高分者只会做,不知为何这么做,或只知如何做,而不会动手的现象,使考核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水平。
  4考核和评估方式的改革
  多年来,评价一名学生的成绩好坏,一直由一纸试卷定结论。随着人才观的改变,考核方式势必要进行改革,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完全由计算题来评估,素质更不能由是否“会做题”来定量衡量。目前我们一方面从完善试题形式和内容上下手,建立试题库,设计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的能评估物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题。另一方面从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如:撰写小论文,做小制作,自制试卷要求不能雷同、题型分配得当,题目覆盖的知识点要全面,自己要附答案.,增加实验项目加分等等,使考核的标准更加合理、科学、公正。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此,作为一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期刊
语文之于生活,犹如爱情之于婚姻,是人们难以说清道明却又回避不了的话题。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提出和课改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而结合了生活,就有丰富的内容,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就注进了充实的活力。  于是,人们开始重读美国教育家华特的那句经典: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课前,教师不再唯教材是尊,而是对其结合生活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期刊
创新是一种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者创出前所未有过的。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巧妙、有机地渗透创新教育。本人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创新教育这一见仁见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薄之见,以抛砖引玉,投石激起。 
期刊
心理学方法和数学方法一样是人类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和积累起来的。小学数学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显性教学内容,无疑一直受到教师的重视。相比之下,作为数学教学的隐性内容的心理学方法,就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进心理学方法的渗透,对于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及相关各科的学习能力都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
期刊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与发展方针,也是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任。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工作的中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学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要看
期刊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来看,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书面语言的发展又能使口头语言更加丰富和完善。按照儿童语言发展的这个规律,从低年级起,就要上好说话课,重视说话训练。  我们的学校地处山区,学生单纯质朴,生活阅历浅,语言表达差,写作能力较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头语言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重要,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能下笔成文,而且要能出口成章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每个学生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呢?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信息、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让学生投入到数学知识的研究、探索和交流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建生活化的交流平台,
期刊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探究真相的前提和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源泉”。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教给正确的观察方法,形成善于观察的能力和勤于观察的习惯,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1培养观察兴趣,让学生乐于观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活泼好
期刊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基于口语交际立足于交际,立足于“双向互动”甚至“多向互动”这一显著特点,我们在训练时,就必须激发学生的交流愿望,使学生乐于交流,敢于交流。这需要为学生营造多边互动的口语交际情境,即利用各种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一步一步去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获取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环节。  1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它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盎然的兴趣,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