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此,作为一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转变。
  
  1 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1.1 由课程的执行者、重复者向课程的创造者与建设者转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着眼于知识技能,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从“教书匠”变为研究者。传统的语文教师所扮演的“教书匠”角色,其实质就是教材的执行者、重复者。而学生则在个性、智力、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教书匠”难以顾及这种特点,所以教学方法死板。新课程立体、开放的特点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课程的开放代替了封闭,知识的多向流动代替了单向输送。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必须以开放的胸怀走向社会,走进别的学科,变为教材的建设者。积极开发具有“个性”的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不断地丰富、完善。
  1.2 由传授者向参与者、指导者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一元资源,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变为“参与者”。在信息社会,语文教师不再是学生信息来源的唯一通道,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信息也许比教师还丰富,语文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品德、个性发展的状态,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适时地指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提出质疑,敢于创新,指导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1.3 由教学活动的统治者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转变。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从教学活动的统治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按事先制定好的策略实施教学活动,以完成知识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这种方式漠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性差异,语文教师扮演的是“统治者”的角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缺少个性和灵气。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角色转变为“服务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空间,为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 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为此,在教学中,我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努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让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努力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展现个人魅力。我以新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为指导,努力完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2.1 注重自身文学修养,树立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爱”语文。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淀,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语文大世界。
   2.2 用语文学科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课时,在导入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应用课外读中族得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成语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哪怕只用一个精彩的成语,我都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这样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热情。与此同时,我还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情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不断两议论中,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想火花,交流各自的看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一方式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积极性。经过读、思、学、议,使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本外的名家名篇,我在班内开辟了“每周一诗”,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还充分利用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我还让学生每人作好课外阅读摘记,每月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读诗文的热潮。
  2.3 用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充分利用投影、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富有活力,让学生在“乐”中学习语文。我还在班中组织了四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最后就产生结论。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从传统的角色中转变过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来创设课堂教学的具体场景,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日臻发展的社会需求,更是21世纪教育的呼唤。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情境创设  创造性教学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情感、个性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过程。营造一个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具有广泛持久的兴趣和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并且参与到学习
期刊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交际情境教师素质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
期刊
小学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基础工程,今天的小学生素质如何,决定着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优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铭刻在心并倾全力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包括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那么,小学的作文训练怎样为提高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服务呢?  1要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  作文是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作文训练
期刊
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开放的世界。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应把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放在首位,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呢?创造力是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不仅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还与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紧密相关。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学科老师的共同努力。这
期刊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它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当然,物理学科也不例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实际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确定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有交叉。在促进学生物理学
期刊
《教学心理学》认为:“要使教学信息有效地传递,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合理地设计教学的信息环境,使教学的信息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统一。”同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恰当的情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些“熟悉冲突”或“心理需求”,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教师稍加引
期刊
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其余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本人认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学生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
期刊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已逐渐深入人心,新教材也为教改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将拓展作为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以此实现语文走向生活,走近其他学科,走进更广阔天地的目标。“拓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这种“节外生枝”教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