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理论中的审美追求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ine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绘画似乎一直停留在追求“意”、“神”、“气韵”的道路上,这一点从自古以来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相关的画学理论中都有体现。从较早的宗炳、王微分别在《画山水序》和《叙画》中提出了“道”与山水画的联系,以及将绘画提到与《易》同体的地位,再到荆浩《笔法记》中提到的“图真” 以及顾恺之所强调的“传神于阿睹之中”等等一系列理论中可以发现,画论似乎就如同基督教在西方艺术中的所占据的地位一样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画论;中国山水画
  从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史来看,西方绘画门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比较强调再现物象的技艺,从严谨的透视法到理性的解剖学再到光与色的研究,西方人更擅长运用直观的视觉冲击来表现情感,并尽力去再现一种真实。这一点在西方的雕塑、油画、水彩等领域均有凸显。而中国画艺术在不同的朝代都出现了大量的画论,画家们几乎都是从名家的作品入手,在掌握了树与石的表现方法之后,才会去重新审视自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笔墨功夫作为的基础,再经过师造化才重新组织思绪,表达一番意境。
  “艺术品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1不可否认的是,东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段尽管有所区别,但都是通过画面给观者传递某些信息。与西画不同,中国绘画更加强调一种游离于物象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内敛趣味,山水画不仅强调对客观物象造型的描绘与自我情感的表现,还包含对精神层面的审美追求以及蕴含的道德理想的象征意义。巫鸿在于山水画的起源问题上,认为山水画保持着宗教的“超验”和“升华”的观念2,事实上众多古代画论中也证明了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都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想。通俗来讲,山水画虽然是以“山”和“水”作为主要的描绘对象,但并不是只局限于记录或者描绘出山川江河本身的样貌。画家所描绘的,是另外一个似乎平行的世界,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仿佛能够置身其中,达到“可游”、“可居”的情感互动。“艺术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内蕴着情意的象”(意向世界)3 山水画的博大并受世人所追捧或许也正是如此。在笔者看来,山水画能够表现出博大气象的根源又来源于画家的创作技巧,既包括制作技艺,也包括立意构思。“整个艺术的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4纵观山水画的发展来看,技术熟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继承和进步,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影响下的追随者们的努力。但从长期来看,山水画显然并非沿着单一的技术路线发展,而是按照观念不断推陈出新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宋代山水画为什么比后来的山水画看起来更为写实;或者说南宋以后的山水更趋向于表现的原因。
  既然山水画的发展会因为观念的改变而革新,但山水画的并不见得会变成面目全非的模样。时至今日,山水画依然独立成科。画家们似乎对山水画学科本身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也就是画论中所体现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主要包含道德修养上的理想和具体的绘画处理技巧,例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强调绘画所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谢赫在《画品》中认为绘画具有道德劝诫,作为借鉴的功能等。另外例如荆浩提出的“度物象而取其真;”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提到的“三远法”、“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四时之景不同”等,强调“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5这一类则偏向于具体如何处理画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点景人物如同蚂蚁般出现在巍峨的山川之中,正中高耸的山体迎面扑来所带来的震慑力似乎在告诫我们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启示:人在大自然中是多么渺小的存在。郭熙在《早春图》中为了表现出一种“活”的山川,不仅运用“三远法”来使处理每个景物的深远空旷,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旷观”的处理方式将各个景物串联在一起,这似乎也是一种蒙太奇的艺术处理方式,使得观者在观赏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变换灵活的视角,造成了一种在画面中游动的感受。如何在有限的尺幅内表现出宇宙的宏伟与广博,还得益于画家们采用了哲学理论作为指导的方法论。具体以《芥子园画传》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如书中强调在画两棵树的时候可以采取树的高矮区分、曲直对比、夹叶与点叶交错、左右穿插互让等等处理方案,诸如此类的虚实、开合、疏密关系其实都是道家阴阳观念在山水画中的体现,山水画正是通过这种阴阳相间的组合规律幻化出无穷尽的山水世界。
  从历代出现画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山水画理论并非只谈论如何画山水,它包含每个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老子·道德篇》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6之中“五色令人目盲”的观点很明显地说明了道家哲学中主张素朴、玄化、反对错金镂彩。唐代王维所开创的水墨山水以及相关的理论对水墨画就有过实质上的推崇,水墨这一种新的样式逐渐成为了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主流。两宋时期的宋明理学对宋代山水画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更是如道家所提倡的朴实无华、平淡自然、退避社会的态度,因此苏轼反对画面的精細的雕琢,于是有了“士人画”、“工人画”之分。在他看来,过分追求装饰意味的具象,都会落入矫揉造作或者“与儿童邻”的低俗境地。在这种观念下文人画开始大行其道,按照李泽厚的说法就是“无我之境”逐渐转向“有我之境”7,尤其到了元代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山水画样貌有巨大的转变,具有代表性的“元四家”几乎都是退隐的士人。而后来明代董其昌借禅宗所划分的“南北宗论”更是明确地将专业画家与业余画家做了区分,对后世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35页
  [2]巫鸿:《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三联书店出版社,2017年,213页
  [3]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45页
  [4]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150页
  [5]郭熙《林泉高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38页
  [6]刘坤生:《老子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59页
  [7]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178页
  作者简介:
  马天池,1991年10出生,男,汉族,广东梅州人,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世界多样性使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背景和文化选择上存在差异。作为以此为背景下进行的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商务英语翻译在经济全球化的场域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升翻译效果,除了要不断提高翻译技巧外,还应充分了解文化表达差异、颜色认识差异、心理特点差异、数字认知差异,确保翻译工作不出现歧义,准确掌握和理解商务词汇的文化内涵,强化大量文化知识和文化习惯的习得,准确传达商业信息而非简单的形式对应。  关
期刊
想來的时候,  我给你制作了一把无形的梯,赋于了你向上的力量;  想走的时候,  我也给你制作了一把无形的梯,给予了你离开的理由。  为何总叫人思绪难收,  只因无形的梯久驻心头。  刘爱武 高级农艺师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发展口号的推动下,我国各个阶段学校纷纷进行教育改革,逐渐增加艺术类课程的分量,提高其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一个综合性的思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实现人才的全面和多元化发展。音乐课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中重要的一环,价值不可忽视。然而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才能成为高效高质的,因此本文就将针对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展开讨论。  关键词:音乐教学;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
期刊
摘 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每个人无法计算人生的路途有多远,但是每个人可以把握的是旅途中的每一个站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道风景。汤红民同志也深知自己的理想与责任,坚信能够将秉持“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思想,发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工作中不畏艰险,在未来的实践中,用在工作里经验亲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裕社会。  关键词:理想与责任;探索精神  一、《世界汤氏总谱》隆重面世
期刊
摘 要:朝鲜诗家论中国诗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各种文集的序、跋、书信,以及诗话著作中。序、跋、书信中的论述,由于文体的原因,大多着眼于唐诗的某一方面;而诗话中的论述,由于诗话的随笔形式,存在大量对于唐代诗人及诗歌的评论,谈诗、议诗、评诗、论诗等,不一而足。朝鲜诗话提供的资料,对研究中国诗歌有重大的价值,并将其价值归纳为域外视角价值、诗歌赏析价值、诗歌注释价值、诗歌品评价值。  关键词:古代朝鲜;唐诗;
期刊
摘 要:韩非基于对先秦各家人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人的“好利恶害”之性,并以此作为其阐述人伦关系的基础。韩非将人性与“利”挂钩,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等的观察,认为人伦关系中充斥着强烈的“计算之心”,并将人的“求利之心”排于首位,次之为“相爱之道”。但并不能就此而认为韩非彻底否定人伦道德,他曾多次提及人伦情感。他对人伦关系的认识,实则为“求利之心”与“相爱之道”之间的价值
期刊
摘 要:建筑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建筑施工期间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将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说,将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但是与其他建筑过程相比,建筑整体结构的建造相对困难,因此,还必须满足每个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提出了
期刊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许多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以其民族的语言来命名的。若尔盖作为以藏族人民为主的居住区,“若尔盖”一词是由藏文音译过来的。因此,“若尔盖”在藏文本意中又有着其命名依据以及地名特性。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试着从地名学的角度去分析“若尔盖”的地名特性。  关键词:若尔盖;地名特性  在公元九世纪左右,吐蕃王朝的赞普赤热巴坚时期(公元815—838年),赞普指派当时的大臣噶依兮达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的目的是满足人们自身精神需要,主要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舞蹈文化作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高度重视舞蹈的创作和编导,提高群众文化的水平层次。本文对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及编导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编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群众文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以女性为题材的中国画数量大量增加,不少知名画家都以女性为题材创作出优秀作品。本文以经典的苗女工笔画作为切入点,浅谈在苗寨写生时对苗女的人物形象在工笔画中的表现及思考。  进入贵州苗寨地区时,正值当地雨季,我们的写生考察活动就在群山环抱,烟雾缭绕的村寨中开始了。  村庄所处地区群山环绕,茂林修竹,梯田交错,苗人世代于此生活劳作。苗女在外貌特征上给人的直观感受是精瘦干练,皮肤偏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