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重视程度不足、目标定位模糊及思维引导较少等方面,且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及计算教学的内容,提出教学的相关建议。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的方式,融合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以数字和计算为主,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全面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教师注重与思考的呢?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而言,多具有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足,难以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的意义[1]。在教师重视不足、引导不足或者长时间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则会影响小学生学习计算知识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目标定位模糊
数学计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联,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对其未来学习及生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2]。但是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情况来看,多具有目标定位比较模糊的问题。课堂教学指导中,很多教师比较关注计算的结果,对计算过程关注不足,未能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计算,不利于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严重失衡
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同样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依然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对算理的强调不够,却一味要求学生记住计算方法的格式和步骤,学生只知道如何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二、计算教學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兴趣
教学的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质量,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学习。小学生比较喜欢充满趣味特点的元素,喜欢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学生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法。比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多媒体动画,以卡通人物形象介绍计算的相关概念与技巧。同时,还可以通过制作图片、动画模型等形式出示问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参与到计算知识学习活动中。
以“混合运算”内容为例,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卡通形象,比如动态展示“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还有懒羊羊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突然灰太狼来了,从背后偷偷抓走了懒羊羊,那么草地上还有几只小羊?”等问题。视频动态的热点可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始终保持对计算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
一道题的计算方法往往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所采取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对计算方法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且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优化意识,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和规律,要求学生机械化记忆大量枯燥定律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混合运算规律,优化运算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简便计算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赛”、“夺红旗”等游戏,给出一组包括加减乘除的算式,像1000-279-21、92÷4×25、176-178÷8、57+288+43、125×9×8等,安排小组学生开展接力赛,每一位同学计算一步,再由下一位同学接着计算,直到计算出最终结果,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准。当学生熟悉运算律的科学运用后,教师可以采取对比辨析练习,给出类似于36×99+36和73×31+28×31-31的题目,让学生用熟悉的方法算出得数,从而将最优算法印在学生脑海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学习、掌握知识,通过探索简便计算途径,培养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简便计算能力,在计算探究中学会创新。
(三)引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场景
很多小学生没有认识到计算学习对生活的影响,故而自主学习的兴趣不足[3]。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入生活元素的方式构建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感受到计算知识学习的意义,对其计算知识的自主性、深入性学习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期间,则可以组织学生构建生活场景。以逛超市的场景为例,小学生比较喜欢去超市购物。教师则可以让一名学生扮演收银员的角色,几名学生扮演购物者的角色等。随便拿取教室中的一些物品,由收银员告知具体物品的单价,收银员和购物者一同计算具体的数额及找零。比如小明同学购买了1袋薯片、2根铅笔和1块橡皮。收银员告知薯片3.5元一袋,铅笔2.5元一根,橡皮3.8元一块。购物者计算后,给收银员20元钱。收银员计算后找零7.6元等。在学生情景模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一同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增加课堂的交流及互动。生活与数学密切关联,将生活元素与数学计算相互融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的乐趣,对学生计算能力及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结论
总之,数学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不要追求“一蹴而就”,而应当脚踏实地地落实开展计算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反思与审视的眼光看待教育工作,对现存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兴趣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9):190-191.
[2]梁艳惠.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0(22):29-30.
[3]许明亚.精设“陷阱”“诱”出精彩: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陷阱”练习设计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1(6):32-33.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以数字和计算为主,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全面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热点问题值得教师注重与思考的呢?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而言,多具有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足,难以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的意义[1]。在教师重视不足、引导不足或者长时间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则会影响小学生学习计算知识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目标定位模糊
数学计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联,指导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对其未来学习及生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2]。但是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情况来看,多具有目标定位比较模糊的问题。课堂教学指导中,很多教师比较关注计算的结果,对计算过程关注不足,未能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计算,不利于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评价严重失衡
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同样重要,教师在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依然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对算理的强调不够,却一味要求学生记住计算方法的格式和步骤,学生只知道如何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二、计算教學的优化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兴趣
教学的方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质量,兴趣能够推动学生学习。小学生比较喜欢充满趣味特点的元素,喜欢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学生特点为基础创新教学法。比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多媒体动画,以卡通人物形象介绍计算的相关概念与技巧。同时,还可以通过制作图片、动画模型等形式出示问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参与到计算知识学习活动中。
以“混合运算”内容为例,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卡通形象,比如动态展示“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还有懒羊羊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突然灰太狼来了,从背后偷偷抓走了懒羊羊,那么草地上还有几只小羊?”等问题。视频动态的热点可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始终保持对计算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
一道题的计算方法往往有很多种,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所采取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的时候,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对计算方法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优且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优化意识,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和规律,要求学生机械化记忆大量枯燥定律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混合运算规律,优化运算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简便计算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赛”、“夺红旗”等游戏,给出一组包括加减乘除的算式,像1000-279-21、92÷4×25、176-178÷8、57+288+43、125×9×8等,安排小组学生开展接力赛,每一位同学计算一步,再由下一位同学接着计算,直到计算出最终结果,看哪一组计算得又快又准。当学生熟悉运算律的科学运用后,教师可以采取对比辨析练习,给出类似于36×99+36和73×31+28×31-31的题目,让学生用熟悉的方法算出得数,从而将最优算法印在学生脑海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学习、掌握知识,通过探索简便计算途径,培养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简便计算能力,在计算探究中学会创新。
(三)引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场景
很多小学生没有认识到计算学习对生活的影响,故而自主学习的兴趣不足[3]。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引入生活元素的方式构建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感受到计算知识学习的意义,对其计算知识的自主性、深入性学习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期间,则可以组织学生构建生活场景。以逛超市的场景为例,小学生比较喜欢去超市购物。教师则可以让一名学生扮演收银员的角色,几名学生扮演购物者的角色等。随便拿取教室中的一些物品,由收银员告知具体物品的单价,收银员和购物者一同计算具体的数额及找零。比如小明同学购买了1袋薯片、2根铅笔和1块橡皮。收银员告知薯片3.5元一袋,铅笔2.5元一根,橡皮3.8元一块。购物者计算后,给收银员20元钱。收银员计算后找零7.6元等。在学生情景模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一同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增加课堂的交流及互动。生活与数学密切关联,将生活元素与数学计算相互融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计算的乐趣,对学生计算能力及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结论
总之,数学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不要追求“一蹴而就”,而应当脚踏实地地落实开展计算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反思与审视的眼光看待教育工作,对现存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只有这样学生的计算兴趣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9):190-191.
[2]梁艳惠.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20(22):29-30.
[3]许明亚.精设“陷阱”“诱”出精彩: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陷阱”练习设计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