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工作室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第二课堂”“微工作室”“双导师”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同时对工作室的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探索,提出“多方联动”的内外部机制,以及建议学院与工作室负责人签订协议书,以保障工作室能够正常运行,真正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高职;对接产业;教师工作室;微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93-04
1 前言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职院校和区域产业集群的合作已经越来越紧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高职院校及企业的双赢发展,高职院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支持及智力支持,加速了区域产业转型速度,同时也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中山市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全市超过三分之二的镇区形成了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集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其中,灯具专业对接古镇灯饰产业,服装专业对接沙溪休闲服装,动漫专业对接港口游戏游艺产业。
为了培养出符合中山本地产业发展的人才,学校应尽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条件有限,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室成果的关联度不高,大部分将工作室教学模式当成形式的结合,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显著降低了其成果及组织教学功能,最后只能流于形式主义,学生收获不大。
2 工作室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室面临与企业产业对接不直接、项目来源不充足、校企合作欠深入、教师工作量分配不明确、教师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深入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挑战,这也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工作室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工作室各方面的机制落实不到位,工作室只能过分依赖负责人的个人力量,而负责人也有正常的教学任务,时间和精力跟不上,在项目来源和校企合作深度方面常常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时间一长,教师就会失去承接项目的信心,只能将工作室转为虚拟项目运行的场所或者是学生做作业的场所,逐渐偏离“真实项目、真实环境”的初衷,难以达到培养出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在此背景下,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及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途径。笔者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产业下的专业工作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第二课堂、微工作室等教学理念,谨供相关同仁参考。
3 改革教学模式,营造真实工作环境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玩转“第二课堂” 提倡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工作室项目,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求知欲很强,而有的学生则是混文凭,如果是强烈要求所有学生去完成或参与某个项目,可能会很难达到预期的工作室教学效果,影响校企合作。要保证引进的企业项目能保质按期完成,教师工作室应该是针对部分兴趣深厚、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开设的“第二课堂”。这种情况下,教师会很辛苦,要花多倍于正常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只是能培养出小部分专业基础好、岗位适应强的学生。第二课堂是学生上岗前的预科平台,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增强上岗免疫力。
微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个别工作室项目资源充足,工作室团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所有项目时,指导教师可以把项目资源信息发布出去,微工作室凭能力承接教师工作室的项目。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工作室项目积压问题,也为微工作室学生积累项目经验,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微工作室以学生为主体,规模为2~6人。微工作室人少,基于認可度和影响力不够,其设计任务主要来自课程教学、教师工作室、竞赛命题设计等,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可以承接企业项目。这种多元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微工作室里可以进行多方面专业领域或方向的接触,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或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设计。专业对接产业背景下,可以给步入正轨的工作室带来充足的项目资源,当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承接所有项目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微工作室竞争承接教师工作室的项目。学生的设计作品,通过微工作室将其完成,既可以作为一个课程作业,又可以参加设计大赛,或发表于网络,或自荐给企业,通过不同的领域进行推广与应用。整个过程使学生的主动性、创意性、沟通能力、表述能力等被深度挖掘,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聘请企业专家(师傅)全职参与教师工作室项目开发,真实项目,稳扎稳打 目前,大部分工作室的做法或者是教师下企业锻炼,或者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针对第一种情况,由于只是在企业兼职,因此,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性不高,而且没有一些鼓励措施,导致教师只是应付于形式,没有真正在企业中获得知识、能力的积累,其真正能力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所需要的能力还相差甚远。第二种情况,兼职教师一般是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力量,平时工作很忙,没有过多的精力参与学校中的相关课程准备工作,来学校任教的时间也较少。因此,学校为了兼职教师的时间安排,经常会出现停课或者调课的现象,对正常的教学造成影响。可见,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很不稳定,大部分是仅仅挂名而已。
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呢?第一是让自己成为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项目必定会源源不断;第二是聘请企业师傅全职参与工作室项目的开发,也就是“双导师”负责制。聘请企业专家,对于工作室负责教师来说有一定压力,因为必须每个月支付企业师傅工资,而且工资还不低。那么怎样让企业师傅为工作室产生效益?双方必须要签订合作协议,要求师傅每年引进一定的项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沙溪服装学院的龚惠兰老师的工作室聘请了一个企业师傅,联合负责工作室:企业师傅负责项目的引进和跟进,指导学生在生产任务中学习;专业教师负责项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每周会有工作室时间,这个时间就是专业导师和企业师傅给工作室学生上课,其他课程以外的时间,学生必须每天都得在工作室学习或跟着师傅做项目,师傅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经过企业师傅的培训,具有商业项目经验的学生在竞赛项目中一般能取得好成绩。例如:龚老师工作室的学生在2016年的服装设计大赛中取得第一名,既扩大了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引进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工作室,跟踪辅导低年级学生,协助教师完成工作室项目,既解决了学生就业,又推进了工作室发展 教师工作室毕竟不是企业,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其几乎承担不起企业专家高额的工资。相对来说,刚毕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经验肯定不如企业专家,那么工资比企业专家工资要低很多,但是个别优秀的毕业生学习能力强,创新思维超前,肯吃苦,经过一定时间的历练,也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教师工作室对个别优秀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他相当于设计总监,教师将承接的项目安排给他,他再给其他成员安排相关的工作。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为他们去大企业就业或者后期的创新创业积累了经验。中山职院动漫专业麦点工作室和律动领域动画工作室,分别引进1~2名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目前,这两个工作室运行良好,项目资源充足。
学习交流、经验分享 对于新成立的工作室,由于经验、资源等方面的不足,真正去运作真实的项目可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定期邀请部分企业专家或优秀毕业生到工作室进行经验分享,引进部分过期的商业项目进工作室,最后由企业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点评、考评打分。另一方面,工作室负责人定期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工作环境、人才需求,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再者,为了增进成员间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一个学期中可以安排一到两次的集体外出活动,如聚餐、骑单车等,这些对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都会提供很大帮助。
4 创建创新管理体制,保障工作室切实运行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首先要看是否有助力于教学,能不能培养出部分适合市场的专业人才,其次才看经济效益。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排除个别教师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项目上,而忽视教学。所以工作室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配套的运行机制。
构建学校、企业、行业、教研室多方联动的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适合每个工作室特点的内部运行机制,激发教师工作室成员的动力,是保证工作室有效运行的关键。
1)构建工作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工作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监控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因其教学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度的增大,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根据中山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联合企业制定工作室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进行研究、组织、管理和实施教学,并由教务处领导带队,成立推门听课小组,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工作室”制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上述努力,学院确定从现代化管理手段入手,规范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强化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见图1),提高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顺利进行,学院和教研室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对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考核细则、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办法、教学过程设計评价标准、职业素质鉴定办法等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与鞭策下,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团队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提升自我、培养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执行有章可循。
2)建立工作室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一定层次的监控制度必须配以特定的激励去满足,否则教师工作中的抱怨会越来越多,积极性越来越低。根据调查,有95%的教师认为激励机制不健全。从工作室教师层面上来讲,可以对工作室带项目的教师奖励部分课时或者是物质,也可以在年终考核上倾斜;从学生层面上来讲,可以给学生设置目标激励、物质奖励和处罚等措施鞭策学生。对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的工作室,其工作室成员可以优先考虑评优评先,获得更多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
3)改革工作室学生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工作室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室上课,它容纳的学生人数有限,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一年级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室,教师会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关的能力测试,合格的可以留在工作室,由老成员调配安排简单的工作,并进行考勤;一年后由教师和老成员对他们再进行考核筛选,确定最终留在工作室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工作室的主力。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和专业课程的对接,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次选择相应的工作室。
三年级主要是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对大三的学生采取“自主项目、自组团队、分工合作”完成毕业大作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导师联合对毕业作品进行考核。毕业时,工作室成员每人制作一个从加入工作室到毕业时的作品集,并要求进行展览展示,对有创新创意的作品推荐参加相关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毕业设计完成后就是顶岗实习时间,根据学生的自身选择、教师推荐、企业面试,到相关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践训练。
中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有多个教师工作室,教研室规定每个学生都要进入工作室学习,并采取“学分制”和“技能证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对个别能力突出的学生,因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室项目上,很多正常的课程没时间按要求修完,所以要打破传统的教育形式,采取“学分替换”的形式,鼓励学生去开拓创新。
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推动工作室正常运行 有了一定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激励措施,无疑会给工作室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当然也会产生前进的动力。为了保证工作室的第一要务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教师工作室负责人必须和学院(中心)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甲方(学院)每年会对乙方(工作室)进行考核,对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合格标准,勒令退出使用工作室,由学校统一收回安排给其他教师使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教师工作室能够正常开展项目教学,不仅要靠工作室教师积极探索创新,而且需要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的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是学院乃至中山兄弟学校中最早成立教师工作室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与金龙、金鹰、赢器等动漫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工作室建设成效得到来自其他省市兄弟院校领导、教师的高度评价,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天荣.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的艺术设计“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美术大观,2013(8):150.
[2]孙连栋.浅谈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室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11):19-20.
[3]邱晓岩.试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工作室”的校企共建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37-40.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蒋新革.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9):43-44.
关键词 高职;对接产业;教师工作室;微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93-04
1 前言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职院校和区域产业集群的合作已经越来越紧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高职院校及企业的双赢发展,高职院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支持及智力支持,加速了区域产业转型速度,同时也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中山市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全市超过三分之二的镇区形成了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集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紧贴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专业布局,实现“专业—产业”“人才—市场”无缝对接。其中,灯具专业对接古镇灯饰产业,服装专业对接沙溪休闲服装,动漫专业对接港口游戏游艺产业。
为了培养出符合中山本地产业发展的人才,学校应尽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条件有限,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室成果的关联度不高,大部分将工作室教学模式当成形式的结合,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显著降低了其成果及组织教学功能,最后只能流于形式主义,学生收获不大。
2 工作室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室面临与企业产业对接不直接、项目来源不充足、校企合作欠深入、教师工作量分配不明确、教师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深入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带来一定的挑战,这也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工作室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工作室各方面的机制落实不到位,工作室只能过分依赖负责人的个人力量,而负责人也有正常的教学任务,时间和精力跟不上,在项目来源和校企合作深度方面常常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时间一长,教师就会失去承接项目的信心,只能将工作室转为虚拟项目运行的场所或者是学生做作业的场所,逐渐偏离“真实项目、真实环境”的初衷,难以达到培养出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在此背景下,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及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途径。笔者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产业下的专业工作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第二课堂、微工作室等教学理念,谨供相关同仁参考。
3 改革教学模式,营造真实工作环境
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玩转“第二课堂” 提倡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工作室项目,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求知欲很强,而有的学生则是混文凭,如果是强烈要求所有学生去完成或参与某个项目,可能会很难达到预期的工作室教学效果,影响校企合作。要保证引进的企业项目能保质按期完成,教师工作室应该是针对部分兴趣深厚、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开设的“第二课堂”。这种情况下,教师会很辛苦,要花多倍于正常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只是能培养出小部分专业基础好、岗位适应强的学生。第二课堂是学生上岗前的预科平台,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增强上岗免疫力。
微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个别工作室项目资源充足,工作室团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所有项目时,指导教师可以把项目资源信息发布出去,微工作室凭能力承接教师工作室的项目。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工作室项目积压问题,也为微工作室学生积累项目经验,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微工作室以学生为主体,规模为2~6人。微工作室人少,基于認可度和影响力不够,其设计任务主要来自课程教学、教师工作室、竞赛命题设计等,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可以承接企业项目。这种多元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微工作室里可以进行多方面专业领域或方向的接触,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或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设计。专业对接产业背景下,可以给步入正轨的工作室带来充足的项目资源,当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承接所有项目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微工作室竞争承接教师工作室的项目。学生的设计作品,通过微工作室将其完成,既可以作为一个课程作业,又可以参加设计大赛,或发表于网络,或自荐给企业,通过不同的领域进行推广与应用。整个过程使学生的主动性、创意性、沟通能力、表述能力等被深度挖掘,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聘请企业专家(师傅)全职参与教师工作室项目开发,真实项目,稳扎稳打 目前,大部分工作室的做法或者是教师下企业锻炼,或者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针对第一种情况,由于只是在企业兼职,因此,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性不高,而且没有一些鼓励措施,导致教师只是应付于形式,没有真正在企业中获得知识、能力的积累,其真正能力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所需要的能力还相差甚远。第二种情况,兼职教师一般是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力量,平时工作很忙,没有过多的精力参与学校中的相关课程准备工作,来学校任教的时间也较少。因此,学校为了兼职教师的时间安排,经常会出现停课或者调课的现象,对正常的教学造成影响。可见,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很不稳定,大部分是仅仅挂名而已。
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呢?第一是让自己成为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项目必定会源源不断;第二是聘请企业师傅全职参与工作室项目的开发,也就是“双导师”负责制。聘请企业专家,对于工作室负责教师来说有一定压力,因为必须每个月支付企业师傅工资,而且工资还不低。那么怎样让企业师傅为工作室产生效益?双方必须要签订合作协议,要求师傅每年引进一定的项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沙溪服装学院的龚惠兰老师的工作室聘请了一个企业师傅,联合负责工作室:企业师傅负责项目的引进和跟进,指导学生在生产任务中学习;专业教师负责项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每周会有工作室时间,这个时间就是专业导师和企业师傅给工作室学生上课,其他课程以外的时间,学生必须每天都得在工作室学习或跟着师傅做项目,师傅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经过企业师傅的培训,具有商业项目经验的学生在竞赛项目中一般能取得好成绩。例如:龚老师工作室的学生在2016年的服装设计大赛中取得第一名,既扩大了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引进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工作室,跟踪辅导低年级学生,协助教师完成工作室项目,既解决了学生就业,又推进了工作室发展 教师工作室毕竟不是企业,受各方面条件所限,其几乎承担不起企业专家高额的工资。相对来说,刚毕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经验肯定不如企业专家,那么工资比企业专家工资要低很多,但是个别优秀的毕业生学习能力强,创新思维超前,肯吃苦,经过一定时间的历练,也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教师工作室对个别优秀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他相当于设计总监,教师将承接的项目安排给他,他再给其他成员安排相关的工作。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为他们去大企业就业或者后期的创新创业积累了经验。中山职院动漫专业麦点工作室和律动领域动画工作室,分别引进1~2名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目前,这两个工作室运行良好,项目资源充足。
学习交流、经验分享 对于新成立的工作室,由于经验、资源等方面的不足,真正去运作真实的项目可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定期邀请部分企业专家或优秀毕业生到工作室进行经验分享,引进部分过期的商业项目进工作室,最后由企业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点评、考评打分。另一方面,工作室负责人定期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工作环境、人才需求,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再者,为了增进成员间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一个学期中可以安排一到两次的集体外出活动,如聚餐、骑单车等,这些对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都会提供很大帮助。
4 创建创新管理体制,保障工作室切实运行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首先要看是否有助力于教学,能不能培养出部分适合市场的专业人才,其次才看经济效益。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排除个别教师会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项目上,而忽视教学。所以工作室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配套的运行机制。
构建学校、企业、行业、教研室多方联动的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适合每个工作室特点的内部运行机制,激发教师工作室成员的动力,是保证工作室有效运行的关键。
1)构建工作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工作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监控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因其教学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度的增大,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根据中山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联合企业制定工作室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进行研究、组织、管理和实施教学,并由教务处领导带队,成立推门听课小组,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工作室”制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上述努力,学院确定从现代化管理手段入手,规范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强化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见图1),提高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为了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顺利进行,学院和教研室依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对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考核细则、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办法、教学过程设計评价标准、职业素质鉴定办法等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与鞭策下,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团队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提升自我、培养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执行有章可循。
2)建立工作室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一定层次的监控制度必须配以特定的激励去满足,否则教师工作中的抱怨会越来越多,积极性越来越低。根据调查,有95%的教师认为激励机制不健全。从工作室教师层面上来讲,可以对工作室带项目的教师奖励部分课时或者是物质,也可以在年终考核上倾斜;从学生层面上来讲,可以给学生设置目标激励、物质奖励和处罚等措施鞭策学生。对教学质量考核优秀的工作室,其工作室成员可以优先考虑评优评先,获得更多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
3)改革工作室学生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工作室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室上课,它容纳的学生人数有限,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一年级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室,教师会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关的能力测试,合格的可以留在工作室,由老成员调配安排简单的工作,并进行考勤;一年后由教师和老成员对他们再进行考核筛选,确定最终留在工作室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工作室的主力。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和专业课程的对接,并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次选择相应的工作室。
三年级主要是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对大三的学生采取“自主项目、自组团队、分工合作”完成毕业大作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导师联合对毕业作品进行考核。毕业时,工作室成员每人制作一个从加入工作室到毕业时的作品集,并要求进行展览展示,对有创新创意的作品推荐参加相关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毕业设计完成后就是顶岗实习时间,根据学生的自身选择、教师推荐、企业面试,到相关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践训练。
中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有多个教师工作室,教研室规定每个学生都要进入工作室学习,并采取“学分制”和“技能证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对个别能力突出的学生,因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室项目上,很多正常的课程没时间按要求修完,所以要打破传统的教育形式,采取“学分替换”的形式,鼓励学生去开拓创新。
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推动工作室正常运行 有了一定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激励措施,无疑会给工作室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当然也会产生前进的动力。为了保证工作室的第一要务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教师工作室负责人必须和学院(中心)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甲方(学院)每年会对乙方(工作室)进行考核,对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合格标准,勒令退出使用工作室,由学校统一收回安排给其他教师使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教师工作室能够正常开展项目教学,不仅要靠工作室教师积极探索创新,而且需要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的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监控体系和管理制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是学院乃至中山兄弟学校中最早成立教师工作室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与金龙、金鹰、赢器等动漫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工作室建设成效得到来自其他省市兄弟院校领导、教师的高度评价,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天荣.以设计工作室为平台的艺术设计“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美术大观,2013(8):150.
[2]孙连栋.浅谈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工作室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11):19-20.
[3]邱晓岩.试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工作室”的校企共建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37-40.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蒋新革.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