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本土舞台剧《丁宝桢》创作赏析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情景舞台剧《丁宝桢》立足于历史事件,参考了有关文献、史料、民间传说和吴勇长篇小说《国之宝桢》等,选取丁宝桢遇刺和斩杀安德海,还乡扫墓,抗倭和治理黄河等人生片段构成一部三幕剧(每一幕既相对独立又不乏内在关联),以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表现手法为一体,结合情景写意、艺术虚构等元素,力求立体地呈现丁宝桢致力于民族复兴、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
  关键词: 历史情景舞台剧;丁宝桢;贵州地域文化;教育意义
  舞台剧《丁宝桢》为何被业内称之为“历史情景剧”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出于它以表现主义理念为主,形式较为新颖,同时更加吻合于该剧最初的定调——以“丁宝桢”这个历史人物作为有效资源,将之艺术地植入贵州这片山水和文化,让“丁宝桢”成为贵州本土的一个文化品牌。
  据了解,剧组主创人员为贵州本土著名音乐人李辉、穆维平、作家李钢音、钟硕等。前期采风他们的足迹遍布丁宝桢故土,以大量艰辛而繁锁的工作,抢救、打捞、整理了大批国家级非遗如文琴戏、长角苗、白苗、穿青人傩戏等有关内容,为获取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上丁宝桢和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晚清重臣被喻为“中兴名臣”,尤其丁宝桢为官廉洁,刚直不阿,因智斩深受慈禧宠爱的太监总管安德海而震惊朝野,被广为流传。本剧立足于历史事件,参考了有关文献、史料、民间传说和吴勇长篇小说《国之宝桢》等,选取丁宝桢遇刺和斩杀安德海,还乡扫墓,抗倭和治理黄河等人生片段构成一部三幕剧(每一幕既相对独立又不乏内在关联),以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表现手法为一体,结合情景写意、艺术虚构等元素,力求立体地呈现丁宝桢致力于民族复兴、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
  该剧主创人员如总导演张永庆、艺术总监穆维平、音乐总监李辉等,曾扎根在织金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用心用情来感悟这片养育出了丁宝桢的热土,从中原主流文化和贵州地域文化的融合、渗透和互动中管窥丁宝桢的个人情怀和人格生成,其每一个片段,每一个场境,每一个细节都来源于对生活的再现、演绎和升华。而编剧李钢音和钟硕则是较为系统全面地查阅、研究了有关丁宝桢的各种材料,尤其在地域风情和文化对主人公理想人格的塑造、影响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挖掘,赋予了人物更为丰富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
  该剧的教育意义非常深远。这种多元化的呈现和挖掘,对正统儒家文化和贵州地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是一种别样的关注、追踪,既吻合于社会生活、历史和文化发展、演变的常态,同时也是对国情和推进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之步履的一次回望,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极积回应,是对其“反腐倡廉,关切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切拥护。
  编剧在主要人物编排上,除了安德海这一亮点,其他如王天喜(丁宝桢侍从)、丁体娟(丁宝桢义女)等均为织金人,旨在尽可能突出贵州本土特色。第一幕为《智斩骄宦》:以文攻武治著称的丁宝桢,因胆识过人,刚直不阿,毕生致力于惩治贪腐、铲奸除恶、为民请愿,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安德海作为慈禧皇太后的心腹和结拜义兄,恃宠生骄,横蛮无理,平日里谋害忠良,把持朝政,这次是借口为皇帝大婚置办龙衣,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赴江南游玩,假冒钦差,沿途向地方官员索要巨额进贡,扰民滋事,草菅人命,众地方官员因忌其势力均隐忍不言,而丁宝桢却毅然将其拿下,决心铲奸除恶!
  该幕的落点是取公堂之上丁宝桢与安德海的交锋,在慈禧保人的两道懿旨下,丁宝桢一面与之周旋,一面思忖处置方式,最终以旁人难以想见的魄力和果敢,秉持正法、灭恶惩奸,上演了一出前门接旨,后门杀人的精彩大戏,一时间是震惊朝野,众口交赞,丁宝桢由此名扬天下,成为民众心中不畏强权、有勇有谋的清官代表。
  第二幕《宝桢归乡》则巧妙地植入了贵州本土元素。大意是丁宝桢获悉父亲之墓被窃贼盗掘,上书请奏准假还乡修墓。闊别故乡近二十载的他,虽然低调行事并没有声张和提前作任何通报,不想在路上偶遇一对苗族青年男女在“游方”对歌,爱女丁体娟便上前与之交谈互动,在一问一答间,几个年轻人才知道眼前这位竟是大家一直仰慕的丁宝桢丁大人,几位青年男女自然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很快许多沿途百姓都自发来迎接丁宝桢,表达了自己对这位父母官的敬重和仰慕之情。
  平远州(织金旧称)的百姓热情、善良、朴实,他们只知道天下的贪官污吏越少越好,安德海之流必须有人站出来将其绳之以法,那吞食百姓农田房舍的黄河水就得有人治理,他们一直以丁宝桢为傲,认定丁宝桢就是上天派来爱护黎民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平远城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这一天各民族就像过节一样,均以自己最特别最热烈的方式欢迎宝桢返乡,整个平远城仿佛变成了一片歌舞的海洋。这份浓浓的乡情,那种难言的喜悦和轻松,对于常年忙于公务的丁宝桢可谓是弥足珍贵。
  该幕最后的落点是丁宝桢在与民同乐的盛大狂欢之后,怀揣着父老乡亲的殷殷嘱托,傍晚独自路过财神庙,睹物思人,追忆母亲当年的敦敦教诲,感叹忠孝两难全,心中生起了一丝困惑和迷茫,觉得自己实在是孤单力薄,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安抚世事,他在内心里不断的与自我对话,与神明对话。在人与神的对话中,丁宝桢神游万里,最后仿佛刹那勘破生死,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豪情油然而生,一种“深心滤浮华,铁肩担道义”的济世情怀再次得到升华……
  第三幕是《中兴之梦》,借用丁宝桢一生的主要功绩,对主题进行了升华。编剧选取丁宝桢抗倭和治理黄河等片段作为契入,烘托他一生的价值指归,凸显这位来自贵州大山的织金汉子,真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丈夫,赤胆忠心,刚直不阿,是民族复兴大业的真实担当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虽然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已然过去了,丁宝桢的精忠报国,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廉政无私,一直在深刻的影响着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直在引领着我们,教诲着我们——这股正能量不仅非常的“主旋律”,同时又很血肉丰满、生动传神,引领后世的我们要以一颗如他那般的赤子心,接续炎黄子孙特有的精神编码和价值指归,展示“中国梦”的高远品格和精神动姿,为共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不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概念。“中国梦”,是指在两个一百年之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广大中华民族儿女要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兴力量和主力军,更是要对“中国梦”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明确的认识。因此,本文将结合大学思政教育情况,深入分析了“中国梦”这一理念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的融入情况。  关键
期刊
摘要:隨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提升,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工具,需求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地铁施工越来越多,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价值。由于地铁施工通常需要在地下进行,环境较为恶劣,施工工序复杂,有很高的精密性和系统性要求,并且每个施工项目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要想保证工程质量,离不开科学准确的测量技术。在地铁测量中使用联系测量技术,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关
期刊
摘要:关于以二次革命为界来看袁世凯时期的责任内阁,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一方面的专题论述,只在一些关于民国的史书中有所提到。本文认为二次革命前责任内阁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的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和专制,维护了民主共和。但在这积极现象的背后,武力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二次革命失败后,议员们失去了武装这个基础,责任内阁只是一个招牌,一个躯壳。  关键词:二次革命前;责任内阁  所谓责任内阁就是以议会为国家权
期刊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下,大众文化得到大发展、大繁荣,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主持的不同风格对电视节目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纪实节目的发展和“偶像派”的崛起,荧幕上出现一批主持风格平民化的主持人,并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些主持人在舞台上熠熠闪光,他们的主持风格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风格潮流。本文主要从电视主持平民化艺术风格的概念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学生人数不断激增,就业方式进一步转换,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加之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创新思维,大胆探索,积极建构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体系和育人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思路  当前,随着时代的变化,大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经济转型的影响,且各种思潮对高校学生带来很大冲击力,尤其是学生的思想、行为等,都有了很大波动,呈现了新的特征。但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其教学内容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这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介绍了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
期刊
摘要:灰塑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变化。灰塑作为国家非遗,传承和发展是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灰塑和现代雕塑的差异性和共同点,提出借助现代雕塑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灰塑的活化再生,在诸多方面对灰塑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现代灰塑传承研究实践的方向。  关键字:装饰工艺;灰塑研究;现代雕塑;活化再生;艺术设计  一,灰塑国内活化再生的必要性  1,灰塑在岭南大地流传几百年而不绝,自有其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
期刊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著名作家,他通过复杂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使哥特式文学日趋完善。小说中的哥特式美学元素将艺术鉴赏融入文学赏析中,使作品保持着独特和永久的艺术魅力。通过环境描述、人物刻画和对话分析三个方面赏析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的酒桶》中的哥特式美学元素,旨在进一步解析小说的艺术文化内涵和文学意义。  关键字:哥特文学;美学;埃德加·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一.哥特式
期刊
摘要:徽州“三雕”是我国有着鲜明特色的区域传统雕刻艺术,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当前,徽州“三雕”的技艺的发展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徽州“三雕”的良性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徽州“三雕”实施数字化保护,对改善徽州“三雕”的发展态势,促进徽州“三雕”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徽州“三雕”;数字化保护;对策  一、引言  徽州“三雕”是指徽州地区的木雕、石雕和砖雕
期刊
摘要:武术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有途径、有机会释放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形成一种终身的健康意识,在全面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順利。“终身受益”理念的提出,对高校武术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武术文化的理解、活动热情的增涨、相关技能的掌握提供好的支持,取得最佳的改革成果,确保后续教学计划的高效实施,这是武术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只有让高校学生们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