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从尊重学生开始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y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这是一位普通教师的深切感悟。教师应该让尊重流露在教师注视时细微的眼神里、存在于启口时温润无痕的话语里、行走在批阅作业时的字里行间。懂得尊重的教师,在他的行为字典里没有挖苦、嘲讽、刻板、喋喋不休、罚站、无谓的抄写、呵斥、冷漠、孤立、不屑、急躁、恨铁不成钢……而是把每个学生都当成一块未经雕琢的玉,承认它本质的成分,忽略它瑕疵的表面,用教师特有的尊重与关爱精雕细琢,让每一块玉最美的质地尽现在阳光下,发出自己特有的光芒。
  
  尊重学生的生命性
  现实的缺憾
  
  我们必须明了,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成人一样都是值得尊重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独特的个性光芒,自由的思想空间和宽阔的心灵家园。
  尽管尊重作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教育原则,但有人把尊重学生仅停留在不打骂、不体罚、不挖苦、不说伤及自尊的话等层面,或者将爱与尊重混为一谈,认为教师只要爱学生,就足够了,实际这是有偏差的。教师面对个性、水平各异的学生很难保障师爱的均衡给予,如果暂时做不到爱每一个学生,起码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所谓的个别生、学困生、后进生。教育的最大功效就在于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找寻最适合孩子的方法和成才之路,我们应该以“无为在行,有为在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就有“救救孩子”之呐喊,时至今天,这一声“救救孩子”似乎更有高喊之必要,现今的教育依然有太多的无奈和遗憾,依然有太多没有站在儿童视角进行着的教育行为,教师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学校、教师由于追逐所谓的分数、名利而导致目中无人的急功近利的行为,曾挫伤了多少孩子们晶莹的心灵。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用放大镜窥视孩子们的不足,用一成不变的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定位,不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的未来,不愿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们活泼的身影常常在没完没了的习题操练中被淹没,孩子们极富个性的见解常常在教师“权威”讲解中被抹杀。毫不避讳地说,当前还是有太多的教师潜意识里总是想控制、驯服学生,因为控制、驯服下的学生容易驾驭、雕塑,经过教师反复雕琢的学生容易整齐划一,从而避免了所谓的放纵和张扬,使班级秩序更容易管理,也似乎保护了教师“权威”。至于学生的自由个性和人格尊严失落是次要的,学生生命特性和美好情怀被漠视也是正常的,学生批判、质疑、探索精神的缺席也不重要……当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被教师演化得异彩纷呈的时候,教育的生命性也被剥离得只剩下一句空话。
  我们可以做到的
  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其中对学生关爱与尊重应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里。
   教师要有尊重的意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发言有没有被教师无情的打断、有没有被武断地否定、有没有因为教师的定论而遭受他人的哄笑、有没有把作业本随意丢向学生、有没有随手画下大大的“×”、有没有让学生畅快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再地诱导他向“正确答案”靠拢;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有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喜欢、能否接受,班里搞的活动是完全被教师包办操作还是尝试让学生自主决定,处理学生问题时是连珠炮式的发问还是先听他们说一说,家长会上被留在最后的家长听到的是不是都是孩子的问题,等等。可以说,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是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阶梯,也是教师形成尊重意识的有效方法。
   教师要有尊重的行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无论品行、课本知识、实践活动,如果学生缺失了对生活和对文本的阅读、思考、感悟、践行的过程,也就失去了教育过程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承认并鼓励学生进行独到的思考与判断,这是尊重教育对象生命性的重要体现。
  尊重教育所特有的生命性是每一位教师必修的教育理念与必有的教育方法,同时尊重更是一种激励学生奋进、挖掘他们创造才能的力量,是一种师者的品质、修养和道德境界。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现实的无奈
  
  跳皮筋、捉迷藏、原野上不知疲倦地奔跑、一个皮球玩一天……记忆中的童年没有优劣等级,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没有重点学校在远方妖娆的影子,没有父母分数长分数短的叨唠,烦恼似乎离得很远,同学伙伴之间平等且无所顾忌,无虑无忧,小学同班考试老不及格的同学再见面也已然事业有成。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童年似乎变得越来越疲惫,几近成了学习机器的制造厂,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一页页被机械抄写的词句,一道道反复验算的习题,一遍遍不考完不罢休的默写和背诵,仿佛都要把孩子们输送到100分、90分的考试机器里去,而家长、教师则是迫不及待地守候在产品出口处等待一件件模具般的优质成品下线。然而事实并非如人所愿,有人欢喜有人忧,于是有的学生便成了再加工、再塑造的半成品,接受着再上流水线的命运……过早戴上眼镜的双眼流露出孩童不该有的疲惫与无奈,不断更换辅导书,越来越重的书包造就了无数驼背少年,即使付出了失去童年、减免快乐、健康打折的代价,每个学生的未来也不一定都是灿烂的。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使然也罢,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罢,是学校、教师追逐名利双收的高分驱使也罢,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也罢,总之,这些无视生命本身的差异性,付出的重要代价是儿童的天性被忽视,“被拔过的苗”会日渐枯萎。
  
  我们可以做到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每一滴露珠都有它的美丽,也许它不是最大的,但可能是最晶莹的,既可爱又脆弱,稍不注意便会滚落,跌碎。人,生而不同,就像不是所有的铁都能炼成钢,铁就是铁,钢就是钢,但教师的责任在于发现他是一块什么铁、什么钢,是铁就让它成为标准铁而不是废铁,是钢就让它成为好钢而不是毫无韧性、毫无可塑之能的钢。教师应练就一双慧眼,怀有一颗宽容、等待的心,这也许比拥有若干个100分更为可贵。
  耐下心来等待。一个懂得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师一定会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理性地等待,等待他们自然成熟的那一天。这种等待是教师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尊重大大小小的差异基础之上的等待,那是一种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美好情怀,是为人师者至美至善的品性。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亲切,从而改变以往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用积极、友善的心态接纳每一朵晚熟的花,尊重儿童自然发展的法则,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而不是依附于家长、教师的众望之下或是分数之下。
  因材施教。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学生的智力发展不均衡,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不同事物认知的速度、深度、喜好程度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家庭条件、生活经历等也使得不同学生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的看法和感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调整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因材而教,不拘泥于既有的思维定势,尊重学生的天真或成熟、寡言或活跃,尊重他暂时的“慢”或“不开窍”。让个性化评价、阶梯性评价、开放性评价、多维评价成为教师因材施教的法宝,把了解学生、分析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让不同的学生在40分钟内外都有成功的体验,在自己的基点上都有所发展,成为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自己。■
  □编辑 郭卿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暑假来临,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家长相处。家庭的环境、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程度,更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关注。所以,本期“心灵探秘”选择了三篇文章,从孩子不同的表现入手,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我想,如果老师们能把这类文章推荐给家长读一读,今后的工作也许能轻松一些,也顺畅一些。    案例叙述  在近期进行的一次研究中,对200份初二学生的“树
张渝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咨询师课程授课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心理应用中心咨询督导,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课题研究核心专家,同时担任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擅长利用沙盘治疗、绘画、心理剧等多种心理治疗技术,解决学生考前焦虑、学习倦怠、亲子关系、人际障碍和成长困扰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现在有一类母亲,工作中,她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全力以赴地去拼
京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其影响非常直接。因此,加强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的统筹成为推进京津冀晋蒙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本地区
案例分享  案例1:小刚是北京某中学高二的学生,他有一个困惑:是不是到高二了就一定要交女朋友?虽然自己真的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多少也有些怀疑自己缺少吸引异性的魅力。因为和自己很“铁”的两个同学都相继有了女朋友,他们各自都有忙的事情,原来大家还能聚在一起“胡侃”,现在谁也没时间和他瞎聊了。他忽然一下子觉得很失落,很孤单。  本案初看起来貌似青春期交往中的情感困扰,但是继续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导致小刚情
本文以观山海住宅小区所处地理位置为重要支点,并以其为基础结合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使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In this paper, Guanshanhai residential area is l
我去参加学生毕业十年的聚会时,大家纷纷说起当年我管理班级的那些事儿,这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一名班主任决不仅仅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更是思想的影响者,这种影响将延续在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前所长、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院教务长史蒂芬·海曼(Stever Hyman)说,为了揭示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迄今他已收集了超过十万人的基因组数据.rn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它虽是为孔子的政治理想服务,带有明显的封建烙印,但其精华仍然值得我们去借鉴与传承。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君子怀德”(《论语·里仁》),这里的德就是仁。仁即“爱人”。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仁呢?孔子认为,首先,在于立志,要志于仁。其次,要克己,内省,严格要求自己。最后要改过迁
高考结束后,手捧学生送上的花束,读着纷至沓来的学生与家长的感激短信,幸福、欣慰之余,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做到了最好?仔细想想,竟有些许的遗憾。很多事情,原本可以做得更好,而这些,对于学生们已经再也无法弥补。忽然对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新的感悟:班主任是一个孩子黄金岁月里的关键引领人。他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永远抹不去的痕迹,这是多么大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德育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以单分子纳米操纵为主题,介绍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纳米生物学和纳米生物技术等新领域,着重讨论了单个DNA分子的纳米操纵以及它的可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