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堵枪眼的英雄并非黄继光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淮阴有四个城门均为瓮城门,其中南门后来被命名为“佳标门”,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6日在此发生的一场惨烈攻城战中,一位叫徐佳标的新四军战士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舍身堵住枪眼的壮举。这一壮举比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还早了七年,堪称我军舍身堵枪眼第一人。
  档案资料记载,徐佳标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一户贫苦农家。1942年冬,徐佳标的父亲被日军抓去修炮楼,后被活活打死。1943年,新年刚过,伪保长与乡丁来到徐家,要徐佳标顶替死去的父亲到鬼子工地上工。徐佳标的母亲带着他连夜冒着雨雪,逃出家门,沿途乞讨。在洪泽湖边的一个草棚里,母亲病倒了。新四军三师十旅特务营二连正好路经此地,母子俩双双跪下,恳求部队接收徐佳标。他的母亲说:“就让他当兵打鬼子吧!”徐佳标从此走进抗日队伍,他的母亲由当地抗日民主政府妥善安置。部队临行前,徐佳标跪在母亲面前发誓:“跟着部队去打鬼子,为父亲报仇。”
  1944年11月7日,新四军三师成立特务团,当时徐佳标所在的连队被编为特务团三营七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特务团即接到上级命令,攻打盘踞在淮阴城的伪军。淮阴是连接苏北与淮南、贯通南北运河的咽喉,是抗战期间日伪长期盘踞的重要城市。驻守淮阴的伪第28师师长潘干臣因而气焰嚣张,将淮阴地区的伪常备旅、伪保安团2000余人,和他的三个团7000余人整编重组,并在淮阴城及其四周修筑工事、炮楼、地堡,企图负隅顽抗。因此,新四军三师十旅准备开展对淮阴城的攻坚战。淮阴城易守难攻,四个城门,城墙高达七八米,上面设有可供隐蔽射击的城垛,环城墙每隔数百米设一炮楼,城墙外有护城河,河宽约四十米,水深两三米,护城河与城门之间设有木桥,被敌人用机枪严密封锁。
  《淮安抗战风云录》记载:战斗打响后,新四军迅速扫除了敌军守城的外围据点,很快,淮阴城便孤立无援了。这时,刘震下令攻城,徐佳标所在的特务团负责南门攻击突破。强攻一开始,十旅特务团班长徐佳标,背插一面火红的战旗,一直冲在最前面。子弹射穿了他的衣服,但是,他全然不顾,勇猛地冲到高大的城墙下。一架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勇士们奋勇而上。但是,城墙上的敌人集中火力,向着云梯拼命扫射,手榴弹也一颗跟着一颗从城上扔了下来,城墙下被炸成一片火海,几架云梯被炸翻,许多战士英勇牺牲。
  此时的徐佳标,飞身攀上刚刚架起的云梯,左手抓住云梯,右手握枪,奋勇敏捷地向上攀登。就在他距宽厚的城垛只有一步之时,脚下一声巨响,云木梯被炸断了。在这干钧一发之际,他眼疾手快,一下抱住了城垛,接着,一个翻身,跃上了城头。然而,几乎是同时,一名凶残的敌人手持马刀,恶狠狠地向他劈了下来。徐佳标的双手齐腕被砍断,顿时,整个人昏倒在城垛边上。背上,那面火红的旗帜,却在城头上迎风招展。
  战士们看到飘扬在城头上的战旗,杀敌士气倍增,向敌人发起了更为勇猛的冲击。云梯又一次次地竖了起来,但又一次次地被敌人炸断。伤员们不顾伤痛,顽强地搭起了人梯,突击队员们终于登上了城头。冲锋的号声响了,第二梯队踏着突击队开辟的道路,向城池冲去。突然,一阵猛烈的射击,阻止了部队的进攻。原来,是城墙上的一个喑堡枪眼捅开了,黑洞洞的枪眼里,不时飞出一束束手榴弹。突击队和后续部队的联系被切断了,而冲上城头的突击队又暴露在敌人的喑堡前,处境非常危险。
  在这紧要关头,昏迷的徐佳标被激烈的枪声惊醒了。他一眼看见从自己身边喑堡内连续不断喷出的火舌,前方不远处,他的营长宋传海倒在血泊里。顿时,他明白了一切。愤怒、仇恨、责任,在他身上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伸出被鲜血染红的双肘,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一点一点艰难地向射孔爬去,身后的城墙上,洒下了斑斑血迹。终于,徐佳标使出最后的力气,猛然跃起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堵在敌人的枪口上。
  城下,新四军指战员们看到徐佳标这惊人的壮举,热血沸腾,高呼着“为英雄报仇!”“冲啊!”以排山倒海之势冲上了城头,一举拿下了淮阴城。
  战友们抱起扑在枪眼上的徐佳标,只见烈士遗体伤痕累累,腹部被敌人的子弹打成了蜂窝状。
  (据《扬子晚报》)
其他文献
耿飚(1909-2000年)  1976年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负责夺取“四人帮”的宣传阵地。  1976年10月6日晚,在拘捕“四人帮”之后,华国锋便给耿飚打了电话,命令他火速赶往中南海怀仁堂,并向他交代任务,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去,迅速控制住电台和电视台……  耿飚匆忙领受任务  1976年10月6日晚,就在刚刚拘捕了“四人帮”这干头万绪的时刻,叶剑英一边和华国锋安排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期刊
粟裕大将同夫人楚青谈话,多是谈形势谈工作。楚青曾对他说:“你就不能谈点别的?”粟裕风趣地说:“我们是政治夫妻嘛。”粟裕长子粟戎生自从军以后,尤其是当了军队领导干部后,父子俩谈话从来都离不开军事,粟戎生想:“爸爸同我大概是‘军事父子’吧!”  粟裕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  1942年,粟戎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那时,粟裕担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正率领部队在苏中一带进行频繁的反“扫荡”和艰苦的反“清乡
期刊
出于对毛泽东的真情和对张春桥等人的义愤,陈毅作了即席发言。他说:“完全同意伯达同志的发言。否认毛主席是伟大的天才,说这种话的人是反革命。他们是什么居心?用心何在?”  不明林彪力推设国家主席的阴险用心  1970年8月23日下午4时,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开幕。毛泽东主持全会开幕式。周恩来宣布全会议程:讨论修改宪法;讨论国民经济计划;讨论战备问题。  陈毅已经有两年多不在政治漩涡的中心了。过去
期刊
所谓“绝笔诗”,是指死前最后所写的诗而言。用联语方式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称挽联。若按被挽的对象分,挽联有挽人和自挽两类。一些革命烈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曾写下“绝笔诗”或题联自挽,以寄情寓意,或嫉恶如仇,或激励后人,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堪称我们的楷模。  周文雍(1905—1928)。广东开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历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特别委员会主席
期刊
一位伟人的身影太高大了,自然就会遮挡住与他互为伴侣的另一位杰出人物的光辉。对于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来说,就属于这种情况。  中共“九大”后,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林彪的夫人叶群都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其实,论资历、论能力、论贡献、论威望,身为周恩来夫人的邓颖超哪一点都不在她们之下,以她的才干和资历,担任党和国家的高职本来应该是顺理成章。但是,在周恩来生前的岁月里,邓颖超一直都保持着低调,除了在全国妇联担任
期刊
1947年3月告别延安,1948年3月告别陕北,1949年3月告别西柏坡。连着3年的3月,都是父亲告别的季节。每年的3月,无论是春意盎然还是春寒料峭,对我来说,都是对父亲无限缅怀的3月。  1947年3月告别延安  父亲(本文作者系毛泽东之子毛岸青与儿媳张少华)曾经度过3个不平凡的3月。这3个3月,几乎是中国历史的三大步,蒋家王朝的三部亡魂曲。  蒋介石亲手关起了和平之门,粗暴地折断马歇尔手中那根
期刊
许世友(1905-1985年)  1976年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在毛泽东逝世后带枪进京,令“四人帮”不敢轻举妄动。  许世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敢于讲真话。他虽然出身行伍,但为人胆大心细、富于机变。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北京当时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参加毛泽东追悼会的许世友,其机敏品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带枪进入毛泽东灵堂  许世友将军战功赫赫,是一位在战争中从普通战
期刊
亚洲院士、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德,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陆定一的长子。很多年之后,女儿跟陆德吵:“我沾你什么光了?”而陆德深刻铭记父亲的教诲:一切自力更生,老一辈打天下不是为了你们当官。  活跃于各种媒体平台上  亚洲院士、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德,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文化部部长陆定一的长子。这些年,陆德的声音一直活跃于各种媒体平台上,作为父辈共产主义理想的继承者,责任感驱使
期刊
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1897 -2003,出生于上海)在人们心中始终是一个传奇人物。她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百年中国的政治变迁,对近现代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蒋介石去世后,她淡出台湾政坛,客居纽约,晚年仍关注台湾政局。  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台北病逝。按宋美龄自己的说法,蒋的离世“是自己一生最伤痛之事”。此后,宋美龄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  蒋介石刚一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
期刊
孙毅(1904-2003)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一个贫农家庭,原名孙俊华。1920年10月,他高小还没毕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被迫离开家乡出去找事做。就在那个时候,他把自己原来的名字改成了孙毅。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取“杀敌为果,致果为毅”的意思。  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军阀混战。孙毅漂泊了两年多,从北转到南,到过上海、厦门、潮州,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安身立业之所。他只好又从南转回北,投奔在河南开封做事的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