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法治校,就一个学校范围而言,是指广大师生员工依据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结合本校、本科室、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定形式建章立制并实际运作,以促进本校、本班级工作法制化的实践活动。
实践中,主体是师生员工,依据是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前提是结合本校、本部门、本班级的实际,方式和过程是建章立制并实际运作,目标是促进工作法制化。
调动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保证各项工作和活动反映民意、体现民志、运作规范、公正透明,实行依法治校,能减少局部因素和个别私利的非正常掺杂,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合理干扰和工作的随意性,这对于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学校和师生员工各方的利益协调,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校是实现依法执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执教的目标、保障与前提。但是,在起步阶段,治校者难免会走入一些误区,诸如:
(一)有些学校管理层错误的认为依法治校就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只是几本档案资料,几次普法宣传活动,若干个组织机构,错误的将其量化、工作化。简单的认为只要按各种标准,完成了某些具体工作任务,就算落实了依法治校。
(二)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单一片面,将依法治校等同于单纯的法制教育或普法宣传。将依法治校单一的理解为组织师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与宣传,搞各式各样的法律宣传活动,就是在进行依法治校,完成普法任务,就是达到了依法治校的目标。
(三)将依法治校的工作层面理解错误认为依法治校只是学校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工作。学校主要负责人不能深入理解其内涵,无法准确对待与把握,不能正确摆放位置,使得依法治校形存但意失,起不到实质作用,背离其本质。
那么,在一所学校内推行依法治校,实现民主法制化管理,为避免走入误区采取哪些策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制度化管理
法制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虽为一级办学主体,虽有办学自主权和制定校规校纪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合法依据并为贯彻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服务。虽无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或行政机关的委托,学校出于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创建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当需要,也可以制定一定的具体管理办法,但其根本要求是不突破法律、法规的界限。
坚持合法制定校规校纪,调整校内各种关系,规范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行为,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公平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更是依法治校的最终目的
二、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等各种管理的规范与标准,量化工作目标,明确办事程序。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方针,工作思路,制定学校内部各种政策,建立各项工作的办理与处置流程,如:教师聘任流程、年终考核流程、学生学籍办理流程、学生处分流程等等。公开、规范的办事程序不仅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更加有利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依法照章办理一切事务,形成和谐有序的管理模式,成为了依法治校的最根本体现与重要保障。
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管理上台阶”活动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群众满意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1、规范教学管理,规范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有效减轻课业负担。倡导以生为本和可持续发展,鼓励自主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做好推广应用,推动课堂改革,稳步提高质量,打好特色教育品牌。2、均衡校内教育资源配置,规范班级管理。不分设重点班,一视同仁。积极培养个性特长。3、维护教育系统整体形象规范收费。特别是在当今农村中小学免收教材费、杂费的形势下,坚决杜绝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变相收费现象,这也是我们在基层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必须工作之一。4、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规范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认真执行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敞开大门招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三、民主化管理
要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要解决三个问题: 1、必须在理论上分清校长负责制与“家长制”、“一长制”及民主管理的关系。民主管理与校长负责制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也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2、要做到不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凌驾教师、学生之上,就要时刻叮嘱自己,做一个与大家平等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具有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公仆意识,。工作中采取多多关心,不冷淡;多接近,不疏远;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不高压。3、在制度上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发挥党支部的监督职能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广开言路,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健全校务会议制度,“三重一大”问题,先提交校务会审议,根据校务会意见最终拍板儿。这才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此外,要建立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设立学生信箱同校领导对话,或者采取学生调查问卷形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工作给予评议。家长委员会由校长或分管校长召集并主持定期召开,可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补充。
四、维权化管理
建立健全师生申诉制度,成立师生申诉机构,公布流程。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依法受理妥善处理师生各类侵权案件,维护师生各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营造民主、文明、公正、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是依法治校的最大亮点。
五、自主化管理
依法接受监督、自主办学,遵从政府宏观管理,科学地运行教育管理机制,按章程自主管理,依法独立行使自己权利,履行各项义务。法人代表有权在学校内部根据学校章程独立行使各项权利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照章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依法代表学校从事各种外事活动,实现自主化管理。
(作者单位: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小马房小学)
实践中,主体是师生员工,依据是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前提是结合本校、本部门、本班级的实际,方式和过程是建章立制并实际运作,目标是促进工作法制化。
调动师生员工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保证各项工作和活动反映民意、体现民志、运作规范、公正透明,实行依法治校,能减少局部因素和个别私利的非正常掺杂,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合理干扰和工作的随意性,这对于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学校和师生员工各方的利益协调,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校是实现依法执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执教的目标、保障与前提。但是,在起步阶段,治校者难免会走入一些误区,诸如:
(一)有些学校管理层错误的认为依法治校就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只是几本档案资料,几次普法宣传活动,若干个组织机构,错误的将其量化、工作化。简单的认为只要按各种标准,完成了某些具体工作任务,就算落实了依法治校。
(二)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单一片面,将依法治校等同于单纯的法制教育或普法宣传。将依法治校单一的理解为组织师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与宣传,搞各式各样的法律宣传活动,就是在进行依法治校,完成普法任务,就是达到了依法治校的目标。
(三)将依法治校的工作层面理解错误认为依法治校只是学校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工作。学校主要负责人不能深入理解其内涵,无法准确对待与把握,不能正确摆放位置,使得依法治校形存但意失,起不到实质作用,背离其本质。
那么,在一所学校内推行依法治校,实现民主法制化管理,为避免走入误区采取哪些策略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制度化管理
法制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虽为一级办学主体,虽有办学自主权和制定校规校纪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合法依据并为贯彻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服务。虽无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或行政机关的委托,学校出于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创建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当需要,也可以制定一定的具体管理办法,但其根本要求是不突破法律、法规的界限。
坚持合法制定校规校纪,调整校内各种关系,规范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行为,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公平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更是依法治校的最终目的
二、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等各种管理的规范与标准,量化工作目标,明确办事程序。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方针,工作思路,制定学校内部各种政策,建立各项工作的办理与处置流程,如:教师聘任流程、年终考核流程、学生学籍办理流程、学生处分流程等等。公开、规范的办事程序不仅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更加有利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依法照章办理一切事务,形成和谐有序的管理模式,成为了依法治校的最根本体现与重要保障。
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管理上台阶”活动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群众满意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1、规范教学管理,规范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有效减轻课业负担。倡导以生为本和可持续发展,鼓励自主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做好推广应用,推动课堂改革,稳步提高质量,打好特色教育品牌。2、均衡校内教育资源配置,规范班级管理。不分设重点班,一视同仁。积极培养个性特长。3、维护教育系统整体形象规范收费。特别是在当今农村中小学免收教材费、杂费的形势下,坚决杜绝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变相收费现象,这也是我们在基层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必须工作之一。4、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规范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认真执行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敞开大门招收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
三、民主化管理
要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要解决三个问题: 1、必须在理论上分清校长负责制与“家长制”、“一长制”及民主管理的关系。民主管理与校长负责制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也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2、要做到不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凌驾教师、学生之上,就要时刻叮嘱自己,做一个与大家平等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具有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公仆意识,。工作中采取多多关心,不冷淡;多接近,不疏远;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不高压。3、在制度上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发挥党支部的监督职能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广开言路,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健全校务会议制度,“三重一大”问题,先提交校务会审议,根据校务会意见最终拍板儿。这才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此外,要建立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设立学生信箱同校领导对话,或者采取学生调查问卷形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工作给予评议。家长委员会由校长或分管校长召集并主持定期召开,可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补充。
四、维权化管理
建立健全师生申诉制度,成立师生申诉机构,公布流程。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依法受理妥善处理师生各类侵权案件,维护师生各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营造民主、文明、公正、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是依法治校的最大亮点。
五、自主化管理
依法接受监督、自主办学,遵从政府宏观管理,科学地运行教育管理机制,按章程自主管理,依法独立行使自己权利,履行各项义务。法人代表有权在学校内部根据学校章程独立行使各项权利并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照章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依法代表学校从事各种外事活动,实现自主化管理。
(作者单位: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小马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