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助教团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ang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园。幼儿成长助教团就是遵循这一理念的新形式。本文着重阐述了幼儿成长助教团的内涵、运行机制、运行方式及其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成长助教团;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 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 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 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必须向家长敞开大门,向社会敞 开大门,以开放的姿态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大环境中 去,与家庭、社会各方共同携手,形成合力.使幼儿教育 真正达到优化。而目前的家园合作存在诸如合作流于形 式、缺乏互动、合作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园根据办 园实际,遵循新《纲要》理念,运用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各 种资源与条件,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组建了“幼儿成 长助教团”,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幼儿成长助教团”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幼儿成长助教团”就是幼儿园根据一日活动的目 标要求,有计划地聘请或邀请一些热心于幼儿教育的家 长(或社会人士),组建成相对稳定的组织,利用他们在 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优势及家庭方面的资源,参 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保教任务与课程开 发,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成员包括家长、有 专业技能的社会人士、有特殊经历或兴趣爱好的其他社 会成员等。
  在实际操作中,“幼儿成长助教团”运行机制如下。
  
  (一)助教的选择与聘用
  向教师和家长开展广泛宣传,发放有关资料;向家 长发放《象山机关幼儿园幼儿成长助教团资源库登记 表》,登记表内容包括家长(含祖辈家长或亲戚)的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助教意愿、联系方 式等;发放聘用证书;登记表汇总;建立“象山机关幼儿 园幼儿成长助教团资源库”。
  
  (二)资源库的建立与运作
  在校园网上建立资源库的电子档案.实现资源共事; 教师在资源库上进行选单式助教活动;专人负责资源库 的建档和调整;及时记录和统计助教活动开展情况。
  
  (三)助教团的建立与运作
  在建立相对完备的资源库之后正式成立“象山机 关幼儿园幼儿成长助教团”:制定章程;设立团长、副团 长、干事、秘书长等管理职衔,园长兼任助教团团长;明 确权利和义务;定期召开助教专题会议。
  
  (四)助教活动的开展
  活动前进行培训;活动后进行总结、交流与反馈。
  
  (五)对助教进行“任务中心式”的培训
  围绕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前与助教进行尽可能充分 的交流、沟通,集体备课,讨论活动方案;活动进行中,带 班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助教是在“助”,活动的调控 还是要以教师为主;活动后与助教交流、总结、反馈,填 写助教活动登记表;登记表上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活动过程以及教师、学生、助教评价等内容。这种培训是 隐性的,但是因为其特有的“任务驱动”,对于助教教育 能力的提高是比较有效的。
  
  (六)评选、表彰优秀助教
  由于助教活动的公益性,对助教的激励以精神奖励 为主。评选和表彰优秀助教、星级助教,可以起到激励的 效果。
  
  (七)成立助教俱乐部,开辟助教论坛
  成立助教俱乐部,俱乐部成为助教们交流体会、培 训提高的场所;定期举办助教论坛,为助教们创造实现 自我价值的机会。
  
  (八)编撰《幼儿成长助教团优秀案例》《幼儿成 长助教团研究论文集》
  积极鼓励助教或教师撰写相关论文,整理优秀案 例,每学期编撰一本《幼儿成长助教团优秀案例》和 《幼儿成长助教团研究论文集》。
   
  二、“幼儿成长助教团”的运行方式
  
  (一)专业助教
  专业助教是指邀请专业上有明显替代优势,能弥补 教师专业缺陷的社会人士或幼儿家长,协助教师完成课 程计划并参与课程开发的一种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幼 儿园课程计划之内的助教。众所周知,任何一位教师都 不可能具备幼儿园所涉及的全部知识,而让具有与这些 课程内容相关专业特长的助教来协助完成教学任务,效 果会更佳。例如社会性领域与科学领域兼备的交通安全 知识、消防知识,艺术领域与科学领域兼备的乐器知识, 科学领域的科普气象、花草知识等等。课程中有关类似 的活动,教师就请助教来协助完成。二是幼儿园课程计 划之外或生成活动的助教。幼儿园中有些园本课程或生成活动需要请助教协助完成。例如中班军事主题教育活 动中的生成内容——潜艇,教师对潜艇知识的把握是粗 浅的,幼儿园也缺乏相应的教具,教师便可在助教资源 库中搜寻相关助教信息。
  
  (二)技能助教
  技能助教是指邀请那些不一定具备很高的专业文 化知识,但擅长某项技能,即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或 幼儿家长,让他们协同教师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分为 两类:一是室内的活动助教。充分利用助教的专业技能 特长开展室内活动。幼儿园需要大量游戏材料,尤其是 民间游戏材料,助教中不乏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可与这 些助教一起制作,如木拖鞋、多彩渔网、竹马、舞狮、太阳 伞、竹梯等,另外如器乐、棋类、绘画、剪纸、绣花、编织等, 有了助教的协助,一方面弥补了教师这方面技能的缺陷, 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家长“英雄有用武之地”,取得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室外的活动助教。有些室外活动,我 们教师自身组织教学有一定难度,那就请助教们来指导 并参与。如踢毽、跳绳、羽毛球、足球、篮球等活动。
  
  (三)德育助教
  德育助教是指借助于广大助教,特别是一些男性人 士、祖辈家长,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对孩子进行道德 启蒙教育。具体有两种形式:(1)经历助教。每个助教身 上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启蒙教育 资源。祖辈家长讲述自己童年时的苦难经历;企业家讲 述自己的奋斗史;解放军叔叔讲述部队生活;交警叔叔 讲述违反交通规则造成血的教训的案例;让喜欢旅游的 家长介绍自己到过的城市的风情、民俗;让大学生哥哥 姐姐介绍自己如何刻苦学习,最后学业有成的经历等。 (2)习俗助教。部分长辈对现在已经失传的风俗习惯或 节庆典礼比较熟悉,让他们给幼儿讲述或者演示,诸如 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等。通过节日环境熏陶,节日艺术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 文化启蒙,让他们初步了解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 日的愉快,培养他们敬老、友爱、勤劳、善良等健康情感 与品德,增强艺术的感知、理解、表现乃至创造能力,更 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三、“幼儿成长助教团”取得的成效
  
  (一)家长的深度参与
  幼儿成长助教团把家长看成重要的教育资源,认为 在家长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名人、专家、能手、巧匠.他 们集专业、知识、趣味和创造性于一身,经常地将实物、 模型、动感的影像带进教室,不仅给孩子们以清新的体 验和感受,更使孩子们好奇、求知、想像、创造的欲望得 到极大的激发和满足。同时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开 发与实施、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拾遗补缺、促进提 高的作用。
  
  (二)家园互动的深层次化
  幼儿成长助教团着眼于家庭、幼儿园的双向互动, 相互配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强调建立平等合作的伙 伴关系,强调以孩子发展为中心,进行经常性的双向沟 通。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合作 者,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 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 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 的教育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 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建议, 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信息作出及时反馈。“助教” 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多才多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 师,也激发广大教师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编写新的 教材和内容。同时,助教活动为家长进入课堂,参与教育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也 有了更好的把握。
  
  (三)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
  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优 势,诸如专业师资、专门设备、预定的课程计划以及独生 子女家庭缺少的儿童伙伴等,但与大自然、大社会相比, 幼儿园毕竟是个小天地,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 的。在此种情况下,寻求合作伙伴,让家庭、社会人士参 加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就成为情理之中的头等大事 了。而“幼儿成长助教团”正是倡导境整各方资源,形成 教育合力,改变教育格局,促进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的 有效途径。简言之,幼儿成长助教团造就了幼儿园育人 的新环境。
  幼儿成长助教团是幼儿园运用小手牵大手策略的 有效表现形式。孩子是维系家园关系的主线,一切以孩子 的健康发展为本,让孩子的“小手”牵着家长的“大手”, 让更多的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 特别是由家长来担任助教,有力地促进了家园合作,较好 地实现了家园共育,使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 教育特点,也使老师和幼儿领略了家长的教育风格,更好 地利用了家长这一块教育资源,开启了家园互动的另一 扇门。
  总之,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园合作 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天天都开放,人人做助教”,以 “孩子、家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为理念的“幼 儿成长助教团”,一方面满足了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 育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对幼儿园、班级、教师教育 与活动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挥,弥补了 教师在知识技能上的不足,能促进幼儿园在有限的条件 下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孔起英.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 发展.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 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3.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关于教育与社会的选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有32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采用了教育与社会选题,占到学位论文总数的11.7%;除了1998、2000年外,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关注这一选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混合方法、量的方法、质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296名中国教师和146名荚国教师的问卷调查及两国各10名教师的深度访谈,以分析、比较中荚两国教师在幼儿教育课程观念方面的异同。问卷资料的因素分析揭示,两国教师对问卷项目的反应在结构上表现出三个相似的主因素,然而区辨分析又表明,针对具体项目的重要程度,两国教师的认可水平又表现出相当的差异。总体而言,美国教师更强调个体儿童的自主自发性活动,而中国教师则更多地关注教师指导下的具
期刊
摘要 学前期的幼儿对大自然及社会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其观察、想像、表达等替能日渐凸显;在这发展的关键期里,与心理成长相关的内部语言(默语)在悄悄的发生、发展。对自然发生的内部语言,教育当然不能去催长、催熟,但应有所关注、有所扶助,在改善环境、提高教育艺术的过程中变促退因素为促进因素。  关键词 内部语言;会通;智慧    默语对人的思维谋略、表达技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衡量人的语言、思维能力时,默
期刊
[摘要]在0~3岁早教师资极缺的现时期,把示范性幼儿园骨干教师培植成为0~3岁早教骨干教师是最行之有效和最快捷的应对措施。优势互补的专业共同体研究与实践的环境是培植的肥沃土壤。根植0~3岁早期教育服务的先进理念,认清幼儿园骨干教师所需要加强和提升的早教专业素质是培植取得成功的关键。运行教师发展的内驱动力、外在保障和交互作用的联动系统能有效、快捷地促进0~3岁早教骨干教师自主成长。  [关键词]0~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介绍目前正在兴起的具有提升办园品质、彰显办园特色功效的幼儿园发展规划。主要分析和阐述了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内涵与特性、制定过程及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简要论述了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对幼儿园发展的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办园特色;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内涵与特性    幼儿园发展规划是幼儿园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计划的需要和应对幼儿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挑战,在系统分析幼儿园
期刊
[摘 要]薄弱园现象是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除了园所自身的问题,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应对以往的事业发展观和办学体制及相应的政策做认真的反思、调整,加大扶持力度,缩短园所之间的差距,提高幼儿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薄弱园;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办好每一所幼儿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基本良好的教育,无疑应该成为幼儿教育发展追求的目标。近年一些幼儿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示范
期刊
[摘 要]陈鹤翠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本文从儿童观、教育观以及“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将陈鹤琴的思想与同时期的教育家做了比较,以窥陈鹤琴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家对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建设的贡献。  [关键词]陈鹤琴;学前教育;儿童观;教育观;“活教育”  1919年“五四”运动后,陈鹤琴离美回国,任南京高师教授。可以说,整个现代中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所
期刊
结合近几年所在幼儿园管理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幼儿园进行柔性管理有利于全而提高幼儿园 的办园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 对我国八省市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的全方位调查表明:当前幼儿园安全状况形势依然严峻,幼儿安全事故较多、种类繁多,引起幼儿安全一事故的原因主要来自幼儿,其次为环境不安全和因内安全设施欠缺;幼儿园普遍重视幼儿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但经费和相关资源较为缺乏,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安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在安全 管理方面,绝大部分幼儿园都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姐,
期刊
[摘 要]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但是每一个体潜在的音乐能力有显著差异。教师必须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十分细致、深入的观察、记录和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以多样化的音乐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  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个儿童,促进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摹本主张,反映了人们在教育领域内要求实现教育民主、教育平等的共同愿望。教育部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