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劲风好弛帆

来源 :航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和七下西洋作为中国古代航海事业鼎盛时期的标志,不仅傲立于世界航海史和人类文明史,而且在当今世人的胸怀中铺展开这样一片气势恢宏的历史云帆,激情励志。想来,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隆重谢幕后,传承和弘扬的元素,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意识和事业的旋律。尤其对于航海事业的继往开来者而言,那无疑是能成为借力的劲风,驰帆破浪,勇往直前。
  “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是中国航海事业历史与现实织就的一幅壮丽图景,是航海人继往开来,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集中体现,势必对航海事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让那片云帆重新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是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先生缅怀郑和壮举的疾声呼吁。他的政治宏愿在一步步地变为更令人鼓舞的现实。从增强国人的意识层面讲,对再现那片云帆的人怀有敬意。对那些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研究者和普及者来说,那也是“好风凭借力”。
  “海博会”主馆中,那飘扬着郑字旗的巨型仿古船船首,聚焦公众惊羡的目光,也在笔者的脑海中时隐时现。在慨叹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对航海史的研究、普及者送上赞许。了解到筹备、布展的幕后点滴,上海市航海学会等单位的努力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应该是整体力量的一个生动缩影。
  以“毕其功于一役”的胆识,向成功迈进。烟波浩森,更迭纷繁。郑和史料传世不多,郑和研究争议不断。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的“海博会”,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头戏之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和声,是改革开发、和平崛起的时代主旋律的吟唱,世人瞩目。活动规格高,意义重大。这也是航海界的一件盛事,尤其在中国第一个“航海日”诞生之际。作为航海工作者科技团体的航海学会,致力于提升学术地位和科普水平,克服人手少、起步晚、资料缺等困难,以“当仁不让,只许成功”的魄力,承担起“郑和七下西洋和中国航海史展览会”的筹备和布展工作。一年有余,学会及相关的专业力量都被动员起来,千方百计,朝着成功的那一天不懈努力。
  以“踏破铁鞋”的毅力,想方设法搜集、完善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史料确凿、翔实是布展的立足之本。历史的尘封,“海禁”的抹杀,硝烟的侵蚀,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资料零星散落,学术研究纷争莫属。航海学会重任在肩,迎难而上,沿着郑和在国内的足迹和与郑和研究相关的线索,奔赴各地,从各种渠道搜集、拍摄资料,力争使布展资料客观、完善而有新意。在北京、福建长乐、马尾、湄州岛、厦门,云南,江苏南京、太仓,广东深圳,浙江舟山等地,留下了忙碌的身影,采集了大量的有关郑和航海和中国航海史的图文资料,从拍摄的一万多张照片中精选。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郑和七下西洋”专题片摄制组、有关出版社、图书馆、档案中心、研究世家的个人珍藏,也都在搜索、采集的视野中。在分析研究中,还有新的发现,如中国第一艘以“郑和”命名的商船,等等。郑和下西洋史料的每一条线索和郑和研究的点点滴滴,牵动着学会领导的神经,“作最后的努力”成了口头禅。
  以“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航海学会尊重历史,尊重学界的研究成果和各种学术观点。在形成共识的问题上,注重以实证说话和展示的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感;在争议未果的问题上,遍访各家,聆听见地,分析比较,不主观推断,不回避争论,如实阐述。还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平台,刊各家之言,呈各派雅论,欢迎学术探讨。既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史实脉络,把握了办展尺度,正确引导公众,也推动了郑和研究工作。
  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抓好每一个环节。主馆的脚本请各路专家几经评审,几易其稿,逐字逐句反复推敲、修改。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制作单位,创意设计方案、深化设计方案、制作预算等也是一遍遍地修改,一遍遍地取舍,一遍遍地提高。经过反复比选,请船史专家指导,制作、征集的五十余艘船模让展览会熠熠生辉,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浓厚兴趣。尤其是郑和船队的两千料海船、《明史》记载的巍峨宝船、马船、战船、座船、粮船、水船以及中国航海史中涉及的代表性船型的模型,称得上是集学术价值、传统技艺、观赏性于一体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烈日炙地、酷热逼人的几天里,正是进馆布展的冲刺阶段,夜以继日,以馆为家,抓进度,保质量,自备的豆浆成了方便的三餐和饮料,层层盐花的衣服来不及换,坚持到最后才进医院开盲肠。在观众的谈笑风生中,他们又一次次振作。
  历史、现实、远景打动人心,再现历史、描绘现实、展示远景的人们让我们感动。
其他文献
为满足建造航母和舰艇需要,美海军投资62万美元,与美表面处理技术公司和南加里福尼亚大学等单位联手,经三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发成功了高强度、耐腐蚀、板厚为12.7毫米的7×OX型铝合金板材。建造新一代航母,大量减轻重量,并使它的重量得到合理分布;提高战舰和快艇的航速而必需降低重量。为此,经对各种铝材评估,在铝合金加入Se元素,达到抑制再结晶,提高其抗疲劳性,减少焊接时的热裂缝,其强度与传统应用的7
期刊
2005年8月17日0717时,华跃轮正在渤海秦皇岛32-6海上石油工地上,由于大风浪,已经荡车值班守护整整一天一夜。此时,突然接到32-6工地“渤海世纪”储油轮报房的指令,附近海域有一货轮遇难,需要紧急救助,做好一切救助准备。0722时,华跃轮正式接到唐山海事局救助中心的指令,“渚扬3”轮装载4000吨煤、110只标准集装箱,处于漂行状态,船体进水,主机失控,船上15名船员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需
期刊
日建成“地球”号探测船    日本建造的地球深处探测船“地球”号已竣工,制造厂家将把“地球”号交给海洋研究开发机构。  “地球”号是以科研为目的,探测地球深处的探测船,使用了海底油田钻探技术,第一次试验只钻探海底2500米,目的是刷新美国保持的2100米的纪录。  “地球”号钻探深度最深可达7500米。有关科学家认为,在研究地球历史和地震发生原理方面,“地球”号将大有用武之地。    法“西北风”
期刊
英计划建设新的南极考察站    英国南极考察处前不久公布了新一代南极考察站的设计模型,使人耳目一新,各种新颖别致的设计将使考察站在抵抗南极恶劣环境的同时,为研究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新考察站看上去像一条巨型“百足虫”,流线型的舱体架设在很多高达4米的立柱上,立柱底端则用雪橇相连。设计者解释说,流线型设计和立柱可以使舱体下方风速加大,将松散的雪吹走。新考察站将设在布伦特冰架上,该冰架以每年40
期刊
[提 要]    我国法律规范中存在诸多前置条件,如果前置条件得不到满足,则某些法律程序将不能启动,导致程序上的违法,导致难以判定当事方需承担的责任。这将最终导致从源头上程序上不合法,或双方当事人并不直接适合民事某种性质的诉讼。所以,在处理侵权纠纷案件之前,特别是涉及当事人众多,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时,先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性质是非常必要的,并同时注意查明各类前置条件有无一一得到满足,必经程序有
期刊
日美研制脚蹼游泳机器人    日前,日本大阪大学和美国缅因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用脚蹼游泳的机器人,它可像鸭嘴兽一样灵巧地用脚蹼潜水,在水中转圈。  这个机器人高1.5米,重13.5千克,身上有4个装有脚蹼的运动装置。主要用途是:如果搭载照相机,可代替潜水员进行潜水作业;还可以用来检查桥墩和堤坝裂缝等。  (徐双华)    科学家监测“慢地震”现象    新西兰地质和核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在新西兰
期刊
10月12日上午9时18分,在西起连云港、东至关岛以北太平洋长达2000余海里的水域,承担“神舟六号”上升段海上应急救援任务的东海救助局“德意”轮、北海救助局“德翔”轮和南海救助局“德进”轮几乎同时响起了电话铃声,当话筒中传来北京任务联合指挥所“飞船发射成功,你船任务解除”的话语时,各船驾驶台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这是80多名参战救助船员对祖国的忠诚心声——    一条海上生命保障线    4
期刊
美 国基因组研究所和扰他大学的科学家,借助基因组分析方法,确定了与海鞘共生的一种微生物原绿菌生成抗癌物质的基因。这一基因信息将来可能用于生物合成抗癌物质。  在此之前,科学家曾发现一种特殊的海鞘类动物体内共生有原绿菌,这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在海鞘的提取物中有能抗癌的多肽物质,科学家猜测这些多肽物质是由原绿菌合成的。但由于原绿菌脱离了海鞘体内环境后就不能生存,人工培养一直没有成功,
期刊
在上海黄浦江航行的船舶,除了应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上海港港章》以及上海海事局发布的航行通告。本案正是被告所属船舶在航行中违反了上海海事局发布的航行通告的通航规定,造成碰撞,故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案情]  原告:芜湖江海轮船公司。  被告:VERITY航运公司(VERITY CO.S.A.)。  2002年11月18日,原告所属“浦海集1号”轮于1953时从
期刊
“全天候”新型海上专用救助船“东海救131”轮6月12日正式交付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使用。  据介绍,“东海救131”轮是交通部救捞局一系列救助专用船建造计划中的第一艘。该船于2003年11月18日开工,于2004年7月8日上船台,严格按照“CSQS”中国造船质量标准和ISM质量程序建造,结构完美,设备先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东海救131”轮船长77米,型宽14米,型深6.8米,吃水5米,总吨2 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