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那得“情”如许一片“乡思”在玉壶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fe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琦君怀旧散文,将怀念故土的乡愁具象化,作者依附着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使文化乡愁达到了探寻人们精神原乡的高度,这种文化乡愁的书写,通过对故园情怀的深深眷恋,将至纯至美的心灵奉献读者。
  琦君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到台后对故乡的一花一木总是难以忘怀,对亲人师友有着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使她禁不住琐琐碎碎、片片断断地去写。她说:“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在琦君的散文中处处时时看到的是悠悠的乡愁,乡愁思绪构成了琦君散文的主旨。
  她凭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情将生活琐事与往事娓娓道来,在极细小的生活琐事上,寻觅温暖,记述温暖,散播温暖,她的散文如一股温暖的泉流一样滋润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暖暖的都是爱,温暖、温婉、温馨。
  琦君散文更像一幅幅淳朴的画,蕴含着丰富的瓯越文化,有民俗、风情、物产诸方面的地域特色,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家乡风俗图景。《春酒》写到了故乡的新春饮酒的特别节目以及琦君家的喝酒会,文字浅显但意蕴深厚。作者借一杯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作者以清新淡雅的文字,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兼具人情美与风俗美的动人场景,浓浓春酒陶醉了无数读者的心,也勾起了众人的故土之思,民族之情。怀念故土的乡愁具象化的载体,作者依附着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使文化乡愁达到了探寻人们精神原乡的高度,这种文化乡愁的书写,借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作者对故园情怀的深深眷恋,表达了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心声。
  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于恬淡无声中,去品尝那杯醇香久远的春酒,而且是有滋有味,有深度,有广度,有亲情,有文化。
  在学生浏览全文后,出示问题:“你能看出这杯春酒在作者心中的分量吗?”引出对“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一句的赏析,共同解读“家醅”,家醅就是母亲酿的八宝酒。
  出示:
  “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家醅有甘醇的味道,满溢美酒和补药的香气,蕴含着思念珍惜之情。
  由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出课题,引出对故乡的感情。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上有了共鸣,便于学生走近读者,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感情。以“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引导学生由初读到理解深层内涵,品读课文研读细节,感受春酒中蕴含的美好情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那个时代,走进了作者的故乡。读童年,读母亲,读乡情,故乡的春酒,满溢美酒和补药的香气,荡漾着儿时纯真的快乐,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谊。这就是这杯春酒的味道,珍贵的家乡味。
  这就是琦君的散文,注重表现的是人性中的美与善,显得温馨、温厚、温润,使人读后心房温暖,心情舒畅,如同沐浴在一片柔和的霞光之中。她呈现的并不是生活的压抑、灰暗和沉重,而是时时令我们露出会心微笑的温暖。
  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06年6月7日凌晨,90岁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揭示琦君回不去的失落与怅惘。那一缕缕的乡愁如烟如梦,美轮美奂朦胧而又清晰宛在眼前袅袅飞散,但总有一种暖暖的东西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体会到作者那浓浓的白云亲舍,桑梓情怀。
  出示:
  美酒与美文总会相伴,美酒总会和心愿、梦想、收获相随。我国古代文学与酒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从《诗经》到《红楼梦》,3000年文学著作中,几乎离不开酒。
  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对于古代作家的精神世界、创作心态及作品的风貌都有着深远而强烈的影響。没有文化的酒是一种辛辣的液体,没有感情的酒是酿制的乙醇,所以美酒与美文相伴,与美意相契,因酒美而自由,因自由而生美文,酒美文美下就有美意。三者皆通,成就了生命中的一片灿烂与通透。
  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情感场,语文因情感的滋润而变得春意盎然。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热爱、向往、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
  拈一杯美酒,在湖边散步,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享受宁静之美。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阳光100中学(250022)
其他文献
事件  2015年11月21日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里,87岁德国钢琴家约尔格·德慕斯在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因为不满观众席中有孩子持续发出的声响而中断了演出,并用德语申饬了几句,虽然几十秒后演出继续进行,但这场高艺术水准的演出和这段不和谐的“插曲”,让这个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刷屏,引发热议。  述评  可以这么说,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小孩缺乏自制能力导致了演出现场意外状况的发生,虽
期刊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整套教材中数量虽少,但展现了不同文体的魅力,最大可能地呈现出了外国文学作品甚至是外国文化的异彩缤纷,有小说、童话、寓言、散文、诗歌、剧本、书信、论述文等。从选材地域看,欧美篇目多,亚非篇目少。从作品的时空分布来看,多数为外国近现代作家作品。  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关研究显示初中生对外国文学
期刊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就本文而论,把教学重点放在介绍端午节和认识鸭蛋上,这只是在教教材。现代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这样两个概念。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教”。  教學目标:  1.定位品读视角,品味其人其文的情质。  2.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传统文化的分量,丰富人生底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期刊
教学古典诗歌,选择好的教点至关重要。只有立足于文本的新意与深度,再与学情相联系,力图学古人而又不囿于古人,才能将古诗教活,教出高度与广度。经典作品的教学须从文本出发,从发现知识到提炼知识,深读文本出新解,达到教学自然创新的功用。在此,本文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教点选择为例,从明了作者之心和汇通读者之意的两个向度,予以具体解说如何才能有效达成对经典古诗的鲜活教学。  一、明了作者之
期刊
《琵琶行》作为描写音乐的千古名篇,历来被人稱道。初读此文,笔者不仅暗自惊叹白居易文笔的高超,更是被琵琶女那精湛的演奏技巧所震慑。然而,仔细推敲,疑惑顿生,“江州司马青衫湿”是不是有些太夸张?它单单是由一首琵琶曲所引起的吗?难道此处仅仅是一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吗?会不会另有隐情?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究,发现“别有洞天”,现陈述如下,以请教于方家。  首先,白居易之所以会泪流满面,是因为琵琶女的哭诉引起
期刊
如何指导学生在记叙文中穿插合理的抒情和议论呢?在初中阶段,作文大多以记叙描写为主,老师们在进行作文指导的时候,也都在强调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具有真情实感。同时也指出记叙文中恰当插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观点,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主题,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  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学生写作时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时,往往出
期刊
作为一名基层的初中语文教研员,我总是在思考,如何引领和带动我们的老师,从生活的广博和浩瀚中去撷取语文教学的素材,去激发语文教学的灵感,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研和实践。 以此为出发点,我于2011年成立了“听风岁月——顾红老师生活化语文”研修工作室,组织工作室团队成员和本区学科中心组成员进行“生活化”语文研修和教学实践,并以此团队为辐射,带动全区各校及全省的“生活化语文”教研。通过几年的坚持和努力,我们
期刊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游记就是记录旅途见闻的散文,它的取材范围广泛,可以描绘名山大川,可以记录风俗人情,可以叙述逸闻传说。同时要融进个人的思想感情。  如何写好游记呢?  一、仔细的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源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草的柔嫩,花的娇媚,树的挺拔,山的稳重,海的浩瀚,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质地、颜色、状态,甚至在不同的
期刊
解读文本是所有阅读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有着相当复杂的牵制因素,其中涉及到个人的文化层次、生活背景,学习的接受能力、方式和程度,以及情感、世界观等,只要其中任一因素不同,對文本的理解就会有差别,而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在以上因素中无差异的人。因此,同坐在一个教室里的数十名学生,他们在阅读语文教材时,收获也一定是有区别的,这就是文本阅读的个性化。  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
背景  新课程理念倡导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情感体验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生命”意识的激发与呵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七年级学生对于具象的“生活”已经稍有积累,而对于抽象的“生命”则缺乏明确的认知。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与互惠的情感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體验同异共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