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争取民众的历史等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是为了扩大学术影响,或许是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或许是“学术明星”的示范效应,现今的学术界,流行“向下看”。往日高居“象牙塔”之上的学者竞相主动从“学院派”转变为“民众派”,竞相“讨好和争取”民众,“推销”他们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同时,普罗大众也非常喜欢和乐于接受那些“亲和力”强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在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市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民众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启蒙”的“民众化”进程,这无疑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任东来教授及其合作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此,此前推出的《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获得学界和民众的交口称赞,从而找到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平衡点。按照他们雄心勃勃的“美国宪政历程三部曲”计划,今年又推出了新作《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并很快引起了相关读者的关注。
  在写作风格上,作者继续坚持前一部书中的“亲民”特点,突出了可读性和故事性。但与前者“以案说法”的案例故事不同的是,该书则是从机构看法治演变的“制度故事”。很明显,作者意在引导读者开始进入“深水区”。在作者看来,美国最高法院是美国宪政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的所有戏剧中,那些涉及到“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较劲,民主与市场的比拼,公权与私权的对垒,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价值与价值的龃龉”的戏剧最为引人注目。因为人类社会在追求“自由、权利、平等、秩序、稳定、繁荣、发展和公正”的过程中,几乎总要遭遇这种永远存在的、难作取舍的困境。
  美国不仅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二百余年的宪政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富于“美国特色”的宪政体制及其理论体系。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最高法院当然具有无可置疑的地位及作用。今天,美国行政、立法部门和普罗大众都接受了最高法院的“三项基本原则”——“司法独立”、“司法审查”和“司法主权”。但读完本书后,可以发现,最高法院的这种崇高地位是它自己靠“不断地斗争”争取来的,而不是“上帝”给予的。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美国宪政的历程也许就是最高法院的历史;同样,最高法院的基本原则也是美国宪政的基本原则。
  这部著作表明,最高法院成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争取民众(认同)”的历史。从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启动司法审查权开始,最高法院就把美国宪法从天国的云端之上拉到了芸芸众生之前,把宪法上对公权的限制与对私权的保护落实到了实处,使其成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亲民”的宪法,成了他们时时刻刻的“保镖”,从而在民众中为最高法院建立了制度性力量。
  
  作者把最高法院的主体历史分为四个70年。在第一个70年里(1790-1861),这个宪政舞台上演的主题是“联邦制以及相关的奴隶制”问题;第二个70年(1865-1937)则是“政府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第三个70年(1937-2005)里,上演的是“政府与个人的关系,公众自由与公民权利的限度”问题;在2005开始的第四个70年中,在继续“公权与私权”这一主题的同时,可能又会重复“联邦制”的老问题。其中,我们既看到了最高法院获得公众支持从而推动宪政进步的正面;也看到了最高法院过于“能动”,试图解决那些公众自身都难以处理好的事情,从而导致重大的宪政挫败,甚至引发灾难的反面。因此,最高法院及其宪政实践最终要建立在民众认同这一牢固的基石之上。
  当然,最高法院的成功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如美国其他政府部门向其让与了决策权,或不愿意决定某些事务,这或是三权分立的制度使然,但更多的可能是其他政府部门对最高法院的尊重。再如,一个公正的社会,不仅要保障多数的权益,更要保护那些少数的权益,甚至可以说,少数权益的公正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公正的一个重要尺度。历史经验也证明,有必要对多数的权利施加限制,防止他们滥用权力而损害少数的权益,而最高法院正是美国民主中的“反多数”的重要机构,这正是它对宪法的解释或依法作出的裁决,不仅为胜利者所欢迎,也在失败者所能容忍的接受范围之内的秘密所在。顺便提及一下,本书在解释“反多数难题”上值得一读。
  与《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样,本书的附录仍是一个亮点。作者既对所引用过的资料库、工具书及学术著作一一作了简介和简评;又录入了大法官和最高法院的的预算详情(1790-2003);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费时费力”地制作了国内著作少见的“中英文索引”。长达131页(472-603)的附录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学术研究态度,更显示出作者试图推进学术研究规范化的努力。
  从目前面世的“两部曲”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引介美国宪政的历史实践,生动活泼地展示了美国宪法和美国宪政的魅力,意在逐步培育一个“引导(导引)” 民众法治社会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应有之责。H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
  ■约翰·托兰[美] 著
  ■郭伟强 译
  ■新星出版社2008
  
   《日本帝国的衰亡》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直至最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
  
  《回首1978——历史在这里转折》
  ■童青林 编著
  ■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该书描绘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及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粉碎“四人帮”的决策及实施过程到邓小平复出的前前后后,从高考制度的恢复到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从为1976年天安门事件平反到胡耀邦主持的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从安徽、四川农村改革的萌动到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推广和改革的全面启动,从真理标准讨论到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作者对这些发生在三十年前的重大史实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之际,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具有现实意义。这本书的资料十分丰富,不仅有当年的报刊材料,还有当事人的回忆。
  
  《纪事·2007》
  ■《北京日报》纪事采写组 编著
  ■新华出版社2008年3月
  
   该书是《北京日报》纪事采写组集体创作作品,分上中下三篇,钩沉、选择一些在共和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春秋笔法,一头抓着历史,一手牵着现实,将“过去”拉到“现实”面前,剖析现实,烛照现实。“纪事”为我们展示了当年发生的新闻及其背后的新闻故事。回望不只是重现,细节中隐藏着新的发现。
  
  《图像证史》
  ■彼得·伯克[英]著 杨豫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彼得·伯克以其杰出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和思路,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多种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们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想的机遇和危险。
  
  权欲与颠覆
  ■横云
  
  美国《时代》杂志也曾经这样调侃这一时期有着六次婚姻和无数情人的亨利八世,“如果16世纪有八卦小报的话,亨利八世肯定是每一期的封面明星。”这足以说明这位国王及其所储王室中充斥着混乱的家族关系、阴谋与泄密、血腥与背叛,古老而荒淫的性爱风尚……暗流涌动、蜚短流长。
  《另一个波林家的女孩》截取了亨利八世第二次婚姻的一个小断面,着重渲染了宫廷权欲的争斗。影片还有一个神合貌离的中文译名《鸠占鹊巢》,这个译名几乎概括了影片中一对王室姐妹花的宫廷生涯,明争暗斗,又无一不沦为权力和欲望的工具。
  亨利八世为了子嗣要与自己曾经的家嫂凯瑟琳离婚,迎娶一个波林家的女孩。这场离婚,不仅仅隐藏着了宫廷斗争的锋利和杀机,也曾在历史引发了轰轰烈烈的英国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坚持与凯瑟琳离婚,遭到英格兰国内正统天主教势力的反对,当离婚诉讼提交给罗马教廷时,教皇慑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拒绝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
  这一场教权与王权的斗争较之于王室罗幕下的女性角逐来得更加迅猛而惊心动魄。1533年,在由国王亲自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主持下,法庭正式判决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宣布了他与安妮·波林之间的合法婚姻。被亨利八世的狂妄所激怒的教皇接着发布诏书,判决他的离婚无效,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亨利八世则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系列对抗罗马教廷的法令,终止向教皇交纳一切岁贡,宣布英国国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教会,只服从国王的权威。到1534年,国会又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与罗马教廷正式决裂。在国会和贵族的支持下,亨利八世终于在全国实现了宗教改革。
  然而这场改革暴风雨般的到来不仅是为了波林家的一个女孩,美色只能刺激男人的野心和权欲,暴露王权对教权束缚的重重不满。重要的是亨利八世自此确立了国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并惩处了一批否认国王至上权威的主教和修士,还有拒绝承认亨利离婚合法性的臣民。
  从历史上来看,英格兰从来没有像德意志那样,深深卷入欧洲和教皇政治的旋涡,因而不像德意志人那样对腐败的罗马教会抱有强烈的道德义愤和民族仇恨。重现实、重实际的精神性格使英格兰人不比德意志人那般热衷于内心的信仰或体验。所以,当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时,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国家利益和王权巩固的需要。自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的门口点燃了新教运动的熊熊之火以来,英格兰是唯一一个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国家,事实上,这场运动迟早都会到来。亨利八世利用国家政权来推行,则使英格兰避免了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因为宗教改革而陷入长期内战的局面。在亨利八世时代,苏格兰被打败,议会的《联合法案》宣布威尔士并入英国。他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则为后来日不落帝国的海上霸权奠定了基础。这个铁腕暴君的政绩,比起他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情史,更具魄力和传奇色彩。
  而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即剧中的一个波林家女孩,后来生过一个男孩,但不幸是死婴。这使亨利八世很不高兴,下令逮捕了她,并以通奸罪等罪名判处死刑,在伦敦塔里砍掉了她的头。由于不再需要罗马教皇批准,结婚离婚、甚至砍到妻子的头对亨利八世来说成了轻而易举的事。
  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不断地突破和颠覆。1553年,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继位。她从小就是一位天主教徒,憎恨宗教改革,她重建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残酷镇压新教势力,把包括为她父亲主持离婚判决仪式的克莱默在内的数百名新教徒送上了火刑架,被称为“血腥玛丽”。H
  
  
  《五颗子弹》
  ■导演:萧锋
  ■主演:刘佩琦、姜武、李滨、吴大维
  
  
   影片根据获鲁迅文学奖一等奖的报告文学《生死一线》改编,以真实的事件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我国某监狱在被特大洪水淹没的极其困难情况下转移一万多名服刑人犯,无一逃跑无一死亡,在国际上产生轰动影响的故事。影片着重讲述了在转移途中失散的三个犯人与一个警察的生死抉择。四个人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格共同面对生与死,人性中的善与恶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芝加哥10》
  ■导演:布瑞特·摩根
  ■演员:汉克·阿扎利亚、迪伦·贝克
   尼克·诺尔蒂
  
  
   在这部讲述上世纪60年代芝加哥7名被告接受审判的纪录片中,导演不但使用了真实的历史胶片,同时也将卡通片的表现手法融入其中,力图还原这场司法阴谋的酝酿成形直至破灭的过程,同时加入了对当代社会的强迫性透视。这部影片更像一个寓言——关于希望、勇气和挑战的寓言,因为它所描述的,是年轻人与强势的武装政府抗争的努力过程。
其他文献
红五月”的狂欢,渐渐地化为记忆了。然而,红五月的余音并没有终结。在此后的40年,它的影响无处不在。那些身体的动作、标语的狂欢、思想的盛宴与青年的呐喊,渐渐汇流而成今天的世界。1968年是旧世界的葬礼,新世界的胎动日。    1968年5月29日,午后两点钟,在法国爱丽舍宫,被称为“冷血动物”、谦恭而冷漠的总统府秘书长贝尔纳-特里科显得异常烦躁。他脸色苍白、精神萎顿;十几分钟后,他到底走进了蓬皮杜总
期刊
不管美国如何推崇民主自由的理念,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的种族主义一直是其国家基因。这一基因不修改,美国的民主自由就永远名不正言不顺。    奴隶主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一大主力。《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佛逊,不仅拥有奴隶,而且享受着女奴的性服务,还生了孩子。这也不奇怪,建国之后南方奴隶主一度主导着国家政治。就以建都而言,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都是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巴黎、伦敦等等。美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也有费城
期刊
1896年6月13日,李鸿章开始了德国之行。从他进入德国国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国更为隆重的礼遇,规格之高,俨然国家元首:  他下榻于著名的恺撒宫(旧译“该撒好司”),“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 莫不投其所好”,甚至连他喜欢抽的雪茄和喜欢听的画眉鸟都事先安排妥当,寝室内高悬他本人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照片,以示敬重;  他在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及其皇后递交国书后,德皇夫妇还专门摆设国宴,
期刊
几年前偶然读到《新全球史》的英文版,立即被它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所吸引,后来知道此书在美国是目前最畅销的世界史教科书,正在被几千所学校的数百万学生使用。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魏凤莲等翻译的《新全球史》中译本。  由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史的经典性著作,所以在接触到一部新的全球史著作时自然会拿来与它比较。当然,将现在的研究成果与30多年前出版的著作比较孰优孰劣
期刊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鱼雷艇军官背着丁汝昌集体阵前出逃,成为北洋舰队战史上最大的污点。出逃事件中被日军俘获的“福龙”管带蔡廷干,将港内北洋舰队的虚实和盘托出;“左一”管带王平逃到烟台后,向上司谎称刘公岛已失守,致使正在行进途中的清军援军掉头撤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于刘公岛。    1895年2月7日清晨,威海刘公岛。    海面炮声隆隆,困守孤岛的北洋舰队又一次击退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进攻。正当海军提督
期刊
■编译 朱岩    1939年11月30日,芬兰遭到苏联的袭击,苏芬战争(又称冬季战争)爆发。图为前线的芬兰侦察兵和机枪手。 资料图片    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无奈转向德国。在最后一批苏军乘“约瑟夫·斯大林号”撤离芬兰前往列宁格勒的途中,因水雷爆炸引来德军的炮火,救命的“约瑟夫·斯大林号”成了“漂浮的棺材”,数千名红军士兵在波罗的海的寒流中沉浮。    1939年,欧洲大战
期刊
口述:彭迪 采访:黄欢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访问美国。彭迪以新闻助理身份随同,见证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此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新华社驻华盛顿分社首任社长,亲历了中美建交之初的风风雨雨。    来自外交部的电话    1979年1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家里接到外交部的一个电话:“彭迪同志,现在通知你,这次随邓副总理访美的正式代表团成员里有你的名字,你担任新闻助理”。  放下电话,我不由自主
期刊
毫无疑问,李泽厚是八十年代的文化重镇,美学热、文化热几乎都与李泽厚息息相关,就像一位论者说的,李泽厚的目光波及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会热起来。颇为吊诡的是,在当下对于八十年代的梳理和追寻中,被重视得不够的,恰恰是李泽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其一是与李先生近十年来刻意淡出的姿态有关系;其二则是九十年代以来,学界中不乏“超越李泽厚”的声音,一时之间,“李泽厚过时了”弥漫士林,学界口
期刊
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那短短一年,无疑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地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段。以“三大战役”为代表的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走向。  如果说,战争是历史长河表层激荡的浪花,那么,那些被改变命运的人群,才是真正影响河流走向的洪流。  在这股洪流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大时代的洗礼,或顺应,或反抗,或欢欣,或沮丧,或挣扎,或奔跃……也正是这千千万万人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构成了最本真
期刊
中国人对他们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并没有诉诸于抗争。当所有的商贸运转均陷于停顿,众多暴行施加于他们身上时,他们并没有还之以骚乱或流血暴力。他们——凭借平静的尊严和逆来顺受——承受了可怕的不公,在抗争上仅仅安于在法律的范围内。像这样对冤情的逆来顺受,能够在任何国家的国民中找到可比性么?  ——Ira M. Condit, 《我们所看到的中国佬》      1900年2月16日,对于檀香山的华人来说,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