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探究课堂教学属于导学课堂,追求的是开放的、高效的、高价值的教学过程,探微寻幽,究一问而见全篇,用探究性小话题换来宏大充盈的思维空间,与追求创造性、境遇性和价值性的生成教学有着天然的契合。于“精妙处”微探究,生成充盈的审美体验;于“肯綮处”微探究,生成豁朗的生命感悟;于“质疑处”微探究,生成多元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微探究任务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致力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内涵丰厚、风神蕴藉的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思维品质提供一个充盈而多元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并非要急于“一语道破”,而可以通过“微探究教学”,引导学生寻幽览胜、见微知著,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在灵动的课堂生成中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所谓微探究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从具体而微又不失宏观视野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提炼精当、质量品位高等的‘微小’‘精微’‘微妙’的微问题或微任务,对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或探寻追究,以期达成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效能最大化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微探究课堂教学属于导学课堂,追求的是开放的、高效的、高价值的教学过程,探微寻幽,究一问而见全篇,用探究性小话题换来宏大充盈的思维空间,与追求创造性、境遇性和价值性的生成教学有着天然的契合。
一、于“精妙处”微探究,生成充盈的审美体验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的“价值结构”有三层,其中第一层是形式的价值,即选择最能吻合创作者生命律动的语言、声音、图像等,诉诸欣赏者的感官;第二层是描像的价值,即描绘传神的形象以表现创作者的生命意趣或揭示人生普遍意义,诉诸欣赏者的体验。然而,文学作品不像其他艺术作品把色彩、线条、音色等感觉因素直接交给读者,而是通过语言、形象来传神写韵,在语文微探究教学中,教师需要挖掘和捕捉文章的语言美和形象美,在文章“精妙处”设计微任务,引导学生借助语感和想象,调动“通感能力”融入如见其境、如闻其声的鲜活画面,从而在导学过程中获得不断生成的充盈的审美体验。
以《我与地坛》微探究教学为例。地坛是“我”精神栖息的一片绿洲,“我”该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这些问题的解答,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相伴而行,因为“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在《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作者以细腻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鲜明的母亲形象:母亲理解“我”,保证了“我”去地坛的权利;她甚至做好了一切母亲都不愿意做得最坏打算;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苦苦站在无边迷雾中充当儿子的引航灯塔。“一年一年风霜遮掩了笑容……把爱全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在一曲满文军《懂你》的播放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微探究任务:如果我们以史铁生的对母亲的细致描写作为拍摄视频的素材,你会选取或者想象出哪几个特写镜头来演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发了多种精彩演绎:1.目送“我”去地坛的镜头,特写母亲焦虑而勉强带笑的神情,和偷偷抹一下眼角的细节动作;2.夜间辗转难眠的镜头,捕捉油灯将尽的火光和母亲未能成眠的轻声叹息;3.在地坛寻找“我”的镜头,捕捉母亲四处张望的动作和焦灼的神情,镜头特写她茫然而急迫的步履;4.想象母亲远逝的镜头,特写“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为何多年以后,“我”心中会浮现如此清晰的细节?是因为“母亲啊,我终于懂你!”而学生在剧本的自编自导中更真切地读懂了文章中“母亲”对“我”的深沉而坚韧的爱。
二、于“肯綮处”微探究,生成豁朗的生命感悟
宗白华所言的艺术“价值结构”的第三层是启示的价值,创作者以对宇宙人生的深层理解给予心灵的启示,诉诸欣赏者的领悟。“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观文者”也可以沿着文章的意脉进入文章情境,即仔细探寻作者撰写文章的思维轨迹、感情流淌的线索、语言联缀的脉络。意脉因文而异,或如康庄大道般明快畅达,或如曲径通幽般隐晦含蓄,对(下转第21版)(上接第20版)于另辟蹊径、匠心独运的文章,读者披文入情时必须深中“肯綮”,方能游刃有余,到达文章真境。“微探究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教学组织者和学习者不竭的创造潜能。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语文教师应是富于灵智的创造者,富有情感的艺术家,在微探究教学中善于捕捉和利用信息反馈所提供的各种教学契机,独具慧眼,以新颖的视角创造性地抛出微问题,启发学生创造性思考。”教师如能独具慧眼地引导学生于文章“肯綮处”微探究,必能启发学生生成豁朗的生命感悟。
以《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微探究教學为例。这是辛弃疾一首有“忠愤郁勃之气”和“盘旋蕴藉之美”的登临词,下阕选用了“张翰念鱼思乡,乐于归隐”“许汜求田问舍,谋取私利;刘备义正词严,雄才大略”“桓温言树犹如此,叹时光流逝”等四个典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个微探究问题:四个典故原有本意,词人为何要用“休说”“怕应”“可惜”三个词串连,阐发了怎样的独特生命体验?学生以这三个词为词作下阕的“肯綮点”进行深入探究,在课堂得到了这样的启发和感悟:词人以张翰自比,反用其意,通过“休说归未”表明自己很难忘怀国事,弃官归隐,也流露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和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以“怕应羞见”反讽许汜之流的人不顾国事、只钻营私利的可耻,同时以不甘心只“求田问舍”而终老江南为自己的生命定位,表达对英雄才略的追慕和彰明愿为国忘私的胸怀;以“可惜”感叹年华如流水消逝,国家和自己的一生都如同风雨飘摇中的树木般充满患难忧愁,渐见衰老凋零,从而表达了对北伐无期,恢复中原夙愿不能实现却虚度年华的忧惧。“创作者以对人生的深层理解给予心灵的启示,诉诸欣赏者的领悟”,学生至此便能豁然开朗:原来“休说”“怕应”“可惜”三个词语是在典故之间含蓄地串起了词人寻找生命理想出路的千回百转而又盘旋激荡的心路历程,从而能激发与读者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共鸣”。 三、于“质疑处”微探究,生成多元的理性思考
我国古代学者强调思辨,注重理解,对质疑这种读书方法格外垂青,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宋代似乎是提出质疑读书法的集中的时代。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也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是学。”疑问,通常是书中的难点或重点,也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读书善疑者,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这样就能多思多问,深入其内,达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目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微问题应能触动学习者的思维神经,富有启发性的微问题需要具有适度的不确定性,又有较大的信息量,能拨动学习者思维的心弦,打开其联想的闸门,使学习者积极思考并能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究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质疑处”设计微探究问题或任务,必能引发学生在课堂中生成多元的理性思考。
以张衡传》一文的微探究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文章重点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时,文章记叙了他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然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张衡为何在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时‘诡对而出’”的质疑?因为这似乎影响了张衡的清正廉吏的高大形象。
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微探究问题和任务——怎样理解“衡乃诡对而出”“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这是否影响了你对张衡这个高尚正直的人物形象的评价?请针对这个质疑点开展“我与张衡对话”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提升,我们对这个疑点问题有了以下的理解:一是张衡既通天文地理历算,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官场之中有日天地黑,无风海生浪,既然无力除恶,只能避其锋芒,巧为应对,虽然采取了与魏征直谏不同的处理办法,但也不失为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二是张衡有官才而无官欲,当不得已被推向政治舞台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既然无法避祸,只能独善其身,急流勇退,虽然与包拯一类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但也不失为有儒道互补的处世方式。文章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学者型官员形象,而学生在与张衡的模拟对话中,能对他的形象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更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也能在质疑微探究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微探究过程力求异彩纷呈,创造性地开拓出属于‘这一课’‘这一刻’‘这一问题’的新颖而独特的方式,把学习者带入一个自由的创造天地,使学习者的创造火花得到迸发,主动地去敲开知识的大门而登堂入室,开拓新领域,达到新境界。”经过多方面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微探究教学可以着眼于“见微知著”,致力于“激活生成”,将成为我校“导学式生成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道异彩纷呈的风景线。
参考文章:
[1]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论纲(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
[2]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论纲(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
[本文是广东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导学案’高效课堂反思与升华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课题批准號为2016YQJK15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微探究任务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致力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内涵丰厚、风神蕴藉的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思维品质提供一个充盈而多元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时并非要急于“一语道破”,而可以通过“微探究教学”,引导学生寻幽览胜、见微知著,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在灵动的课堂生成中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所谓微探究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从具体而微又不失宏观视野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提炼精当、质量品位高等的‘微小’‘精微’‘微妙’的微问题或微任务,对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索研究或探寻追究,以期达成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效能最大化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微探究课堂教学属于导学课堂,追求的是开放的、高效的、高价值的教学过程,探微寻幽,究一问而见全篇,用探究性小话题换来宏大充盈的思维空间,与追求创造性、境遇性和价值性的生成教学有着天然的契合。
一、于“精妙处”微探究,生成充盈的审美体验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的“价值结构”有三层,其中第一层是形式的价值,即选择最能吻合创作者生命律动的语言、声音、图像等,诉诸欣赏者的感官;第二层是描像的价值,即描绘传神的形象以表现创作者的生命意趣或揭示人生普遍意义,诉诸欣赏者的体验。然而,文学作品不像其他艺术作品把色彩、线条、音色等感觉因素直接交给读者,而是通过语言、形象来传神写韵,在语文微探究教学中,教师需要挖掘和捕捉文章的语言美和形象美,在文章“精妙处”设计微任务,引导学生借助语感和想象,调动“通感能力”融入如见其境、如闻其声的鲜活画面,从而在导学过程中获得不断生成的充盈的审美体验。
以《我与地坛》微探究教学为例。地坛是“我”精神栖息的一片绿洲,“我”该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这些问题的解答,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相伴而行,因为“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在《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作者以细腻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鲜明的母亲形象:母亲理解“我”,保证了“我”去地坛的权利;她甚至做好了一切母亲都不愿意做得最坏打算;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苦苦站在无边迷雾中充当儿子的引航灯塔。“一年一年风霜遮掩了笑容……把爱全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在一曲满文军《懂你》的播放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微探究任务:如果我们以史铁生的对母亲的细致描写作为拍摄视频的素材,你会选取或者想象出哪几个特写镜头来演绎?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发了多种精彩演绎:1.目送“我”去地坛的镜头,特写母亲焦虑而勉强带笑的神情,和偷偷抹一下眼角的细节动作;2.夜间辗转难眠的镜头,捕捉油灯将尽的火光和母亲未能成眠的轻声叹息;3.在地坛寻找“我”的镜头,捕捉母亲四处张望的动作和焦灼的神情,镜头特写她茫然而急迫的步履;4.想象母亲远逝的镜头,特写“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为何多年以后,“我”心中会浮现如此清晰的细节?是因为“母亲啊,我终于懂你!”而学生在剧本的自编自导中更真切地读懂了文章中“母亲”对“我”的深沉而坚韧的爱。
二、于“肯綮处”微探究,生成豁朗的生命感悟
宗白华所言的艺术“价值结构”的第三层是启示的价值,创作者以对宇宙人生的深层理解给予心灵的启示,诉诸欣赏者的领悟。“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观文者”也可以沿着文章的意脉进入文章情境,即仔细探寻作者撰写文章的思维轨迹、感情流淌的线索、语言联缀的脉络。意脉因文而异,或如康庄大道般明快畅达,或如曲径通幽般隐晦含蓄,对(下转第21版)(上接第20版)于另辟蹊径、匠心独运的文章,读者披文入情时必须深中“肯綮”,方能游刃有余,到达文章真境。“微探究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教学组织者和学习者不竭的创造潜能。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语文教师应是富于灵智的创造者,富有情感的艺术家,在微探究教学中善于捕捉和利用信息反馈所提供的各种教学契机,独具慧眼,以新颖的视角创造性地抛出微问题,启发学生创造性思考。”教师如能独具慧眼地引导学生于文章“肯綮处”微探究,必能启发学生生成豁朗的生命感悟。
以《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微探究教學为例。这是辛弃疾一首有“忠愤郁勃之气”和“盘旋蕴藉之美”的登临词,下阕选用了“张翰念鱼思乡,乐于归隐”“许汜求田问舍,谋取私利;刘备义正词严,雄才大略”“桓温言树犹如此,叹时光流逝”等四个典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一个微探究问题:四个典故原有本意,词人为何要用“休说”“怕应”“可惜”三个词串连,阐发了怎样的独特生命体验?学生以这三个词为词作下阕的“肯綮点”进行深入探究,在课堂得到了这样的启发和感悟:词人以张翰自比,反用其意,通过“休说归未”表明自己很难忘怀国事,弃官归隐,也流露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和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以“怕应羞见”反讽许汜之流的人不顾国事、只钻营私利的可耻,同时以不甘心只“求田问舍”而终老江南为自己的生命定位,表达对英雄才略的追慕和彰明愿为国忘私的胸怀;以“可惜”感叹年华如流水消逝,国家和自己的一生都如同风雨飘摇中的树木般充满患难忧愁,渐见衰老凋零,从而表达了对北伐无期,恢复中原夙愿不能实现却虚度年华的忧惧。“创作者以对人生的深层理解给予心灵的启示,诉诸欣赏者的领悟”,学生至此便能豁然开朗:原来“休说”“怕应”“可惜”三个词语是在典故之间含蓄地串起了词人寻找生命理想出路的千回百转而又盘旋激荡的心路历程,从而能激发与读者情感与理智高度结合的“共鸣”。 三、于“质疑处”微探究,生成多元的理性思考
我国古代学者强调思辨,注重理解,对质疑这种读书方法格外垂青,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宋代似乎是提出质疑读书法的集中的时代。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也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是学。”疑问,通常是书中的难点或重点,也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读书善疑者,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这样就能多思多问,深入其内,达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目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微问题应能触动学习者的思维神经,富有启发性的微问题需要具有适度的不确定性,又有较大的信息量,能拨动学习者思维的心弦,打开其联想的闸门,使学习者积极思考并能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究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质疑处”设计微探究问题或任务,必能引发学生在课堂中生成多元的理性思考。
以张衡传》一文的微探究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文章重点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时,文章记叙了他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然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了“张衡为何在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时‘诡对而出’”的质疑?因为这似乎影响了张衡的清正廉吏的高大形象。
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微探究问题和任务——怎样理解“衡乃诡对而出”“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这是否影响了你对张衡这个高尚正直的人物形象的评价?请针对这个质疑点开展“我与张衡对话”的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提升,我们对这个疑点问题有了以下的理解:一是张衡既通天文地理历算,自然也洞察当时社会世情,官场之中有日天地黑,无风海生浪,既然无力除恶,只能避其锋芒,巧为应对,虽然采取了与魏征直谏不同的处理办法,但也不失为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二是张衡有官才而无官欲,当不得已被推向政治舞台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既然无法避祸,只能独善其身,急流勇退,虽然与包拯一类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但也不失为有儒道互补的处世方式。文章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学者型官员形象,而学生在与张衡的模拟对话中,能对他的形象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更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也能在质疑微探究中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微探究过程力求异彩纷呈,创造性地开拓出属于‘这一课’‘这一刻’‘这一问题’的新颖而独特的方式,把学习者带入一个自由的创造天地,使学习者的创造火花得到迸发,主动地去敲开知识的大门而登堂入室,开拓新领域,达到新境界。”经过多方面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微探究教学可以着眼于“见微知著”,致力于“激活生成”,将成为我校“导学式生成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道异彩纷呈的风景线。
参考文章:
[1]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论纲(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
[2]冯为民.高中语文微探究教学论纲(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
[本文是广东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导学案’高效课堂反思与升华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模式研究”(课题批准號为2016YQJK15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