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逝去的岁月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bh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记忆中的铁匠铺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家学打铁
  今天,小孙子用稚嫩的声音背诵这首童谣时,我就想到小时候本村的那火红的铁匠铺。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我们村的老铁匠姓刘,人们都称他为刘铁匠。他家大儿子与我是小学、初中同学。那时他家的铁匠铺可谓生意兴隆。一个很特别的自制的火炉,火红的炭火将炉子映得通红,紧挨火炉的是风箱,铺子的中间摆放着一个大铁墩,还有几把大铁锤。
  一到冬天,我们这帮小孩总爱往铁匠铺里钻,因为这里总是暖乎乎的。老铁匠把要打的铁放入火炉内,一手拉风箱,一手用铁钳翻动着炉内被烧得通红的铁。有时他家大儿子也能帮忙,只见他们使劲儿的拉着风箱,“呼塔——呼塔——”吹动炉内的火苗跳跃,呼呼地往上窜。铁匠光着膀子把烧得通红的铁夹出来,放到铁墩上,与当时学徒的儿子一人手里抡一把大铁锤,你一下,我一下,火花四处飞溅,用不了多大功夫,一件农用铁制工具就有了雏形。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的汉子身体是健硕的,有时还光着膀子,双手抡锤子、拉风箱、考脑仁,汗如雨下,显得格外生猛。稍不留神,烧衣服,敲指头。
  那时的铁匠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学会打铁就有了一门吃饭的手艺。冬天,生产队里的牲口挂个铁掌,打个嚼子什么的。农闲时打把菜刀、镰刀、锄头、铁锹等也能卖几个零花钱。
  渐渐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铁匠这个行当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甚至没有了传承的人。前段时间,我们初中同学聚会,听说刘铁匠和他的大儿子也都相继去世,很惋惜!
  记得80年代末的一天,同事谢利云提来一大堆菜刀,说是他媳妇儿杨美茹的大爹打的,带到单位推销,记得12元钱一把,我买了两把,给妈妈一把,我留了一把。妈妈无论什么时候说起这把菜刀都是赞不绝口。直到现在,30年了,刀身都窄了许多,中间部分都“凹”进去了,但磨磨依然很锋利。
  十几年前,我在街上突然遇到和我做了同事并改行多年不见的杨美茹,我对她说:“我特别特别想念你的大爹……”说得杨美茹莫名其妙,两只眼睛瞪得老大,“打——的——刀”。我补充道。杨美茹听明白后笑得拍手打胯、前仰后合。说她大爹已患脑中风,她大哥即大爹的儿子虽已学得了一手好手艺,但铁匠铺早已关闭,我听后顿觉遗憾。虽说学到铁匠一门好手艺,也是“英雄没了用武之地”。
  有一次逛民生市场,碰到一个卖刀人,那人一手拿一把刀左右开弓“啊——啊——”的叫,并把自己的头发削得嗖嗖作响,围了许多人,我也挤上前去得知卖刀者是个聋哑人,“这把刀好快呀!”便掏钱买了一把回去,结果是铁片子,切点儿东西很费劲儿。
  这些年来,虽说家里的刀具一应俱全,但都不得心应手。那年去厦门旅游,导游领到一个卖刀具的购物点,说摆在货架上的刀具是用台湾金门的炮弹壳打的。人家把四五层皮子摞一块,示范时一刀就切下来了。禁不住诱惑,花了几千元,背回了几套刀,现在还搁在那儿。
  我对刀具情有独钟,也许是围着锅台转、刀又是手头家具的缘故吧!记得有一年冬天旱蒸房突然来了一个卖刀的,说他的刀如何如何的好,见没人买,那个卖刀者便赌咒发誓,说这刀如果不好用,自己是驴日的狗下的。我听不得这个,就又花了几百块钱买了几把刀。如今也在那儿搁着。
  去年冬天的一天,独自一人在街上溜达,来到一家专营橱具的店铺。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聊的过程中得知老板是达旗老乡,只记得小伙子的嘴皮很薄,薄得上嘴唇都已经贴到牙齿了,嘴也很甜,“姨姨”挂在嘴边。给我推荐了一款德国产的双立仁刀具,说是原价6000多,现在打一折,只需600多。我又架不住人家那薄嘴嘴“姨姨、姨姨”甜甜地叫着,毫不犹豫地掏了一千多又背回了两套刀。
  “叮叮……当当……呼塔……呼塔……”的声音,总勾起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进入怀旧的阶段。趁现在还没有得老年痴呆,写几篇怀旧的文章与大家分享,也预防老年痴呆!
  二、永远的土豆
  土豆,官名就是马铃薯,俗名叫土豆。甘肃那一带叫山芋,我们这里叫山药“san ye”(与三爷同音)。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老家农村当教师,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文时把“吃烧山药”写成“吃烧三爷”了,老师当时怒不可遏的聲音提到八度高劈头盖脸地呵斥道:“你三爷爷还能烧的吃了?你还想烧的吃甚了?”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人也日怪,小时候不爱吃的东西现在就喜欢吃了。比如香菜,那时一闻见味就讨厌,现在特别爱吃。”很难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我对土豆也有同样的感觉。小时候,妈妈做饭顿顿离不开土豆。炒土豆丝,吃臊子面要有土豆丁,吃酸粥放点土豆,烩菜更别说了。也许是多而生厌的缘故吧。每到吃饭时,我就端着碗到院子里吃,用筷子夹着土豆使劲儿往院子的东头一扔,一群鸡连飞带颠儿奔向院子的东头,跑在前面的抢走了。我又夹一块向院子西头一扔,有的鸡还没缓过神来,就又噔噔噔地跑向西。那些二愣子鸡也抢不了多少,却没命地跟上跑。时间长了,也有聪明的鸡好像琢磨出怎么回事了,不跟着跑了,就围在我跟前,伸长脖子等待时机。有一次一只大公鸡见我右手举着夹着土豆的筷子,左手端着碗,趁我不注意,瞅准时机,跳起来一扑,“啪”的一声,碗碎了,饭撒了一地,为此我还遭到一顿骂呢。
  大集体时,也许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差,把土豆当做主食来吃。各家除生产队分的以外,每家自留地也要种一些土豆。到了秋天,每户人家都有几千斤,大的人吃,小的喂猪。常听村里的女人们说:“离开山药就不会做饭。”
  村里那些淘气的小青年,有时肚子饿了,就到生产队的大集体地里偷着挖一些土豆,拾些柴燃着烧熟了吃。
  秋天的粮食作物全部收割完后就开始挖土豆了。这时的土豆秸和叶子已枯黄,那秸下的土豆像足月的快要分娩的孕妇,隆起的地皮到处是纵横的裂纹。生产队长满村子扯开嗓子喊:“刨山药走喽——”只见村里陆陆续续除了青壮年后生、媳妇,连老人小孩,只要能扛动锹头的都带着工具出发了。最有意思的是烧土豆,年轻人燃一堆火,把土豆放进去烧熟了吃,一个个黑糊花脸的,吃的很开心。晚上人们也不做饭,煮一锅土豆了事。   最为壮观的是生产队刨完土豆拉回去后,队长再满村一嗓子:“放捡山药啦——”“哗——”几乎各家各户倾巢出动,黑压压的人把土豆地翻个底朝天,哪怕只有纽扣溜溜那么大的土豆也要捡起来。要是运气好,偶尔挖到一株漏掉的土豆秸下面的一、两颗大点的土豆,那个惊喜勁儿不亚于捡到一枚金元宝。
  土豆都收回来了,各家各户的女人们坐在小板凳上拿着个礤子,把土豆礤碎经过过滤打澄自制成淀粉。礤土豆可费劲儿了,稍不留神,手上就剜个眼儿,钻心的疼。淀粉可卖,也可做粉条、粉皮等。
  不知咋的,也许和父亲一样,成年后的我特别喜欢吃土豆,自己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食物吃。就连朋友聚会、外出吃饭总要点带土豆的。连涮羊肉也少不了一盘土豆,有的朋友取笑说:“真是个土山药蛋。”
  现在土豆被称为绿色食品,据听说还要替代主食。20年前,原文是这样写的:“近几年来山药可值钱了。秋天一到,各地客商都来收山药。经济效益可观。还有的人购买了加工淀粉的机器,把山药洗干净,一大桶倒进去,眨眼功夫就碎了,再也不用拿那个礤子礤了。”
  近些年来,家乡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闲置的土地没人种。听说来了一帮美国人种肯德基用的土豆。到秋天,美国人把不大不小的土豆收走,因为人家要做薯条和薯片,要求土豆的大小要匀称。剩下过大的和小点儿的土豆都在地里搁着,村民们也懒得去捡,就在地里自生自灭沤粪了。
  岁月如梭,转眼40多个春秋。儿时的快乐只能定格在记忆中,留在梦里……
  三、秋收
  前几天,一组农村秋收的照片,刷爆朋友圈,同时也勾起了我对秋收的记忆。
  大集体那会儿,到了金秋八月的农村,湛蓝的天空像泼了釉的瓷器,干净明亮。金色的阳光明晃晃地倾泻下来,空气清新纯净。杨树的叶子由翠绿变成墨绿。田间,大片的玉米地里,秸、叶已泛黄,干枯的玉米飒爽地站成一排排,一尺多长的玉米棒子,扯开皮,露出了一排排大金牙。土豆地里,土豆苗已干枯,隆起的地皮到处是纵横的裂纹,像及将分娩的孕妇。那大圆盘似的向日葵沉甸甸地垂下了硕大的头颅,再也追赶不动太阳了。
  早晨,天还没大亮,鸡鸣狗叫,生产队的驴猛猛发出一嗓子浑厚而悠长的叫声,那声音高亢雄壮,荡气回肠地在村子里回旋,唤醒了沉睡中的村民们。只见女人们先起来倒尿盆,查看猪、羊圈,抱柴禾做早饭。此时整个村子的炊烟在村庄上空浮动、环绕,犹如一副水墨画。全村的早饭大致都是酸粥,一盘咸菜或一小碗油炸辣椒。村民们讲怪话:辣子抹粥——挺兜,意思是好吃极了。
  吃过早饭都下地干活了。只记得大集体时代,到了出工时,生产队长扯开嗓子绕村里喊一遍:“出——工——了——。”于是人们带着工具出发了。那时是记工分,一个壮劳力出一天记十分。为了挣得工分,几十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孩子,只要能扛得动工具的就都出动了。根据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估摸着计个三分五分的。
  玉米长的比人还高。割玉米的男人们往手心吐口唾沫,再搓搓,左手握秆,右手挥镰,“咔嚓——咔嚓——”的镰刀声过,玉米杆带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倒下了。掰玉米是女人们的营生,半蹲半坐在刚割倒的玉米秸秆上,撕开玉米棒上的皮,把金黄的玉米棒子用力掰下来,稍不留神,手被划出一道道血口子。
  偶尔碰到一株尚未枯竭的玉米秆,一刀砍下来,削去外面的硬皮,咬一口真比现在超市卖的甘蔗好吃,甘甜水份足,真是沁人心脾。
  收玉米时也离不开烧烤玉米吃。村里那些小青年做个架子,下面烧一堆柴禾,玉米放在上面烤,到处飘散着烤玉米的香味,让人馋涎欲滴。吃的一个个黑眉瓦道,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70年代,我的父亲率领着用现在流行语是他的团队改造盐碱地试种水稻成功。秋天,人们收割着丰收的稻子,那笑意漾在脸上幸福在心里。现在,家乡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都是机械化操作。家乡盛产的“四村大米”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
  秋月朗照,大路上人马喧天,赶马车的汉子赶着满载而归的马车、牛车或驴车,唱着信天游,男女老少有的跟在车后,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说说笑笑回家了。
  农村的夜晚热闹极了。人们把电灯拉出外面,灯被各种蚊虫围绕着。家家户户都是煮土豆、蒸葫芦的味道弥散着满村都是。村东头的水塘边,青蛙挨挨挤挤的,蛙鸣声此起彼伏,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大集体时的秋天,收玉米、割葵花、刨土豆、起甜菜……一桩桩、一幕幕秋收的景象,呈现的是大集体时的生产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里程碑上,成为永久的记忆。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在恢复高考后,率先在首届招收的七八级法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法律专业逻辑学”课程,从那时起,中国的法律逻辑教学与科研踏上了其崛起发展之路。近三十年过去了,这门新兴学科,经过法律逻辑学专家学者两代人的辛勤耕耘,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并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学科生命力。    一、可圈可点的发展成就    法律逻辑学一经问世,便承担起服务于法学教育与实践、培养我
期刊
学生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途径。批改作业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常规工作,加上适量的批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同时有着不可低估的心理教育作用,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沟通师生情感     英语作业和语文作业一样,是训练语言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批阅作业可看作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实践中我们
期刊
宽广的原野上,清风拂过送来一缕温馨,看着一片绿意盎然,心情也随之徜徉,渴望着春天的到来,当春天就在身旁,又是如此的令人心情激荡。  放飛自己的梦想,随着微风一起飘向远方,凝眸远望,沉醉于灿烂的夕阳,一股暖意在心中缓缓流淌。看夕阳醉美,听歌声飞扬,感受清新的故乡。静下心来,领悟大自然特殊的美,融入其中,让紧张的思绪得到释放,让忧愁不再困扰心房。理清思路,感悟生活,朝着理想的方向,迈出矫健的步伐!  
期刊
鄱阳湖是我的生身地,更是难忘之地,我终生眷恋的地方。我在它心里,它在我梦里,这一生无论人去何方,鄱阳湖总萦绕在我梦里,让我深深地怀想。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面与周边有各种鸟类300余种,数量近百万只,落下湖满水漫,起飞遮天蔽日,俗有鸟类天堂美誉,我就出生在他的岸畔,童年与少年都是在它怀抱里走过的,它是我童年的游乐场,也是我这生中难忘的回忆。鄱阳湖景色十分优美,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
期刊
晚风习习而过,天台上天高地远,整个世界都向人敞开了,我随便拉了一把现成放着的椅子,安逸地靠坐在上面。  此时,暮色已经铺满了琴湖的岸边草坪。偶尔传来一两阵呼啸的寒风,把湖水揉得皱皱的,形成一道道涟漪,直铺向远方。  南方啊,总是和雨分不开。北方的雨不同于南方,我在北方的家时,南方的雨,就在戴望舒的《雨巷》里。而我现在正身处南方,雨就在面前,像《雨巷》一样浪漫,像南方民族歌谣一样绵长,像那撑着油纸伞
期刊
一  “你奶奶是个老封建迷信头儿,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瘤!”我爸每次说这话都咬牙切齿似乎有股子怨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奶奶平时爱给别人相日子。谁家有个喜庆事要办或是有人要出个远门,都来找我奶奶选黄道吉日。这类事情是我爸最不信,最反对的。而且她还有一本别人家没有的旧书(地摊货),书上有“袁天罡称骨算命口诀歌”。  我奶奶特迷那个,去她家串门子闲坐的人都让她给“称过骨”。  如果有人对此怀疑,
期刊
捡拾那段金色的岁月,许多事从脑海里瞬间扑来。视线里仿若出现了一幕又一幕清晰的画面,它们清晰地倒映在我的心壁。  我的父亲刘兴平,于1923年3月13日出生于陕西神木县,1969年年底开始担任鄂托克旗早稍五队副队长,2001年10月12日病故于东胜,享年79岁。  父亲早年不幸丧偶,生活陷入巨大的阴霾之中,从此只能当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后来迫于生活压力,孑然一身从神木来到早稍五队。多少年无论是对待
期刊
一、历史与现状的思考    国家恢复“思想道德”课教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经历了“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背景下,为了在教育这个“重灾区”整顿教学秩序,育人以“道”,各校自下而上开设了本课。不可否认这门课程是在先天不足、后天亏损的情况下开设的。尽管不同于数千年的“修身”或民国时的“训导”,但近三十年里确为国家复兴及教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严格的计划经济
期刊
离开嘉峪关已两个月了,但我的耳边,却依旧不时地回响着盘旋在嘉峪关城楼上空燕子的鸣叫声。是的,虽然我人已经离开了嘉峪关,但我的心,却永远地留在了嘉峪关的城楼上。  去“天下第一雄关”走一回,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冥冥之中,总觉得那里有什么东西在召唤我。到达嘉峪关市的那天,天蓝得晃眼。看惯了一路上荒凉、凄迷的景象,对嘉峪关市内的繁华竟没有适应过来。这座城市简直就是茫茫戈壁滩上的世外桃源。该市跟一般中小型
期刊
每次听到有学生遭遇不测,我的内心都无比沉痛。美好的青春,为何要飘逝在空中?而每一个飘逝的游魂背后,都有一对伤心欲绝的父母,一个永远无法复原的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希望。每每想起我的父母,我总是想起他们对我的千般疼惜万般珍爱。  我一生下来,就毫不客气地直着喉咙,张开没有牙齿红得像洋火的嘴巴,闭着眼,将红嫩的脸,挤得像一块凝结着的血似的号哭着。他始终哭着,不时在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