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树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llllllllvvvv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山镇南坪村风霜岭是漳州战役的主战场之一,位于南靖县和芗城区交界。风霜岭上,保留完好的古代汀(州)漳(州)驿道边,有一棵“红军树”,枝繁叶茂,树木高大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地面树径1米多。据介绍,红军树系梧桐科植物,英文名Phoenix Tree,别名青桐、桐麻,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树龄达几百年,木材适合制造乐器,树皮可用于造纸和绳索,种子可以食用或榨油。由于树干光滑,叶大优美,因此梧桐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种,对于中国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许多传说中的古琴都用梧桐木制造。
  汀漳驿道来来往往多少历史过客,几百年间几次轮耕苦作,风霜岭早已成为荒园,大树荡然无存,甚至人工林也多次采伐,基本剩下一些小杂木。然而,红军树却兀自存在,格外显眼,也许这是拜风霜岭原有的小庙所赐,抑或是坳口方便路人乘凉吧?总之,地处南靖、天宝交界的这棵硕大的红军树,能幸存至今,我认为是个奇迹。因应了这个奇迹,我突然感到:1991年年底刚到南靖县党史办,随同漳州、芗城党史办的同志首次踏访风霜岭时,为什么会忽视与红军有关的梧桐树,甚至没有对梧桐树做更多的接触、了解……
  终于,30年后的今天,我从天宝镇古寨农场出发,专门登上了风霜岭,再次目睹郁郁葱葱的梧桐树,领略梧桐树的风采。不过,这一次,我的心中多了一份沉重,发现这棵梧桐树的神圣,从而感觉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一切皆缘于梧桐树与漳州战役,与“红军树”的关联。
  抚摸红军树,我的心头热血奔流。89年前的漳州战役,“红军树”亲眼见证了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勇往无前的英雄事迹。1932年4月19日凌晨,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总攻开始了,“哒哒哒,哒哒哒……”天宝大山二尖山顶的红十一师三十一团枪声大作,在风霜岭前沿指挥的红33团政委刘忠站起来喊,“狠狠地打”,重、轻机枪一齐开火。
  “一连冲锋!”刘忠命令。红三十三团一连连长带着队伍向前猛冲,一下子消灭了前面的敌人。
  守卫风霜岭的国民党四十九师二九四团原是一支土匪部队,个个贪生怕死。团长林青龙见红军攻势猛烈,料是红军主力,丢下阵地往天宝镇方向溃退,红一连迅速抢占了天宝大山敌人第一个阵地。
  敌二九四团比兔子跑得还快,刘忠和红三十三团副团长陈冬生率领全团跟着一连,一股劲向敌阵纵深插入,很快又占领了天宝大山第二个阵地。当红军绕过大尖山山腰,扑向天宝时,刘忠回头一望,发现红三十一团已冲上大尖山山顶,像赶鸭子一样,把敌人压到山下缴枪。
  红三十三团撕开了风霜岭的缺口,作为预备队的红九师立即“楔入”缺口,取得支撑点,向全线展开。红九师参谋长耿飚带师部通讯排与大部队一齐推进,敌人已经失去招架之力,乱了阵脚,四处逃窜,只要红军战士大喊一声“不许动”,就有成片敌人举手投降。
  由于缴获的武器太多,以至无法背得动,有的红军战士把枪栓卸下,交给俘虏一根空枪,再喊一声“跟我走”,敌人便紧紧跟在后面,一个红军后边都跟了一大群。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漳州战役虽然取得伟大胜利,红军也付出了牺牲和代价。经过几十年的资料搜集和研究,漳州战役的史料和成果不断丰富,一些鲜为人知的情节也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2017年,罗洪标回忆录《从红土地走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又为漳州战役添补了宝贵而生动的资料。
  罗洪标(1917-2009),福建省长汀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曾任兰州军区副参谋长。书中,罗洪标回忆他任红四军三十三团一连三排排长参加漳州战役并负伤的经过。
  4月19日中午时分,突破十字岭的红四军和越过风霜岭的红三军对天宝发起了攻击,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红军几次冲锋都没有奏效,所幸红十五军突破敌人防线占领南靖县城,从侧后方向的天宝镇发起进攻,才使敌人腹背受攻,阵营大乱。
  红三十三团是前卫团,罗洪标带领全排向敌阵冲去,边跑边喊:“冲啊!”突然,他感到左腿一麻,一个趔趄扑倒在地。身边的两个战士立刻停下喊道:“排长,怎么了?”罗洪标想站起来,可腿一软,又倒下。
  罗洪标知道自己负伤了,马上抬起头大声对两个战士说:“快冲,别停下,让一班长替我指挥,快冲!”看到他们又继续前进了,罗洪标才撑着地面坐起来,低头一看,左大腿内侧的裤子已经被血浸透了一大片。他撕开裤管,看见伤口还在往外冒血,隐约看到一个东西在里面,像是子弹头的屁股,便一咬牙,用手抠进伤口,揪住那个东西一使劲给拔出来。随着一阵头昏目眩,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罗洪标醒来时,感到颠簸,发现自己躺在担架上,正被送往后方医院。他对卫生员说:“我都把子弹抠出来了,就不用去医院了吧?”卫生员告诉他:“还要观察几天。不过你自己把子弹抠出来,倒省得做手术了。”
  罗洪标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后,要求出院。医生不同意,他就去找院长,说:“我们红四军的传统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我只是轻伤号,本来就不用住医院,现在腿完全好了,可以走路了,就让我出院吧。”院长说:“你还一套一套的,倒做起我的工作了。真能自己走路了?”
  院长见罗洪标直挺挺站在那里,又说:“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是怕回不了原来的部队吧?你瞒不了我。我可以同意你出院,不过回去后,一定要按时给伤口换药,千万不能感染。”这样,罗洪标回到了连队,一段时间后伤才基本痊愈……
  梧桐树汁一滴一滴,呈红褐色。南坪村老百姓是这么说的,这棵梧桐树当年受到英雄战士的热血浇灌,不小心碰伤根系,梧桐树就会像战士受伤一样,流出殷红的鲜血,谱写历历在目的战场“红军魂”,因此被称为“红军树”。 啊!多么形象、神奇的红军树!红军树与英雄热血融为一体,根茎深扎大地,顽强成长,恰如雄伟挺拔的战士守护着风霜岭,守护着漳州战役战场,守护着漳州广袤肥沃的大地,令我肅然起敬,也将让后人铭记漳州战役这段光荣的历史,并得到教育和启迪。
其他文献
云霄县火田镇七里铺村碧云寺,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七里桥亭。溪流两岸古榕翠竹相互荫翳,亭东侧有明代所建佛教寺院又称“碧云亭”,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建。原为“和义桥”桥亭,奉祀观音菩萨。该亭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圆形石柱,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该亭外立康熙、乾隆、光绪年间重修碑3 通。亭后有唐代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墓葬。1986年于原址重修,并建“
期刊
九侯山系乌山支脉,在诏安县城以北15公里的湖内村,有九大山峰并列,尊若公侯。主峰西山岩海拔1117米,最高为天柱峰。九侯山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区民间俗称“九侯岩”,面积25平方公里。  九侯岩层峦叠嶂,烟岚起伏,据《漳州图经》记载:“禹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峰 ,故名。”九侯岩又以九侯禅寺为主体,周围天然生成十八景、二十四奇观,被誉为“万山第一”。“山峻、水秀、树
期刊
父亲经常和我们提起,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  当年,因为家庭“成份高”的问题,当母亲爱上比她大十岁的英俊帅气的父亲时,父亲家里极力反对。出身“三代贫农”的父亲,“阶级成份”明显要比母亲优越得多。只因为两人的情投意合,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到一起。一桌一椅一张床就成了他们结婚的全部家当。那年母亲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华。  母亲得到父亲家认可是在结婚后。刚进门时,以父亲的话说,过惯了富足生活的母亲,对家务
期刊
“我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护送您,我们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去死,包括自己的父亲,母亲,孩子,还有兄弟姐妹,也随时都可能会死,但我们为什么还接了这个任务啊?因为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宣过誓:牺牲个人,严守秘密……”当船老大潘雨青被洋大叔误解羞辱后,情绪激动地说的这番话,不禁让人眼眶湿润。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神州大地,无数共产党员遭到追捕、屠杀。我们党在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正是从上海
期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诗圣杜甫讴歌冬至节的《小至》,诗中不仅流露出诗人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也道出了冬至后白昼渐长,阴尽阳至,阳气渐舒,虽瑟瑟寒风,叶落萧萧,但一切都孕育着无限春意与生机。毕竟,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花绚烂,夏木峥嵘,秋风瑟瑟,冬雪皑皑。时
期刊
常常一个人走进明灯寺,不管风和日丽还是细雨霏霏,有时只看了一眼,有时却待上大半天。这个雨后的清晨,我又一次叩访点灯山明灯寺。  沿着山麓蜿蜒而行,两旁云雾缠绕、古木参天,重叠的群山和深邃的幽谷尽收眼底。大约十几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人面狮峰下,偌大的明灯寺呈现在眼前。放眼望去,只见流水潺潺,百花争艳,悠扬悦耳的佛歌隐隐约约飘入耳际,刹那间心如止水,万物皆空。这里是心灵的净土,展示着一处佛教文化的清纯
期刊
因为妻子身体出现状况,再一次住进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与两年前我所见的医院相比较,算是旧貌换新颜了。住院部是一座崭新的大楼,一切设备都是先进的。病房内按三个床位一个标准间设计,内有卫生间和壁橱。卫生间配有淋浴设备,坐便器安有扶手,还装有报警器,一切都从病人的方便或健康出发,住入医院会让你有回家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  护士对待病人或陪护人员的态度也不像从前那样冷冰冰的了,给病人更多
期刊
下午接近五点,下起了闷热预谋整天的雨。  浓重的乌云让人胆战心惊,但就像走出沙漠的人不能大口喝水一样,雨滴降临的起始,还算是温柔的。  夏天的大雨,是倒悬的浮岛把水分倾泻下来,总是一片移动的云,急急地且飘且落雨。我们所处的地方,毫无疑问是云朵的中心。目光看向马头山后面的高铁站方向,那里还是晴空万里,依云朵的规模和速度,它很难覆盖到那里。  不论多小的气候,都能够洗刷一切,我们在灰色的天光里,看见雨
期刊
莲花吟  抹着夕阳的余晖  在暮风中轻轻地摇曳  一枝莲花,立在池塘一隅  身影如清水明澈  入泥三分,入水三分  毫无造作地亭亭玉立  静静地舒枝长叶  连艳红的花朵也不求人注视  尘世的喧嚣与你无缘  守一湖清水心如明镜  那么矜持,坦荡圣洁  默默的把芬香色彩奉献  风也罢,雨也罢  你只深情的对阳光凝望  歌也罢,赞也罢  你只自在的把花绽放  风清是你的憧憬  高雅圣洁是你的向往  即使
期刊
初冬清晨的阳光把风晒暖,一进入双第地界,山色越来越郁绿,植被的良好样貌让眼眸开始舒适放松。我把车窗玻璃按下,迎纳经由青山碧野过滤的空气。一路慢行,调节着车速,以适应即将抵达的目的地双第农场的氛围和节奏。  在荫凉的树下泊好车。棉衣长裙绣花鞋行走在树影斑驳清静的街,街边的紫荆树下花瓣落满地,一片桃红艳影,美绝,比开在树上更添妩媚。微风过处空气中开始有甜香味闪闪忽忽——小梁家的黑年糕出炉了!  这是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