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综合实践课上的德育策略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跨学科、重实践的基础性学科,它有着鲜明的包容性却又相对独立,是教师渗透生活教育、开展品德教育的阳关大道。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三方面入手,通过生活现象、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活动三个渠道,深入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上的德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德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82-02
  [作者简介]顾梅玲(1977—),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教师,一级教师。
  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有着鲜明的包容性,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同时又有着独立的课程框架,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德育则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保障。因此,如何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教学,弥补学科教学所不能及的“精神”亏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是教师应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了。要怎么样才能不动声色地渗透德育教学,才能让这些道理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佳肴”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德育教学的影子缩小,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培养学生的三个精神入手,即质疑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展开了探索。
  一、善用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翻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不难发现实践活动主题取材生活、依托生活、围绕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死根据僵硬的教学内容刻板地说教材、讲教材、做教材,而是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在实际的生活现象中,对照书本知识,开动自己的脑筋,主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难题,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充分凸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学习”的学科特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十分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现象的巧妙结合,不仅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活动中的大事小事,如校园运动会、家庭旅游,还联系学生十分关注的时尚话题、动画卡通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探索精神。
  在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3B第三课《千变万化的天气》的教学导入环节中,笔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天气变化现象开展“谚语我知道”的小组竞赛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各自说了自己知道的有关天气的谚语、俚语,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大搬家,要下大雨啦”“泥鳅跳,风雨到”等。学生还以生活为线索,说了说家人挂在嘴上的“天气预报”。笔者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对其中某条谚语的体会,如“为什么看到朝霞不要出门,看到晚霞却可以走千里呢”,通过这样的形式,将活动话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活带进课堂,把实践用于生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善于提问、热爱生活的个性品质。
  二、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其他基础学科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性,即引导学生以自主发现课题、小组探究课题并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将教与学、学与用、用与做有效地融合为一体,充分彰显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有效实现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维持课堂秩序,往往将原定的小组实践活动简化为教师口耳相传的填鸭式教学,导致活动有名无实。笔者以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怕麻烦,要精心为学生创设环环相扣的实践活动,把他们放在小团队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动手去解决问题,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的有活动、真的在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明白如何去合作。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都有和父母外出旅游的经历,虽然还小小年纪,但是不少学生已经去过祖国的大江南北,有的甚至还出过国。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第2课《我来做导游》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定一个旅游景点作为此次旅游的目的地,可以是大家去过的地方,可以是我们附近的旅游景点,也可以是大家没有去过的地方。在这个活动中,小组成员要选出一名小导游,并协助这名小导游一同设计旅行团的队名,搜集旅游景点相关资料,设计出此次旅行的路线图。在设计完毕后,小导游还要根据导游方案,带着小组成员,一同“游玩”这个旅游景点。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有意地将学生放在小组中,以小导游为小组核心,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三、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仅仅是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归宿。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们德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其目的就是激发出学生未知的创造潜能,特别是对于这些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活跃,想法独特,虽然动手能力有限,但是什么都愿意试一试、做一做。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空间,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与机会,让他们多想一想、动一动,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鼓励他们的个性创造。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活动呈现与展示的机会,完善我们的激励性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踊跃展示、大胆表现。
  在苏教版小学综合实践3A第四课《迷人的冬天》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在第一课时已经就冬天的迷人之处展开讨论与探究,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动手做一做”展开,把口中的冬天之美,以活动的形式动手做出来,并把它们用于活动之中。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启发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提示,做一做毽子、沙包,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一做其他冬天迷人的东西。把探究的题目放开,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有的小组做起了窗花,有的小组利用破布做起了小围巾,有的小组则画起了雪花图,并把它用来装饰旧瓶子,做起了小花瓶。通过活动与创造,整个教室都弥漫着冬天的温暖,学生对冬天的理解更加丰富了,也更加懂得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了。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我们落实综合实践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课不能撇开德育说教育。教师不仅要把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融合在一起,更要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快乐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品德之美、感受道德之真,在玩与做的过程中,陶冶学生阳光积极的道德情怀。教无定法,相信只要教师怀着一颗年轻的心,一颗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心,一定能够探索出更多富有成效的教学渠道。
  参考文献:
  [1] 徐玲玲. 以主题引领活动——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功用的发挥[J].新课程:小学版,2010(9).
  [2] 陆树平.返璞归真,打造幸福课堂——试论小学综合实践课的生活化实施策略[J].中国德育,2012(12).
  [3] 郑有财.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J].教师,2014(4).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提问时念好学生的姓名,是一门学问和教学艺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念得越有趣,学生就越愉快,接受知识和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也显示教师教学时的激情和活力,这正是学生所期望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党和国家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对教育提出的
目的探讨维生素K1穴位注射联合笑气吸入在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本院90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维生素K1穴位注射镇痛组;B组:笑气吸入镇痛组;C组:维生素K1
儿童对绘画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然而现实中许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却因为家长的急功近利、求成心切,教师辅导方法的参差不一,致使学生小小年纪,在无任何知识、心理、生理储备的
目的 探讨鼻塞式高频振荡通气(NHFOV)应用于早产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撤机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NHFOV组30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3
借助CSSCI的数据资料,可以分析单篇论文或著作的学术影响.一般说来,在本学科领域被多次引用、长期评析的著述,往往学术影响较大,生命力较强.这些学术论文或著作,不仅研究的学
著名的英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者肖伯纳常对人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访问前苏联的愉快日子里,一天,他漫步街头,遇到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并和小姑娘一起玩了很长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但若要实现有效教学,除利用教材资源外,教师还得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媒体资源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80-02  [作者简介]吴钧(1980—),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