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978 -7- 80736 -771 -O(2019) 03 - 058 - 02
柳江子的这些诗作,其创作时间纵贯2010 - 2019将近十年。每年一个选本,每一选本按照春夏秋冬编为四辑。从诗术行的日期来看,几乎每天诞生一首。这足以说明柳江子的丰产。想要维持这样的丰产,旺盛的创造力与持之以恒的强大意志缺一不可。然而柳江子其诗、其人最核心的品质还不止于此。
初读柳江子的诗,会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其诗的语言是质朴的,穿插其中的比喻又是灵动而妥帖的;置人诗中的所有词语似乎构建出一个边界,然而这个边界并非固步自封的界限,而是一种产生纵深,制造回响的装置;其诗所传递的情感偏向古典,偏向那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够体验到的共同的心境——然而柳江子顺应自己的特质,为那些共同的东西找到了个性化又准确的表达。
一、四季书写与田园牧歌
“伤春悲秋”是义人墨客一代代因袭的传统,不论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抒情倾向于景物和心境之间单一的、必然的,甚至是机械化的对应。而柳江子的诗歌中,四时之景被注入了新的内涵——现代性的,精确的.亦或是朦胧多解的。脱胎于并试图超越中国古代季节书写的传统,构筑了全新的自然图像。柳江子写到六月的麦子“一粒麦子欢叫/更多的麦粒/发出海一般的咆哮”(《想到六月》);写到“夏天仿佛讨债一般/从肆虐的大空中/莅临人间”(《播种思念》);写到桃花“浓情下的皈依/枝头上/充满了颤栗/以力度的手笔/写意出北方大地上/反复之间的漂洗”(《桃花雪》);写到冬天的阳光“拖着疲惫的步伐/缓缓燃烧出/西天的晚霞”(《等待》)。加诸于这些意象之上的总体的隐喻,是一种人格化的提升——意象被人格化,便意味着获准和诗人或抒情主体之间能够平等对视,深度对话。这种对话使得春夏秋冬四季,与喜怒哀惧的情感之间相互隐喻的纽带发生松动。并且以这种松动为基础,衍生出更为丌放的,多重变奏的季节书写。
季节以及与季节相关的气象、植物等,实验性地被置人诗作,加之以带有泛神论色彩的人格化修辞,柳江子营造出一个醇和、宁静的艺术至境。而组成这艺术至境的一系列诗作,可以说是当代的田园牧歌。在柳江子的诗中,鲜有过量或匮乏,冲突和撕裂。诗人显然熟练于词与词之间的制衡,熟练于这种“云在青大水在瓶”的从容。这种从容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被舒缓、瓦解。柳江子的诗用麦穗、桃花、雨雪搭建了一条长廊。这条长廊通向曾孕育诗性智慧的摇篮,通向那个古朴又新鲜的洪荒世界。
二、个人诗观与诗歌史
“风格即人”这一观点在柳江子的为人及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极好的印证。在柳江子看来,安静、腼腆与骨子里的高傲并不矛盾。柳江子强调悟性和灵性,是将这些作为读书,而且必须是读好书的收获来谈论。他珍视那种被好的诗句“山中”的宝贵感受。
2008年起,柳江子停止了写口记,取而代之地,他丌始了每天写诗。因此柳江子的多数诗作兼有日常记录和练笔的双重意义。这个创作频率要求他战胜惰性和疲劳,克服自我重复的惯性,承受心灵上的寂寞。而他观察事物,提炼诗思的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真的得到了锤炼并趋于成熟。这一过程中,他对于画面感、节奏与语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关于画面感,柳江子认为,完成对灵感瞬间的捕捉需要敏锐,甚至是“神经质”。在其近一两年的诗中,存在着越来越多这样的“包孕性顷刻”,比如“闪电/洗劫了黄昏/一片黑色的乌云/戏剧性地远遁”(《逃逸的雨》),比如“参不透一滴雨水的冲动/更多的雨水/掀起萬丈豪情”(《立秋》)。柳江子擅长于借助这些轻快的、迅速的转瞬,营造出一个时间或空间的切口,呈现个人的哲学理念或美学理想。而在呈现过程中,柳江子既融入画中,又将整个画面置于心里,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也是诗行间激扬文宁的点金之手。
柳江子将节奏的纯熟表述为“陶醉”与“享受”。其诗作有“动若脱兔”的一面——词句追赶、奔涌处如同后浪推动前浪:也有“静若处子”的一面——诗行偶尔蜻蜓点水般落于三两处精致的韵脚,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并非步步为营,却是诗节术尾处含蓄的遥相呼应,仿佛掬起潺潺的古意,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对比柳江子2010年前后的诗作与近作,可以看出其对于声音的把握度的提升。柳江子的声音亦如其人,节制、凝练,具备“气”与“骨”又不失细嗅蔷薇的柔情。
柳江子将对语言的锤炼视为自身修养的集中体现。凝聚力、穿透力和张力在其观念中被认为是语言的重要品质。从“百年之后/一缕黄土/淹没了所有回归的路径”(《在路上》),或“纤细的枝条/紧紧拥抱在一起/合力打造/风情里的走廊”(《越界的蔷薇》),抑或“伸出硬朗的一双手/搭起一座无根的吊桥/供给游人/和春大/做最后的相会”(《最后的约会》)这些诗句中,不难体会出这三种力此起彼伏的交响。在柳江子的诗中,这样的“点——线”或“点——面”结构随处可见。这种微妙的结构单元中演绎着从乍现到余韵,从顿悟到隽永的心灵向度。
结语:
柳江子的创作有其“快”与“慢”两个看似对立的维度。其“快”体现在其创作频率和强度上,以写诗代替记口记,要求诗人留意每大的所见所思,保持对口常生活极高的敏感度;其“慢”则体现在十年如一日不懈怠、不动摇的坚持中。柳江子是自觉的,更是自我超越的。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做一场马拉松,而脚下的跑道则构成了一个穿越四季的闭合环线。
柳江子的这些诗作,其创作时间纵贯2010 - 2019将近十年。每年一个选本,每一选本按照春夏秋冬编为四辑。从诗术行的日期来看,几乎每天诞生一首。这足以说明柳江子的丰产。想要维持这样的丰产,旺盛的创造力与持之以恒的强大意志缺一不可。然而柳江子其诗、其人最核心的品质还不止于此。
初读柳江子的诗,会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其诗的语言是质朴的,穿插其中的比喻又是灵动而妥帖的;置人诗中的所有词语似乎构建出一个边界,然而这个边界并非固步自封的界限,而是一种产生纵深,制造回响的装置;其诗所传递的情感偏向古典,偏向那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能够体验到的共同的心境——然而柳江子顺应自己的特质,为那些共同的东西找到了个性化又准确的表达。
一、四季书写与田园牧歌
“伤春悲秋”是义人墨客一代代因袭的传统,不论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抒情倾向于景物和心境之间单一的、必然的,甚至是机械化的对应。而柳江子的诗歌中,四时之景被注入了新的内涵——现代性的,精确的.亦或是朦胧多解的。脱胎于并试图超越中国古代季节书写的传统,构筑了全新的自然图像。柳江子写到六月的麦子“一粒麦子欢叫/更多的麦粒/发出海一般的咆哮”(《想到六月》);写到“夏天仿佛讨债一般/从肆虐的大空中/莅临人间”(《播种思念》);写到桃花“浓情下的皈依/枝头上/充满了颤栗/以力度的手笔/写意出北方大地上/反复之间的漂洗”(《桃花雪》);写到冬天的阳光“拖着疲惫的步伐/缓缓燃烧出/西天的晚霞”(《等待》)。加诸于这些意象之上的总体的隐喻,是一种人格化的提升——意象被人格化,便意味着获准和诗人或抒情主体之间能够平等对视,深度对话。这种对话使得春夏秋冬四季,与喜怒哀惧的情感之间相互隐喻的纽带发生松动。并且以这种松动为基础,衍生出更为丌放的,多重变奏的季节书写。
季节以及与季节相关的气象、植物等,实验性地被置人诗作,加之以带有泛神论色彩的人格化修辞,柳江子营造出一个醇和、宁静的艺术至境。而组成这艺术至境的一系列诗作,可以说是当代的田园牧歌。在柳江子的诗中,鲜有过量或匮乏,冲突和撕裂。诗人显然熟练于词与词之间的制衡,熟练于这种“云在青大水在瓶”的从容。这种从容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被舒缓、瓦解。柳江子的诗用麦穗、桃花、雨雪搭建了一条长廊。这条长廊通向曾孕育诗性智慧的摇篮,通向那个古朴又新鲜的洪荒世界。
二、个人诗观与诗歌史
“风格即人”这一观点在柳江子的为人及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极好的印证。在柳江子看来,安静、腼腆与骨子里的高傲并不矛盾。柳江子强调悟性和灵性,是将这些作为读书,而且必须是读好书的收获来谈论。他珍视那种被好的诗句“山中”的宝贵感受。
2008年起,柳江子停止了写口记,取而代之地,他丌始了每天写诗。因此柳江子的多数诗作兼有日常记录和练笔的双重意义。这个创作频率要求他战胜惰性和疲劳,克服自我重复的惯性,承受心灵上的寂寞。而他观察事物,提炼诗思的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真的得到了锤炼并趋于成熟。这一过程中,他对于画面感、节奏与语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关于画面感,柳江子认为,完成对灵感瞬间的捕捉需要敏锐,甚至是“神经质”。在其近一两年的诗中,存在着越来越多这样的“包孕性顷刻”,比如“闪电/洗劫了黄昏/一片黑色的乌云/戏剧性地远遁”(《逃逸的雨》),比如“参不透一滴雨水的冲动/更多的雨水/掀起萬丈豪情”(《立秋》)。柳江子擅长于借助这些轻快的、迅速的转瞬,营造出一个时间或空间的切口,呈现个人的哲学理念或美学理想。而在呈现过程中,柳江子既融入画中,又将整个画面置于心里,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也是诗行间激扬文宁的点金之手。
柳江子将节奏的纯熟表述为“陶醉”与“享受”。其诗作有“动若脱兔”的一面——词句追赶、奔涌处如同后浪推动前浪:也有“静若处子”的一面——诗行偶尔蜻蜓点水般落于三两处精致的韵脚,游刃有余,张弛有度。并非步步为营,却是诗节术尾处含蓄的遥相呼应,仿佛掬起潺潺的古意,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对比柳江子2010年前后的诗作与近作,可以看出其对于声音的把握度的提升。柳江子的声音亦如其人,节制、凝练,具备“气”与“骨”又不失细嗅蔷薇的柔情。
柳江子将对语言的锤炼视为自身修养的集中体现。凝聚力、穿透力和张力在其观念中被认为是语言的重要品质。从“百年之后/一缕黄土/淹没了所有回归的路径”(《在路上》),或“纤细的枝条/紧紧拥抱在一起/合力打造/风情里的走廊”(《越界的蔷薇》),抑或“伸出硬朗的一双手/搭起一座无根的吊桥/供给游人/和春大/做最后的相会”(《最后的约会》)这些诗句中,不难体会出这三种力此起彼伏的交响。在柳江子的诗中,这样的“点——线”或“点——面”结构随处可见。这种微妙的结构单元中演绎着从乍现到余韵,从顿悟到隽永的心灵向度。
结语:
柳江子的创作有其“快”与“慢”两个看似对立的维度。其“快”体现在其创作频率和强度上,以写诗代替记口记,要求诗人留意每大的所见所思,保持对口常生活极高的敏感度;其“慢”则体现在十年如一日不懈怠、不动摇的坚持中。柳江子是自觉的,更是自我超越的。其诗歌创作可以看做一场马拉松,而脚下的跑道则构成了一个穿越四季的闭合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