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进行多元化的模式突破是必由路径。鲁西南地区W县积极探索“基础环境优化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成效显著。
关键词 新农村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鲁W县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根据全县村庄特点、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将全县村庄科学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型、保留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型,因地制宜选好切入点,充分尊重农民选择意愿,深度优化参与机制,积极完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基础环境优化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
(一)“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基本思路。
W县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部分乡镇、部分村庄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以“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水、通路、通电、通有线电视)、五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同时,以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明创建机制为统筹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构筑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初步实践。
1、坚持政府主导。一是明确了优化整治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高标准编制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县100个示范村全部制作了“两图一表一制度”(即村庄现状图、整治效果图,实施计划表,环卫保洁制度)。二是科学安排施工。按照因村制宜、先易后难、一村一策、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集中连片打造。三是严格质量标准。严格落实“四制”要求,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党政协调、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各乡镇按照不低于财政收入15%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
2、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整治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实行一事一议,只有全村90%以上的农民同意后才能开工建设。积极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引导农民参与整治建设。坚持、以点带面和示范引导,有针对性选择100个村庄作为建设示范村,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3、建立联动工作体系。成立了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工作组,乡镇均成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协调、沟通顺畅、联动运行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及时通报、公开曝光等督导机制,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检评。
4、大力改善公共服务。积极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全面下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全部乡镇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在综合环境整治后的村庄建成了便民服务代理点,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实现了全覆盖。
(三)“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效果。
自2012年8月启动“优化整治”工程以来,列为保留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型的行政村全部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100个示范村庄已硬化村内主次街道、小街巷1526条、425公里;铺设人行道263公里,修彻排水沟2018条、738公里;全部配齐了保洁人员,共清理三大堆10416吨,清理河道垃圾10500吨,粉刷墙壁45.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45盏,栽植苗木近136000株。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基本思路。
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三轮驱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主抓手,按照“城中村、成郊村、园中村、(乡镇)驻地村、压煤搬迁村”不同类型,采取“先拆后建、先建后拆”、“边建边拆”三种模式,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与完善配套设施相结合,与配置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提升农民生活保障相结合,与健全社区组织结构相结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初步实践。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推进机制。一是建立推进机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保责任制,责任到单位、到个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区建设;对节约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每亩给予20万元的补助;对于整村迁建的农户,提供最长5年最高5万元的贷款贴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共争取上级资金4亿元。
2、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了农村社區建设布点,共规划有97个新型农村社区。按照统一聘请设计部门、统一支付编制费用、统一评审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四统一”标准,高标准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了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质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了雨污管网分流。所有回迁入住社区实现了垃圾社区收集、县集中运输处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三是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配套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加强了对社区全面工作的管理,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4、大力发展产业,实现持续发展。一是对通过挂钩项目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不低于40%的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農村群众拆迁补偿、困难群众安置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划建设商业设施。各社区内都建设了部分商业门面,集中租赁经营,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增加集体收益,补贴社区居民水电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用,避免了群众因入住楼房而造成支出增加的问题。三是建设社区产业园。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指标,预留不低于20%用于发展社区产业,促进社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全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产业园10处,吸纳了2.6万农民就业。四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社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群众的股份收入,促进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成效。
2011年全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2处,完成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批万人社区亮点。2012年12处在建社区完成建筑面积139.4万平方米。打造了10处管理服务示范化社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均探索成立了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医院、老年公寓、小学、幼儿园及商业街、标准化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广场、道路、排水、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项目得到了较大发展。12处社区落实了现代农业、服装加工等产业项目。创新了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及现代标准设施农业。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共流转土地8300多亩,成立各类股份合作社16个,年增收160万元。W县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县领导在全国“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市长、县长专题研究班上作了典型发言。农民日报、瞭望中国等媒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
三、新农村建设建设路径选择的启示
(一)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现状选好切入点。
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同区域间农村发展的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乡镇、部分村庄生产力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较高,农民对更优越的生活环境、更文明的乡村文化、更好的公共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反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部分乡镇、部分村庄,则可采取基础设施整治优化路径,减轻农民负担,以较小成本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尊重民意,确认农民主体地位以保证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直接受益群体,更是最核心的参与力量,农民是否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将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顺利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农民对其长久居住生活环境的了解程度远超外部的参与力量,同样要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农民的真实意愿。只有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形成合力,优化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在欠发达地区,规模有限的地方财力,且农村自身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导致新农村建设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能力的积累与提升,最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低水平、低质量的循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一个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具体表现国家为制度环境的优化、财政金融的支撑、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及提升农村市场化水平等途径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的反哺。
(四)优化机制,通过完善制度环境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效率。
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必须要对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进行优化,以此弥补农村发展在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吸引外部反哺力量的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W县新农村建设的两种路径中,均对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进行了重点优化和改善。由此可见,要满足公共产品供给需要,要提升新农村建设推进效率,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必不可缺。□
(作者: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政府,教育硕士,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三农”)
参考文献:
[1]王洪霖.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土地,2012,(9).
[2]陈克剑,易睆.农民集中居住后就业风险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 (15).
[3] 白关峰,杨苏.农民视角的劳务输出与农村社区发展.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
[5]闰聪玲.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一以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为个案.
[6]陈蓓蓓.如东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鲁W县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根据全县村庄特点、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将全县村庄科学规划为新型农村社区型、保留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型,因地制宜选好切入点,充分尊重农民选择意愿,深度优化参与机制,积极完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基础环境优化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一、“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
(一)“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基本思路。
W县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部分乡镇、部分村庄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以“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水、通路、通电、通有线电视)、五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同时,以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文明创建机制为统筹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构筑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初步实践。
1、坚持政府主导。一是明确了优化整治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高标准编制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县100个示范村全部制作了“两图一表一制度”(即村庄现状图、整治效果图,实施计划表,环卫保洁制度)。二是科学安排施工。按照因村制宜、先易后难、一村一策、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集中连片打造。三是严格质量标准。严格落实“四制”要求,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是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党政协调、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各乡镇按照不低于财政收入15%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
2、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在整治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实行一事一议,只有全村90%以上的农民同意后才能开工建设。积极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引导农民参与整治建设。坚持、以点带面和示范引导,有针对性选择100个村庄作为建设示范村,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3、建立联动工作体系。成立了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工作组,乡镇均成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协调、沟通顺畅、联动运行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现场调度、及时通报、公开曝光等督导机制,制定专项考核办法,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检评。
4、大力改善公共服务。积极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全面下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全部乡镇建成了便民服务中心,在综合环境整治后的村庄建成了便民服务代理点,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联动体系,“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实现了全覆盖。
(三)“农村基础环境优化整治”路径的效果。
自2012年8月启动“优化整治”工程以来,列为保留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型的行政村全部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100个示范村庄已硬化村内主次街道、小街巷1526条、425公里;铺设人行道263公里,修彻排水沟2018条、738公里;全部配齐了保洁人员,共清理三大堆10416吨,清理河道垃圾10500吨,粉刷墙壁45.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45盏,栽植苗木近136000株。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基本思路。
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三轮驱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主抓手,按照“城中村、成郊村、园中村、(乡镇)驻地村、压煤搬迁村”不同类型,采取“先拆后建、先建后拆”、“边建边拆”三种模式,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与完善配套设施相结合,与配置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提升农民生活保障相结合,与健全社区组织结构相结合,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和质量。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初步实践。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推进机制。一是建立推进机制。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保责任制,责任到单位、到个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社区建设;对节约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每亩给予20万元的补助;对于整村迁建的农户,提供最长5年最高5万元的贷款贴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共争取上级资金4亿元。
2、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了农村社區建设布点,共规划有97个新型农村社区。按照统一聘请设计部门、统一支付编制费用、统一评审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四统一”标准,高标准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了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质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了雨污管网分流。所有回迁入住社区实现了垃圾社区收集、县集中运输处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三是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配套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加强了对社区全面工作的管理,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4、大力发展产业,实现持续发展。一是对通过挂钩项目节约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不低于40%的指标用于经营性用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農村群众拆迁补偿、困难群众安置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规划建设商业设施。各社区内都建设了部分商业门面,集中租赁经营,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又增加集体收益,补贴社区居民水电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用,避免了群众因入住楼房而造成支出增加的问题。三是建设社区产业园。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指标,预留不低于20%用于发展社区产业,促进社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全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产业园10处,吸纳了2.6万农民就业。四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社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民,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群众的股份收入,促进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的成效。
2011年全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2处,完成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打造了一批万人社区亮点。2012年12处在建社区完成建筑面积139.4万平方米。打造了10处管理服务示范化社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均探索成立了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医院、老年公寓、小学、幼儿园及商业街、标准化服务中心,完善了社区广场、道路、排水、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了新型农村社区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项目得到了较大发展。12处社区落实了现代农业、服装加工等产业项目。创新了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及现代标准设施农业。截至目前,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共流转土地8300多亩,成立各类股份合作社16个,年增收160万元。W县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县领导在全国“落实节约优先战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市长、县长专题研究班上作了典型发言。农民日报、瞭望中国等媒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
三、新农村建设建设路径选择的启示
(一)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现状选好切入点。
由于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不同区域间农村发展的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乡镇、部分村庄生产力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较高,农民对更优越的生活环境、更文明的乡村文化、更好的公共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反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部分乡镇、部分村庄,则可采取基础设施整治优化路径,减轻农民负担,以较小成本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尊重民意,确认农民主体地位以保证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直接受益群体,更是最核心的参与力量,农民是否有强烈的参与愿望将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顺利与否产生直接的影响。农民对其长久居住生活环境的了解程度远超外部的参与力量,同样要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农民的真实意愿。只有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形成合力,优化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机制。
在欠发达地区,规模有限的地方财力,且农村自身的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导致新农村建设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能力的积累与提升,最终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低水平、低质量的循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一个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具体表现国家为制度环境的优化、财政金融的支撑、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以及提升农村市场化水平等途径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的反哺。
(四)优化机制,通过完善制度环境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效率。
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必须要对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进行优化,以此弥补农村发展在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吸引外部反哺力量的参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W县新农村建设的两种路径中,均对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进行了重点优化和改善。由此可见,要满足公共产品供给需要,要提升新农村建设推进效率,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必不可缺。□
(作者: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政府,教育硕士,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三农”)
参考文献:
[1]王洪霖.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土地,2012,(9).
[2]陈克剑,易睆.农民集中居住后就业风险控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 (15).
[3] 白关峰,杨苏.农民视角的劳务输出与农村社区发展.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
[5]闰聪玲.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一以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为个案.
[6]陈蓓蓓.如东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