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到信息全球化时代,我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加强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现代教育的改革。在欧美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符合我国社会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这对提高我国人才质量非常重要,教育部也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对教育的改革。本文将会对初中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45-02
初中的历史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学科是非常具有人文性的课程,它能够通过历史文化熏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教育也越来越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前提。
1.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构成
1.1核心素养概念解读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明确的定义还没有定性,但是国外很多核心素养研究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中《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技能、认识技能、价值观、动机和态度等内容,同时也指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反思性思考和行动。也有研究指出核心素养就是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结合,让每个人可以充分融入到社会,可以具备适应工作的能力,实现自我的发展。欧盟2006年提出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八个方面:创业精神、数学、外语、科学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国语能力、创业能力、公民和社会素养、艺术素养等。尽管每个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进行概括。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品性、知识、思想、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它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必需品”,它包括能够包容、学会理解、懂得判断、懂得自律和自主等认知素养。核心素养是现代公民都需要具备的素养,它是需要后天进行教育和塑造的。
1.2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就是经过对历史的研究,从中提取出来的价值取向,就是对历史的分析获得历史的真相,它有“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意义。考究历史的价值,可以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思想,同时能够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树立自己的历史认同感,它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在吸取历史精神财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国情,建立爱国思想,同时关注国家的命运。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中华文明,经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信念,从而更好的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建立良好的国际意识,做一个懂得尊重和理解文化,向世界开放的心态。
1.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通过一定的检验获得具有可信度的史料,从而展现历史真正的方法和态度。历史是揭示真相的证据,是我国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时间进行评价的标准。历史学重要的是实学,它是探究历史真相的,所以需要严格分析史料的价值,根据史料对历史情况进行客观和正确的分析。史料实证就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也是评价和解释历史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收集、辨别和选择历史资料的能力,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是考证历史价值的关键。
2.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对策
2.1 通过历史时间加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建立历史时空观念,其实就是一个对于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的事件和事物联系有明确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让学生了解每个时期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将每个事件和发生的地点、时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建立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重视的是历史资料的权威性,以及历史的严格性,还要人对历史态度的认真性。教师需要经过大量的史料和实践考察来确定该历史现象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这样才能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人需要具备的品质。
想要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史料实证意识、历史时空观念,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整个历史朝代的更迭顺序。教师引导学生从炎黄时期向新中国成立这些阶段,进行时间链条的梳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结构框架,减少盲目的记忆历史时间和事情。例如:关于五代十国的时间,这时比较难掌握的部分,而且历史书上对这个时期的故事讲述比较少,加上学生也没有较多的课外参考资料,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个时期的认识比较模糊。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收集和查找一些五代十国的历史事情等,加深学生对这个时期的认识,从而建立明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在学生对历史时间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在给学生具体介绍每个时间段出现的重大事件,逐个填充这些时间段,让学生能够建立较为清晰的知识框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2 利用历史时间分析和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获得客观理性的认识,并建立情感取向,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也会通过史料实证能力积极了解历史的真相,获得历史感悟和理解,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学会对身边事物进行客观分析,并获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态度。历史解释就是让学生在对史料进行分析之后,获得自己的理解,客观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理性分析。并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偏爱哪个历史人物,出现众说纷纭的情况。培养学生判断和解释历史的能力也是学生树立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学生首先要详细了解课本上的知识,之后在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历史进行新的理解和分析,对比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出现“鸦片战争”的原因。比如:从国内教学进行研究,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如果将自己的经济市场向中国大陆进行开拓,将会给自身带来更大利益,所以西方列强才会以“虎门销烟”的借口引发鸦片战争,从而开拓资本倾销市场。如果是从国际角度进行分析,就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比较落后,而且由于清王朝的腐朽等,限制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战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来活跃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3 汲取历史教训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
学习历史就是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历史教训和借鉴,前任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后来的时代和人前进的基础。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历史故事,获得感悟和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判断能力,从而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挂念,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既开阔视野,也能培养人文素养。从学习“鸦片战争”到“建立新中国”等历史内容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是多么的不容易,并让其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3.结语
在素质教学环境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历史时间链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建立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并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文英.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教学思考──以近两年贵州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17)
[2]徐新.培养历史素养乃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然[J].中学教学参考,2016,20(24)
[3]黄盼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18)
[4]孙影.提高學生学史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7,12(63)
[5]蒋剑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探究[J].神州,2017,21(25)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45-02
初中的历史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学科是非常具有人文性的课程,它能够通过历史文化熏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教育也越来越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前提。
1.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构成
1.1核心素养概念解读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明确的定义还没有定性,但是国外很多核心素养研究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中《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实践技能、认识技能、价值观、动机和态度等内容,同时也指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反思性思考和行动。也有研究指出核心素养就是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结合,让每个人可以充分融入到社会,可以具备适应工作的能力,实现自我的发展。欧盟2006年提出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八个方面:创业精神、数学、外语、科学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国语能力、创业能力、公民和社会素养、艺术素养等。尽管每个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进行概括。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品性、知识、思想、技能、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它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必需品”,它包括能够包容、学会理解、懂得判断、懂得自律和自主等认知素养。核心素养是现代公民都需要具备的素养,它是需要后天进行教育和塑造的。
1.2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就是经过对历史的研究,从中提取出来的价值取向,就是对历史的分析获得历史的真相,它有“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意义。考究历史的价值,可以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思想,同时能够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树立自己的历史认同感,它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在吸取历史精神财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国情,建立爱国思想,同时关注国家的命运。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中华文明,经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信念,从而更好的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建立良好的国际意识,做一个懂得尊重和理解文化,向世界开放的心态。
1.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通过一定的检验获得具有可信度的史料,从而展现历史真正的方法和态度。历史是揭示真相的证据,是我国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时间进行评价的标准。历史学重要的是实学,它是探究历史真相的,所以需要严格分析史料的价值,根据史料对历史情况进行客观和正确的分析。史料实证就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也是评价和解释历史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收集、辨别和选择历史资料的能力,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才是考证历史价值的关键。
2.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对策
2.1 通过历史时间加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建立历史时空观念,其实就是一个对于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的事件和事物联系有明确的认识。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让学生了解每个时期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将每个事件和发生的地点、时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建立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重视的是历史资料的权威性,以及历史的严格性,还要人对历史态度的认真性。教师需要经过大量的史料和实践考察来确定该历史现象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这样才能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人需要具备的品质。
想要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史料实证意识、历史时空观念,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整个历史朝代的更迭顺序。教师引导学生从炎黄时期向新中国成立这些阶段,进行时间链条的梳理,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结构框架,减少盲目的记忆历史时间和事情。例如:关于五代十国的时间,这时比较难掌握的部分,而且历史书上对这个时期的故事讲述比较少,加上学生也没有较多的课外参考资料,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个时期的认识比较模糊。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收集和查找一些五代十国的历史事情等,加深学生对这个时期的认识,从而建立明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在学生对历史时间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在给学生具体介绍每个时间段出现的重大事件,逐个填充这些时间段,让学生能够建立较为清晰的知识框架,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2 利用历史时间分析和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获得客观理性的认识,并建立情感取向,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也会通过史料实证能力积极了解历史的真相,获得历史感悟和理解,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学会对身边事物进行客观分析,并获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态度。历史解释就是让学生在对史料进行分析之后,获得自己的理解,客观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和理性分析。并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偏爱哪个历史人物,出现众说纷纭的情况。培养学生判断和解释历史的能力也是学生树立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学生首先要详细了解课本上的知识,之后在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历史进行新的理解和分析,对比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出现“鸦片战争”的原因。比如:从国内教学进行研究,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如果将自己的经济市场向中国大陆进行开拓,将会给自身带来更大利益,所以西方列强才会以“虎门销烟”的借口引发鸦片战争,从而开拓资本倾销市场。如果是从国际角度进行分析,就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比较落后,而且由于清王朝的腐朽等,限制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战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建议,来活跃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3 汲取历史教训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
学习历史就是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历史教训和借鉴,前任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后来的时代和人前进的基础。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历史故事,获得感悟和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判断能力,从而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挂念,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既开阔视野,也能培养人文素养。从学习“鸦片战争”到“建立新中国”等历史内容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是多么的不容易,并让其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3.结语
在素质教学环境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学生对历史时间链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建立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并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文英.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教学思考──以近两年贵州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3(17)
[2]徐新.培养历史素养乃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然[J].中学教学参考,2016,20(24)
[3]黄盼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18)
[4]孙影.提高學生学史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7,12(63)
[5]蒋剑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探究[J].神州,2017,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