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阅读,扎扎实实传技能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li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追问:究竟什么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就此说过一句广大语文教师耳熟能详且十分经典的话——“教是为了不教”。既然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如此简单而明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可不必绞尽脑汁、花样迭出去煽情,也不必白白浪费过多时间一味地让学生去感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而应从“天堂”回归“田野”,返璞归真,做到简简单单教阅读,扎扎实实教技能,还其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
  一、教给学生“默读”、“略读”、“浏览”的技能
  追古溯今,“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在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为方式,即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用“眼动”的方式进行默读。在学生刚开始学习默读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由词到句,由句到行,由行到段地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同时,让学生边读边画(如画出重点词,中心句等),体会如何在默读时捕捉重要信息。稍加熟练时,可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对阅读材料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和批判。在阅读教学中,以训练精读为主,训练略读、浏览为辅;要有意识地通过整合资源、扩大阅读量,把精读、略读、浏览结合起来进行训练。而在课外阅读中,略读、浏览就会发挥较大作用。
  二、教给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技能
  高年级阶段的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中年段所习得的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加强学习的迁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朗读感悟,对词句进行积累、内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第一教时的设计中,我们就把词句教学列入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文本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细细品味“安详”,感悟月光的柔和;第二句:紧扣“晶莹闪烁、跳动”等词语,体会月光的灵动;第三句:看图解义“剪影”,体会月光的朦胧;第四句:换个词语读一读“镀”,感受月光的美丽。在教学中时时注重学生的阅读体味,让学生在感受与鉴赏词语中思考与感受月景的美。
  三、教给学生分段、概括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的技能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就是要求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段落。这说明新《课标》仍然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还是以《望月》第一教时的设计为例,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课文写了哪几个场景”自读课文,然后交流先前提出的问题,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
  四、教给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技能
  品味语言,就是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进行品味、理解、鉴赏。新《课标》在总目标中也强调要求学生能“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高年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从抓住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修辞手法、表达特色等方面入手,反复揣摩、反复品味、反复鉴赏,加深对课文丰富内涵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会学生从句子中体会语文作品的美,教会学生品味、鉴赏文章的技能,这样不仅能丰富和夯实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会跟着学生着急。于是,语文课不停地写作收效却甚微,渐渐地,作文对教师而言成了教学中的硬伤,对学生来讲作文成了学习的软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克服望“文”生畏的心理,使学生知道写些什么,从何下笔,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并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时要倡导师生之间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训练中可从这些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创新写作提供源泉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里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并不是背熟了好去模仿抄袭,而是背熟了才能吸收消化,把别人文章里的好处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强化
期刊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时常有很多困惑,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信息世界的爆炸,使得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情商越来越高,从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这样的形势,如果教师还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按照一成不变的老方法来教学的话,不但在知识能力上远远追不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很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产生危机。  那么,作为新时代
期刊
这是一本引发我理性思索的好书。作者以使命感的虔诚,深层次多角度的发现梳理并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失落,以及乡村教育的人文理念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作者在著述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的断层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乡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是一种‘逃离乡土’式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乡村作为前现代的‘他者’、被排斥
期刊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常见的续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
期刊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藏马子弟兵团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它由普通群众临时拼凑而成,前后服役仅一百余天,但却屡立战功,并被授予了“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荣称号。  一、消失的藏马县  藏马子弟兵团得名于藏马县,以其境内的藏马山而得名,县治所在地为泊里(今属青岛市黄岛区)。抗战后期,整个山东的形势错综复杂,有我八路军新四军的胶东半岛、沂蒙山区根据地和苏北根据地,还有青岛
期刊
病句题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学生平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虽然从高一开始,就做过很多题,讲过很多题,也系统地训练指导了,但六大类病句类型结合了具体材料,演化出千变万化的病句题,辨别起来就变得极其复杂。在平日学段测试中,病句错误率依然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学生在病句辨别方面,不仅缺乏系统的知识,而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辨别手段,更缺乏辨别病句的基本能力与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反复思考,研究学生存在问
期刊
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正是体现了文本内部情绪的变化,情感的波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本词的首句,地位很重要。它奠定了全词豪放不羁的感情基调,衬托出旷达深远之景,同时照应了题目“赤壁怀古”。吟哦本句,它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画面:长江滚滚,波浪翻涌,一位位风流杰出人物随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劈荆斩浪,颠簸漂浮在历史的波涛上,那些浪花把他们吞下又抬起,吞没又涌出……品味“千古”的同时,
期刊
作文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客观生活以及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学生表现出畏惧作文的态度,而教师对此也深感头疼。因此,就造成了学生难写作文、教师难教作文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兴趣,才会有作文的欲望,也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