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中学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经历和领悟生物学概念原理等形成的过程,从而使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更高效,并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感官参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The multi-sense organ participation causes the biological classroom to be more splendid
Cao Fengli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middle school biology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instruction pattern, advanc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time request comprehensively, is one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classroom transfers the student multi-sense orga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activity fully, is for the purpose of letting the student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ctivity on own initiative, the experience and the comprehension biology concept principle and so on process which forms, thus causes 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be more highly effective, and lifelong studies and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student lays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Multi-sense organ participation;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instruction;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内容,涉及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等生物学科的多个领域。虽然有些内容只是“点到为止”,但有些内容,却是现今生物学研究的课题,连生物学专业人员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生物学科与生活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据笔者多年观察,学生在初次接触生物学科时,是非常感兴趣的。但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及学科所占地位,不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会逐渐减淡,甚至“厌学”。在新一轮的课改后提出了“高效课堂”,针对生物学科特征,笔者认为生物更须寻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高效,所谓的“高效”更加讲求通过课堂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留存量。
“学习金字塔”给了笔者不少启示。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传统的“听讲”,即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在两周后学生记住的内容只剩下5%,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教学方式;而“马上应用/教别人”这种学习方式,却能达到90%的保存率。说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能实现高效——学习内容的保存率高!
所谓多感官参与,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感知觉,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也就是激发、刺激学生所有的感官,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感觉的敏锐度,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教学中,让学生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用眼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到非常完美的答案。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通路,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存储下来。
两年来,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觉得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生物学习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情境化
处于不同情景中的人,所产生的思想情绪也不同。热烈的情景氛围,会使人产生兴奋冲动的高昂情绪;冷淡的情景氛围,易导致扫兴颓废的低落情绪,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之说。而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易受教学情景的刺激而发生,随着教学情景的变化而转变。课堂内外瞬间突变和突变只有瞬间的情景,都会转变学生原有注意力,导致其在课堂学习心猿意马。教师是教学情景设置的主导者和教学情景变换的操纵者。
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的生涩,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力得以依附,这样才能加深印象,提高记忆的效率。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屈肌”与“伸肌”,笔者设计了 “脚踩到钉子”的情境,生活的常识让学生即刻作出“缩腿”的动作,一条腿抬起来了,另一条腿就必须伸直。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明白了屈肌和伸肌的收缩过程。再多的描述比不上一个简单的动作。又如在讲“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时,让学生两只手分别拿着“-NH2”、“-COOH”手拉手,在拉手时,前一位同学手中的“-NH2”上会脱下“-H”,后一位同学的“-COOH”上会脱下“-OH”,拉在一起的手形成肽键——“-NH-CO-”,脱落下来的“-H”、“-OH”则形成一份子的水(H2O)。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并且在学期结束时对这些内容的记忆仍然十分鲜明。有了具体的情境,学生的记忆也有了可以依附的载体,有了依附的载体也就忘不掉了。有的学生开玩笑说,一手拉一手就会想起脱水缩合。
2 风趣幽默,教学语言生动化
一节课45分钟,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本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而言,是受束缚,被迫的过程,要是教师的语言在稍苍白枯燥的话,这样的课堂无疑成了一种折磨,学生只能像歌里唱的那样“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而生动的语言,让听者如沐春风,不知不觉已然下课。笔者在帮助学生记忆“叶绿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时,来了一句“胡也?ab也!”学生顿时来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早期胚胎的培养液成分”比较复杂: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有机盐、激素、维生素、动物血清,笔者将它比作一碗汤“酸酸咸咸,有两素还有颜色”。这样的课堂依然是教者讲,学者听,可效果较之传统的“听讲”,大不相同。这样的课堂,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样的课堂,妙语连珠,思维碰撞。
3 形式多样,教学过程多样化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规定了教师在讲台上的主导、权威地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只能听讲教条的定义和现成的定论,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这种教学格局下,教学双方都处于僵化、呆板的角色定位,教师只能根据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讲解、传授知识,不能发表自己的质疑和看法;学生只能依教学进程学习知识,不能超前,不得滞后。将教学双方思维禁锢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和有限的时间范围。经过长期不断地强化累积,教、学双方都形成了灌输性教、学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节省脑力和体力,并能培养良好品质,使人获益匪浅;不良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无形助长人的惰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学双方都必须跳出传统、落后的灌输性教书和学习的思维习惯阴影。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于策划、组织、引导、帮助、欣赏、鼓励、评价,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学术权威、正统说教的架式,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友好关系;课堂教学要以座谈研讨、双向互动的方式,把发问权、解说权和答辩权还给学生,启发和鼓励学生敢质疑、多设问、常思考、勤探索。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课堂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充满欢笑,学生在笑声中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直观、生动、有趣”地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记忆、理解、掌握;在“交流、展示、互评”中,建立起自信;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焕发出学习动力。
雷默说:“人类的所有体验都是充满了主动感应,主体意识是人的所有体验的一部分,没有主体意识的参与,人的体验就毫无真实性” 。克里斯蒂说过,多感官参与将使教师功力倍增;将使教师具有现代意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将使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地准备。这样做会给课堂带来快乐的气氛,会适应学生,满足各种学习风格的要求,会去享受学生的合作与参与,以及带来巨大的教学成就。因此,我们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是面向各个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让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精神和生物学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关键词】多感官参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The multi-sense organ participation causes the biological classroom to be more splendid
Cao Fengli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middle school biology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instruction pattern, advance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time request comprehensively, is one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educational reform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classroom transfers the student multi-sense orga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activity fully, is for the purpose of letting the student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ctivity on own initiative, the experience and the comprehension biology concept principle and so on process which forms, thus causes 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instruction to be more highly effective, and lifelong studies and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student lays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Multi-sense organ participation;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instruction; Highly effective classroom
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内容,涉及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等生物学科的多个领域。虽然有些内容只是“点到为止”,但有些内容,却是现今生物学研究的课题,连生物学专业人员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生物学科与生活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据笔者多年观察,学生在初次接触生物学科时,是非常感兴趣的。但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及学科所占地位,不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会逐渐减淡,甚至“厌学”。在新一轮的课改后提出了“高效课堂”,针对生物学科特征,笔者认为生物更须寻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高效,所谓的“高效”更加讲求通过课堂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留存量。
“学习金字塔”给了笔者不少启示。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传统的“听讲”,即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在两周后学生记住的内容只剩下5%,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教学方式;而“马上应用/教别人”这种学习方式,却能达到90%的保存率。说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才能实现高效——学习内容的保存率高!
所谓多感官参与,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感知觉,让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快乐地学习,也就是激发、刺激学生所有的感官,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感觉的敏锐度,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教学中,让学生用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用眼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从而得到非常完美的答案。研究表明,调动越多的感官,就可以利用越多的通路,建立起更多的神经连接,意味着更多的记忆被轻松存储下来。
两年来,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觉得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生物学习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情境化
处于不同情景中的人,所产生的思想情绪也不同。热烈的情景氛围,会使人产生兴奋冲动的高昂情绪;冷淡的情景氛围,易导致扫兴颓废的低落情绪,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之说。而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易受教学情景的刺激而发生,随着教学情景的变化而转变。课堂内外瞬间突变和突变只有瞬间的情景,都会转变学生原有注意力,导致其在课堂学习心猿意马。教师是教学情景设置的主导者和教学情景变换的操纵者。
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的生涩,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力得以依附,这样才能加深印象,提高记忆的效率。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屈肌”与“伸肌”,笔者设计了 “脚踩到钉子”的情境,生活的常识让学生即刻作出“缩腿”的动作,一条腿抬起来了,另一条腿就必须伸直。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明白了屈肌和伸肌的收缩过程。再多的描述比不上一个简单的动作。又如在讲“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时,让学生两只手分别拿着“-NH2”、“-COOH”手拉手,在拉手时,前一位同学手中的“-NH2”上会脱下“-H”,后一位同学的“-COOH”上会脱下“-OH”,拉在一起的手形成肽键——“-NH-CO-”,脱落下来的“-H”、“-OH”则形成一份子的水(H2O)。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并且在学期结束时对这些内容的记忆仍然十分鲜明。有了具体的情境,学生的记忆也有了可以依附的载体,有了依附的载体也就忘不掉了。有的学生开玩笑说,一手拉一手就会想起脱水缩合。
2 风趣幽默,教学语言生动化
一节课45分钟,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本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而言,是受束缚,被迫的过程,要是教师的语言在稍苍白枯燥的话,这样的课堂无疑成了一种折磨,学生只能像歌里唱的那样“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而生动的语言,让听者如沐春风,不知不觉已然下课。笔者在帮助学生记忆“叶绿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时,来了一句“胡也?ab也!”学生顿时来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又如“早期胚胎的培养液成分”比较复杂: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有机盐、激素、维生素、动物血清,笔者将它比作一碗汤“酸酸咸咸,有两素还有颜色”。这样的课堂依然是教者讲,学者听,可效果较之传统的“听讲”,大不相同。这样的课堂,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样的课堂,妙语连珠,思维碰撞。
3 形式多样,教学过程多样化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规定了教师在讲台上的主导、权威地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只能听讲教条的定义和现成的定论,是知识的接受者。在这种教学格局下,教学双方都处于僵化、呆板的角色定位,教师只能根据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讲解、传授知识,不能发表自己的质疑和看法;学生只能依教学进程学习知识,不能超前,不得滞后。将教学双方思维禁锢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和有限的时间范围。经过长期不断地强化累积,教、学双方都形成了灌输性教、学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节省脑力和体力,并能培养良好品质,使人获益匪浅;不良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无形助长人的惰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学双方都必须跳出传统、落后的灌输性教书和学习的思维习惯阴影。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于策划、组织、引导、帮助、欣赏、鼓励、评价,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学术权威、正统说教的架式,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友好关系;课堂教学要以座谈研讨、双向互动的方式,把发问权、解说权和答辩权还给学生,启发和鼓励学生敢质疑、多设问、常思考、勤探索。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课堂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充满欢笑,学生在笑声中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直观、生动、有趣”地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记忆、理解、掌握;在“交流、展示、互评”中,建立起自信;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焕发出学习动力。
雷默说:“人类的所有体验都是充满了主动感应,主体意识是人的所有体验的一部分,没有主体意识的参与,人的体验就毫无真实性” 。克里斯蒂说过,多感官参与将使教师功力倍增;将使教师具有现代意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将使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地准备。这样做会给课堂带来快乐的气氛,会适应学生,满足各种学习风格的要求,会去享受学生的合作与参与,以及带来巨大的教学成就。因此,我们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是面向各个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让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精神和生物学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