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岁是小儿学说话的时期,成人可以利用语言游戏来发展小儿的认识能力。如“命名游戏”,开始可让小儿辨别物体,知道名称,能根据成人的要求辨认事物。
1岁半以后,小儿能说的话多了,这时,可提高要求,改变游戏方式,如让他重复事物的名称,成人进而指物问小儿:“这是什么?”引导小儿主动说出名称。可以通过命名游戏,让小儿辨别身体各部分名称:头、眼、鼻……也可以这样玩游戏“看谁指得快”:成人说出“眼睛”,小儿应能很快用食指指点自己的眼睛。
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说句子的游戏,如看图或实物时反复让小儿说“这是小猫”,“爸爸上班”。成人还可与小儿共同玩发音和对话的游戏,如成人可发出常见物体的声音,让小儿听并猜出“这是什么”。
语言是事物的符号,具有概括和抽象的性质。1—2岁小儿的思维,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尚不具备抽象、概括能力。因此,若只是同孩子说话,教给他一些词汇,而并不与相应的事物、情景相联系,那么这些词对于小儿就是毫无意义的。把观察实物与发展语言教育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孩子理解语言、记忆,又有助于孩子认识和适应环境。
这种教育是随处可施的。大人可指着家里的各种东西告诉孩子,它们叫什么。乘汽车时,告诉孩子在车窗外出现的卡车、自行车、房子等东西的名称。
二
世界著名的韦氏英语词典编纂者韦伯斯特出生时,他的父亲为他制定了一个教育计划:父亲只说英语,母亲只说法语,祖父只说德语,另外请了一个北欧人作保姆,要她只说她的本国语。这样,韦伯斯特居然从小毫不费劲、自然而然地掌握了4种语言。后来他到外边跟小朋友玩,听到大家全都只说英语,竟感到吃惊。原来,他以为每个人说话都像他父母似的,使用的语言都不一样。从此,他对语言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成为著名的大辞典编纂者。
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期。这里所说的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段时期,虽然也能学习语言,但是年龄越大,学习起来越费劲,也越难学。二是说,幼儿期学得的语言,即使一段时间不用了,也不容易忘记,至少是易于恢复。而且,婴幼儿还具备同时学会几种语言的能力,这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笔者的两个孙子均是在美国出生长大,他们的妈妈是日本人,我们前几年去美国探亲,又教他们说汉语,现在两个孩子年龄不大,却掌握了三种语言)。
作为父母,应当抓住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积极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免错过语言发展的关键年龄,使孩子日后不善交谈、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父母在帮助幼儿学习语言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多给儿童语言交际的机会。例如,经常同孩子一起谈话,教孩子说歌谣,让孩子讲故事等。
2、积极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在儿童已有的词汇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丰富儿童的语言。
3、对于儿童语言中的错误和缺点,父母千万不要嘲笑他们,不要故意重复他们语言中的错误和缺点,要进行正确示范。
4、鼓励儿童多说话,大人要积极而巧妙地回答儿童的发问。
5、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门外语。对孩子学习外语,要求不必过高,可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教一些简单的句子和单词。在幼儿期间学习的外语,对孩子进入学校及长大成人后的外语学习,其良好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还要提醒父母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要注意培养孩子发音清楚、准确,学习说普通话。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口纯正的语音好比是一段优美的乐曲。语音的清晰、准确有赖于听觉的灵敏程度和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因此要训练和保护孩子的听力并且让孩子多练习发音。
2、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掌握丰富的词语。这就要求孩子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词,并能正确了解词语的含义。
3、使孩子掌握基本的、规范的口语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是说者和听者的桥梁。孩子不必也不可能专门学习语法,但在日常语言过程中应该简洁通顺地表达词语的意思,并有一定的语感。
4、不要教孩子“小儿语”。孩子1岁半左右时,通常便能把两三个词组合在一块儿表达意义,进入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妈妈抱”“吃饼饼”。快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妈妈抱毛毛”“妹妹吃饭饭”等,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为孩子只能听懂这种“小儿语”,或觉得很有趣,也用小儿语跟他讲话,如对他说“嘀嘀来了”(汽车来了)……这样做,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语句的时间。因此,不管孩子怎样说话,作父母的都应用正确的语言来对答,用标准的说法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如告诉孩子“大卡车来了,公共汽车来了”。这样,通过父母正确的语言示范,孩子就能较早地说出完整的句子。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岁是小儿学说话的时期,成人可以利用语言游戏来发展小儿的认识能力。如“命名游戏”,开始可让小儿辨别物体,知道名称,能根据成人的要求辨认事物。
1岁半以后,小儿能说的话多了,这时,可提高要求,改变游戏方式,如让他重复事物的名称,成人进而指物问小儿:“这是什么?”引导小儿主动说出名称。可以通过命名游戏,让小儿辨别身体各部分名称:头、眼、鼻……也可以这样玩游戏“看谁指得快”:成人说出“眼睛”,小儿应能很快用食指指点自己的眼睛。
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说句子的游戏,如看图或实物时反复让小儿说“这是小猫”,“爸爸上班”。成人还可与小儿共同玩发音和对话的游戏,如成人可发出常见物体的声音,让小儿听并猜出“这是什么”。
语言是事物的符号,具有概括和抽象的性质。1—2岁小儿的思维,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尚不具备抽象、概括能力。因此,若只是同孩子说话,教给他一些词汇,而并不与相应的事物、情景相联系,那么这些词对于小儿就是毫无意义的。把观察实物与发展语言教育联系起来,既能帮助孩子理解语言、记忆,又有助于孩子认识和适应环境。
这种教育是随处可施的。大人可指着家里的各种东西告诉孩子,它们叫什么。乘汽车时,告诉孩子在车窗外出现的卡车、自行车、房子等东西的名称。
二
世界著名的韦氏英语词典编纂者韦伯斯特出生时,他的父亲为他制定了一个教育计划:父亲只说英语,母亲只说法语,祖父只说德语,另外请了一个北欧人作保姆,要她只说她的本国语。这样,韦伯斯特居然从小毫不费劲、自然而然地掌握了4种语言。后来他到外边跟小朋友玩,听到大家全都只说英语,竟感到吃惊。原来,他以为每个人说话都像他父母似的,使用的语言都不一样。从此,他对语言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后来成为著名的大辞典编纂者。
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期。这里所说的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段时期,虽然也能学习语言,但是年龄越大,学习起来越费劲,也越难学。二是说,幼儿期学得的语言,即使一段时间不用了,也不容易忘记,至少是易于恢复。而且,婴幼儿还具备同时学会几种语言的能力,这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笔者的两个孙子均是在美国出生长大,他们的妈妈是日本人,我们前几年去美国探亲,又教他们说汉语,现在两个孩子年龄不大,却掌握了三种语言)。
作为父母,应当抓住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积极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免错过语言发展的关键年龄,使孩子日后不善交谈、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父母在帮助幼儿学习语言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
1、多给儿童语言交际的机会。例如,经常同孩子一起谈话,教孩子说歌谣,让孩子讲故事等。
2、积极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在儿童已有的词汇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丰富儿童的语言。
3、对于儿童语言中的错误和缺点,父母千万不要嘲笑他们,不要故意重复他们语言中的错误和缺点,要进行正确示范。
4、鼓励儿童多说话,大人要积极而巧妙地回答儿童的发问。
5、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门外语。对孩子学习外语,要求不必过高,可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教一些简单的句子和单词。在幼儿期间学习的外语,对孩子进入学校及长大成人后的外语学习,其良好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还要提醒父母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要注意培养孩子发音清楚、准确,学习说普通话。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口纯正的语音好比是一段优美的乐曲。语音的清晰、准确有赖于听觉的灵敏程度和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因此要训练和保护孩子的听力并且让孩子多练习发音。
2、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掌握丰富的词语。这就要求孩子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词,并能正确了解词语的含义。
3、使孩子掌握基本的、规范的口语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是说者和听者的桥梁。孩子不必也不可能专门学习语法,但在日常语言过程中应该简洁通顺地表达词语的意思,并有一定的语感。
4、不要教孩子“小儿语”。孩子1岁半左右时,通常便能把两三个词组合在一块儿表达意义,进入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妈妈抱”“吃饼饼”。快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妈妈抱毛毛”“妹妹吃饭饭”等,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为孩子只能听懂这种“小儿语”,或觉得很有趣,也用小儿语跟他讲话,如对他说“嘀嘀来了”(汽车来了)……这样做,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语句的时间。因此,不管孩子怎样说话,作父母的都应用正确的语言来对答,用标准的说法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如告诉孩子“大卡车来了,公共汽车来了”。这样,通过父母正确的语言示范,孩子就能较早地说出完整的句子。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