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难自如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1月的一次语文论坛展示课后,台下、门口、电梯中,好几位不认识的老师都给了我热情的赞扬,说这节课收放自如。其实,我心里最清楚,所谓的“收放自如”,对我来说是整节课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在高速运转……上完课,我极度疲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而这,都是我“自找的”。
  这次论坛半天安排了四节展示课。轮到我上场时,发现上一节课的学生没有离开。一问才了解到,周末学校放假,没法调更多学生来校,只有两个班;一个班的学生要参加两节展示课,然后才能回家。内心愧疚无比,临近上课时突然就不想让学生依着我备好的教学流程做“锦上添花”的配合了。PPT不用,教学设计也不管了,我想让学生来主导这一节课。
  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是篇典范的议论文,语言通俗易懂,论述清晰明了。但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例证及结构上的特点,体会周先生写作上“基于读者意识”的构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放弃了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我打算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刚开始的推进还算不错,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于是问题就一个接一个地提了出来——
  问题一:文章既然说“做到繁簡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那后面为什么又要引用顾炎武的话?写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有点矛盾。这是要我们重视繁简,还是不重视呢?
  问题二:为什么当代的创作者都倾向于将文章越写越繁?
  问题三:“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不认为现代人的天赋比不过古人,那么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关呢?
  问题四:古诗比较简短,能表达丰富的情感;我们现在写的文章比较长,也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推崇哪种写作方法呢?
  问题五:这篇文章是1981年写的,最后一段也说这是个“老题目”,那为什么还被编在2017年的教材中?
  五个问题,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其他三个都跳出了文本。从课堂呈现上看,学生的兴奋点也更偏向于这三个问题。这起码说明两点:第一,学生不习惯从文本中梳理问题,更多的是读后感悟与相关性思考;第二,文本解读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没读懂读透课文。更有意思的是,课进行到接近一半时,学生就无问题可问了。看来,《简笔与繁笔》并不是一篇很好掌握的文本。这节课前半部分的“放”也没放得开,没有深入理解,学生很难发现文本中的问题,总觉得没什么可读了。
  “放”不了,就得“收”。我在大脑中迅速地构思下半段的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为目标,生成以下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写简笔与繁笔这个问题,你会不会这样写,为什么?
  问题二: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问题三:如果把第6段作为篇首,文章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是创设一个同理心的情境,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作者的写作构思。该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文本解读不够、浮于表面的现象而设置的。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在师生互动推进中,对文章层进式的写作结构有了清晰的认知。
  第二个问题,是纠正学生对文本整体把握的谬误。《简笔与繁笔》这篇文章,不论是看题目,还是看首段,都会让人误以为论点是“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其实不然。第6段是本文理解的关键,它指出了文章写作的背景和目的,对于把握本文论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先后让学生齐读两遍,提醒他们注意:作者的真正目的是倡议简略为文,避免“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以此明确文章论点。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话,第三个问题就是深入体会作者的匠心了。我让学生尝试着把第6段放在篇首,再根据文本内容调整写作思路。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不同之处:以第6段为篇首,全文的写作风格会产生较大变化。变成什么样?之前什么样?前后一对比,学生很快就明白,《简笔与繁笔》的写作风格是委婉的,而改了之后,文风就变得强硬了。
  三个问题的设置,是基于课前的准备,结合课堂的推进以及生成情况临时拟定的,并且是先后设计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改变学生文本阅读不够全面深入的现状。目的明确,但以什么样的方式设问,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是需要在课堂上当机立断的。这样的随机教学设计,需要相当的脑力与体力的消耗。之前的“放”放不开,“收”就要收得住。第二个问题是之前备课就有的,在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来,可以把课堂的文本解读推向更高层级。
  两个问题先后设置并完成后,我感觉这样还不够,因为这仅仅是梳理了内容,了解了文章的论点,还没有把《简笔与繁笔》读到位。就在边推进边思考的过程中,灵感又突然闪现:抓住第6段,再“放”。
  从课前的“放”到不得不“收”,已经让我体会到课堂上大脑高速运转时近乎真空般的奇妙状态:除了课堂,除了思考,除了学生和我,好像身边的人和物都消失了;精神与思维处于高度的亢奋与紧张状态;要念着之前的问题,处理当下的疑惑,设置之后的步骤。而第二次的“放”,又将我置于面对不可知的生成的境地,能不能“收”,如何“收”,都还是未知数。
  让人欣慰的是,学生很快就从调整与比对中发现了问题,并真正理解了文本论证上的匠心独运。两三个轮回的师生互动后,我们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堂课,两次“放”与“收”,既要面对不可预知的课堂生成,还要让自己进入一个精神高度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对于在较大规模的语文论坛上展示课的我来说,是要面临失败的风险的。不过,根据学情临时生成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策略的随机调整与完善,却给了我诸多意外的收获:
  其一,根据学情量身“订制”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也更能够有效解决学习中的真问题。如果这一节课按我既定的教学设计推进,也可能是一节成功的课,但这种“成功”仅仅是教师的所谓才能的展示,学生只是陪衬,甚至只是道具。   其二,课堂上适当地“放”能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热情,更能激发教师教学策略、教学创意的有效生成。当我在课前宣布放弃已有的教学设计时,不仅学生开心,台下听课的教师也跟着喝彩。因为意料之中的“完美”是可以推想的,而意料之外的惊喜是无法料知的。
  其三,如果说“放”是一种勇气的话,那“收”就是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学的思考与设计,既可以在课前从容地准备,也可以在课中即兴地生成。平时的教学中,一味地按部就班,一味地照本宣科,一味地按教学计划推进,或许会让自己与学生陷入一种教学审美疲劳之中。满足于当下也就限制了未来。时不时为自己设置教学的“陷阱”,把自己推进一种“绝境”,也许能让我们与全新的自我相逢。
  一节课上完,内衣都被汗浸湿了,全身乏力。我深深体会到“收放自如”有多难,但我的收获,却是满满的。
  附:《简笔与繁笔》课堂实录
  师 上课,同学们好!
  生 老师好!
  师 请坐。这节课40分钟,我们一起来学周先生的这篇文章《简笔与繁笔》。我的PPT已经做好了,课也备好了。我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是按我的思路上,还是根据同学们的疑问或想法随便上?(学生窃窃私语,有的说“随便上”。)
  师 好,那我PPT就不翻了啊!随便上呢,我们就随便来聊一聊。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或疑惑,40分钟内把这样的问题解决一下,大家看好不好?(学生点头。)
  师 那我们就简单一点。谁先来?
  生 我有两个疑问。既然作者提倡要“简”,为什么又要引用顾炎武“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这句话?如果本文作者要提倡重视繁简,那么哪里该简,哪里该繁?(学生稍显紧张,表达有点吞吐。)
  师 我发现你有点紧张。其实一戴上耳麦,我也有点紧张。(学生笑。)
  生 (镇定之后,重新说了一遍自己的问题)我是说,文章既然说“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那后面为什么又要引用顾炎武的话?写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有点矛盾。这是要我们重视繁简,还是不重视呢?
  师 我们一起来读第5段。(学生齐读。)
  师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刚才这位同学问:既然说了注重繁简是一件不太困难的事,那为什么又写这篇文章来让我们重视繁简呢?从文本中找,答案在哪?仔细推敲或者咀嚼,有些文字我们没有把握清楚。本段有这么一句“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大家把“太困难”三个字画出来。什么叫“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前提是它困难还是不困难?
  生 困难。
  师 前提是有些困难,写文章是有困难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等会讨论好不好?其他同学有没有问题?
  生 为什么当代创作者都倾向于将文章越写越繁?
  师 你这问题从哪来的?
  生 我就是平时看一些影视作品还有小说,发现它们都是一部、两部、三部、四部,好像永远都没个尽头。
  师 原因很复杂,也是多方面的。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某一方面的答案?
  生 单纯从创作的意义来讲,可能是因为现在是文字和信息都爆炸的时代,有些创作者的水平不足以到达鲁迅先生和施耐庵那样的水平,所以他们只能一部接一部地敘述下去。
  师 我还是坚持我刚刚的建议,请在文章中找。请看第6段:“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不容忽视。”当然我也可以再加一条,他写的字越多,卖的钱越多。这位同学已经把问题拓展到当前了。就这篇课文来看,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 “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不认为现代人的天赋比不过古人,那么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有关呢?
  我知道古人一般是流行拜师的,拜师学艺他们一般都有专精,比如专精于写文章,专精于某种事情。而我们现在都是提倡全面发展,但是有些人确实是某些地方天赋不足,比如我们班有个人数学上是天才,但语文上确实是……(学生笑。)
  师 我们又回到原来的问题了。大家注意,我们在读一篇文章时会被一些词困扰。比如第6段的第一个词“现今”,大家自然而然就联系到了当今。这篇文章写于什么年代?(学生翻书找。)
  师 是1981年,你们还没出生。1981年的当今和2017年的当今,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1981年。
  生 和现在的一些文章相比,古诗比较简短,能表达丰富的情感;我们现在写的文章比较长,也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推崇哪种写作方法呢?
  师 你觉得呢?
  生 我觉得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 那我们是不是回到过去,都用文言文写作?(学生笑。)
  生 这篇文章是1981年写的,最后一段也说这是个“老题目”,那为什么还被编在2017年的教材中?
  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学生笑)这篇文章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大家把例证梳理一下,看看例证有哪些?
  生 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民国的鲁迅,还有金圣叹、顾炎武。
  师 注意注释中的年代,金圣叹和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人,另外还有南朝的刘勰。例证从南朝到民国,那民国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后呢?有没有举例子?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到80年代初,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前面同学关于当代小说创作的问题,也旁证了直到如今,也没有解决。这就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了。
  师 还有问题吗?没有,那我来问了,好不好?
  生 好。
  师 大家齐读第6段——(学生齐读。)
  师 下面提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如果是你写,你会不会这样写,为什么?刚刚有同学谈到写议论文,如果你写简笔与繁笔这个问题,你会不会这样写,为什么?   生 我会这样写,这篇文章是层进式结构,这种写法会让论证更加充分。
  师 你看出来这篇文章是层进式的?那告诉我它的层进思路。
  生 首先以《水浒传》为例,讲述简笔的用法、用得好的地方。然后到第4段用鲁迅的文章来论证繁笔用得好的地方。第5段说文章繁简要得体,不可全都是简或全都是繁。第6段补充阐述现在创作的趋势,写得越长越繁重,忽视了简笔的用法。第7段总结。
  师 好的。我们在学一篇文章,特别是议论文的时候,要学会把脉络理清楚。刚刚他梳理了这篇文章的脉络,有几个细节我们注意一下。第一,他说“以《水浒传》为例,讲述简笔的用法,以鲁迅的《社戏》为例,谈的是繁笔”,请问对不对?
  生 《水浒传》谈论的有简笔也有繁笔。
  师 第2、3段以《水浒传》为例谈繁笔怎么好,简笔怎么好。那么第2、3段和第4段是什么关系?第4段怎么又说繁笔呢?
  生 第4段说的是繁笔真正的含义,它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啰唆。第2、3段与第4段之间是照应关系。
  师 第4段第一句话:“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唆。”这里举了一个啰唆的例子,这是繁笔里面很特殊的一个例子,也就是你刚才讲的一个词——“层进”。
  师 第二个要注意的细节,前面同学说第6段是补充。你觉得是补充的作用吗?
  生 我觉得第6段不完全是补充,它更是直接阐明了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师 很好,这是这篇的写作意图。
  师 我们把这篇文章的思路理一理,思考下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生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师 大家再看一看这篇文章。把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论点,行不行?
  生 第6段中,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更想表达的是一种倡议,使当时的作者尽量做到简略为文,避免“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
  师 也就是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话中提到的“提倡简练为文”。这篇文章其实很特殊,第一段看起来好像给了我们一个论点,然后第2、3段自然地写下去,然而到最后我们发现,他想表达的意思还是提倡简略为文。
  师 下一个问题:如果我把第6段作为篇首,文章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 如果把第6段放开头,那这篇文章就会阐述简笔与繁笔的问题所在,就不像第 2、3段那样阐述简笔的优点,而是会把当时文章存在的问题写出来。
  师 也就是说,如果把第6段放首段,文章重点就是谈论简笔问题,繁笔就会成为对立面,成为批判的对象了。我们比对一下: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不同呢?
  生 如果将第6段放开头,就等于作者一开始就给我们判断好了简笔与繁笔哪个更重要,而原文是把简笔与繁笔的好处与坏处都说了,让你自己去判断。
  师 这两种写作风格如果各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是什么?
  生 本来的风格是讲道理的。
  师 那我们改过的就是不讲道理?(学生笑。)
  生 是强硬的。
  師 强硬的,这个词用得好。那原文的风格呢?
  生 是委婉的。
  师 非常好,原来是委婉的,调过后就是强硬的。那强硬的写法有什么不好呢?
  生 人嘛,多少会有些叛逆心理,如果一开始就用强硬的态度,看他的文章时就不会持平和的态度,而是会倾向于另一面,就很难把握作者真正的意图,甚至只会挑毛病了。
  师 换句话说,采用委婉的写作思路,可以慢慢地把读者带进去。如果把第6段放篇首,那火药味就重了,就很难达到劝说和引导的作用。所以作者在为文的时候,是循循善诱的,先说简也好,繁也好,然后慢慢地告诉你最好还是简。我们看文章开篇第一个词“从来”,其实作者是有立场的,“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掷地有声。然后说“诚然……然而……有时……”这样慢慢地把你带进去。这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策略。
  师 最后一个小问题,这篇文章举的都是从南朝到民国的例子,如果你写议论文的话,会不会用这些例子?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有好几个学生问我:周先慎先生写简笔与繁笔,但是感觉周先生例证用得有点繁了。那我们平时写作文能不能这样写呢?
  生 我不会这么写。平时写的都是考场作文,用这么多古人的例子,会让自己的思想很古旧,也很难和现今的事实联系起来,有脱节的感觉。有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吧,他写得就很自然。
  师 他这样的例子为什么就自然呢?
  生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释,他这篇文章引用例证,后面都有分析论述。如果例子是血肉的话,那分析论述就是骨头。如果没有分析论述,那就只是一摊肉。这篇文章,它看似全是例子,但仔细一看,作者对每一个例子都有独特的分析。
  师 也就是他的例子已经融入论证。还有一个问题大家也要注意,在80年代很多人十年都没读书了,《水浒传》没读,更不用说刘勰的文字。他这些例子在那个年代是新鲜的。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还要注意阅读的对象。这篇文章在特定的年代,有特定的阅读对象。他的例子如果我们再用的话就会发现不好用,因为年代不对。
  师 前面让大家提问的时候,有同学想努力挣脱这篇文章的束缚,试图问一个更大的、更有意义的、掷地有声的问题。而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篇文章我们还没有读懂。一篇文章我们要认认真真去读,读它的文字,读它的语言,读它的脉络,读它的构思以及文章背后的想法。把文章清清楚楚地理出来,才能有明确的认识,有好的接受与感悟。谢谢大家,下课!
  (该课堂实录由谢海霞老师整理)
其他文献
摘要:郭初阳的《平等》一课教学,同以前的课一样,仍是“内容为王”,其最大的魅力来自对教学内容的开掘,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带到一个开阔地带。郭初阳找到了一个与教学主题高度契合的作品,作品中的故事既是手段,也是本体。思辨是方法,也是目标。这节课还让我们看到了一般小学课堂极难看到的思辨的深度。其间,我们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儿童哲学的光芒。  关键词:故事思辨儿童哲学  听闻初阳给小学六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儿童哲学
期刊
摘 要:武健老师的《简笔与繁笔》一课教学做到了灵动生成、繁简得宜。难在灵动生成,以学生的问题引导课堂,学什么、怎样学,课堂由学生决定。从课堂布局上看,先放后收,既放手又不完全放手。稳在渗透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从“怎样表达”中读出特定的内涵,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巧在读写共生,让学生领悟到作文需要什么样的简繁和怎样做到合理的简繁,变“授”为“学”。  关键词:灵动生成 渗透方法 读写共生  周先慎先生的
期刊
摘 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在音乐课堂中捕捉形象美,感受旋律美,品味歌词美,体悟情感美,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为学生音乐素养奠基。  关键词:形象美 旋律美 歌词美 情感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相关艺术活动,深化审美体验,是提升
期刊
摘 要: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从而形成目标系统,指引教学的方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例,说明: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可以从学科性、关联性、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单元教学重点的确立可以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单元教学难点的确立有学习心理和教学反思两个来源。  关键词:单元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期刊
摘 要:针对四位选手执教同一内容的活动细节,从新知导入、词汇教学、文本引导、活动设计、收尾教学五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信息交流、互动建构、联系生活、基于检测、思维延伸的重要性,提出关注学习兴趣、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同课异构 教学活动 细节分析  近日,笔者观摩了常熟市青年教师的评优课,四位选手同时教学沪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5 Friend
期刊
【编者按】 本期聚焦的主题是“评分规则”,研究表现性评价中的评分规则的形成与运用。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本次课堂观察,执教者和观课者没有兵分两路,而是始终处于互动状态,从而使得问题更聚焦,观察更到位,研究更深入。  摘 要:评分规则是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分类考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学习目标聚焦于学生诗文的朗读训练,关于朗读的评分规则即关于“学生朗读得怎么样”的具体描述。课堂上,规则的形成与运用是
期刊
摘 要:《大还是小》一课教学难能可贵,体现了一种关于“大小之辨”的价值澄清。明确精当合宜的目标,以识字教学为“大”;启动感性灿烂的导入,以用足插图为“大”;遵循整体教学的原则,以随文识字为“大”;重视语言图式的化用,以激荡语言为“大”;确立交际分享的理念,以续接生活为“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大小之辨 价值澄清  一、教学实录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本中的小朋友穿衣图。)  师
期刊
摘 要:从化学的视角看,我们身边有着太多的“规律和异常”(“普遍和独特”)。在化学教学中,当学生察觉到一些“异常”,又不能用已有“规律”来同化,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质疑、发问(或者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具备顺水推舟(以学定教)的生成导向意识,解决教学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理顺思路、构建体系、内化知识。具体实践有:解答“异常”现象,强化实证观念;解答“异常”物质,提升微观认识;解答“异常
期刊
摘 要:《西游记》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为了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不只浮在故事情节的表面,在阅读任务中设计了一些拓展内容,通过检测阅读内容、感受“同中有异”、体悟“异中趋同”等教学环节,完成从故事情节着手分析艺术特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西游记》 阅读指导 故事情节 艺术特色  《西游记》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如何让学生对这部名著的阅读不只浮在故事情节的表面?  阅读指导课之前,我布置了细
期刊
摘 要:尽管“理解”是深层次的,但依然可以透过学生的表现判定他们是否理解学习任务。Unit 7 Summer第一课时教学,执教的徐老师通过“前置学习”“主题引学”“逆向设计”三方面,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任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从而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目标。从该课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相比于学习任务本身、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设计对学生任务的理解影响更为巨大。  关键词: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