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本期聚焦的主题是“评分规则”,研究表现性评价中的评分规则的形成与运用。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本次课堂观察,执教者和观课者没有兵分两路,而是始终处于互动状态,从而使得问题更聚焦,观察更到位,研究更深入。
摘 要:评分规则是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分类考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学习目标聚焦于学生诗文的朗读训练,关于朗读的评分规则即关于“学生朗读得怎么样”的具体描述。课堂上,规则的形成与运用是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中进行的,是在师生互动中渐渐形成的,并且发挥着良好的导学功能。通过此次课堂观察,得出结论: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前提是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且用好评分规则,归宿是促进学生基于学科特质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评分规则 朗读
本次我们要研究的是“表现性评价”,具体到我们观察小组的观察主题,是“评分规则如何形成与运用”。本次课堂观察与课堂探索融为一体,因为如果没有专业的设计,我们很难在课堂上看到“评分规则”,因此,执教者周裔老师始终与观察者处于互动状态之中。
一、我们要观察什么?——评分规则在课堂中如何形成、怎么运用
呼应当下核心素养落地的诉求,与传统纸笔测试不同,我们需要设计“表现性评价”。何为表现性评价?周文叶博士认为,表现性评价是指在目标的导引下,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表现性评价包括“三要素”:一是表现性目标,应体现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能力;二是表现性任务,要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设计“复杂任务”;三是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是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分类考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4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下大雨》《雨后》《会走路的树》,是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或散文,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周老师把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聚焦在儿童诗文的朗读训练上。关于朗读的评分规则即关于“学生朗读得怎么样”的具体描述,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用于评价学习的基本依据。
本次观察,我们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看到“朗读评分规则的形成与运用”。
二、我们如何做观察准备?——教学准备与观察工具开发
(一)执教教师的工作准备
2018年3月22日,研究小组将观察主题初定为“指向朗读的表现性评价”,但嵌入表现性评价的教学设计,尤其对于评分规则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是周老师第一次尝试,可谓一筹莫展。
3月28日,张菊荣校长参与讨论,研究小组将观察主题进一步聚焦为“表现性评价的形成与运用”。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明确了“基于朗读标准设计评分规则,基于评分规则设计教学过程”的思路。之后,周老师细化了朗读标准,她将关键指标指向“静静安睡(雨滴)”“欢快游泳(小鱼)”“美美穿梭(蝴蝶)”“响亮歌唱(蝈蝈)”“轻柔甜蜜(星星新月)”“小大突出(荷叶)”6个方面,这6个方面的朗读情况分别描述为读得好、中、差的表现。
(二)观察小组的工具准备
根据周老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开发了两份课堂观察量表:《评分规则如何形成与运用的观察量表》和《评分规则运用效果的观察量表》,分别见表1、表2。
(三)观察小组的分工与合作
我们选择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全班共45位学生,分为11个小组,第1~10组每组4人,第11组5人)作为样本,根据座位表给观察组的教师分工,同时还准备了录音、拍照、纸笔记录等工具。观察小组共6位教师,具体分工为:倪雪明老师观察第1小组和第2小组;杨艳老师观察第3小组和第4小组;周敏老师观察第5小组和第6小组;夏秀珍老师观察第7小组和第8小组;姚思阳老师观察第9小组和第10小组;笔者观察第11小組。其中,笔者负责《评分规则如何形成与运用的观察量表》的汇总,周敏老师负责《评分规则运用效果的观察量表》的汇总。
三、我们看到了什么?——观察结果与结论判断
3月30日,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表现性评价研讨活动在太湖校区进行。上午第2节课,观察小组观摩了周老师的课堂;第3节课及午休时间,研究小组对教学进行了讨论与汇总;下午第1节课,向参加活动的专家与教师汇报观察报告。活动结束后,又对报告进行修订,本报告即修订版。
(一)我们看到了评分规则的作用与意义
课堂上,教师指导朗读的过程如下:范读(引出规则)→自读(运用规则)→互读(运用规则)→朗读分享(运用规则)。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形成和运用朗读评分规则的过程。
1. 评分规则的形成与运用是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中进行的。
周老师颇有创意地用了一个“小小荷叶朗诵家”的“贴星图”(见图1),让学生基于评分规则进行自评(即将水滴、小鱼等6项内容的朗读得星情况进行自评)。
课后,我们收集全班45位同学的“小小荷叶朗诵家”贴星图,惊喜地发现:读出“雨滴的静静安睡”的有44人,占98%;读出“小鱼的欢快游泳”的有45人,占100%;读出“蝴蝶的美美穿梭”的有42人,占93%;读出“蝈蝈的响亮歌唱”的有43人,占96%;读出“星星与月亮的轻柔甜蜜”的有38人,占84%;读出“荷叶的小大突出”的有38人,占84%。学生整体朗读表现较好。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喜欢做动作;二是教师对“朗读秘诀”指导比较到位。特别是在范读环节形成了评分规则,在自读互读和诵读分享环节运用规则,营造出了合乎真实的情境,激励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展示,并且乐此不疲,收获较多。
2.评分规则是在师生互动中渐渐形成的。
评分规则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学习第2~4小节的范读环节,师生自始至终处于互动之中,渐渐体悟到6条“朗读秘诀”,最终形成了评分规则。
首先,教师导入:“老师练了一个晚上,如何读好各自的语气。请你们来听一听,说说哪里读得好?或者哪里不好的,还需要怎样改进?”然后,教师在动作融入和声情并茂中范读。学生交流“读得好”的句子和原因,相机互动问答,用儿童的语言形成评分规则,分“事物”“特征”两行依次板书——雨滴静静安睡;小鱼欢快游泳;蝴蝶美美穿梭;蝈蝈响亮歌唱;星星和新月轻柔甜蜜。比如,学生交流读得好的句子时,有的说:“小鱼一句要读得特别轻,因为小鱼要睡觉了。”又如,学生表达清楚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张贴评分规则“欢快游泳”,相机让学生个体试读和小组“开火车”试读,并且跟上评价语言:“你是一条欢快游泳的小鱼。”“读得真好,我好像看到一条活泼的小鱼。”再如,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一句老师读得响亮轻快,感到了生活的快乐;有的学生说老师读“新月”一句时好像躺在妈妈怀里听摇篮曲,体会到了朗读语调的轻柔甜蜜。整个环节,通过教师的范读、问答、点拨,学生的“开火车”读、个别读、男女生合作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引领、启发和感染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地投入其中,读出了6个事物的不同特征,形成了教师和学生认可的评分规则,为后续的规则运用做了有效的铺垫。 3.评分规则发挥着良好的导学功能。
纵观“自读—互读—朗读分享”环节,教师聚焦朗读,创设“小小荷花朗诵家”的真实情境,运用评分规则的秘诀,引导学生充分练习、深度学习,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
比如运用评分规则进行“自读”。教师先提出任务“当小小荷叶朗诵家”:(1)用黑板上的朗读秘诀,练习读第2~4小节;(2)每达到一项在相应的序号上贴上一颗星;(3)多次朗读,直到得满六星。接着,学生根据评分规则,自由练读第2~4小节,并自评星级,贴星。如第1组、第2组的8位学生第一遍都读得很认真,然后开始贴星。1组4号女生朗读响亮,贴完星之后又开始继续朗读,给自己六星。1组的1号、3号和2组的3号朗读底子很好,第一遍就听出了读得不错,各给自己六星。第2组4号先试读全文,之后按不同语气要求分节多次朗读,如“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放低声音、轻声朗读,体会水滴“静静安睡”的意境,多次朗读达到得星要求后才给自己贴上五星。
比如运用评分规则进行“互读”。教師指名三位学生展示自读结果。第一位学生读第2~4小节,语气运用到位,并且配上动作,声音响亮,读出了语气的轻缓变化。第二位女生朗读时自评为五星,而同学们一致给出六星评价。第三位学生朗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减弱了音量,体现出“静静安睡”的意境,教师跟上评价:“你在朗读的时候还配上了动作,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评分规则的形成和运用时间不够充分。
就朗读规则中的“小大突出”(读出荷叶大大小小的感觉)而言,学生的练习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如第10组3号同学,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前面的内容都要读很多次才贴上星,导致后面的内容都没有时间练读,便拿不到星了;部分学生来不及贴上自评星,从而影响了朗读分享的实效。
2.评分规则的形成和运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脱节。
虽然总体朗读效果比较好,但各项之间有差异,比如朗读规则中的“轻柔甜蜜”一项,得星人数仅38人,占全班比例的84%,是六个子项中分值最低的。究其原因,读出星星新月的轻缓感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而体验妈妈带给孩子的温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点遥远,空间上有间隔。
3.朗读表现和评分规则的结合不够完善。
在“朗读分享”环节,规则并没有真正根植于心,当学生展示朗读结束后,教师问:“起来展示的同学读得怎么样?”学生只会说“读得很好”,教师就草草收兵了,没有将评分规则与朗读表现一一对应与匹配,没有具体描述读得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不足在什么地方,没有将朗读表现和规则之间联系起来考量。
四、我们有什么建议?——评分规则形成和运用的实际诉求
(一)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前提是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
规则的形成与运用在于了解学生实际,如读出荷叶大大小小的感觉,学生练习时间不足,来不及贴自评星时,教师要发挥导学作用,要照顾个别差异,留足朗读的有效训练时间,甚至提供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准确完成指定动作和任务。
(二)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且用好评分规则
比如教师对雨滴的朗读指导比较到位,采用想象雨点、朗读秘诀、小小朗诵家等方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评分规则,朗读达成度较高。在学生自读互评时,可以结合已经形成的规则,相机点拨读好的真实原因,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指导学生用朗读规则去思考、朗读、评价、反馈,以规则促进朗读能力的螺旋上升。
(三)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归宿是促进学生基于学科特质的深度学习
就本课而言,“学生朗读得怎么样”是师生、生生之间用于评价学习的基本依据,是预设语言的发展“点”和生成语言的训练“块”的主要载体,是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评分规则的立足点,还是要回到教材、学生和语言训练的原点,用“大概念”思想完善评分规则,长程设计单元教学,凸显对朗读评分规则的考量,并以此推进师生、生生的深度学习。这样,我们便可以更加自信地“咬定青山不放松”,让真实的“小小朗诵家”微笑着迎接新的任务,分享真实的学习快乐。
摘 要:评分规则是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分类考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学习目标聚焦于学生诗文的朗读训练,关于朗读的评分规则即关于“学生朗读得怎么样”的具体描述。课堂上,规则的形成与运用是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中进行的,是在师生互动中渐渐形成的,并且发挥着良好的导学功能。通过此次课堂观察,得出结论: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前提是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且用好评分规则,归宿是促进学生基于学科特质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评分规则 朗读
本次我们要研究的是“表现性评价”,具体到我们观察小组的观察主题,是“评分规则如何形成与运用”。本次课堂观察与课堂探索融为一体,因为如果没有专业的设计,我们很难在课堂上看到“评分规则”,因此,执教者周裔老师始终与观察者处于互动状态之中。
一、我们要观察什么?——评分规则在课堂中如何形成、怎么运用
呼应当下核心素养落地的诉求,与传统纸笔测试不同,我们需要设计“表现性评价”。何为表现性评价?周文叶博士认为,表现性评价是指在目标的导引下,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表现性评价包括“三要素”:一是表现性目标,应体现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能力;二是表现性任务,要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设计“复杂任务”;三是评分规则。
评分规则是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分类考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4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下大雨》《雨后》《会走路的树》,是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或散文,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朗读。周老师把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聚焦在儿童诗文的朗读训练上。关于朗读的评分规则即关于“学生朗读得怎么样”的具体描述,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用于评价学习的基本依据。
本次观察,我们希望在课堂上能够看到“朗读评分规则的形成与运用”。
二、我们如何做观察准备?——教学准备与观察工具开发
(一)执教教师的工作准备
2018年3月22日,研究小组将观察主题初定为“指向朗读的表现性评价”,但嵌入表现性评价的教学设计,尤其对于评分规则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是周老师第一次尝试,可谓一筹莫展。
3月28日,张菊荣校长参与讨论,研究小组将观察主题进一步聚焦为“表现性评价的形成与运用”。周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明确了“基于朗读标准设计评分规则,基于评分规则设计教学过程”的思路。之后,周老师细化了朗读标准,她将关键指标指向“静静安睡(雨滴)”“欢快游泳(小鱼)”“美美穿梭(蝴蝶)”“响亮歌唱(蝈蝈)”“轻柔甜蜜(星星新月)”“小大突出(荷叶)”6个方面,这6个方面的朗读情况分别描述为读得好、中、差的表现。
(二)观察小组的工具准备
根据周老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开发了两份课堂观察量表:《评分规则如何形成与运用的观察量表》和《评分规则运用效果的观察量表》,分别见表1、表2。
(三)观察小组的分工与合作
我们选择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全班共45位学生,分为11个小组,第1~10组每组4人,第11组5人)作为样本,根据座位表给观察组的教师分工,同时还准备了录音、拍照、纸笔记录等工具。观察小组共6位教师,具体分工为:倪雪明老师观察第1小组和第2小组;杨艳老师观察第3小组和第4小组;周敏老师观察第5小组和第6小组;夏秀珍老师观察第7小组和第8小组;姚思阳老师观察第9小组和第10小组;笔者观察第11小組。其中,笔者负责《评分规则如何形成与运用的观察量表》的汇总,周敏老师负责《评分规则运用效果的观察量表》的汇总。
三、我们看到了什么?——观察结果与结论判断
3月30日,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表现性评价研讨活动在太湖校区进行。上午第2节课,观察小组观摩了周老师的课堂;第3节课及午休时间,研究小组对教学进行了讨论与汇总;下午第1节课,向参加活动的专家与教师汇报观察报告。活动结束后,又对报告进行修订,本报告即修订版。
(一)我们看到了评分规则的作用与意义
课堂上,教师指导朗读的过程如下:范读(引出规则)→自读(运用规则)→互读(运用规则)→朗读分享(运用规则)。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形成和运用朗读评分规则的过程。
1. 评分规则的形成与运用是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中进行的。
周老师颇有创意地用了一个“小小荷叶朗诵家”的“贴星图”(见图1),让学生基于评分规则进行自评(即将水滴、小鱼等6项内容的朗读得星情况进行自评)。
课后,我们收集全班45位同学的“小小荷叶朗诵家”贴星图,惊喜地发现:读出“雨滴的静静安睡”的有44人,占98%;读出“小鱼的欢快游泳”的有45人,占100%;读出“蝴蝶的美美穿梭”的有42人,占93%;读出“蝈蝈的响亮歌唱”的有43人,占96%;读出“星星与月亮的轻柔甜蜜”的有38人,占84%;读出“荷叶的小大突出”的有38人,占84%。学生整体朗读表现较好。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学生比较喜欢小动物,喜欢做动作;二是教师对“朗读秘诀”指导比较到位。特别是在范读环节形成了评分规则,在自读互读和诵读分享环节运用规则,营造出了合乎真实的情境,激励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展示,并且乐此不疲,收获较多。
2.评分规则是在师生互动中渐渐形成的。
评分规则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学习第2~4小节的范读环节,师生自始至终处于互动之中,渐渐体悟到6条“朗读秘诀”,最终形成了评分规则。
首先,教师导入:“老师练了一个晚上,如何读好各自的语气。请你们来听一听,说说哪里读得好?或者哪里不好的,还需要怎样改进?”然后,教师在动作融入和声情并茂中范读。学生交流“读得好”的句子和原因,相机互动问答,用儿童的语言形成评分规则,分“事物”“特征”两行依次板书——雨滴静静安睡;小鱼欢快游泳;蝴蝶美美穿梭;蝈蝈响亮歌唱;星星和新月轻柔甜蜜。比如,学生交流读得好的句子时,有的说:“小鱼一句要读得特别轻,因为小鱼要睡觉了。”又如,学生表达清楚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张贴评分规则“欢快游泳”,相机让学生个体试读和小组“开火车”试读,并且跟上评价语言:“你是一条欢快游泳的小鱼。”“读得真好,我好像看到一条活泼的小鱼。”再如,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一句老师读得响亮轻快,感到了生活的快乐;有的学生说老师读“新月”一句时好像躺在妈妈怀里听摇篮曲,体会到了朗读语调的轻柔甜蜜。整个环节,通过教师的范读、问答、点拨,学生的“开火车”读、个别读、男女生合作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引领、启发和感染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地投入其中,读出了6个事物的不同特征,形成了教师和学生认可的评分规则,为后续的规则运用做了有效的铺垫。 3.评分规则发挥着良好的导学功能。
纵观“自读—互读—朗读分享”环节,教师聚焦朗读,创设“小小荷花朗诵家”的真实情境,运用评分规则的秘诀,引导学生充分练习、深度学习,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
比如运用评分规则进行“自读”。教师先提出任务“当小小荷叶朗诵家”:(1)用黑板上的朗读秘诀,练习读第2~4小节;(2)每达到一项在相应的序号上贴上一颗星;(3)多次朗读,直到得满六星。接着,学生根据评分规则,自由练读第2~4小节,并自评星级,贴星。如第1组、第2组的8位学生第一遍都读得很认真,然后开始贴星。1组4号女生朗读响亮,贴完星之后又开始继续朗读,给自己六星。1组的1号、3号和2组的3号朗读底子很好,第一遍就听出了读得不错,各给自己六星。第2组4号先试读全文,之后按不同语气要求分节多次朗读,如“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放低声音、轻声朗读,体会水滴“静静安睡”的意境,多次朗读达到得星要求后才给自己贴上五星。
比如运用评分规则进行“互读”。教師指名三位学生展示自读结果。第一位学生读第2~4小节,语气运用到位,并且配上动作,声音响亮,读出了语气的轻缓变化。第二位女生朗读时自评为五星,而同学们一致给出六星评价。第三位学生朗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减弱了音量,体现出“静静安睡”的意境,教师跟上评价:“你在朗读的时候还配上了动作,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评分规则的形成和运用时间不够充分。
就朗读规则中的“小大突出”(读出荷叶大大小小的感觉)而言,学生的练习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如第10组3号同学,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前面的内容都要读很多次才贴上星,导致后面的内容都没有时间练读,便拿不到星了;部分学生来不及贴上自评星,从而影响了朗读分享的实效。
2.评分规则的形成和运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脱节。
虽然总体朗读效果比较好,但各项之间有差异,比如朗读规则中的“轻柔甜蜜”一项,得星人数仅38人,占全班比例的84%,是六个子项中分值最低的。究其原因,读出星星新月的轻缓感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而体验妈妈带给孩子的温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点遥远,空间上有间隔。
3.朗读表现和评分规则的结合不够完善。
在“朗读分享”环节,规则并没有真正根植于心,当学生展示朗读结束后,教师问:“起来展示的同学读得怎么样?”学生只会说“读得很好”,教师就草草收兵了,没有将评分规则与朗读表现一一对应与匹配,没有具体描述读得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不足在什么地方,没有将朗读表现和规则之间联系起来考量。
四、我们有什么建议?——评分规则形成和运用的实际诉求
(一)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前提是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
规则的形成与运用在于了解学生实际,如读出荷叶大大小小的感觉,学生练习时间不足,来不及贴自评星时,教师要发挥导学作用,要照顾个别差异,留足朗读的有效训练时间,甚至提供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准确完成指定动作和任务。
(二)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且用好评分规则
比如教师对雨滴的朗读指导比较到位,采用想象雨点、朗读秘诀、小小朗诵家等方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评分规则,朗读达成度较高。在学生自读互评时,可以结合已经形成的规则,相机点拨读好的真实原因,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指导学生用朗读规则去思考、朗读、评价、反馈,以规则促进朗读能力的螺旋上升。
(三)规则形成与运用的归宿是促进学生基于学科特质的深度学习
就本课而言,“学生朗读得怎么样”是师生、生生之间用于评价学习的基本依据,是预设语言的发展“点”和生成语言的训练“块”的主要载体,是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评分规则的立足点,还是要回到教材、学生和语言训练的原点,用“大概念”思想完善评分规则,长程设计单元教学,凸显对朗读评分规则的考量,并以此推进师生、生生的深度学习。这样,我们便可以更加自信地“咬定青山不放松”,让真实的“小小朗诵家”微笑着迎接新的任务,分享真实的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