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克“海战”题材伦敦易主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托克“海战”题材伦敦易主


  3月19日,佳士得在倫敦举行了“伯克希尔郡切维利及五场重要欧洲私人珍藏拍卖”,301件拍品成交264件,共收获167.325万英镑总成交额。
  本次拍卖拍品品类涉及英伦与欧洲家具、瓷器、玻璃器皿、银器、现代英国艺术品、古典大师画作,以及来自中国与伊斯兰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其中,荷兰画家亚伯拉罕·斯托克的布面油画《荷兰人的战争》以7.5万英镑成交,摘得桂冠。
  斯托克1644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以描写海战、地中海海港、河流、小镇以及捕鲸探险而闻名。在《荷兰人的战争》中,他对船只、索具和船帆的刻画非常准确,对船上的人物描绘也十分娴熟。


上海嘉禾3月“触网”连战连捷


  自上海嘉禾3月首次推出网络拍卖专场以来,可谓越战越勇、连战连捷。3月29日结拍的“琥珀光·中外老酒专场(第一期)”,32件拍品全部易主,共取得82.016万元成交额。其中,一坛60斤装巴拿马100周年纪念黑坛限量贵州茅台酒从28万元起拍,经过33次出价以38.39万元成交,成为本场最高价拍品。此款茅台酒是贵州茅台股份公司为纪念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金奖100周年而推出的一款特别纪念限量款60斤大坛酒,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此外,当日结束的“卷云集·紫砂文玩专场(第一期)”也获得佳绩,29件拍品全部成交,共拍得17.303万元。其中,一把清晚期龙印款朱泥梨形壶以无底价起拍,经过74次出价后以3.355万元成交,名列专场第一。而在3月22日结拍的“四海集珍——中国书画作品专场(第一期)”中,36件拍品同样取得了百分百成交的战绩,总成交额达72.204万元。


北京保利邀新锐设计师再赴拍场


  当下,拍卖市场活跃着一群对美、设计、艺术形态有更高追求的藏家。针对这一收藏群体,日前,北京保利拍卖珠宝钟表尚品部发出征集邀请,希望对设计拥有独到见解和满腔热情的新锐设计师将作品呈现于拍场,共同点亮第二届新锐设计师拍卖专题。
  据了解,2019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全新推出了由设计师联盟组成的新锐设计师拍卖板块,首次成系统、成体系地亮相拍卖市场,而该板块一经推出就收获了大量的咨询和委托,所有拍品全部成交,表现尤为亮眼。因此,珠宝钟表尚品部希望继续将中国原创设计力量推至更广大的舞台,让中国艺术逐步彰显自己的标签和话语权。


西泠网拍20个专场成交率达89%


  经过四天的“指尖”角逐,3月23日,“西泠网拍·艺是三月月拍”20个专场全部结拍,1278件拍品成交1138件,成交率达89%,成交总额达1230.82万元。其中,中国书画作品专场成交额最高,斩获147.92万元。而外国名人手迹、吴励石上款及旧藏书画作品无底价专场、花开并蒂·设计师珠宝、同一上款近现代书画作品、中国陈年名酒、历代造像艺术六个专场则取得百分百成交。
  进入4月,西泠网拍将更加热闹。“西泠网拍·艺是四月大拍”将从4月19日起线上预展,4月24日开拍,结拍日期为4月28日。此次网拍依旧推出了诸多颇具特色的专场,如中国现当代名家油画专场、首届当代名家书画专场、刘开渠上款及旧藏无底价专场、叶恭绰上款及旧藏无底价专场、明清金石家书札小品专场、中国书画扇画作品专场、古籍碑帖美术文献专场、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等。据悉,本次网拍目前仍在持续征集中。
其他文献
拍卖公司纷纷转向线上,与此同时,不少艺博会也瞄准线上。对于艺术品交易而言,春暖花开的时节,原本是各大艺博会陆续启幕的“黄金时期”。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个春天要想寻找艺博会的“春意盎然”,还得借助互联网。近段时间以来,因为原定的线下展览计划被取消,线上艺博会开始变得流行。不少画廊纷纷“触网”,登上电商平台,甚至连画廊主也亲自出马,摇身一变成了“直播带货王”。纷纷走上“云端”  3月25日,
期刊
近年来,无论是展览活动还是市场交易,龙泉青瓷频频登上“热搜榜”。尤其是去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大展,更是引发了一股观展热潮。由此也足见龙泉青瓷的魅力。  本期特别邀请了著名瓷器鉴赏家翟健民先生,通过他讲解的三件龙泉窑瓷器,读者会对古代龙泉青瓷的鉴赏要点有所了解,也能从中体味到古瓷收藏的别样乐趣。  它并非五大名窑之属,却令宫廷内外争相把玩,四海五洲一路畅销,成为欧洲人眼
期刊
四月草长莺飞,“世界读书日”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的日子不应该只是一个提醒和标榜的符号,自知、自觉才是目的与意义所在。  本期特别策划,《中国收藏》杂志编辑部专程邀请了六位来自藏书界的文化名人,相信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所荐,或将助力大家更多地去關注阅读。  有一种味道能让人变得更美好,那就是书香。
期刊
巴里黄檀禅椅74.7厘米×74.7厘米×84厘米(座面74.7厘米×74.7厘米×48厘米)成交价:2.645万元中国嘉德“E-BIDDING|中国嘉德第15期拍卖会”拍品  虽然已经春暖花开,但受持续蔓延的疫情影响,各家艺术品拍卖行的线下拍卖会目前仍处于“停摆”中。不过,这些拍卖行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转变策略,纷纷从线下转战线上。从疫情初期接二连三的慈善拍卖,到近段时间层出不穷的网络专场
期刊
对于足不出户的日子,明代陈继儒有言:“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遐思、傻想、闲看,屋内的人也只有以此打发着时光。想与外界沟通,唯有站立窗前,以解寂寞。  在古人那里,窗可算室内的别致一景。那是催生诗情幽思的大门,是怀念故人他乡的驿站,更是连接古今情怀的枢纽。勤向窗前读  我们不能确知房子开出现代意义上的“ 窗户”具体在何时,但至少在东晋以前就有。东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
期刊
回想起来,从念初中开始迷上碑帖,到后来收藏古籍善本,这些年在我爱好藏书的过程中,受到了古今很多藏书家的影响与启发。远有清代的黄丕烈、许梿;近现代就更多了,周叔弢先生、傅增湘先生、黄裳先生等等,都是我满心敬佩的藏书家。当中与黄裳先生还曾有过一面之缘,有幸拜访過他。  而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郑振铎先生。机缘  文如其人,郑振铎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为藏书穷尽了毕生精力。1958年先生去世,他的夫人高君箴
期刊
杜维善先生曾任上海博物馆特别顾问,这是他在上博办公室的留影(图片源自《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第4期)。  2020年3月8日临近中午,远在加拿大的董存发先生给笔者发来一条信息:“先生于温哥华时间2020年3月7日上午11点16分平静安详驾鹤西去,享年88岁。”  信息中所说的这位“先生”,是笔者的一位老朋友——著名收藏家、古钱币研究专家杜维善。  据杜老的学生董存发介绍,3月5日,杜老因哮喘猝发
期刊
一场抗疫大战,持久而空前。这场渐渐看到胜利曙光的“战役”,有无数无名英雄为之辛勤付出过。其中有铁骨铮铮的男儿,更有许多女性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彰显了女性的力量。  剪掉秀发、戴上口罩、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她们逆风前行,与死神决斗,挽救了无数生命。  参与火神山建设的“铁娘子”,为方舱医院播报新闻的志愿者,挨家挨户送菜上门的社区工作者,冲在疫情前线的警花,驾车千里为医护人员送盒饭的雨衣小妹……她们,再次
期刊
二十几年前买到过一堆老画报,其中有《良友》画报、《大众》画报、《时代》画报、《中华》画报和今天我要重点讲的梁又铭参与编务的《文华》画报。画报画报,当然是以图画美术为主、文字为辅了,用旧眼光来看,画报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读物。这个观点不能算多大的错,可是我想说这个观点未免像戴了一副有色眼镜。近现代画报具有文化启蒙和开发心智等诸多功效,如果换一种读法,戴上一副放大镜,画报里有内涵的东西就会显现出来。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我在云南利用读书闲暇,摆起了自己的钱币地摊。其中有两次捡漏的经历至今难忘。手上的疤痕  第一次捡漏,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记就是手上的疤痕。那是1993年某个周六的下午5点,农贸市场的人渐渐散了,正好朋友小乐来找我玩,我们便一起收摊。  这时一位老大爷独自拉着一车玉米经过,停下来问我:“我家有一些老钱,你要不要?”我当然高兴了,问他家在哪,他说在城南的一个村子,要走半个多小时。  “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