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只有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就能够很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以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教师,从多年来自己的教育经验得出,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调课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强调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当然在预习时一定要掌握方式和方法,教师首先要揭示目标,教给学生方法,给予宽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将学生自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加以归类,组织学生讨论,这样让学生有的放矢去学习,既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们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这个环节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会生成许多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心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积极的投入学习当中并且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点听一定的基础。
  二、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传统教育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具有不平等的因素,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是绝对的权威。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便形成了不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要突破以往这种教学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特别发扬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感和紧张感,以亲切的面孔,鼓励的话语使学生觉得和蔼可亲,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热情鼓励每一个学生。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意志,多鼓励少批评,多指点少包办让每个学生的的人格都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热情鼓励每一个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意志,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能量。
  三、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了和谐民主的课堂内需力还不够,还必须要有自主探究的内驱力,而兴趣就是最能调动学生内驱力的发法,没有兴趣既没有学习,而巧设疑问又是最能激发兴趣的方法,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力,所以,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容易带来疲倦,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则体现在教师的巧妙设疑上。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究,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往往是从疑问中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伏悬念、设疑问,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里造成一种悬念,例如,我在讲授《乘法分配律》一节内容时,我通过题卡将几道算式呈现给学生:37×43+63×43 这时候教师设疑:“谁和老师比赛,看谁算得快 ?”学生积极举手,但每次都是我先算出得数,于是学生便迫切想知道教师的方法,这样就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教师顺势转入教学内容。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自由去探讨知识了
  四、自主学习的过程
  有了充分的设疑,学生迫切想知道教师采用的方法,这时,教师则可以多出几道题,让学生先观察,在关键的时候我进行点拨:我们能不能按照乘法的意义去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学生便恍然大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很自然地推出 37×43+63×43=(37+63)×43=100×43=4300这样就完成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很好的完成了教学。
  总之,教学过程一次是师生共同的生命经历,教师应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真正把学生的内部灵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至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的学习,同时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备课,设计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将教材内容转换为自主学习的知识,必须要有课堂小结,精心选编课堂练习题。另外,在整节课堂课程实施期间除了达到教书目的还要有育人的内容,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
期刊
中专学校入学新生为初中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专生的英语水平与普通高中生比较,普遍存在着弱化问题: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兴趣不够浓厚等。我校是理工类专业多的学校,这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如语言学家D.A Wilkins指出的那样,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根据中专生生源素质及心理的特点、中专学校培养学生的目
期刊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文化意识、职业技能等在内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教师
期刊
何谓素质?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期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没有扎实的识字基本功,就不能进行阅读和写作,识字教学无疑就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省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关键字:低年级 识字教学 改革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识字”由于其本身的机械性,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枯
期刊
[摘要]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寻找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突破口,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解决如何积极倡导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关键字]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期刊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
期刊
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中不难看出环境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教育内涵。而受一般认知能力制约的幼儿要真正理解、掌握字、符号与文字的含义,必须使其置身于以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环境教育之中,可以说,幼儿的双语学习主要是在具体情景中即教师构建的认知环境中使用而获得并发展的。  幼儿的身上蕴涵着无穷的潜能和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分析、统计等能力
期刊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基础之基础,然而现行的识字教学大多是为应试而设计,整个教学枯燥无味,识字效率不高。本文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方面出发,研究实践了适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各种方法,包括游戏识字、联想识字、兴趣识字、生活识字、阅读识字等。并基于小班化班级人数少、自主学习空间大的特点,研究如何围绕小班优势更好的开展识字教学,包括:巧借环境优势,营造识字氛围;培养小
期刊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说的就是提问的重要性。无数事实都说明,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提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提问而开其端。本文对怎样指导学生巧提问做了分析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教学 指导学生 巧提问     俗话说“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