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物对话,体察愧怍之情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王》一文中人物的对话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显性的,即以引号来完全还原对话内容;另一种是隐性的,是间接引语,只是引述说话人的大致内容。对话的主体分别是作者和老王,作者和老李。文中的人物对话虽然或显或隐,但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聚焦人物对话,可以体察作者的愧怍之情。
  一、“我”和老王的隐性对话
  文章中“我”和老王的隐性对话有三处,我们逐一呈现,逐一分析。先来看第一处。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这一段落里有部分直接引述的内容,即引号内的内容,虽然开头说是“据老王自己讲”,但是细读后会发现这些话其实隐去了作者的话,只剩下了老王的答话,老王的答话正是在作者的一步步问话中渐显出来的,并非老王和盘托出,因为既然是“我们说着闲话”,聊天应该是有问有答,所以如果能够根据语境设计适切的人物对话,还原当时的情境,或许能揭开背后的隐秘。我们尝试还原当时对话的情境。
  杨绛:老王,人家都加入了组织,你怎么没加入啊?
  老王:哎!都怪我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杨绛:如今北京都解放了,像你这情况,政府应该能照顾下吧!?
  老王:进不去了!
  杨绛:为什么呢?
  老王:人老了,不中用了。
  杨绛:你这样单干不就成了“黑车”了吗?政府肯定不允许啊!有组织才有保障!
  老王:那能有什么办法啊!能活命就行!
  杨绛:老王,你家里还有亲人吗?
  老王:有个哥哥。
  杨绛:哦,那还挺好。
  老王:死了——
  杨绛:啊?那还有其他人吗?
  老王:有两个侄儿。
  楊绛:哈,真不错!
  老王:没出息。
  杨绛:除此之外呢?
  老王:没什么亲人了。
  按理说,北京解放后,应该是一番新的气象,老百姓的生活应有所保障。然而老王没有职业,就只能靠蹬三轮活命;没有组织,就只能单干,成了“黑车”;没有救济,就只能忍饥挨饿。“三无”的老王缺少帮助,只能处于一种“活命”的状态。没有什么亲人,孤苦无依,周围的人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还恶语相加,更加剧了“老王”的活命状态。那么文章为什么隐去了“我”的问话呢?因为这里涉及到对于社会问题的指控,可以说,老王也好,“我”也好,都曾受到过社会的不公正对待,虽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文革”已经结束,但是“我”还是心有余悸,有所顾忌,类似于这样的表述在文章还有,如“‘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难道真的不知道默存为什么一条腿不能走路吗?当然不是。同样,“我”难道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解放后老王还会一直处于“活命”的状态吗?当然也不是。可见,作者故意隐去了自己的问话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因为自己无法为老王伸张合法的权益,而正是因为此才觉得有愧于老王。
  再来看第二处。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这一段话的特殊之处在于我的问和老王的答产生矛盾,即老王答非所问。正常情况下,当“我”问老王那儿是不是他家的时候,老王应该回答“是”或者“不是”,然而,老王的回答却是“住那儿多年了”。这一违反常规逻辑的回答其实内含隐情,首先,老王这样回答否定了那儿是他的家,家是什么?和家人一同居住的地方,老王有家人吗?没有,只是有两个侄子。没有家人,自己形单影只,何谈有家呢?在老王看来,那个破落的大院里塌败的小屋只是一个可以暂时歇脚,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缺少温情的归属感。可见,老王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既缺少亲情的浸润,又缺乏物质来维系生存。然而在“我”看来,老王缺少的仅仅是维持生活的物质条件,所以总是想方设法给他一些金钱等物质上的帮助,却忽视了老王对于亲情的渴望。在这种金钱和感情的置换中,“我”渐渐地读懂了老王真正的希冀与渴求,然而为时已晚,顿生愧怍之情。
  我们再来看第三处。
  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我”出于对老王的关心询问老王能否凭靠这位主顾维持生活,然而老王的回答说“可以凑合”,对于老王的回答,其实作者还是并非完全放在心上的,或者说并未完全领会老王的本意。后面接着说道“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由此可见,老王回答“可以凑合”是有话外之音的,凭靠那位主顾虽然可以维持生活,但是却不能维持精神生活上的情感需求。老王除了需要维持生活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关怀,试想当“我”得知老王得病后,为什么不去看望呢?为什么不帮助他去医院诊治呢?如此看来,“我”并未读懂老王所说的“可以凑合”的真正含义。
  二、“我”和老王的显性对话
  文中有关“我”和老王的显性对话有两处,我们先来看第一处。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老王送钱先生看病,这体现了其热情,不要钱则体现了其善良。当“我”给老王钱时,他竟关心“我”是否还有钱。这里有两个用词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哑着嗓子”,一个是“悄悄”,老王为什么要这样问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老王这样问说明他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别人,他想的不是自己拿了钱怎样,而是担心“我”没钱了会怎样;二是顾及“我”的面子,“我”毕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三是怕因为钱的原因加重对“我”和钱先生的影响,这个从该段部分语句中即可得知,钱先生因为“文革”的影响而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而“我”不敢自己乘三轮,可想而知如果被别人知道钱先生花钱乘坐三轮这件事,在老王看来是性质非常严重的。由此看来,老王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人。即便是后来“我”说还有钱,把钱给他,他还是不大放心。   (A)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B)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C)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们把第二处对话分成三个部分,先来看A部分。在这处对话之前是对老王的一处外貌描写,据此不难看出老王当时的状态很差,所以“我”才会“吃惊”地问他好些了没有,然而老王的回答却是一个“嗯”字。这个“嗯”字不仅写出了当时老王的病态已经严重到连说话都很吃力的地步,而且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得知,这个“嗯”字言不由衷,其实老王的身体状况很差,他这样回复只是想让“我”不必为他担心,从这一点上我们能看出老王的善良,他更多的是为别人着想。然而,对于老王的回答,“我”却并没有进一步关心,而是选择了默认老王的回答,将话题转向了香油和鸡蛋。
  接着,我们看B部分。按照情理和逻辑说,当“我”询问老王鸡蛋是否都给我们吃时,老王的正常回答应该是“是”或者“不是”,然而老王却只说了“我不吃”三个字,老王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呢?老王的身体状况很差,是最需要补充营养的,而香油和鸡蛋是当时极为宝贵又富有营养的食品,对老王而言是必需的;况且无论是香油也好鸡蛋也好,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应该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也就是说对老王来说得到香油和鸡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既然香油和鸡蛋得来不易,又如此珍贵,那么老王为什么不吃呢?“我”难道不知道这两者对于老王的意义和重要性吗?然而,“我”又选择了默认老王的回答,老王不吃就是不需要,所以才接过来他的香油和鸡蛋。
  最后,我们看C部分。老王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他不是要钱,那究竟是要什么呢?很显然,他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个人行将就木,最想见到的就是亲人,这样不难理解,他想要的是“我”把他当作亲人一般。而“我”呢,“我知道,我知道”,这两句话似乎欲说还休,话都没有说完,只是用了一个破折号,这里的破折号起一个解释说明的作用,言外之意,“我”自认为知道老王想要什么,“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由此看来,“我”自认为老王需要的是钱。然而细细体会,便会发觉“我”所谓的“知道”并非知道。“我”果真知道么?如果“我”知道老王需要的是什么,“我”还会给他钱么?可见“我”并不知道。这种不对等的情感在这个地方达到了极点。原来,“我”自以为知道,所以能在经济上接济他就尽力而为,别人嫌弃他眼瞎不肯坐他的车,“我们”坐,给他钱,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老王送冰、送默存看病、送香油和鸡蛋,“我”统统给他钱,“我”只是以为他缺钱,所以更多的是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却很少给他亲人般的关怀,哪怕是朋友般的关怀也很少。所以,其实“我”不知道,正是因为多年后的顿悟,“我”不知道,所以“我”才愧怍。
  三、“我”和老李的显性对话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1)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2)
  “呀,他什么时候……”(3)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4)
  这一段对话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点是人物在对话时并没有相关的其他描写,如人物对话时的心理、外貌、动作等;第二点是第三段中的省略号似乎欲言又止;第三点是老李说的“到您那儿的第二天”这句话颇耐人寻味,这几点给我们留下了很丰富的想象空间。
  至于第一点,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添加相关人物描写来还原人物说话时的状态。我们逐一分析。(1)处我们可以揣想当时的情境,老王送完香油鸡蛋之后的十多天,“我”对于老王的现状应该是非常迫切地想知道的,老李和老王又同院,对老王了解最清楚,可见当时“我”非常关心,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老王的病情;而对于“我”的疑问,老李仅仅简单地回复了三个字,老李对于老王和“我”的关系是最了解的,临死送香油鸡蛋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然而“我”却对老王十多天没有关心,可见这三个字是带有一定的情绪的,我们可以揣摩当时语境下老李的动作或者外貌等,(2)处我们可以补充如:老李脸上现出一丝怨气,头也不抬一下。面对老李这样的反应,其实在“我”看来是情有可原的,当“我”得知老王死讯的时候,恐怕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不仅因为老王的死对“我”而言是十分悲恸的,也不敢相信,不愿相信,而且对于没有及时得知老王的死心怀愧疚,一个“早”字犹如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了“我”的心上,所以我们可以想象(3)处“我”的相关描写,如:我即刻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击打了一下,面如死灰,怔在原地,心里惴惴不安。没等“我”说完,老李已经接过“我”的话,可见老李对于“我”问什么已经心知肚明,只是这一问有些姗姗来迟,如果说第一次老李说话的时候对“我”有一丝怨气,那么此时老李应该是对“我”发泄着不满,据此可以判断(4)处老李说话时的状态,如:老李的话语中夹带着些许不满,仿佛在埋怨我。通过补充人物对话时的状态,还原语境,我们渐渐地感受到“我”对于老王死去的歉疚。
  第二点是第三段中的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所指代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应该是指老王的死,但是“我”为什么却欲言又止了呢?可想而知,“我”当时对于老王的死是不能接受的,是不愿意接受的,所以“我”无法说出口。可是为何说不出口呢?一者是老王的死让“我”很悲恸,二者是“我”对于十多天后突然得到老王的死讯有些自责,难以启齿。
  第三点是第四段中老李说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这句话,这句话非常值得探究,对于我的问题,老李完全可以回答是具体哪一天,也可以回答几天前,这些都是比较合乎情理的正常回答方式,然而老李却以这样的形式来回答,是有言外之意、话外之音的。老王到“我”家的那天,其实“我”对老王的病情是有预感的,送香油鸡蛋其实就是临终前的告别,然而“我”却并未完全放在心上,否则也不会过了十多天也不去过问老王的病情,可见,老李这样回答是带着一种责备的语气和情感的。老李这样的回答显然让“我”不仅自责而且充满了歉疚。
  四、“我”和老李的隐性对话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这里有一个地方耐人寻味,在老李给“我”讲述了老王下葬时的一些情景后,我“没多问”,难道仅仅是因为“不懂”吗?其实不然。在老王病重后,老李一直充当着代老王给“我”传话的角色,试想,和老王同住一个院子的老李对于老王的情况是最清楚的,老王给“我”送完香油鸡蛋后,其实“我”对于老王的病情是有预感的,然而“过了十多天”老王毫无音讯,可“我”却从未过问,只是在恰巧碰见老李的时候才得知老王的死讯,此时的“我”已经深感愧疚,无言以对。
  基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对老王的特殊情感,作者在回忆时并未说尽说透,语言的背后其实洞藏隐情,意味深长。然而正是通过赏析这些隐性的和显性的人物对话,我们逐渐体会出作者对于老王的愧怍之情。聚焦人物对话,才发现作者“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对人物对话探幽析微,讓我们真正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直接与人物对话,在品析中体察情感。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是一项极富智慧的实践活动,因此其需要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仅靠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形成的实践素养,它隐含于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淀、在实践中发展并促进实践[1],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掌握、对课堂的组织、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反应与灵活应对等综合能力[2]。一般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可从教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四个层面来理解。教学解读、设计和
期刊
【教学理念】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小树立文化自信的意识。《伯牙鼓琴》作为小学高年段的文言文教学文本,其教学的展开既要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也要落实此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站在审美的立场感受古文之美。小学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古文教学结合语文课程评价能更好促进学生学习。可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落实学生评价主体,充分发挥
期刊
2012年4月,南昌市东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为我举办特级教师汪智星教育思想研讨会。研讨会上,在江西省内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的再度梳理与提炼下,我的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确定为“智慧、本真、清简”。2017年3月,应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邀请,我完成了“教育家成长丛书”的撰写。经过对自己五十余节精品课例的再度研读,从三个核心主张中,选择“本真”作为自己教育教学核心主张的最核心点,从此,“本真教育”成
期刊
【教材分析】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国度,翻开中华文明史册,诗词歌赋灿若繁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乐府诗《观沧海》、唐代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元代散曲《天净沙·秋思》。这些经典名篇文质俱佳,为学生搭建了同古今名家对话的桥梁,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沉浸
期刊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斗争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了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和科学性。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需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温儒敏先生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明显增加,这是部编版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之一”[1],笔者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厚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吟诵诗歌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
期刊
一、文本、教材分析  《狼》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导语提示道:“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有的表达对动物的喜爱、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体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习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1]。而此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知识则是
期刊
【设计背景】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篇表文,委婉地表达了因照顾祖母而暂时不能出而为官的诉求。作为教学文本,该名篇明显具有两个特质:用文言写就和鲜明的交际性质。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教授《陈情表》时,因没有抓住这两大特质,往往走进误区:一是无限放大“言”的层面,忽视甚至无视文言“文”的一面,将情思丰富的文言文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古汉语课,结果“言”“文”是两张皮,毫无关联。既不能由“言”抵达
期刊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由此,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应该追随现时的脚步,写所见、所思、所感。遭此旷古疫情,实是一大浩劫。语文人决不可在笔端沉默,语文教师更应该立足课堂,展开抗疫课堂的建构,丰富“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于漪老师在谈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追求时说到,其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树立精神风范,发挥人格力量”[2]。即语文
期刊
专题教学又称“模块教学”,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专题作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专题教学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获取一般的语修逻文知识,不再是简单地训练听说读写能力,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和运用材料,以及探究、评价和鉴赏的能力上,突出的是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促进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提升”[1]。  对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