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以百色市“扶贫巾帼励志班”为例,提出构建“扶困”“扶心”“扶弱”“扶志”“扶智”“扶技”六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论述构建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实行“三免三补一赠”,成立“幸福园丁”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工作室,构建党员“一帮一”帮扶机制,建设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形成“扶贫巾帼励志班”特色管理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扶贫巾帼励志班 “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B-0039-03
“扶贫先扶智”是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关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谋生本领,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扶贫不仅需要物质扶贫,而且需要“扶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恢复农村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教育扶贫乃是“斩断穷根”的利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本文以百色市为例,分析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构建“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以助力本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创办
2009 年,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就围绕服务扶贫开发,创办了“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其办学目标是计划用 10 年时间“培养 1 万名好女孩,造就 1 万名好母亲,带出 1 万个好家庭”。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此做出重要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这种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予鼓励和倡导。”
百色市是一个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也是全国 14 个特困连片地区之一。当地很多女孩初中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解决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女学孩的入学难、学习难、心理自卑等问题,关注她们的生活、学习、心理、情感、未来,使她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为她们的未来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改变贫困弱势群体家庭的命运,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维护国家边疆地区稳定、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2011 年,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扶贫办决定创办全国第二个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 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以下简称“扶贫巾帼励志班”),由百色市扶贫办组织实施,由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具体承办。
(一)明确培养对象
“扶贫巾帼励志班”是扶持和帮助贫困家庭女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深造的教育扶贫助学平台。“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招收对象是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女“两后生”(即初中考不上高中,高中考不上大专的女学生),年龄 14~25 岁的应届、历届毕业生。2011 年,首届招生为 350 人,7 个班,截至 2019 年,已招生 49 个班,共 2940 人。
(二)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意义
“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办学宗旨是“培育一个好女孩,培养一个合格母亲,造福一个幸福家庭”,旨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贫困村家庭理解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坚定农村贫困家庭脱贫的信心,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勇气,通过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教育扶贫模式,营造“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解决贫困家庭的素质先脱贫,提升贫困家庭子女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具备现代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国家、民族、社会、团体有认同感,在提升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基础上,融入社会大家庭。
1.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女孩入学难的问题。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是通过利用扶贫培训“雨露计划”的资金及国家助学资助政策,整合教育扶贫力量,形成协同攻关合力,使贫困村毕业的初、高中女生享受免费就读的优惠政策,实行订单培养和订单就业。这一办学模式创新了教育扶贫培养模式,解决了学生入学难的问题,把广西农村贫困家庭女孩培养成掌握技能、品德优良、善于持家的新时代职业女性。
2.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作为承办单位,紧密依靠扶贫、妇联、教育等部门合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一是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家庭女孩的状况,了解“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的重大意义,整合社会资源及力量,积极助推精准脱贫攻坚战。二是建立常年招生宣传工作机制,瞄准对象,使“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政策深入人心,贫困家庭家喻户晓。通过“扶贫巾帼励志班”教育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学生家庭孩子掌握技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助推本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构建
针对“扶贫巾帼励志班”生源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特点,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多维度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基于国家“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和国家助学金,整合社会资源,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以“扶贫圆梦、巾帼励志,涵养美德、练就技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作为“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共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巾帼励志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构建一套系统的“六扶一体”地方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扶困”“扶心”“扶弱”“扶志”“扶智”“扶技”六方面创新职业教育扶贫新路径,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立志成才的信心,努力造就新時代职业女性。“六扶一体”流程图见图 1。
第一,“扶困”,整合社会资源,实行“三免三补一赠”。为构建完善高效的办班工作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市政府主抓,市扶贫开发办、妇联、教育局、财政局、团市委等部门为主推,社会力量扶持,承办学校为主体”的责任链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百色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由百色市扶贫开发办作为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百色市妇联负责组织各级妇代会、妇委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贫困家庭女生的入学率;百色市教育局负责提供招生政策支持,为招生宣传开设绿色通道;百色市财政局负责安排专项经费,并对项目经费实施监管,提高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共青团百色市委多途径、多渠道走访调研负责开展办班的政策宣讲工作;第一书记负责走访贫困家庭,动员贫困村贫困家庭女孩入学;爱心企业代表给予爱心资助资金;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负责招生、教育、管理和推荐就业工作。 “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实行“三免三补一赠”(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补生活费、补校服费、补到校交通费,赠送床上用品)的优惠政策,利用国家“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国家助学金及爱心企业捐赠资金给予每个学生补助 2 年, 2011—2019 年每年补助从 4000 元提高到 6500 元。实行订单培养和订单就业,第三年顶岗实习后学校推荐和安排就业。通过有效的“扶困”机制,解决了学生入学难的问题。
第二,“扶心”,成立“幸福园丁”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工作室。形成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组成的“幸福园丁”实践教学团队联系“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机制,与“扶贫巾帼励志班”结对子帮扶工作。成立“幸福园丁”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工作室,开展积极心理学进课堂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及未来人生的自信心。
第三,“扶弱”,构建党员“一帮一”帮扶机制。一是每年定期开展党员对贫困家庭学生“一帮一”捐资助学活动,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归属感。二是每个学期定期和帮扶学生交心谈心,通过细雨无声润万物的关爱,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并使之学会帮助他人,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第四,“扶志”,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融入地方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打造一批民族民俗文化传承队伍,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一是建立“扶贫巾帼励志班”民族手工艺制作传习点,学生通过参加手工艺制作及民俗文化表演培训,培养一批心灵手巧、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传承队伍。二是成立“巾帼励志民族手工艺传承基地”,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平台,用优秀的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通过民间艺人传授技艺,学生动手制作,并将作品陈列、展览,成品销售,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
第五,“扶智”,形成“扶贫巾帼励志班”特色管理模式。选派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教育、巾帼文化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降低学生流失率,使班级管理在校内起到标杆的作用,很好地辐射带动其他班级专业学生的管理。
第六,“扶技”,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据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女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心理自卑导致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采取以下措施“扶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规划、职业目标以及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一方面,要求学生完成专业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学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意识。二是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理论,采取“五美”教育模式,形成《扶贫巾帼励志班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美的素养与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信心。三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办学,促使产教深度融合,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技能的掌握能力。四是(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坚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开设学前教育、财会、计算机应用和酒店服务等适合女学生特点的专业。围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除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外,学校还免费开设相应的职业技能学习培训班,鼓励学生参加学习考取国家承认的从业资格证,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以“扶贫巾帼励志班”为载体,关注贫困家庭女孩弱势群体,通过“扶贫”“扶智”“扶志”,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女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使之成为新时代职业女性,为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扶贫巾帼励志班”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步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建“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EB/OL].(2010-02-23)[2019-12-11].http://www.jyb.cn/zyjy/dxjy/201002/t20100223_341515.html.
[2]高玉峰.中国职业教育扶贫:从全覆盖迈向全面精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
[3]徐 梅.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J].大家,2012(1).
[4]彭曉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立论依据、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7(12).
[5]廖 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8(4).
[6]于 晶.高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
[7]王嘉毅,封清云,张 金.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6).
【作者简介】马玉林(1967— ),女,壮族,籍贯广西田东,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英语教育。
(责编 李 言)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扶贫巾帼励志班 “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B-0039-03
“扶贫先扶智”是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关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谋生本领,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扶贫不仅需要物质扶贫,而且需要“扶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恢复农村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教育扶贫乃是“斩断穷根”的利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本文以百色市为例,分析当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构建“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以助力本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创办
2009 年,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就围绕服务扶贫开发,创办了“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其办学目标是计划用 10 年时间“培养 1 万名好女孩,造就 1 万名好母亲,带出 1 万个好家庭”。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此做出重要批示:“扶贫重在扶志,扶志重在育才。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围绕扶贫开发,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农村贫困家庭为对象,创办巾帼励志中专班,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创新。这种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予鼓励和倡导。”
百色市是一个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也是全国 14 个特困连片地区之一。当地很多女孩初中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解决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女学孩的入学难、学习难、心理自卑等问题,关注她们的生活、学习、心理、情感、未来,使她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为她们的未来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改变贫困弱势群体家庭的命运,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维护国家边疆地区稳定、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意义。2011 年,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扶贫办决定创办全国第二个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 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以下简称“扶贫巾帼励志班”),由百色市扶贫办组织实施,由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具体承办。
(一)明确培养对象
“扶贫巾帼励志班”是扶持和帮助贫困家庭女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深造的教育扶贫助学平台。“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招收对象是广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女“两后生”(即初中考不上高中,高中考不上大专的女学生),年龄 14~25 岁的应届、历届毕业生。2011 年,首届招生为 350 人,7 个班,截至 2019 年,已招生 49 个班,共 2940 人。
(二)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意义
“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办学宗旨是“培育一个好女孩,培养一个合格母亲,造福一个幸福家庭”,旨在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贫困村家庭理解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坚定农村贫困家庭脱贫的信心,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勇气,通过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教育扶贫模式,营造“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解决贫困家庭的素质先脱贫,提升贫困家庭子女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具备现代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工作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国家、民族、社会、团体有认同感,在提升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基础上,融入社会大家庭。
1.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女孩入学难的问题。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是通过利用扶贫培训“雨露计划”的资金及国家助学资助政策,整合教育扶贫力量,形成协同攻关合力,使贫困村毕业的初、高中女生享受免费就读的优惠政策,实行订单培养和订单就业。这一办学模式创新了教育扶贫培养模式,解决了学生入学难的问题,把广西农村贫困家庭女孩培养成掌握技能、品德优良、善于持家的新时代职业女性。
2.创办“扶贫巾帼励志班”,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作为承办单位,紧密依靠扶贫、妇联、教育等部门合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一是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家庭女孩的状况,了解“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的重大意义,整合社会资源及力量,积极助推精准脱贫攻坚战。二是建立常年招生宣传工作机制,瞄准对象,使“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政策深入人心,贫困家庭家喻户晓。通过“扶贫巾帼励志班”教育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学生家庭孩子掌握技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助推本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构建
针对“扶贫巾帼励志班”生源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特点,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多维度开展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基于国家“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和国家助学金,整合社会资源,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以“扶贫圆梦、巾帼励志,涵养美德、练就技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作为“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共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巾帼励志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构建一套系统的“六扶一体”地方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扶困”“扶心”“扶弱”“扶志”“扶智”“扶技”六方面创新职业教育扶贫新路径,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立志成才的信心,努力造就新時代职业女性。“六扶一体”流程图见图 1。
第一,“扶困”,整合社会资源,实行“三免三补一赠”。为构建完善高效的办班工作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按照“市政府主抓,市扶贫开发办、妇联、教育局、财政局、团市委等部门为主推,社会力量扶持,承办学校为主体”的责任链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在百色市政府的精心指导下,由百色市扶贫开发办作为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百色市妇联负责组织各级妇代会、妇委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贫困家庭女生的入学率;百色市教育局负责提供招生政策支持,为招生宣传开设绿色通道;百色市财政局负责安排专项经费,并对项目经费实施监管,提高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共青团百色市委多途径、多渠道走访调研负责开展办班的政策宣讲工作;第一书记负责走访贫困家庭,动员贫困村贫困家庭女孩入学;爱心企业代表给予爱心资助资金;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负责招生、教育、管理和推荐就业工作。 “扶贫巾帼励志班”项目实行“三免三补一赠”(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补生活费、补校服费、补到校交通费,赠送床上用品)的优惠政策,利用国家“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国家助学金及爱心企业捐赠资金给予每个学生补助 2 年, 2011—2019 年每年补助从 4000 元提高到 6500 元。实行订单培养和订单就业,第三年顶岗实习后学校推荐和安排就业。通过有效的“扶困”机制,解决了学生入学难的问题。
第二,“扶心”,成立“幸福园丁”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工作室。形成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组成的“幸福园丁”实践教学团队联系“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机制,与“扶贫巾帼励志班”结对子帮扶工作。成立“幸福园丁”积极心理学教学团队工作室,开展积极心理学进课堂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及未来人生的自信心。
第三,“扶弱”,构建党员“一帮一”帮扶机制。一是每年定期开展党员对贫困家庭学生“一帮一”捐资助学活动,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归属感。二是每个学期定期和帮扶学生交心谈心,通过细雨无声润万物的关爱,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并使之学会帮助他人,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第四,“扶志”,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融入地方民族特色职业教育内容,打造一批民族民俗文化传承队伍,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一是建立“扶贫巾帼励志班”民族手工艺制作传习点,学生通过参加手工艺制作及民俗文化表演培训,培养一批心灵手巧、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传承队伍。二是成立“巾帼励志民族手工艺传承基地”,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平台,用优秀的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通过民间艺人传授技艺,学生动手制作,并将作品陈列、展览,成品销售,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学会感恩,回报社会,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
第五,“扶智”,形成“扶贫巾帼励志班”特色管理模式。选派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红色革命教育、巾帼文化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降低学生流失率,使班级管理在校内起到标杆的作用,很好地辐射带动其他班级专业学生的管理。
第六,“扶技”,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据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女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心理自卑导致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采取以下措施“扶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规划、职业目标以及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一方面,要求学生完成专业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学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意识。二是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理论,采取“五美”教育模式,形成《扶贫巾帼励志班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美的素养与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信心。三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办学,促使产教深度融合,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技能的掌握能力。四是(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坚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开设学前教育、财会、计算机应用和酒店服务等适合女学生特点的专业。围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除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外,学校还免费开设相应的职业技能学习培训班,鼓励学生参加学习考取国家承认的从业资格证,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以“扶贫巾帼励志班”为载体,关注贫困家庭女孩弱势群体,通过“扶贫”“扶智”“扶志”,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六扶一体”职业教育扶贫模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女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使之成为新时代职业女性,为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扶贫巾帼励志班”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步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建“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EB/OL].(2010-02-23)[2019-12-11].http://www.jyb.cn/zyjy/dxjy/201002/t20100223_341515.html.
[2]高玉峰.中国职业教育扶贫:从全覆盖迈向全面精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
[3]徐 梅.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J].大家,2012(1).
[4]彭曉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立论依据、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7(12).
[5]廖 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8(4).
[6]于 晶.高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
[7]王嘉毅,封清云,张 金.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6).
【作者简介】马玉林(1967— ),女,壮族,籍贯广西田东,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英语教育。
(责编 李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