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餐遇上机器人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6万亿,这是中国目前餐饮行业的容量。而2010年,餐饮消费的全年零售额才突破一万亿元大关。10年间,翻了三番。美团点评最新发布的《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餐饮行业依然存在巨大潜力,并有望在7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市场。
  如此庞大的市场,引得各路英豪鏖战。截至目前,中国内地有超过2900家麦当劳餐厅,百胜中国共拥有9954家餐厅。与此相比,中餐厅的数字就逊色不少,疫情期间火遍全网的老乡鸡,在全国只有800多家门店,真功夫稍微多一点,超过了1000家,在体量、集中度上,中餐同国外餐饮连锁品牌有很大差距。
  中餐的手艺和美味,和人紧密相关。这一点西餐完全不同,他们严重依赖机器,食物的生产是简单的流水线作业。由于对人(厨师)的直接依赖,中餐无法在硬件、流程上做到标准化,导致中餐菜品的质量控制不能达到完全统一,这是中餐品牌在规模化扩张上始终难以逾越的障碍。



  随着技术进步,不少中餐企业开始在数字化、智能化来优化餐厅结构、提高人效等方面下功夫,其中也不乏雄心壮志的企业家,前赴后继地研发新科技,比如海底捞无人后厨、饿了么关联公司发明的调料添加设备和炒菜机……科学巨擘钱学森,甚至将饮食工业化、烹饪工业化,作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但大多研发还停留在表面功夫,烹饪工业化的核心技术比如对火候的控制急需突破。
  近几年,关于炒菜机器人的研发,成为餐饮行业的焦点,每每有相关方面的技术推进,都会在行业内掀起一阵波澜,尤其在劳动力资源日益趋紧、成本日益抬高的当下,智能炒菜机器人的推出已成为中餐企业的共同期待。
  近日,记者探访了汉食科技公司最新研制的烹饪机器人样机,这款机器人的智能化、复杂化以及出菜效率均打破了记者此前的认知。
  这款烹饪机器人的最大亮点是:1︰1复制厨艺,通过数据计算,呈现不同操作人的厨技。通过实时计算食材成熟的程度从而掌握火候,保持了菜品人性化的口感,而且能够做到单次多菜盒投放、自动出料、全自动清洗,一般情况下,一道菜的出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一些快餐品牌,如大米先生、焦耳、望家欢等,得知之后也对该项目十分关注,并表示会第一时间引进使用。
  包括汉食烹饪机器人在内,国内有关中餐后厨制作机器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研发已经形成热潮,技术上不断完善,小范围的应用也是热度不减,一旦技术成熟,解决了中餐多品种炒制这一核心问题,必然会给行业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催发行业新一轮洗牌。

“去大厨化”,大幅降低成本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式炒菜市场份额占到62%,炉灶厨师+炒工大约有60万名。截至2020年7月,厨师工资大约在5000~1000元。假设一家小餐厅需要2~3个厨师,一个月的成本就在1万~3万元,这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厨师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炒快菜的情况下,一个厨师在中午只能炒20~30个菜,通常到后面手已经翻不起锅来了。
  除了工资,对于品牌影响力较小的单体餐厅而言,餐厅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人员流动性大给餐厅经营造成很多不确定性,春节要回家过年、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外卖佣金不断提升,餐厅想要维持外卖经营也急需提升门店的产能。
  而这些问题烹饪机器人都可以解决,首先它不会疲惫,可以做到365天全年无休,不会感情用事,只需将菜谱输入系统,按下按键,便可炒出跟厨师一模一样的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小型餐厅的运营管理成本,提升了效率。
  餐饮革新、创新背后的逻辑就是效率,效率是新餐饮时代实现赢利、持续赢利以及增幅赢利的关键。

美味不受限,拓宽就餐场景、时间


  如果说烹饪机器人是通往智能烹饪行业的硬件载体,那么搭配机器的软件才是底层代码。汉食科技研发了配套软件平台——靠谱烹,来兼容不同机型、不同环境下的烹饪方式,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智能性。针对不同出品诉求,通过将菜谱写成代码输入程序,烹饪机器人即可炒出跟厨师一模一样的菜品,C端用户对少盐、少油、少辣等个性化定制需求更是不在话下。
  在汉食科技邓力博士的规划中,烹饪机器人不只属于餐厅,还应当属于社区、写字楼、家庭、医院,属于每一个有中餐出现的地方;每个人吃中餐的时间,也不再受制于餐馆的开门时间;每道美食也不用因为无法去特定的餐馆而无法品尝。他认为:“未来的餐饮,是5G物联网+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一个结合。”
  如此一来,美味可在全国甚至全球共享,试想在将来,你或许可以在社区的烹饪机器人那里,吃到米其林餐厅主厨做的菜;白领加班太晚,也可以在办公的写字楼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就餐时间、场景将不再是问题,每个热爱中餐的人跟自己心仪的那顿中餐之间,都只差一台烹饪机器人。

简化商业模式


  除了能优化餐厅结构、提高人效,烹饪机器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餐厅的经营和商业模式。
  由于释放了后厨劳动力,一个人开餐厅就完全有可能,老板只需做好前端的收银、出菜等基本服务即可;得益于高性价比、新鲜家常的口感,有了烹饪机器人的精品快餐店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受到工薪阶层的青睐;而对于高端餐饮来说,同样有需要标准化的大众菜品,每个机器生产一个菜品,分工细,效率高,标准化产品能够规模化生产,出品稳定,厨师也可以从每日的辛劳中解脱出来,进而成为专心创制菜品的艺术家。
  同时,当烹饪机器人搭载的软件平台与中央厨房、生鲜等供应链合作,直接提供冷链净菜配送,集中整合采购、净菜、配菜、配送等一系列资源,则可以从源头上为客户解决繁琐的配菜問题,而且更加安全和卫生,性价比更高,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从工厂到家庭,烹饪机器人无疑可以成为企业扩张、转型升级的利器。

拉升行业整体水平


  钱学森曾指出,虽然“摊贩饮食也是快餐”,但现代快餐与传统快餐的重要区别就是,现代快餐采用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也就是食品营养化工业。
  这也与新生代的消费习惯不谋而合。我国人口结构迎来刘易斯拐点,新生代正在走向舞台中心,他们的消费行为已经改写了很多行业的产业版图,对产品颜值、品质的追求也拉升了行业整体的发展水平。
  也正因为此,在炒菜方式上,烹饪机器人复制厨师,用转釜加翻刮铲形成四轴联动结构,还原了厨师手艺中的搅、刮、铲、抛掷等动作,甚至包括力度和时间,使得食物在制作中,得到和厨师烹饪一样的热处理,这样炒出的菜热敏性维生素的保证率,是所有加热工艺中最高的。举个例子,厨师炒青椒肉丝时,需要先炒肉丝再炒青椒,机器也可以通过装置先炒熟肉丝放在一边,然后炒熟青椒后,再将两者一起翻炒,就连勾芡也可以实现。

谁先行动,谁先制胜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从行业到企业,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国营销管理界专家们由此提出:每个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国营销的鲜明特征,成功企业的标配,行业升级的风向标,亦成为企业跨越式成长的符号存在。
  而今天真实的情况是,每一个与人有关具体而微的场景,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个过程就是新观念、新的风起云涌。通过智慧化解决空间成本、人力成本这两大问题,不断输出新观念,创造新生活方式,是体现智能餐饮价值的地方,也是餐饮企业真正面临的问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汉食科技研发的首台烹饪机器人刚一问世,就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也许他们怀抱着的并不是机器人对炒菜技术的革新和期待,而是对未来产业版图重新划分的企图。智能餐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数字化的烹饪机器人作为新器官的商业可能,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参与营销,移动商业时代的密钥  何为参与营销?  参与营销是指企业或品牌从产品开发开始到品牌建设、销售促进以及客户服务等原本属于企业内部工作的整个过程向普通大众开放,让大众主动地参与到全部环节中去,也就是让大众在营销活动中有存在感,真正体验和感受到自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并通过企业或商家与大众之间的聚合和互动,提高营销活动的针对性,进而调动大众对于品牌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让大众拥有真正
期刊
美国理论界对市场营销的最新定义是:选择目标市场,发现价值,并通过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传递交付以获取、维持、增加顾客的科学与艺术。这一定义中,涵盖了市场营销的三大核心职能: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传递交付。对应到企业的营销实践,就是市场竞争的三股核心力量或者说是市场竞争的三条主线——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的打造。  如果企业能够同时打造领先的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当然是最理想的。然而,由于资源
期刊
快手内测播客产品“皮艇”  快手正在秘密内测一款全新的播客类产品“皮艇”,一款播客节目的收听客户端,其Slogan为“听有趣的人聊聊世界”。该产品主打的功能是精确搜索、话题标签和兴趣推荐,涵盖领域包括文化、音乐、艺术和游戏。三星透明手机专利曝光,极具未来感  此前,三星公布了一项关于透明智能手机的设计专利,某公司据此绘制了手机的3D 渲染图。从渲染图来看,该机屏幕在一定程度上呈透明状态,极具未来感
期刊
很多人分不清KOL和KOC的区别,甚至认为KOC是微型版KOL。其实不对,KOL是媒体,KOC是渠道。两者差别巨大,先看看两者选择标准的差别。  选择KOL四要素:影响力、爱尝鲜、爱分享、专业。影响力是首选要素。  选择KOC四标准:强关系、爱分享、自我消费、专业。强关系是首选要素。  KOL和KOC的价值,首先是连接用户,其次是传递认知。当大众媒体影响力式微时,取而代之的是在信息网络中具有枢纽地
期刊
前段时间在苏州做薪酬培训的时候,有朋友问起薪酬倒挂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其实是很多公司,无论大小,都特别容易在薪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所谓倒挂,就是指公司后加入的新员工薪资水平超过了同等岗位上的老员工薪资水平。薪酬倒挂容易引发薪资的内部公平性问题,最后导致老员工的不满甚至离职。  要解决薪酬倒挂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薪酬倒挂是怎么出现的  原因1:市场薪资涨幅超过了公
期刊
科学的“劝”,是洞察消费者内心的感动和渴望,是解决冲突的核心关键。  一般来说,消费者态度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依从(迫于压力)。  第二阶段:认同(情感联系发生改变)。  第三阶段:内化(价值观发生变化)。  根据消费者态度形成的规律,我们可以抓住第一时间点,放大“劝”的势能,加速消费者的信任度,在第一阶段就简单、粗暴,一招致命解决冲突!“劝”是征服,而不仅仅是说服  营销中的“劝”
期刊
品牌是什么?  当说品牌时,到底在说什么?在我看来,品牌有四个语境:  1.把品牌当作一个营销概念时,我们在说它的定义  我比较认同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对品牌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  我认同的原因是:这个定义足够中性,它表明了两点:第一,品牌是“符号”;第二,品牌
期刊
在智能商业时代,流量、锁客、有效转化都有很多痛点。没有流量等死,乱搞流量找死。这是流量之痛!客人来了留不住,客流不等于“客留”,这是锁客之痛!营销很热闹,销售提升乃至没利润,这是销售转化之痛。怎么办?  我的意见是:流量、锁客、销售转化必须一气呵成。有效的手段就是开展场景营销,打造三级场景:第一场景是终端,打造终端场景,引流;第二场景是产品,设计场景做产品体验,锁客即沉淀某类用户;第三场景是品牌,
期刊
新概念  立体连接的新营销落地操作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营销和电商、社交电商的新概念。  1.三度空间。线下、社群和网络,三个商业空间。  2.三位一体。商业的三个主要环节,认知、交易和关系,三位一体。即认知即交易,交易即关系深化,关系背书降低认知门槛。  3.立体连接。打通线上、社群和网络三个商业空间。  4.流量互通。线上、社群和网络的C端用户,可以在三个空间自由转换。  5.双线深分。
期刊
夫山泉是我国品牌史上的超级爆款,一款饮用水品牌高达64%的利润,撑起了母公司59.7%的市值。  但是我们迟迟没有发现第二个农夫山泉,即使是它的母公司(海南养生堂)也没有打造出新的爆款。养生堂旗下的东方树叶、炭仌、尖叫、农夫果园、NFC都表现平平。  上市后的农夫山泉会打造出新的爆款吗?本文通过回顾农夫山泉的成功战术,尝试探索打造爆款的有效路径。开创并代言一个新品类  我国的饮用水经历了三个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