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叶扁舟浮于水面,一渔翁独坐垂钓,四周寥寥几笔微波”。这就是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笔触简洁,画风朴素,却意境深远,使欣赏者思绪飞转,驰聘想象。画之精妙缘于艺术留白。
留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作者会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完美的倾向。大胆的留白,正是体现了作者对欣赏者的理解与信任。
触类旁通,艺术留白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有益的启迪。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操作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这正是课堂教学中讲究的留白艺术。
教材留白活化资源
教材留白体现了其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特点,它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创造和发展的空间。留白有利于实践探索和对话互动,师生在寻找、解读、填补留白的过程中相互敞开心扉,相互启发激励,相互发现、拓展、活化和深化教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材的再创作和再建构。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实验教材采用了“大主题、小任务”的编排方式,在动手做、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和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中藏匿着许许多多意犹未尽的缺口,在似乎“虚无”的空白中,渗透着极丰富的“实”与“有”,给师生创设了无限遐想和创造的空间。
1.解读留白 挖掘内涵
教材留白的方式很多,蕴涵着多重意义:有计划的发展性留白,有对观察结果的留白,有侧重于操作性的留白,还有旨在激活想象、引发思考的省略性留白……教材中的每一处留白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面对这些留白,我们教师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两方面加以思考,深刻领会编者意图,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例如,小学教材中安排的“观察家”栏目,就是编者注重对观察结果的留白。在《画图工具任选用》一课,“观察家”就提出了“用不同形状的刷子画线,看看线条端点有什么特点”的观察留白。针对留白,我首先冷静思索编者在此处安排这一观察留白的目的是什么。当我明确留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线条端点与刷子样式的联系后,我又思考该通过哪些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于是,在此处我设置了一个尝试探究的小操作,出示一幅用不同刷子样式绘制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刷子样式与绘制线条端点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自由的操作和体验中,学生发现了用不同样式的刷子绘制线条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掌握了刷子的使用技巧。
2.填补留白创意建构
教材的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对教材富有创意的建构。
小学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初学相片处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处留白:利用“画图”软件,同学们还可以在相片上添加标题字、对相片进行缩放等处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对自己拍摄的数码相片进行适当处理。借助这一留白,我悄悄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用数码相机为他们抓拍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教学时,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数码相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对相片进行观察、对比,指出数码相片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画面修改建议。学生进而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演示。经过一系列自主活动,数码相片变精美了,学生的兴致高涨了,学生的创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学留白创造资源
新课程提倡洗练的粗线条设计,教师在教学时留出足够的空白,会收获更多生成的喜悦,让蓝天白云般的课堂拥有更多自由创作与尝试的时空。课堂教学的留白,是动静的和谐,是张驰的结合。
1.知识留白 给予学生自主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子。”在课堂上,教师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探险。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进行《认识演示文稿》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基于此,我采取了“探秘作品”的方式展开教学。课始,我引导学生欣赏上一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演示文稿作品。学生立刻被这种声情并茂的演示形式所吸引,一种学习的欲望在内心涌动。此时,我有意留下空白,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演示文稿作品的源程序。这样,在学生大胆的尝试、猜想、交流和总结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拓展了,对新知的发现与运用也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
2.引入留白 给予学生注意权
巧妙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引入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时以问题引入、有时以作品引入、有时以视频引入、有时以谜语引入……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应试图为学生留下一些空白点,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有趣的符号表情》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符号表情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特殊字符和大写字母的输入。上课伊始,我注视学生片刻,之后轻轻地走到电脑前,端坐在座位上。瞬间,教室安静了下来,只听到我熟练地敲击键盘的声音,所有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大屏幕。孩子们的眼神好像在说:“大屏幕上会出现什么?”“老师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在这里,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但这简单的引入却造成了悬念,让学生产生了心理期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提问留白给予学生思考权
有的教师在提问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种不“开”只“达”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
记得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意识地停顿,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让他们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以展现。
4.操作留白给予学生创作权
信息技术课具有操作性强的显著特点。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都需要在操作中完成。学生对操作的兴趣和热情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操作效果。因此,教师应巧妙安排操作练习,并适时为操作留有空白,好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去填补、去创新。
还以《有趣的符号表情》一课为例,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大写字母和字符的输入方法后,我巧设了4个练习:①基础练习,要求学生试着完成4种简单表情的绘制。②综合练习,要求学生任选其中的1种~2种复杂表情进行绘制,可独立完成也可与同学合作。③提高练习,要求学生发现并探索出一些不常用符号的绘制方法。④拓展练习,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喜欢的符号表情。巧妙的练习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创新和想象的空间,释放了学生操作的热情,随着操作的步步深入,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创造出了更多丰富有趣的符号表情。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留白给予师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力,让他们可以去探索、去创造,从而促使信息技术教学更灵动、更精彩!
(作者单位:北京平谷区山东庄学区大北关小学)
留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作者会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求其空灵,虚中求实。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来看,空白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完美的倾向。大胆的留白,正是体现了作者对欣赏者的理解与信任。
触类旁通,艺术留白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有益的启迪。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追求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操作和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这正是课堂教学中讲究的留白艺术。
教材留白活化资源
教材留白体现了其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特点,它赋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创造和发展的空间。留白有利于实践探索和对话互动,师生在寻找、解读、填补留白的过程中相互敞开心扉,相互启发激励,相互发现、拓展、活化和深化教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材的再创作和再建构。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实验教材采用了“大主题、小任务”的编排方式,在动手做、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和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中藏匿着许许多多意犹未尽的缺口,在似乎“虚无”的空白中,渗透着极丰富的“实”与“有”,给师生创设了无限遐想和创造的空间。
1.解读留白 挖掘内涵
教材留白的方式很多,蕴涵着多重意义:有计划的发展性留白,有对观察结果的留白,有侧重于操作性的留白,还有旨在激活想象、引发思考的省略性留白……教材中的每一处留白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面对这些留白,我们教师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两方面加以思考,深刻领会编者意图,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例如,小学教材中安排的“观察家”栏目,就是编者注重对观察结果的留白。在《画图工具任选用》一课,“观察家”就提出了“用不同形状的刷子画线,看看线条端点有什么特点”的观察留白。针对留白,我首先冷静思索编者在此处安排这一观察留白的目的是什么。当我明确留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线条端点与刷子样式的联系后,我又思考该通过哪些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于是,在此处我设置了一个尝试探究的小操作,出示一幅用不同刷子样式绘制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刷子样式与绘制线条端点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自由的操作和体验中,学生发现了用不同样式的刷子绘制线条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掌握了刷子的使用技巧。
2.填补留白创意建构
教材的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就实现了对教材富有创意的建构。
小学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初学相片处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处留白:利用“画图”软件,同学们还可以在相片上添加标题字、对相片进行缩放等处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对自己拍摄的数码相片进行适当处理。借助这一留白,我悄悄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用数码相机为他们抓拍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教学时,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数码相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对相片进行观察、对比,指出数码相片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画面修改建议。学生进而自主探究、交流、汇报、演示。经过一系列自主活动,数码相片变精美了,学生的兴致高涨了,学生的创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教学留白创造资源
新课程提倡洗练的粗线条设计,教师在教学时留出足够的空白,会收获更多生成的喜悦,让蓝天白云般的课堂拥有更多自由创作与尝试的时空。课堂教学的留白,是动静的和谐,是张驰的结合。
1.知识留白 给予学生自主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子。”在课堂上,教师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探险。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进行《认识演示文稿》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基于此,我采取了“探秘作品”的方式展开教学。课始,我引导学生欣赏上一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演示文稿作品。学生立刻被这种声情并茂的演示形式所吸引,一种学习的欲望在内心涌动。此时,我有意留下空白,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演示文稿作品的源程序。这样,在学生大胆的尝试、猜想、交流和总结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拓展了,对新知的发现与运用也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期。
2.引入留白 给予学生注意权
巧妙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引入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时以问题引入、有时以作品引入、有时以视频引入、有时以谜语引入……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应试图为学生留下一些空白点,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有趣的符号表情》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符号表情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特殊字符和大写字母的输入。上课伊始,我注视学生片刻,之后轻轻地走到电脑前,端坐在座位上。瞬间,教室安静了下来,只听到我熟练地敲击键盘的声音,所有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大屏幕。孩子们的眼神好像在说:“大屏幕上会出现什么?”“老师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在这里,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但这简单的引入却造成了悬念,让学生产生了心理期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提问留白给予学生思考权
有的教师在提问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种不“开”只“达”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
记得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意识地停顿,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让他们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以展现。
4.操作留白给予学生创作权
信息技术课具有操作性强的显著特点。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都需要在操作中完成。学生对操作的兴趣和热情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操作效果。因此,教师应巧妙安排操作练习,并适时为操作留有空白,好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去填补、去创新。
还以《有趣的符号表情》一课为例,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大写字母和字符的输入方法后,我巧设了4个练习:①基础练习,要求学生试着完成4种简单表情的绘制。②综合练习,要求学生任选其中的1种~2种复杂表情进行绘制,可独立完成也可与同学合作。③提高练习,要求学生发现并探索出一些不常用符号的绘制方法。④拓展练习,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绘制喜欢的符号表情。巧妙的练习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创新和想象的空间,释放了学生操作的热情,随着操作的步步深入,他们的表现欲和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创造出了更多丰富有趣的符号表情。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留白给予师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力,让他们可以去探索、去创造,从而促使信息技术教学更灵动、更精彩!
(作者单位:北京平谷区山东庄学区大北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