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广校于上世纪80年代初应运而生,如今已走过30个春秋。总结农广校的发展历程,最大的启示就是它诞生于改革探索,发展于改革创新。在新时期农广校如何办出农民职业教育的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清醒认识,进一步加强农广校办学基础能力建设
农广校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得以不断改善,促进了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总体看目前大多数县级农广校的办学条件还较差,主要表现在校舍陈旧,教学场所和设备缺乏,无法满足农广校规模办学的需要。这里,首先是许多地方简单地把农广校作为农业部门下属的一个事业场站来看待,没有突出其学校属性;其次是对农广校的认识,社会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认为农广校是成人学校,与普通中职学校相比要求可以低一些,于是在办学投入上仅是基本维持,对学校场地大小,校舍有无就不那么重视了。县级校如此,市中心分校一级就更突出了,许多地方办学近30年,办学场地仅有几间办公室。由此可见,农广校在办学的社会效益上是强势的,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上却是弱势的,制约了农广校培训工作和中职学历教育的开展。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其发展面临的困难,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省、市、县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农广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农广校的办学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使农广校的“校”字名副其实,充分发挥农广校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农广校办学新模式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农广校现行的办学体制是行业指导,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省级农广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激发了各地的办学活力,这是中央农广校在办学模式上的一大改革和创新。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受经济财力的限制,要把每一所农广校办出规模还是困难重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改革,敢于突破。其核心就是要做好做活体系这篇文章。当前,措施之一就是在体系内进行资源整合,实行抱团发展,做大规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可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对地级市所在的市中心校,市所在区的农广校,乃至比邻的县农广校进行重组,组建农广校联合办学体,由市、县两级政府共建,市、县农业部门共管。在联合办学体内,各校校名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职能职责不变,但可以看作一所区域性的农广校,其办学师资、办学场地及设施设备等资源可以共享,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办学人员及办学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推进农广校规模办学,把体系办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三农”工作服务。
三、勇于跨越,力争提升农广校办学层次
农广校办学的层次在而立之年后,应该勇于实践,突破中专和中专后学历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以及联办专本科层次,向自办高职教育发展,这是形势所需,也是农广校发展的必然。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农广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就可以较好地满足农村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接受高职教育的需要,培养大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国家为适应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新建高校必不可少。农广校应该抓住机遇,及早谋划,把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推向更高层次。三是全国不少地方的农广校已经与有关高等院校开展了专本科联合办学,积累了经验。加之,农广校系统特别是中央、省一级农广校办学队伍素质较高,也完全能适应自办大专的需要。鉴此,农广校应积极申报,争取挤入成人高职院校的行列,实现中职、高职学历教育与各项培训协调发展,开创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篇章。
四、更加务实,灵活设置农广校中职教育专业和课程
农广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要立足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民务农务工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比如当前,就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机遇,由中央校统开中职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并落实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本着培养一专多能和复合型农业人才的目的,可考虑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知识融合起来,开设综合性专业。如,果树栽培与果品加工营销专业,特种经济动植物专业等。课程设置应更加实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如在涉农专业开设《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环境保护》等课程。各地还应围绕实际开设乡土专业以及乡土课程,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四川省达州市农广校
杜 军
一、清醒认识,进一步加强农广校办学基础能力建设
农广校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得以不断改善,促进了办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总体看目前大多数县级农广校的办学条件还较差,主要表现在校舍陈旧,教学场所和设备缺乏,无法满足农广校规模办学的需要。这里,首先是许多地方简单地把农广校作为农业部门下属的一个事业场站来看待,没有突出其学校属性;其次是对农广校的认识,社会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认为农广校是成人学校,与普通中职学校相比要求可以低一些,于是在办学投入上仅是基本维持,对学校场地大小,校舍有无就不那么重视了。县级校如此,市中心分校一级就更突出了,许多地方办学近30年,办学场地仅有几间办公室。由此可见,农广校在办学的社会效益上是强势的,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上却是弱势的,制约了农广校培训工作和中职学历教育的开展。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其发展面临的困难,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省、市、县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对农广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农广校的办学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使农广校的“校”字名副其实,充分发挥农广校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农广校办学新模式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农广校现行的办学体制是行业指导,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省级农广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激发了各地的办学活力,这是中央农广校在办学模式上的一大改革和创新。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受经济财力的限制,要把每一所农广校办出规模还是困难重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改革,敢于突破。其核心就是要做好做活体系这篇文章。当前,措施之一就是在体系内进行资源整合,实行抱团发展,做大规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可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对地级市所在的市中心校,市所在区的农广校,乃至比邻的县农广校进行重组,组建农广校联合办学体,由市、县两级政府共建,市、县农业部门共管。在联合办学体内,各校校名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职能职责不变,但可以看作一所区域性的农广校,其办学师资、办学场地及设施设备等资源可以共享,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办学人员及办学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推进农广校规模办学,把体系办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三农”工作服务。
三、勇于跨越,力争提升农广校办学层次
农广校办学的层次在而立之年后,应该勇于实践,突破中专和中专后学历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以及联办专本科层次,向自办高职教育发展,这是形势所需,也是农广校发展的必然。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农广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就可以较好地满足农村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接受高职教育的需要,培养大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国家为适应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新建高校必不可少。农广校应该抓住机遇,及早谋划,把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推向更高层次。三是全国不少地方的农广校已经与有关高等院校开展了专本科联合办学,积累了经验。加之,农广校系统特别是中央、省一级农广校办学队伍素质较高,也完全能适应自办大专的需要。鉴此,农广校应积极申报,争取挤入成人高职院校的行列,实现中职、高职学历教育与各项培训协调发展,开创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篇章。
四、更加务实,灵活设置农广校中职教育专业和课程
农广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要立足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农民务农务工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比如当前,就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机遇,由中央校统开中职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并落实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本着培养一专多能和复合型农业人才的目的,可考虑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知识融合起来,开设综合性专业。如,果树栽培与果品加工营销专业,特种经济动植物专业等。课程设置应更加实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如在涉农专业开设《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环境保护》等课程。各地还应围绕实际开设乡土专业以及乡土课程,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四川省达州市农广校
杜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