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妙问 提升教学效果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以设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或引导学生学练,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但有些设问仅仅作为互动,如,“同学们,有信心吗?”“这位同学的动作漂亮吗?”等,这对于有效引导学练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缺乏效果。
  一、挖掘设问内涵,把握设问本质
  在研讨中,部分参与研讨的教师对“何为有效设问、有效设问具有哪些特征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设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与思考,采用的预设问题(山东于文忠);针对重点突破和难点解决预设问题,这些问题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含义并能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就是达到有效的设问(上海马宁)。
  笔者认为:有效设问是教师在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条件下,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设置能够引领学生学习、探讨、研究,并最终理解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促进目标达成的问题。
  有效设问应具有如下特征。
  1.具有针对性,设问应指向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是课堂设问的依据、目标和出发点,具体学情是设问的基础。
  2.具有启发性,设问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解决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学练的欲望和热情。设问应该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技术动作基础,不能过于肤浅,也不能好高骛远,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有效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教师要精准把握设问,通过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有效问题,引领学练进程,引导思维碰撞,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及认知水平。
  二、紧扣课堂教学,精准有效设问
  基于对有效设问的理解,在研讨中,参与研讨的教师结合案例进一步交流如何进行有效设问。如,首先要知道为什么问,问什么,问了之后会怎样。在设置问题时,要明确知道学生学练过程的重点或者难点会出现什么样问题,这样的问题要怎样解决(山东徐晓东)。设问的语言要简短、回答要及时、问题要能引起思考、要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前与课后的设问。以教材为主源、以目标为主轴、以问题为主线,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设计成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导学问题,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第一时间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教材,解决基本问题,生成重、难点和疑惑点(浙江李明)。
  主持团队总结各位参与教师的问题后,认为实现有效设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学习、练习的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目标的达成,通过及时、巧妙、精准的设问,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2.引导学练
  有效设问能引领学生积极地进行学练,以问题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观察、探究,在反复的体验中理解、掌握动作技能,发展运动能力。
  3.突破难点
  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有效设问的重中之重,在学生学习进程受阻、思维探索迷茫、学练出现瓶颈时,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纠正动作、把握技术动作的关键,从而让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
  三、归纳影响因素,合理调整应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设问会受教师、学生、教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预计问题的具体情境改变,可能设问就失去价值或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山东宋晓露认为,影响设问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课堂上教师的因素;教师对教材的了解研究;教师驾驭课堂的情况;学生突发提问教师的应对;外界因素等。山东罗兆杰认为: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容易造成小学体育教学的散漫;问题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存在漠视、忽略的情况;问题本身存在不足,过于空泛或生疏,学生则难以把握其重点。
  经过大家研讨,主持团队归纳总结影响设问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情分析有偏差
  如,对学生体能水平预计过高或过低,对学生练习积极性预计过高或过低,对学生學习能力估计不足等。
  2.选择教学内容不当
  选择的教学内容超过或低于学生接受水平,学生较难或较易掌握学习内容。
  3.教学方法不合理
  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没达到预期目标。组织方法过于复杂或简单,导致练习密度和强度太低或太高。
  4.教学环境突变
  因为临时调课,导致本节课上体育课班级突然增多,活动场地变小,器材不足;天气发生不可预测性的变化,正常教学活动受限或无法实施;组长或体育骨干请假,导致教学活动效率降低等。设问情境发生了改变,预计问题则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或生成的结果,因地制宜地调整预计问题,才能达成目标。调整的过程,则需要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精细化备课贯通教材;精心分析掌握学情;课堂准备多套预案等应对各种突变。
  ——邓基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经济开发区小学,264400);姜建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研中心,264400)整理
其他文献
一、赛前体检:健康第一、防患未然  组织做好参赛队员的赛前体检是比赛主办方对参赛单位的基本要求,也是为学生安全参赛筑起的第一道防线。教练员在选拔和训练队员时,不一定能全面了解到每一名队员身体的真实情况,甚至不少队员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也并不完全了解。有些队员可能身体的某项指标已经出现异常,只是在平常生活和训练中还没有表现出来。而在正式比赛时,队员在场上要承受相当大的身体与心理负荷,如果队员有
一、案例背景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陆续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上的变化悄然发生。此时,学生面临身心的双重快速成长,他们充满迷茫或不知所措。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呵护好学生那份“懵懂的小心思”,不让他们因无知而走向歧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全面客观地认识青春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案例描述  在一节六年级体育课上,学生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追逐跑游戏,我在场地中来回巡视。看着学生们玩得如
在高中武术课教学中,高强度的动作练习往往让学生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练习后的拉伸可以帮助学生缓解肌肉紧张。笔者运用武术腰带让学生进行拉伸练习,在主动拉伸的基础上巧借武术腰带进行被动拉伸,不但可以有效放松肌肉,还可以发展高中生的柔韧素质。  一、“冲上云霄”  练习目的:拉伸全身肌肉。  练习方法:2名学生面对面站立,间距0.8~1.2m,挺胸收腹,双手分别持2根腰带的两端侧平举(图1-1)。吸气时
2020年9月24日,由浙江省青田县体育骨干教师团队主持的《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总第138期话题“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研讨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由青田县全体体育教师组成的12个分会场、3个丽水市骨干教师组成的分会场以及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9名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员参与了研讨。通过主持团队对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引导,参与教师踊跃发
学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既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在比赛或特殊环境中做出准确、熟练、灵活应对的必备。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
居家锻炼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小学生最主要的健身途径。为了实现“居家不停练,体魄要强健”的目标,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居家健身单项吉尼斯”挑战赛,以赛促练,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以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一、遴选比赛项目,亲子与素质并举  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定一些居家易操作、可量化的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如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项目,还有一些亲子运动,如1分
“儿”字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就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同学们别小看“儿化”,它在意思的表达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喜爱的心情。如:  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  二、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小”、“少”的意思。如:  小孩儿、竹棍儿、门缝儿、一会儿  三、有的词儿化后表示温
2016年接到教育部组织开展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于是笔者发挥自己足球专业的特长,进行足球课的设计与教学。首先笔者选择了《大腿停球》授课内容,计划用2次课完成,接着精心设计了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并实施了教学。教学过后,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球类课依旧很有兴趣,但是对于技术的掌握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技术掌握不好?反复看着教学设计、琢磨教学流程,笔者发现学生不能
教学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体育教育教学,因其学科特殊性,更是学校教学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规范尚未完善,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时出现责任认定争论或互相指责,由此引发法律诉讼而对薄公堂。此外,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时,家长倾向于学校和教师应负责与赔偿,这也就导致了有的学校管理者在学校课堂教学工作中偏激地提出“体育课上的好
上海市静安小学——学生成长的温馨家园    人们常把家比作港湾,既是扬帆起航的起点,又是心灵停靠的归宿。上海静安小学就是这样一所秉承“阳光生活,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发挥“连续学习”整体优势的寄宿制学校。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受家的温暖。  学习的起航:学校以心理健康、科技、英语为特色,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领会、应用。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开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