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教师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一定能诱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相对要差一些。如果让学生陷入一个他们所认为无休止的计算中,他们则会产生厌恶情绪。而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让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喜悦的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等换的时候,我创设了为学生买作业本的情景:带学生到小卖部去买作业三,每个写字本0.5元,2元可以买几个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所谓归属心理,就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
  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情景:
  教师在讲台上出示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的人民币,写字本,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对换。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每个写字本0.5元,1元可以买几本?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能提问到自己。
  三提问对象单一的转变 ,激发求知欲望
  课堂提问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信条,是达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只要有不同的观点,完全可以向教师提出,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与教师的提问同样重要,二者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课堂提问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有机地结合学生的提问,它可以是:师问生答,生生问答,教师引导。例如:我在讲解《体积的换算》这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知识,这时一位女生马某问:为什么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不是100或10000呢?紧接着我没有马上告诉她准确答案,而是让同伴回答她的问题,我实时点拨。这样这节课学生学的有兴趣,对难点的理解很轻松。
  四联系生活, 加强直观教学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显浅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圆锥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怎么求,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提出猜测--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深入实践,去装沙子,看在什么情况下几个圆锥的体积才能把圆柱装满。在我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相信一定能诱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其他文献
“差生”具有过渡性、暂时性、相对性的特点,但实践中往往将量上的差别定性化,将某些方面的欠缺笼统化,也有以偏概全的错误,欠科学。在理论上,宜用“学困生”取代“差生”或“后进生”的概念。在实践中应从预防为主、及时积极的补偿性教育,引导和扶持孩子们闯过误区。  一 调查了解  调查了解是研究教育“学困生”的基础。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得先充分了解他,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一般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和亲人的关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途径有三条:一是激发情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必要条件;二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写作实践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保障。三是重视现实生活是培养想象能力的基础。培养方法有:1.表象积累法;2.概念想象法;3. 表象粘合法;4.采用假设法。  【关键词】指导;教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写作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育转化班内的每一个差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教师要做好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重视差生的转化工作。  一差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多年以来,接触的差生很多,归纳差生一般的特点是:思想上不求上进,没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行动上不循常规,经常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损人不利己的事;学习上困难较多,成绩差。差生之所以差,有其本身的内部原
期刊
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琐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教师、文本、学生是一个互动、不断生成、拓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一发挥文本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既然文本是作为一种载体出现,就要把它当作语文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地去开
期刊
要使小学生对口语能力产生兴趣,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农村低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现将学习的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刚入学的儿童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厌烦数学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更不理解一些知识点的形成,不喜欢老师单调而古板的教学模式,只是迫于各种压力强“忍受”着。这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为此我用了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探讨,发现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与管理理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情感,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等方面来提高学
期刊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懒惰像生活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亮的。  这些名言就像警钟一样鸣响在我们的耳边,惊醒着我们,指导者我们,让我们在迷茫,困惑中拨云见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金钥匙。从发现‘金钥匙”,到巧用、扎实“金钥匙”,到努力地打造自己的金钥匙,艰难的跋涉中有苦闷,有彷徨,更多的是牛刀小试的惊喜和决定贯彻执行的鉴
期刊
说起教课文与教阅读,人们就会想到一个经典的案例:台湾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在内地上《太阳》一课。前者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后者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赵老师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讲课文。他认为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是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番话其实道出了教师在语文教育观方面的差异。  一什么是“教课文”与“教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