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艺术中造型元素的作用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艺术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不仅综合了各门类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电影之后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艺术自身的新特性。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造型元素 画面 镜头 声音 《活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10
  电影艺术是近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综合吸收了各门类艺术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精华,它不仅综合了各门类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电影之后相互融合,形成电影艺术自身的新特性。本文试图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为个案,对电影造型艺术中个元素的作用进行详细论述。
  一、电影艺术中画面的作用
  电影画面与摄影、绘画一样具有造型性。造型一般通过摄影造型、艺术造型、演员造型来完成。造型元素包括构图、光和色。影视艺术通过这些造型性手段所展示的直观视象,几乎可以是无所不包,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人们能见到的一切,以及人们难以或不可能见到的,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因而,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即它是一种“象形符号”式的国际语言。
  1. 艺术构图的作用
  影视构图就是处理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主体——构图的中心;陪体——主体的陪衬物;环境——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境。这三者构成一定的关系,后两者是为第一者起修饰和映衬作用的,通过线条、体积、位置、视点、亮度、色彩等方式来完成。
  影视构图保证了影片的叙事性,表意性与整体性。影视构图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主次,整个画面的美感,与具体叙事情节的相互配置关系,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电影《活着》中,画面的构图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影片开头,福贵与龙二赌博的场面中,作者注意到了主体与陪体和环境的关系,通过环境的歌舞升平,觥筹交错的构图,再到环境当中福贵与龙二赌博的刻画,不仅在叙事上确保了故事情节的流畅与清晰,更保证了画面构图的整体性。陪体和环境衬托出了主题的形象塑造。
  2. 艺术光影的作用
  影视影像是以光影成像的。光影的造型取决于光的质量,光的方向,光的亮度,光调。这四个方面以摄影机对光的不同的摄入方向、光线处理,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创作意图。光具有表意功能、造型作用、改变画面内的影调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突出主要人物,隐蔽非主要人物。在渲染环境气氛方面:利用光线来模仿大气透视规律,塑造一定的空间深度,表现某种环境气氛。比如在电影《活着》中,光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一开始的赌场里灯红酒绿的光影效果里,突出了故事的主人公福贵的形象,隐蔽了次要人物,同时也塑造了当时社会赌博盛行的环境气氛。
  3. 艺术色彩的作用
  电影中的色彩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色彩的处理与选择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效果。通过色彩的变化制造艺术效果,表现对比强烈的内容区别;通过色调的处理,使影片的整体造型有一种喻示和内涵。影视艺术色彩通常具有表意功能、还原功能、营造气氛等功能。在电影《活着》中,色彩在喻示和内涵的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部戏的时间跨度是很大的,一直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文革后期。在福贵还是少爷时,终日以赌博为乐,用暖红色的调子来渲染赌场与街道的喧嚣与奢华,后来用冷色的的调子来塑造福贵家族的败落,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了浮华背后的败落与辛酸,也预示了时代将要变迁。当到了50年代,影片整体有偏向灰色调。通过灰色调子表现出了物质生活極大的匮乏,灰色的贫穷的生活与贴满墙壁的红色招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些都体现出活在当时政治神话下的人们生活的无奈与麻木。电影通过色彩的变化与对比来结构整部影片,但在总的基调又保持了统一。在电影画面中色彩的组合及其关系构成而形成丰富的表意性,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并增强了色彩的局部表现力。
  二、电影艺术中镜头语言的作用
  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镜头,分镜头便成为电影最富于魅力的表现手法。而分镜头对电影的影响就在于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影象时空。
  1. 镜头时空塑造性的作用
  电影在时间的推移中展示空间,在时间的流逝中呈现时间,电影也被称为时空艺术。 电影能对现实的时间做延长、缩短停滞,重复等创造性的处理,能把过去,现在,未来组接在一起,可以说,电影是一种假定性、艺术化了的时间形式,既可以产生现实时间运动真实感觉,又享有现实时间不具有的自由度。摄影技术和剪辑技巧的发展,使得保持在胶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组合,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可以从特定的艺术材料中抽取出时间和空间来重新构造。例如:在电影《活着》中,福贵把家族留下的房屋作为赌债偿还给龙二,福贵的父亲受到了刺激一时昏倒在地,上一个镜头还是福贵父亲昏倒在地,后一个镜头就变成了福贵父亲的遗像放在一间小屋中。这些组接的空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无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却是合理的。这就是所谓的“蒙太奇”技巧。这样,影视艺术就能打破现实时空和上演时空的束缚,既可以集中、压缩,又可以延伸、扩展;既可以自由地转移、反跳,又可以灵活地跨越、并列,可以说能用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引导我们自由地穿越时间和空间。影视再造时空,也不是可以无限自由的,作为艺术,它再造时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现的内容所制约,它应该符合观众的心理活动规律。
  在电影《活着》中,时间跨度是很大的,一直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文革后期。但通过镜头的淡入淡出,几十年的人生在几十分钟里得以呈现。影视镜头重构的时间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时间的性质。在影视中,时间可以加速和放慢,几年的情节,数秒即可带过,而几分之一秒的时间流程,却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来显示,甚至,可以让时间停止(定格),让时间消失(跨越)等等。影视艺术的空间重构,常常是按时间的重构来进行的,如果说绘画和雕塑是将时间空间化,那么影视则是将空间时间化了。   2. 画面运动性的作用
  电影是一门采取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所以,画面运动性是影视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连绵不断的运动着的画面,给影视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观众的感知和注意力。画面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这种节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长镜头的运用所制造出来的,由镜头的推、拉、摇、移与变焦所造成的运动的幻觉。是将镜头按不同的长度和强度关系将其联接起来而产生的。影视画面运动的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气氛,或紧张、亢奋、痛苦、喜悦、沉闷、压抑、伤感等,能修饰和强化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情感。在电影《活着》中,当福贵的媳妇带着刚出生儿子来到福贵家里,在外的福贵拉着小女儿奔走回家的一幕,用了跟镜头来表现,镜头加强了速度感,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和急切的心情。画面运动的节奏,不仅仅是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强度来确定,也不只是根据情节进展来确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画面内容所激发起的观众的兴趣的程度来确定。镜头太短,不足以展示内容的内蕴,如果镜头冗长,就使人厌烦。如果镜头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时切断,并由另一个镜头所替代,注意力就会不断被抓住。
  三、电影艺术中声音语言的作用
  視听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电影和其它电视节目一样,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知中展开的。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视听艺术中有着积极的、多方面的表现作用。它用自己极具魅力的独特手段对画面进行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是影视艺术中的重要创作手段之一。
  1.音响效果的作用。
  (1)增强银幕空间的造型力量
  影视艺术在时空转换上要比戏剧艺术灵活得多,但就画面本身而言,它也要受到银幕画框的局限。但声音进入影视后,这种局限性被打破了。影视音响的空间表现力,不仅扩展了画面的容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银幕空间的造型效果。
  (2)渲染环境气氛
  音响能增加画面形象的真实感,加强生活气息.扩大视野和加强画画的表现力。自然界以及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音响足丰富多彩的,宁宙万物在不停地运行,同时也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3)可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背景音乐的作用
  (1) 影视音乐的作用
  音乐情绪的烘托渲染不仅会使画面形象更加突出和丰满,同时音乐还具有影响画面情绪基调的作用,能够使人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效果。通过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两种形式,凭着音乐自身丰富的抒情能力,起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细腻心理活动的作用。音乐可以用于镜头的组接.能将画面内容上彼此毫无关系的镜头组接起来,从一个镜头自然地过渡到另一个镜头。
  (2) 音乐与影视节奏
  音乐有助于形成影视节奏,形成作品节奏的关键是镜头的组接和画面内人物的动作,但这些因素形成的节奏可以通过音乐来调节:快节奏的动作配以快节奏的音乐可以使这一段落的节奏更快;慢节奏的动作配以慢节奏的音乐可以使这一段落的节奏更慢;慢节奏的动作配以快节奏的音乐可以使这一段落的节奏加快;快节奏的动作配以慢节奏的音乐可以便这一段落的节奏减慢。
  四、小结
  电影艺术作为当今最能够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之一,拥有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特别是对其它形式艺术的巨大包容性,以及对其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与改造,使得我们只有深入了解电影的造型元素才能真正理解到影视艺术的精髓,从而为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用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隆民,王莉娟.论影视艺术[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3).
  [2] 宋振文.论影视艺术的商业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3] 戴剑平.论影视艺术的观念体系[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4] 姜敏.美感在影视艺术中的呈现[J].文艺研究,2004,(4).
  [5] 宋家玲.对话录——从影视艺术说开去[J]. 当代电视,1987,(3).
  [6] 李磊明.数字化时代的影视艺术[J]. 电视研究,2002,(1).
  [7] 陈欢.有感于影视艺术的融合[J]. 当代电视,2004,(8).
  [8] 粱光弟.荣辱观:影视艺术的精神坐标[J]. 电影,2006,(5).
  [9] 李泱.影视艺术的魅力何在[J]. 教育艺术,1994,(5).
  [10]刘增林.英达和他的影视艺术[J]. 民族团结,1995,(7).
  作者简介
  郑莹(1982-),女,云南丽江人,云南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 虽然影片《老男孩》属于极小的制作成本,但影片表现了真诚、纯洁、梦想、激情等一个时代的烙印,唤醒了无数观众的回忆,并进而产生共鸣。同时,主人公在现实面前的不屈抗争、对梦想无奈但又执着的追求,又带给人们一种感同身受的深切感动。  [关键词] 细节 道具 青春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是由筷子兄弟创作的歌曲《老男孩》,如同歌曲一样,一部反映青春、梦想的网络电影《老
[摘要] 《基督山伯爵》,《肖申克的救赎》,《越狱》三部影视作品都设计了“越狱”的情节,三部片子在观众对越狱的认同,越狱的进行主体,主体的伴随“他者”,越狱的动机和形式这五个方面有着可比较之处。  [关键词] 《基督山伯爵》 《肖申克的救赎》 《越狱》 情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25    《基督山伯爵》,《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在放映后
现今,纸质媒体面临电子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巨大冲击,举步维艰,有的甚至面临倒闭。纸质媒体还有春天吗,还有人会愿意在纸媒上做广告吗?答案是肯定的。2012年9月拥有121年历史的全世界最领先的时尚杂志《VOGUE》在其辉煌的历史中创造了新的辉煌:Lady Gaga做封面的九月刊达到了创纪录的916页,杂志厚度超过3厘米,差不多有4斤重。今年9月份的开季大刊又创造了665页的鸿篇广告。几百页的广告不仅仅
【摘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旧上海的传奇,我们或许津津乐道故事中范柳原与白流苏演绎的双城记,但是更多的时候透过这重重的帘幕,可以听到作者对人性的一声慨叹,她对世俗的淡漠讥讽,带着洞察世情的无奈与悲哀。张爱玲是“镜子派”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留给我们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美丽的倾城之恋。  【关键
[摘要] 黄金年代里成功的香港电影人也正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们使用电影这一现代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下众多角度的价值观,将其中中国文人深入骨髓的文化心理情结具象化。存在于每个华人自身的文化心理的认同正是广大华人对香港电影认同的本质原因,“江湖”概念是中国文人因为现实社会中被禁锢,因而产生追求自由的心理需要的产物。  [关键词] 现实世界 心理需要 江湖 虚幻世界  do
[摘要] 弗洛伊德关于释梦的理论极大的影响了20世纪之后的电影创作以及电影美学理论体系。当拍摄对象通过摄影机拍摄成影像而最终成为电影,于是电影和梦具有了不可否认的相似。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找到了电影与观众心理活动之间所存在的紧密联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于电影艺术的直接影响与暗含的潜在意识在其艺术创作意识上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析 释梦 过失心理学
[摘要] 在当代中国的导演群体中,姜文是别具一格的,他从来不会固执地坚持某种创作的传统,求新求变使他的电影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观看他的电影总是让人在强烈的感性体验中领悟到深刻的理性精神。 “‘身体/欲望’作为一种另类的电影奇观”成为姜文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共通之处,并且这种叙事策略恰巧适应了当下社会审美的需求。  [关键词] 姜文 女性 身体 欲望 审美现代性 
[摘要] 传记电影的特点就是强调真实性,但是有时考虑到观赏的戏剧效果,会在情节上有适当的放大及内容上的合理修饰。影片《莫扎特传》凭借对人物出色的心理刻画和对情节新颖的叙述手法,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认可。对于当天真遇到世故,才华遇见世俗的时候,天才与庸才之间的各自取舍,把观众带入了对人类本性上的深层思考。  [关键词] 传记片 莫扎特 嫉妒 天才    在1985年的第57届奥斯卡电影颁奖典礼上,音
【摘要】在大众传媒蓬勃发展的今天,“无厘头”文化成为了一种引人瞩目的大众文化现象,周星驰就是“无厘头”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言人,他以夸张、讽刺、自嘲等特点为其电影打上了“无厘头”的标签,具体表现在反传统的语言体系和怪诞夸张的形象塑造中,这些因素都成为了“无厘头”风格在电影中得以成功运作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周星驰  无厘头  【Dol】10.3969/j.issn.1002-6916.2010.1
[摘要] 《杀戮》是一部电影,它的基本元素跟话剧相差不远,它的剧本是根据法国Yasmina Reza的《杀戮之神》改编的。电影《杀戮》中的矛盾跟话剧所需要的矛盾一样,它集中在客厅中发生,而且跟话剧一样,同个地点,同个时间段,同一批人。  [关键词] 《杀戮》 话剧 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22  前言  《杀戮》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