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母亲喜欢的那株仙人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年的母亲,对养花情有独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小镇上,几乎没人养花,唯独我家不大的小院里,却种植了很多鲜花。
   我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走进小院,欣赏母亲的杰作,几平方米大小的花园里,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花园的四周还摆放着十多盆盆景,虽然不是精品,但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一盆盆都很漂亮。母亲盆景的花盆很有特点,全都是一些破脸盆、破锅、破水缸改做的,组成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在长青的盆景中,仙人山是最漂亮的,也是母亲最喜欢的。
   2003年初冬,父亲因病与世长辞,我们把母亲接到城里居住,她再三叮嘱,一定要把仙人山带回来。从此,那盆仙人山便走进了我们家小院。如今,换了很多次盆的仙人山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但岁月更替,物是人非,2005年11月19日,77岁的母亲因心脏病猝然去世。
   母亲为什么喜欢仙人山?我想这可能与它的特质有一定的关系。仙人山坚强、质朴、自信,能够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甚至是沙漠。母亲虽然只是个极其普通的乡村女人,但她却具备很多与仙人山相像的特质。母亲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地区,从小随父母逃荒来到安徽,落户在张八岭。12岁那年,外婆因生产舅舅而去世,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做家务、带弟弟的重担。母亲19岁和父亲结婚,奶奶和父亲是义母义子的关系,她老人家一生好强,精明能干,所以,母亲孝敬婆婆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50年代,父母带着我们举家下放农村,孩子小,人口多,负担重,头几年,父亲在公社做事,再后来,为了全家的生活,他经常在外做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母亲一人撑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没有闲着过,夏天,无论天气多热,她从没睡过午觉,在大集体干农活那些年,中午收工后,又在家里忙开了,等到家务忙差不多了,下午上工的时间又到了。特别热的时候,队里上工晚,她便利用这个时间去砍草,她说,中午太阳毒,草容易干。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她趴在桌子上打盹儿、一缕白发垂落在耳际的情景,这是我经常看到的她最好的休息方式。她一心想着的是孩子、婆婆、丈夫、家庭,唯独没有她自己。
   “不畏风霜雪雨,是你的傲骨;不择东西南北,是你的大度;不选土壤的贫穷富裕,是你的仁爱。”这是赞赏仙人山的诗句,母亲,您与它是多么的相似!
   在那个年代,父亲因“不务正业”遭到批判,您忍辱负重,挺直腰杆做人;父亲选择下放农村,您义无反顾地跟着他学干农活;奶奶爱生气,您笑脸相对,她到姨奶家不回来,您登门道歉,亲自把她接回来,她和你、和父亲毫无血脉关系,您待她比亲人还亲;晚年,父亲瘫痪在床多年,您弯曲着那两手几乎要触到地面的佝僂的身体,端吃端喝,端屎端尿。我们无数次做您的工作,给您雇一个保姆,您坚持不让,您说,他们照顾不好父亲。是啊,谁能做到您那样贴心细致啊!经常登门给父亲看病的医生对我们说:“只有她老人家能够做到,你父亲瘫痪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褥疮。”
   在您的病床前,我们想为您尽最后一份孝心,给您办一个像样的丧事,但是您仍然不允许,您留下的那层层包裹着的几千元钱足够我们给您办丧事了,您却没让我们花一分钱。您没有一文钱的工资收入,为什么过去您和父亲做小生意积攒的那点钱这么经花?我们每个人都清楚,二妹知道得最清楚。晚年,她和二老同住在家乡的小镇上,她跟我们说,您经常不出门买菜,偶尔买一点荤菜,您煲了汤,让父亲一个人吃,您只吃素菜和家里腌渍的咸菜,您的饭桌上用菜罩罩着的两样小菜,变质了,发霉了,您眼神不好,看不见,仍然津津有味地吃着……父亲去世后,邻居们都说:“这个老太太该享福了。”然而,仅仅过了732天,您就随他而去了,您享福了吗?不,两年时间,您还没有完全从悲痛中走出来。
   这就是我的母亲——“把身体插进沙中,用身体承受阳光。”
   窗外,母亲喜欢的那株仙人山顽强地挺立着,那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母亲没有走,永远生机勃勃地活着!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陈正宏开的《史记》课,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变态”。在这门课上,没有PPT,没有讲授,没有教材。所有学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要给这部《史记》加标点:逗号、句号、逗号、句号……这是一门研究生课程,面向古汉语天赋较高的学生。   这门《史记》课,成功地让他的学生铭记——“你过去读的《史记》,不是《史记》;你过去拥有的才学,也不算才学。”   33年前,陈
期刊
我读书很杂。大概十来岁,学校从公社领回来一大堆书,我拿了一本《矿山风云》,书很厚,写煤矿工人的事,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篇小说,故事情节不记得了,作者是谁也没记下,但里面的故事人物还是让我很激动。从那时起,我便对课本以外的书感兴趣。上初中后,学校有图书馆,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借一本小说出来,彻夜在油灯下读。那时的小说,都是体现正能量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的形象渗入我骨子里,至今难忘。   古人云:读万
期刊
手捧着一条陈旧的项链,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我的乳名了。想到乳名,母亲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年中,母亲一连生下三个姑娘,好胜心很强的母亲,在这个留存着封建思想残余影响的家族中,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几个姐姐便都被取了招弟、有弟之类的名字,以期盼个好兆头。   桂花飘香的那年,我出生了。吕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亲朋好友和
期刊
风烟一晃入仲秋,山野间的谷物一片金黄,顶着穗子的腰杆似乎顶着了千钧重担,被压得弯曲,无法直起来。   老农们拿着镰刀,进入谷地,把一穗穗谷子切下,用驴车拉回,在自家窑顶的打谷场上,使唤骡子和驴子拉着碾子,碾碎谷穗,再用簸箕簸出谷秸,留下谷子,再去脱谷机上脱去谷皮,留下金黄色的颗粒,那就是小米。   像这样的小米,在潞城处处可见。倘若你去了潞城合室乡,问起小米,老乡或许会和你说道说道关于小米鲜气
期刊
父亲虚岁八十四了。两年前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需要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十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從墟里拉回海
期刊
不经意间,舅舅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我又想他了。   我家在村西头,舅舅家在村东头。从西往东,母亲走得多;从东往西,舅舅来得少。外婆生育了7个孩子,只有母亲和舅舅姐弟俩命硬活了下来。舅舅比母亲小7岁,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外公外婆相继走了,孤孤单单的舅舅唯有依靠我的母亲了,母亲为了舅舅操了不少心,劳了不少神。她照看舅舅长大,辅助舅舅成家,只要有自己吃的一口就不会少了舅舅的那一份。分田到户头一年,母
期刊
1977年,我7岁,开始上学了。父亲在县城上班,放假后,父亲叫我到他身边去使嘴跑腿。有一天,他带我上街,经过新华书店时,我跑了进去,看到一本《红岩》放在玻璃柜里,就对父亲说,我想买本《红岩》。   父亲让卖书的阿姨拿出一看,定价一元两角,父亲有些吃惊:“太贵了!”父亲一月的工资四十六元,猪肉七角五分一斤。   回到老家山上,母亲带我去供销社,称了十斤盐巴,还给我买了两支铅笔:一支一分钱,另一支
期刊
是的,尤加利就是桉树。   尤加利,别名桉树,主要产于澳洲。较两个名字而言,我更喜欢称尤加利这个洋名字,但与崇洋媚外没有关系,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对尤加利树没有好感,就如我,起初对它也有着很深的误解。网络上流传说只要有尤加利树生长过的地方,其他植被均不能生长,另外,它们对水分的需求量特别大,于是,尤加利树就有了“抽水机”的外号,更有甚者,还称其为“缺德树”。可见,尤加利树是多么不受人欢迎呀!  
期刊
每年,我们都要赴翔顺飞天蚕度假区象窝茶园举行登高、书法挥毫采风联谊活动。嫩绿的茶叶,漫山的碧青,蜿蜒的观光山路,清澈的湖水,无边的蓝天白云,在建的酒店别墅,采茶者的身影,喜悦的游客……象窝茶园宛如一串串绿色翡翠,镶嵌着五彩缤纷。   我与象窝禅茶结缘,在更早的上世纪80年代。我和同样爱好禅茶的同事,年年都登上象窝茶园,欣赏飞天蚕、双石顶的自然风光,品尝“佛地金龙”象窝禅茶。那时象窝茶园的规模比不
期刊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头一年。正值秋季,是栽种油菜时节,我想父亲一定会在田间忙碌,因此,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奔自家责任田。   穿过一窝窝深深的田垄,再越梯形田坎层层上爬,步入曲弯而行的田埂,父亲的背影嵌入眼帘。我眨了眨眼,突然发现父亲是跪在泥土上的。哎呀,莫非父亲的腰疾?他穿着那件已被汗水浸染泛黄的白色短袖汗衫,低着头,躬着腰,佝偻着瘦小的身子,似乎缩成了一团。屁股是坐在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