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倡导已经多年了, 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这项工作。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落入了刻板的模式中,或者是满足于上心理课,或者是觉得拥有一个辅导室并定期开展辅导工作就够了,没有新的突破,实际效果不是太好,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1.对现实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上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有的学校根本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普及,仅少数大城市的部分学校进行。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缺少足够的重视,对孩子的心理状态观察得不够。其实孩子行为的乖张、失态,就是心理失衡的外在表现。作为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危机,使孩子真正地健康发展。
  2.现有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培训和指导
  专业师资在职称评定上存在困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素养,缺乏懂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习,培养骨干。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专业队伍,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纲、教材怎样才能适合实际的需要?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怎样建立才全面、客观?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新课改要求学校教育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并通过不断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产生自我价值感,树立自信心。新课改使评价的功能和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评价的功能不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评价的内容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协助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服务,应当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和特殊发展,既不能使个别差异消失在全体之中,也不能只注意个别而放弃全体。它要求教师坚持“同感性理解”、“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等一般操作原则,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积极引导他们互相倾听、分享和思考不同的意见。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和方法不仅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而且有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突出以活动为载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并自己做出决策,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则,也体现了新课改重视过程体验和构建学习的理念。
  4.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创设心理环境
  保证综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密切结合,首先是创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学校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的教学环境。学校包括教学大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等应以新颖、整洁、明亮、美丽,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变为花园式的大课堂。其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美化校园,而且通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身心;学习名人,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其三,校园校貌建设。良好的校风校貌是学生终生享受的,一生都不会忘记。校有校风,班有班风,教有教风,学有学风,四风良好反映学校特色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
  其次是创建家庭内部环境。家庭是学生主体的第一课堂,养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每一个人离不开家庭生活,每一个人都有自我肯定的需要,首先得到父母,长辈的赞许,好评和尊重。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三条途径实施:一是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成长;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成长;三是在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人员为主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针对学生一般倾向性心理问题和个别、特殊的心理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诊断、设计和帮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标上以发展性辅导为主、治疗性辅导为辅,方式上以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结构上知行结合,以行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学校要正常地、健康地、综合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抓好学校、家庭、社区内部心理环境建设的同时,学校必须与家庭、社区取得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学生生活保持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包括心理教育与训练)首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他文献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  数学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
期刊
1.什么是数学  数学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数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给数学下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从历史的角度上讲,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1 亚里士多德认为:数学是量的科学。这里的量的含义是模糊的。  1.2 培根则将数学分为“纯粹数学”与“混合数学”。这里的混合数学相当于应用数学。他认为:“数学是处理完全与物质和自然哲学公理相脱离的量的科学。”  1.3 笛卡尔则认为:“凡
期刊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今后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一二三年级,低段教师都很重视计算教学。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大量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来提高计算能力,后来就沦为“题海战”,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重要的在于提
期刊
自从高考英语加试听力以来,它在整个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听力所占分值较高(30分),超过了一直为广大师生所重视的书面表达(25分),听力试题做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考生的英语成绩。因此,广大考生必须认真研究分析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特点及高考要求,只有明确了高考听力要求,了解了高考听力试题的题型结构和听力材料的特点,掌握了听力考试中的应试技巧,考生方能取胜听力、取胜英语、取胜高考,为进入理想的。  1
期刊
【摘 要】更新教育思想,从素质教育出发,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爱数学,愉快地学好数学,从而使孩子们获得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参与  如今的孩子们见识多、获取的信息量大、敢说敢做、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自尊心强,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使孩子们爱数学,愉快地学好数学,从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应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但当我们静下来仔细思考时,却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低效,甚至是无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将成为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性;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  新的教学理念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给小
期刊
【摘 要】心理学指出,人的心理处于一种自由、安全和愉悦的状态时,才能真正自主地进行探究,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为此,教师的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拨,时刻思考“引在何处”、“导向何方”、“怎样引导”,教师要有一双慧眼,不仅要搭建一个平台,还要能从知识的联系处着手,帮助学生由此岸成功抵达知识的彼岸。  【关键词】引导;诱导;指导;疏导
期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明确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赋予素质教育的新内涵。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必须创新。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主客体错位的现象,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精心讲解引导,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被教师牵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课堂教学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的扩展变换,激起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