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学生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恰当地选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大家关心和思考的热点问题。
从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怎样投入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任何数学知识更重要。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自己去获取知识,将数学过程彻底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怎样构建这一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以注意。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构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在传授过程中,教师活动是中心;在传授方法上,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关系是“一桶水与一杯水”。其弊端是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教案是上课的脚本。按照既定的教学程序上课,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无法兴奋,缺乏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下。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以学生活动与体验为主的“活動——体验”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活动探究→体验交流→形成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鼓励每一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其次,数学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创设了多种多样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一单元为例。在本单元中教材根据“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些教学内容创设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用拉一拉框架的方法,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教材呈现的是学生利用拉动几种形状的框架,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实验的情景。这个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探索与体验、比较和概括,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活动二:用分一分、量一量的方法,给三角形分类。教材安排此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分类,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会了分类、比较的方法,提高了归纳、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活动三:教材还设计了用摆一摆、量一量的方法,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通过活动进一步体验了“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逐步抽象出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活动四:教材还创设了用量一量、拼一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此活动的创设,让学生在量一量、撕一撕、算一算等活动中,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而且初步体会了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基于以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提供的生活素材恰当地选择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发挥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领作用。
再次,实施“活动体验式”教学应避免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有活动无体验。在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中,应避免出现有活动无体验的情况。如课堂上,学生一会忙这,一会忙那,教室乱糟糟、闹哄哄,却美其名曰“动中学”。这是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导致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脱节、有活动无体验、无反思、活动无价值的现象,活动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是在课堂上,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参与度及过程没有认真的设计和指导。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活动中流于形式,被动讨论,或者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其他学生成了陪衬或听众。因此在小组合作参与活动讨论、探讨问题中教师应做好设计和指导,让每一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得到深刻体验。另外,实施活动体验式教学,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一种倾向,就是将学生完全放开,让学生处在一个“放任自流”状态。教师创设活动,引发学生的体验后,决不能袖手旁观或无所事事,而应该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与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使师生、生生间的体验、感悟充满交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是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的盲目适用性。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情景比较复杂的内容就不宜以此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总之,新课程下的教与学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有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从活动开始体验,之后内省、讨论、分析及体验、评估。通过活动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转变为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寻求知识的“协作者”,并与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共同体验、共同享受求知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没有活动的参与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自身的感悟,就没有自身的内化,就不会获得真知。
作为一名长期于一线的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突出学生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与获取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和情感、行为、意志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而努力!
从几十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怎样投入数学学习,甚至比学习任何数学知识更重要。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自己去获取知识,将数学过程彻底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怎样构建这一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以注意。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构建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在传授过程中,教师活动是中心;在传授方法上,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关系是“一桶水与一杯水”。其弊端是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教案是上课的脚本。按照既定的教学程序上课,学生大脑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无法兴奋,缺乏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率低下。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以学生活动与体验为主的“活動——体验”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活动探究→体验交流→形成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鼓励每一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其次,数学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创设了多种多样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一单元为例。在本单元中教材根据“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些教学内容创设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用拉一拉框架的方法,探索三角形的稳定性。教材呈现的是学生利用拉动几种形状的框架,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实验的情景。这个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探索与体验、比较和概括,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
活动二:用分一分、量一量的方法,给三角形分类。教材安排此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分类,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会了分类、比较的方法,提高了归纳、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活动三:教材还设计了用摆一摆、量一量的方法,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通过活动进一步体验了“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逐步抽象出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活动四:教材还创设了用量一量、拼一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此活动的创设,让学生在量一量、撕一撕、算一算等活动中,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而且初步体会了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基于以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提供的生活素材恰当地选择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发挥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领作用。
再次,实施“活动体验式”教学应避免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有活动无体验。在进行活动体验式教学中,应避免出现有活动无体验的情况。如课堂上,学生一会忙这,一会忙那,教室乱糟糟、闹哄哄,却美其名曰“动中学”。这是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导致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脱节、有活动无体验、无反思、活动无价值的现象,活动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是在课堂上,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参与度及过程没有认真的设计和指导。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活动中流于形式,被动讨论,或者只是几个优秀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其他学生成了陪衬或听众。因此在小组合作参与活动讨论、探讨问题中教师应做好设计和指导,让每一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得到深刻体验。另外,实施活动体验式教学,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一种倾向,就是将学生完全放开,让学生处在一个“放任自流”状态。教师创设活动,引发学生的体验后,决不能袖手旁观或无所事事,而应该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与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使师生、生生间的体验、感悟充满交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是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的盲目适用性。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情景比较复杂的内容就不宜以此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总之,新课程下的教与学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这就要求有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从活动开始体验,之后内省、讨论、分析及体验、评估。通过活动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转变为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寻求知识的“协作者”,并与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共同体验、共同享受求知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没有活动的参与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自身的感悟,就没有自身的内化,就不会获得真知。
作为一名长期于一线的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为了突出学生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与获取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和情感、行为、意志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