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一棵随波飘摇的海草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读过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却不知他的一生颠沛流离。
  毛姆10岁时就成了孤儿,从父亲那里继承到的只有矮个子和丑体型,又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一个功能很差的肺。17岁时,毛姆被收养他的伯父送到德国学医,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触摸冰冷的手术刀,还要适应尸体散发的腐臭。有次,毛姆按教材在尸体的某个部位寻找一根神经,花了好长时间找到之后,才发现教材出了差错,他对此感到奇怪。指导教师告诉他, “要知道,世人最少见的才是最常见的呢。”从此,毛姆开始留意稀奇古怪的事情,并且脑洞大开。
  毛姆年轻时曾与女演员罗茜相爱,这给从小失去双亲的毛姆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他们还在热恋中同居了。但在一次名流宴会上,有个心术不正的人公然对罗茜说,毛姆是个非常善妒且心胸狭隘的人,任何女人都无法忍受同他长期生活,并且说毛姆是同性恋者。在污言秽语面前,罗茜退缩了,狠心离开与她相爱多年的毛姆。这次无理中伤和无情背叛,让初出茅庐的毛姆深受打击。
  一战爆发后,已经不再年轻的毛姆却迷恋上了谍报工作,还在1915年参加了英国间谍机关。但毛姆很快就感到兴味索然,因为他接不到重要任务,只是给其他间谍人员打杂,有时还要写冗长的报告。他曾别出心裁地给这些报告加上一点趣闻,却被上司指责。毛姆从间谍机关退出后,开始漫长的旅行,最后定居在风情浪漫的法国地中海,认为这里是理想小窝,不料祸从天降。二战时的某天,约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忽然大发雷霆,扬言要通缉毛姆,可毛姆根本不知自己何时得罪过这位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也许是某些文字上的讥讽吧。毛姆在惊慌失措中出逃,直到战后的1946年才载誉而归,重新寻找当年失落的理想小窩。
  毛姆虽有令人艳羡的才华,但因幼年遭遇而形成的口吃是他终生的烦恼,甚至有人说他故意口吃来引人注目,还有人断定他在《人性的枷锁》将主角塑造成一个跛子是为自身的缺陷寻找发泄出口。面对这些揣测,毛姆只能保持沉默。
  毛姆曾收到一位年轻女性读者的来信,这位狂热粉丝说:“自从读了您的作品,我就一直把您当作一个伟大的情人,很想与您恋爱。直到后来查阅《名人小辞典》,才发现您比我的祖父还老,只好打消了这个可怕的念头。”毛姆半开玩笑半带失望地对朋友说: “由此可见,爱情并不只是源于精神层面,还与肉体密不可分。”
  毛姆的晚年生活很是凄苦,在他80岁生日即将到来时,一些与他关系较好的出版商印刷了一本纪念册,邀请五十多位著名作家及亲朋好友为之签名,结果只有两人答应,这一盛举只好作罢,使毛姆十分难堪。他索性把自己关在华丽的别墅里,足不出户,有时还歇斯底里地发作。
  毛姆拒绝别人为他撰写传记,认为那是等着他尽快死去以便出版,尽管他早已厌倦了漂泊的生命。
其他文献
北宋自真宗后,皇帝多好神仙,以徽宗为最,所以道教一时间很受宠后来,不知来路的“得道仙人”纷纷下山,法术怎样不清楚,但每个人都不知活了多少年,一问岁数连自己都忘了。  有个叫张怀素的,自号落魄野人,大约像王林那样会点戏法,当时称为幻术,号称可以通神,飞禽走兽都可调遣。自崇宁年间进京以来,朝野耸动,公卿纷纷与他打得火热。他自称当年孔子杀少正卯时他就劝过,说杀得不是时候。后来楚汉相争,相持于成皋,他还登
有些事一出来,厚道人也会急,也会怒。比如杜甫。  杜甫一向忠君爱国,总说如今“万方多难”,朝廷也不容易,做臣子的要理解。他是做梦都盼朝廷振衰起敝的。他一边饿着肚子,一边“忆昔开元全盛日”,想着大唐的复兴。然后,他就写诗,说唯愿“北极朝廷终不改”,努力,再努力!  杜甫虽不是“岁月静好”家之流,所处时代更谈不上“安稳”,但也不主张人们激烈地批判朝廷。他的态度是相信朝廷。天下这么大,问题这么多,尤其是
唐代男子喜欢刺青,不仅面积广大到“体无完肤”,而且内容丰富,有的創意堪称奇葩。  唐德宗贞元年间,西蜀小将韦少卿不怎么爱读书,但喜欢刺青。一天,叔父让他敞开衣服,观赏他身上的刺青——胸口刺着一棵树,树梢聚着几十只鸟,树下挂着一面铜镜,镜鼻上系着绳索,有人立在铜镜旁牵着绳索。  见叔父一脸蒙圈,韦少卿得意地嘲讽叔父读书少,不知张籍的“挽镜寒鸦集”。其实这是闹了个大乌龙,韦少卿误解的那句诗来自张籍的《
守林人守护着地球上的最后一片林地。  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人类不断掠夺地球资源,造成环境破坏。最后,人类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栖身之所,陆续迁居。  如今,地球上99%的土地被垃圾填满,剩下的土地形成了一个小生态圈,守林人就守着这个小生态圈。  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守林人却感觉大限将至,他不知道在这里还能活多久。  他看了一眼木屋边水洼里自己的倒影,虽然看上去还年轻,但他已经看过各种各样的
在唐太宗的眼里,魏征无疑是个正经、古板得近乎迂腐的老夫子,可是人都会有个爱好吧,于是他派人去打探。探子很快带回情报——魏征爱吃醋芹。唐太宗马上召来魏征赐宴,请他吃醋芹。这一餐,君臣相谈甚欢。  但探子知道的并不全。魏征偶尔也玩玩跨界——酿酒。身为唐朝反腐先锋,从来不送礼的魏征还少有地把自己DIY的酒献给唐太宗,让他也尝尝。  喝了魏征亲自酿的酒,唐太宗当即拿起御笔,猛拍魏征的马屁,说他酿的两种酒远
公元前260年,齐国和楚国的边防检查站,一个年轻人陪着一个老人正在办通关手续,“名字?”边防检查员头也不抬地问道。“荀况。”老人声如洪钟,检查员诧异地抬起头,只见眼前的老人长须飘飘,神情笃定,像一位活着的祖宗,令人肃然起敬。   “春申君不是要求你们微笑服务吗?别忘了,你们可是楚国的窗口。”老人仍旧笑着,“您是到我们楚国干吗的?”检查员觉得这个老人有些来头,反而声音有些颤抖了。“听说楚国工作机会多
北宋“五鬼”之一王钦若是教科书级的奸佞,他矮小瘦弱,脖子上還长了个瘤(可能是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又因做过宰相而被时人称为“瘿相”。他早年是寄人篱下的书生门客,靠吟诗作文博取主人的笑脸。  落魄年代的王钦若有次参观某个家族祭祖,饿得不行,也想像其他宾客那样喝酒吃肉,于是壮起胆子蹭饭。主人问:“你是谁?”“秀才。”“能干啥?”“作诗。”好在主人也算风雅,愿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但当时没笔,王钦若就用木
1875年,20岁的同治驾崩,慈禧作为亲生母亲,顾不上哭天喊地,两小时后立刻召开立嗣会议,最后选中光绪。  平心而论,慈禧对光绪不错。由于年纪小,光绪的肚脐眼里总是潮湿有水,慈禧不厌其烦地用手帕一遍一遍地擦;光绪晚上睡觉踢被子,慈禧细心地帮他盖好,每当天气变化也提醒他注意加减衣物,生怕他着凉。  这些琐事对普通人来说很正常,但在皇宫是很难得的。一般皇子都有奶娘,亲生母亲往往只能简单地陪伴,基本没机
宋末元初著名画家钱选收藏过一幅《王羲之觀鹅图》,奇怪的是,画的左边有个萌萌的“囿”字印章,难道占人就会用囧字来做印章?其实,这个字不是囿,外面的“口”是印章的四边,里面是篆书“公”字, “公”是清代著名收藏家耿昭忠的号。  康熙初年,耿昭忠的哥哥耿精忠勾结吴三桂发动叛乱,史称“三藩之乱”。由于耿昭忠及时向康熙表忠心,与哥哥划清界限,这才幸免于难。虽然耿昭忠有个不省心的哥哥,也本人倒是满腹才情。《清
自梁太祖被儿子弑杀后,他手下那帮将领就像被圈禁多日的烈马,终于可以挣脱羁绊、自由奔驰了。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就在此时自立为王,割据一方。  高季兴所统辖的荆南,除了地域狭小、兵微将寡的不利条件,还被强国环伺:西有后蜀,东有南唐,南有南楚,北有强大的中原王朝。荆南之地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但常年周旋于各国之间的高季兴反倒活得有滋有味,而他所恃者既不是自身雄才,也非贵人相助,而是“无赖”之术。  无论哪国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