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的改进创新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案例《语音识别机器人》为例,从解决问题前、解决问题中、解决问题后三个方面对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改进创新,以此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改进创新
   一、案例背景
   机器人教学由于需要培养学生搭建组装、程序编写、合作探究等各项技能,且需要在实际场景中模拟调试,一直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利器之一。开展机器人教学的策略也呈现百家争鸣之态,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就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笔者作为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从事机器人教学已有多年,一直致力于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能力的培养被赋予了时代的全新要求。在新版的《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学版)》中指出“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能力”;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忽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法的理解,缺乏对学生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引导他们从学科方法层面思考人、技术、社会的关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笔者一直以来采用的“解决问题”主要是采用“信息技术工具技能”来解决问题,而新理念则是指用“信息技术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对于机器人学科的教学进行了改进,對于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创新。下面,笔者就结合学生的获奖作品案例《语音识别机器人》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二、案例过程
   《语音识别机器人》案例的内容是笔者结合机器人技术、信息科技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指导学生制作一款可以“听话”行动的机器人作品。参与制作的共有初中学段的两位学生,他们具有两年以上的机器人课程学习经历。该作品的核心部件是一个智能语音识别模块,通过声音传感器接收外部的声音,而后编写程序使得语音识别模块智能地分析结果,进而使得机器人做出各种动作。其作品设计构架逻辑图如下(图1):
   这个作品对于这两位学生来说难度不算很大,由于声音传感器、控制模块等功能他们在之前已经有所接触,所以重难点主要在于智能语音识别模块的应用上。按照笔者以往的教学策略,一般教师会告诉学生智能语音识别模块的使用方法与编程技巧,而后让他们自行探索完成设计,笔者则辅助解决问题并进行最后的经验总结。在本次教学中,笔者对于传统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创新。
   首先在教学伊始,笔者先向两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个语音识别机器人作为产品来看,什么样的人群会最欢迎它?”两位学生虽然对于机器人课程已经非常熟悉,但对于这样的问题却表现得非常茫然,在经历了一番思索后,终于得出了两个答案——行动不便的人和盲人。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是为了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而不仅仅是为了参加竞赛获得奖项,我们创新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而后学生开始学习智能语音识别模块,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语音识别不准确、断句存在问题的情况。笔者对此进行了引导,让学生记录了各种识别不准确的情况,将其中呈现的规律信息添加到程序代码中,实现了一定的“程序纠错”功能(例如将“向前周”纠错为“向前”;将“前进后退”拆分成“前进”与“后退”两条命令等)。另让笔者惊喜的是,两位同学在这一阶段的设计中考虑到了笔者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指出除了要让机器人拥有前进后退等常规功能外,还可以增加一个机械臂,以实现升降机运送物品的功能,即让机器人在行走的同时可以携带一个物品,当机器人走到目标前,可以通过升降机将物品抬高,那样就可以使得行动不便的人或者盲人不用弯腰就能拿取物品了。这个想法大大增添了作品的人文性与实用性,成为整个作品的亮点。
   在作品全部完成后,笔者除了协助学生进行总结外,还额外提出了一个拓展问题:“语音识别的原理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之前识别不准确的困惑,对于该问题也比较好奇,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在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关于语音识别原理的解说视频,初步了解了语音的收集、语音的处理、语音的匹配等原理过程,从原理上对语音识别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案例反思
   该案例作品之所以呈现出较好的效果,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的改进创新有明显关系,具体表现在解决问题前、解决问题中、解决问题后的一些策略变化(图2):
   (一)解决问题前基于需求的分析
   美国学者克里斯蒂娜·多伊尔博士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指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要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其中“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是合理决策的前提,但这一点在笔者以往的教学中有所忽视。一般笔者都会直接告诉学生竞赛的要求和内容,以竞赛的要求作为信息需求开展整个活动,这种“信息需求”太过于狭隘,而真正的“信息需求”应基于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笔者在案例伊始提出“这个语音识别机器人什么样的人群会最欢迎它”就是为了让学生思考这个作品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制作这个作品时有一种“它是有现实价值”的感觉,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后续项目开展中学生提出增加新功能的想法也很好地说明了该问题的价值。
   (二)解决问题中基于优化的改进
   项目工程的维护是项目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想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拥有完成整体作品的基本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对于作品的优化改进能力。机器人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综合性,需要考虑科学性、机械性、环境性等诸多因素,在改进优化环节更需要精益求精。在本案例中,让学生解决非标准语境中的语音识别问题与增加升降机送物品的问题,就是在原作品基础上的改进优化。笔者认为这种注重已有基础的优化改进能力的培养在分层教学与优等生培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三)解决问题后基于原理的探究
   想要深入了解某一门学科,就必须了解其核心概念与逻辑结构。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解读中明确提出“建构学科大概念体系”的目标,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提出了“追本溯源”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知其然”以外,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本案例中,笔者除了让学生完成作品外,还让学生了解了语音识别的原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入问题的内核,为学生了解学科、热爱学科、激发学科自豪感与学习兴趣打下一定的基础,也为学生后续自主拓展进阶学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相关原理比较枯燥,笔者认为放在问题解决后的环节中进行较为妥当。一则避免由于过早接触相关原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可以让学生带着前期实践过程中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原理探究。
   参考文献:
   [1]邵雪冰.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谭焱.新课程背景下开展中学生机器人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法微课程”是根据书法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研发的微型在线学习资源,其核心在于开发课程资源。“书法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书法教学实践的需求,围绕书法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制作的微型教学视频。因其具有短小精炼、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利用“微课”的微小、便捷的特点,让“微课”走入书法课堂,建构新型的书法教学课堂模式,推动书法微课程的深入研究,让书
摘 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例1)”一课为例,对如何使学生在数形结合下感受数学的魅力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些收获与体会。   关键词:数形结合;建构模型;沟通联系;拓展思维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应用中由来已久,它既是一种研究、探索数学的思想方法,又是帮助学生
摘 要: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对数学教学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理解。立足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探寻思维导图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实现思维导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价值;原则;策略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数学的教
摘 要: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教学环节,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落实反思性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同时了解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通过方法优化论证,让学生贴切感知自身的基本学习潜力,在数学课堂中获取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数学学习,降低课堂知识的讲解难度,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高中数学;学
摘 要:“炒现饭”不好吃,也没营养。如果加点佐料、拌上鸡蛋,那就是又美味又有营养的“蛋炒饭”。吴正宪老师说:我们要带给孩子们“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好吃”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孩子们需要的数学;“有营养”的数学一定是有后劲的,是可持续的。听完《交换律》一课,如何把“炒现饭”做成好吃又有营养的“蛋炒饭”,我思考着……   关键词:利用经验;重组教材;自主建构   【课堂呈现】——“炒现饭
摘 要:以学科为纽带,以课堂教研、教改为主线,全面推进新课改,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方式,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基础知识层次,采用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分层式与互帮式结合的教学模式,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式;互帮式   农村中学留守住宿学生日益增多,学生之間的知识差异和个人素养差异都非常显著,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相当
摘 要:近些年,初中语文教学在改革中发生了变化,但语文教学要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确立语文教学策略,其中立德树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心灵撼动心灵、使课堂“动”起来、摒除错误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尊重学生等是极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近年来,语文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各有千秋。在此,笔者谈谈多年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践行的策略。   一、语文教学要立德树
摘 要:为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我国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方法也在发生变化。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未来教育工作开展起到基础作用,若想提高其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就需要有效地落实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标准和目的。对此,首先结合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随后详细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策
摘 要:数学是具有统一性和集成性的学科,其是数学概念、命题、思想和发展史的结合,通常情况下,开展数学教学会重视概念和命题,而忽略了思想和历史的重要性。但是历史和文化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数学内涵,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理解和挖掘数学概念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以应试为目标,大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成效,往往会重点讲述解题、提高学习效率,不能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因此教
摘 要: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分析教师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有关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策略   相较于其他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较强,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阻碍,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亟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高效课堂。   一、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