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断发展,名词工作无止境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17日,是值得中国科学史界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举行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建所50周年庆祝会暨“席泽宗星”命名仪式。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晓群在命名仪式上宣读了命名证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7年6月9日发现的小行星1997 LF4,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85472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报》第59277号通知国际社会,正式命名为:席泽宗星。”刘晓群还说:“‘席泽宗星’发现之日恰逢席先生七十寿辰,因此这一命名格外具有纪念意义。”
  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席泽宗星”,不仅是中国科学史界的骄傲,也是中国科技名词界的骄傲。近代以来,中国输入科技名词多,输出科技名词少,“席泽宗星”的命名,是我国科学家对国际天文学名词的一份贡献。
  席院士是杰出的科技史专家,同时也是热心的名词工作者。当本刊向席院士提出采访要求,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2007年9月的一天,笔者一行如约走进了席院士的家。在雅静、明亮的房中,看着已是八十高龄,仍精神矍铄的席院士,我们备感温馨与亲切。
  
  从“席泽宗星”谈起
  
  据了解,小行星的命名一般由发现者及所在单位提名,也可由地方或单位提出申请。在地球上60多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荣。而以我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不到30颗,包括张衡、祖冲之、沈括、陈景润、钱三强、钱学森、袁隆平、朱光亚等。他们的美名在地上广为人知,在天空中亦熠熠生辉。
  当谈及“席泽宗星”的命名,席院士只是谦逊地微笑着,向我们介绍道:“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最初它的命名多以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为主,如1801年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英文名ceres,是以希腊神话里丰收女神的名字命名。后来逐渐扩展到以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名字及地名命名。政治家、军事人物必须在逝世100年以后,政治、军事事件必须在发生100年以后才能以之命名小行星。”
  
  古往今来,名词工作都很重要
  
  席院士曾参加过天文学名词工作,是第一届自然科学史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主任,主持自然科学史名词审定,做了大量的名词审定工作。目前仍担任第二届委员会的顾问,继续关心与支持名词工作。
  谈起名词工作,席院士说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定名。春秋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说明名词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起源。汉朝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东汉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可以看出,我们的老祖宗就很重视名词,也付出了很多心血与努力。古代科学发展涉及很多名词问题,以天文学为例,比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回归年,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专门的名词了,叫做岁实。”
  席院士谈古论今,轻松自若:“在引进近代科学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名词翻译问题。明朝的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现在数学书里的点、线、面等名词,都是他那时翻译的。这些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对于中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把名词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更是非常必要。科技不断发展,新的名词不断出现,名词工作是无止境的。名词工作对于科学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名词统一,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
  
  在谈到名词与科学发展这个问题时,席院士还特别提到:“老一辈科学家都很重视名词工作。”第一届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钱三强院士就曾经说过:“统一科技名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国内外科技交流,学科和行业之间的沟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科技图书文献的编纂、出版和检索,科技情报的传递,都是不可缺少的。”
  席院士在科学史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对学科发展与名词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名词统一对于开展学术研究很有帮助。在研究科技史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同一个词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翻译是有出入的,甚至完全不同。比如‘托勒密’(Ptolemy)这个人名,明朝末年把它翻译成‘多禄某’,不管是发音还是字形没有一处相同。清朝和明朝的翻译又有不同,现在不同学科的翻译也没有统一。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就会发现同一个人可能变成了十个人,经过对其他方面进行推敲才能最终确定原来十个不同的名字指的都是这一个人,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谈到这里,席院士笑称:“可惜古代没有成立一个横向的、延续的机构来统一、规范科技名词,造成了现代人的麻烦。”
  
  科技与文字是相互促进的
  
  科学发展产生了新词新字,促进了文字发展,而文字又为科技传播提供了载体。而汉字还有一种优势,就是作为表意文字,使人们可以望文知义。用汉字构建术语,公众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席院士举例说:“比如‘革’这个词,最初是指去掉动物毛皮上的毛而变成皮革,革就是指去毛的过程,也就是改变的过程,按照这个意思衍生出了变革、革新等词语。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以前有些人在研究中国近代科技史时,认为汉字阻碍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发展,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科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列一个表,找出近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认为相同的就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反之就是阻碍科技发展的。这样是片面的,没有依据的,比如阿拉伯文字很独特,但近代科技还是在那里发展起来了。这说明文字是科学发展的工具和载体,各种文字都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而且,汉字信息量大,对比相同数量的文字,汉字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
  席院士娓娓道来,令人听后不禁深深佩服他的洞察力。有调查表明,同样的文章,用汉字书写更加简洁,用其他文字则可能会长出许多,甚至要多出一半的篇幅。在比较输入计算机的速度时,用汉字录入也比其他文字更快。
  
  科技史的名词审定工作
  
  中国科技史研究囊括了上下五千年的科技发展,而科技史名词审定工作也有其特别之处。席院士说:“其他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的难点,在于把国外引进的东西翻译成中文,而科技史名词审定工作的难点在于把中国古代的科技名词翻译成英文,这个很难。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同一个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要把这些古代的科技名词翻译得精准、经典,翻译时要兼顾音和义,尤其是义,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席院士非常关心目前科技史名词审定工作的进展,他肯定了第二届科技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做的努力,“这不是件能快起来的事情,但他们工作很有进展,这很难得。”席院士还强调要重视规范名词的推广与应用,他说:“名词审定公布以后,一定要做好推广工作,让各学科的工作者都能够方便地使用。否则,厚厚的一本名词书做出来,本领域的人都用不到,就太可惜了。”
  当得知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网站免费公布审定后的名词,并且制作了相关数据光盘供查阅时,席院士赞许道:“全国科技名词委为国家的名词事业做了很多工作,促进了科技的交流与发展。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事业。”
  访谈中,席院士话语简洁、朴实,一如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治学风格。让我们不禁想起他的“等一等”轶事。
  25年前,席院士经过考据和推论,发现战国时代的甘德曾经用肉眼观测到木星的卫星。这表明,中国古人看到的木星的卫星比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观测早了两千年。这是条很有价值的新闻。于是有人采访了席院士,并写出初稿准备发表。但席院士审完稿后却说:“慢,等一等。”原来,尽管国外也承认肉眼可以观测到木星的卫星,但席院士觉得为严谨准确起见,还是应当作模拟观测。席院士特意邀请10名中学生到兴隆天文台做实地观测。直到最后模拟及实地观测与当时用天文望远镜的观测结果一致,他才同意媒体作相关报道。
  这一件小事折射出席院士严谨、缜密、求是的科学精神,“席泽宗星”的命名,正是为了弘扬他这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倡导着科学方法的推广应用,也推动着名词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衷心祝愿席院士健康长寿,也衷心祝愿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嵌入星空。
其他文献
2008年9月8日至13日,海峡两岸大气科学界在台湾召开了“第五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会后,笔者采访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台湾召集人陈泰然教授。  陈泰然教授,1945年生于台中县,196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理学院,197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大气科学博士学位,现为台湾大学负责学术工作的副校长,海南大学客座教授。    做名词就是做学问    记者:作为气象学
期刊
摘要:针对国内将贝克的geographical history一词译为“地理学史”或“地理史”的问题,结合他的新作对geographical history这一术语的论述及学科合法地位的诉求,认为应译为“地理历史学”。同时结合国内学者对“地理历史学”的术语混乱和学科诉求做了论述,分析了“地理历史学”术语混乱的部分原因。认为对国内外“地理历史学”思想应给予注意,给予“地理历史学”一个合法的学科地位。
期刊
摘 要:desert主要指“沙漠”;desertion主要指“沙漠化”;desertification主要指“土地退化”。“荒漠化”是“沙漠化”的通俗说法。土地退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以及亚湿润地区,由于土地利用,或者由于某一种因素变化或多种因素变化的综合影响,包括各种人类活动和居住方式引起的各种变化的影响,而导致那些依靠天然降水的农田、人工灌溉农田,或者草地、牧场、林地以及森林的生物生产力、经济价
期刊
摘 要:habitus是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运用布迪厄理论对翻译社会维度探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对该词的理解和翻译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考察了该词在西方文化中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同时参考了维基百科和专业人士的解释,比较了该词不同的译法;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尤其是在翻译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关键词:habitus,布迪厄,翻译,规范  Abs
期刊
prion一词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斯坦利·布鲁西纳(Stanley B.Prusiner) 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一个新名词,用来表示引起人和动物神经组织退化疾病的病原因子—— 蛋白质传染因子(proteina- 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并指出这是一种不同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蛋白质因子。布鲁西纳也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期刊
prion是1982年Prusiner(布鲁西纳)创造的一个字头组合词。自从此词产生,就存在诸多的争议,即使是1997年Prusiner因发现了prion而得到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国际上有些争议仍在继续:关于prion是否为一些脑病变的真正感染源。国内除了上述争议,对prion的中文译名争论得也较多。笔者认为,除译名外,prion的定义也比较模糊,为此,本文从prion一词的定名和定义两个方面
期刊
prion的中文译名有十几种之多,然而国外对prion的命名,并没有这么大的分歧。[1]中文译名众多是对prion原意的理解不同所致。把其音译为“普里昂”实在是下策;称为朊蛋白,则逻辑不通,“朊”就是蛋白质的旧称,朊蛋白不就成了“蛋白质蛋 白”吗?  1982年Prusiner(布鲁西纳)从仓鼠中分离出了一种蛋白质因子,它具有感染性,是绵羊瘙痒病和库鲁症等致命疾病的致病因子,故将其命名为prote
期刊
一缩写词的定名    近四分之一世纪,为了促进科学的交流和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出现大量(大概以万计)的缩写词或缩略语。缩写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缩写词只是一个符号。如:AAPK(abscisic acid-activated protein kinase,脱落酸活化蛋白激酶)、BPAG(bullous pemphigoid antigen,大天疱疮抗原)、DNFB(dinitrof
期刊
摘要:vasculogenesis和angiogenesis是血管发育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但在中文翻译时出现了意思重叠和相近、不便于区别的问题,本文建议在把vasculogenesis和angiogenesis翻译成中文时将区别重点放在前缀“vasculo-”和“angio-”,分别翻译为“血小管”等和“血管”,从而达到区别的目的。同时,对英语(外语)专业术语的及时汉语规范化提出建议:(1)以词根、
期刊
外来的科学技术名词总要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名词,这就遇到了怎么翻译的问题。翻译的方式包括意译和音译等。意译最主要的是要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名词本身的科学内涵。音译则是径直地按普通话发音的汉字标明外来名词的音节。一个名词究竟应该音译还是意译,难免会有争议。比如,“激光”和“镭射”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例子。  这里讨论的是生物科学中prion的译名。prion的英文全名称是proteinaceous i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