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旅游开发现状及承载能力探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古城镇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自身吸引力和游览承载力的大小是作为景点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同地域充满风情的历史建筑实物和内在的文化底蕴是不同古城镇的魅力所在。过度商业化,爆发式的游客增长,古建筑的维护修缮不力以及不实的宣传和同质化正使古镇的开发和保护面临困境。作者主要通过实地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探究现有典型古城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界定旅游容量承载力。确立了一套独特的认定方法。
  【关键词】 古城镇;开发;承载力;旅游容量
  1 引言
  现代化建筑的拔地而起和日益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对弥漫着闲适、安宁、古朴的古城镇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无论是高原茶马古道上兼容并包的异域风情,还是西部山川草木掩映的四合院落;无论是湘西腹地粗犷柔情的吊脚楼,亦或是江南水乡烟雨蒙蒙的小桥流水,都使都市人群心向往之。为了能对中国典型古城镇的保护开发情况和旅游承载力进行直观的研究和探索,笔者先后前往了平乐古镇,大昌古镇,磁器口古镇,仙市古镇,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丽江古城,凤凰古城,阆中古城,宏村,屯溪老街,乌镇以及苏州山塘街等十数个著名的古城镇进行实地踏勘。只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对古城镇的发展现状进行还原,才会有最真实的认识和判断。
  2 旅游开发现状
  2.1开发方式
  作为景点,几乎所有被人熟知的古城镇都失去了最原始的自然城镇状态。不同组织对其进行建设、开发、保护和推广。从管理权限而论大体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是由政府介入负责全面建设和管理,譬如丽江古城和黄龙溪古镇;第二种是由古城镇村民自发形成组织进行建设,形成并不规范的村办旅游公司,例如西递;第三种是政府主导并融资成立股份制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例如乌镇;第四种是由政府出让经营权,引入具有专业旅游开发管理水平的公司进行景区开发,例如宏村。第五种则是极少数有心无力的地方政府,只能由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专门的力量来推广,也无针对性的管理机构。开发缓慢,例如仙市古镇。
  不同的开发方式决定着不同古城镇的開发状态和保护阻力,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的“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以及“景区管理局局长,镇党委书记”由同一人兼任的黄龙溪古镇,政府主导使得这类古城镇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执行力、效率和资金保障。村民自发成立的村办旅游公司虽然缺少了资金实力和专业水准,但全民参与利益均分的家族性质决定了其在管理过程中村民的配合与支持,尤其对私宅居多的古城镇开发保护有效。乌镇这种既成立“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又引入民间资本组建“乌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开发模式将互惠双赢体现得淋漓尽致。既有政府承担总体规划、管理和协调,又有专业的旅游公司进行商业运作,其有效的文物文化保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日益增进的国际声望是最好的佐证。至于引入旅游开发公司的宏村,因产权不明晰,可供经营资源的有限性使其开发面临诸多困境。一则是村民的私人宅院,二则是遗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三则是政府不合理的授权。这也给同类型的古镇开发模式提出了警示,透明度和全面有力的授权非常重要。至于极少数限于条件任其自然发展的古城镇却恰到好处的保留了古城镇最原始的存在状态,是真正活着的古镇。
  2.2开放状态
  就笔者现场踏勘所见,古城镇真正的两座瑰宝——古建筑群和附属文化,在很多古城镇的旅游开发中只扮演者着噱头。夸张的宣传,对古建筑保护修葺的不力以及私人拥有产权比重过大使得古城镇开放可供游历和品味的景点甚少。尤其是附属文化,历史的厚重除了带来神秘感,更多的是陌生和晦涩。
  宏村据统计有140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现存138幢古民居,136座为村民私人所有),但据笔者实地走访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作为私宅是不允许随便进入的。真正被开放可供游览的建筑屈指可数,包括南湖书院、敬德堂、乐叙堂(汪氏宗祠)、敬修堂、承志堂、树人堂、桃源居,以及部分被主人用来经营餐饮住宿的民居,例如松鹤堂,居善堂。其中敬德堂、树人堂和桃源居等景点可供人驻足的地方皆是两进院落的天井,不能进入内屋,其面积合起来不过百余平米,真正的开放状态非常低。诸如这样的古城镇其实还有很多。但多受民风及城镇原有功能影响。没有围墙的丽江古城代表着包容性的文化传承,加上千年茶马古道的经营和现在高度商业化的发展使其开放性很高。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化。可以摩挲每一块石板,可以出入大多数民居,可以是食客,可以是宿客,可以是摄影者,可以是贸然闯进去的过客。这也许就是丽江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原因吧。
  黄龙溪古镇自古是商贸重镇,水路枢纽和商贾云集之地,必然开放很多,但笔者的实地踏勘却发现很多景点处于封闭状态。院落的大门挂着锈蚀的铜锁,赌坊、计量坊、兴隆典当、万盛钱庄、七星伴月这些极具特色的建筑均大门紧闭,主打宣传的两座古民居也是无人居住,荒草丛生。这不得不让笔者怀疑其管理部门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态度。
  历史原因也决定着部分古镇的开放状态,三峡蓄水造成大昌古镇整体搬迁,虽然工程量浩大的原物搬迁和修旧如旧的异址重建号称是世界古民居保护史上的奇迹,但失去了山货贸易的热闹,失去了石板路上奔跑的孩童,失去了常住居民从喧嚣转为宁静的大昌古镇,孤零零的建筑看上去满目萧索。与其说是古镇,不如说是建筑博物馆。其开放的只能是建筑,文化成为了印记和老人们的回忆。
  文化的开放并不表示文化认同。丽江古镇所推广的纳西古乐,东巴文化都很有特色,除了学者却难被普通大众所理解,就更谈不上弘扬。民俗节日也多靠营造的气氛吸引游客参与,真正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就笔者现场调查而言寥寥无几。
  所谓开放,并不止于迎来送往,除了提供给游客必要的氛围,也许应该用更好的方式带给游客感触和思考,建设为有人参与的开放,吸引人参与的开放。
  2.3游览方式
  2.3.1空间布局
  不同古城镇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各异,有的依山势布局散乱随意,有的凭水势成线性绵延,还有的城郭宏大,街道纵横,景点星散。其分布格局决定着人们的游览方式,反过来特定的游览方式也影响着古城镇开发的空间建设。这里仅以宏村、黄龙溪和乌镇为例简要论述。   宏村是一个家族聚居的村落,其城镇功能并不明显,商业程度很低。笔者大概将宏村的游客归为三类人,第一类是跟团游客,数量最多;其次是常驻写生绘画的学生;最后才是休闲的散客。宏村的景点布局和建设可以说是为旅行团量身定制的。虽然和黄龙溪古镇一样划定了核心景区,但其核心景区游览线路只有固定如“南湖→南湖书院→敬德堂→月沼→乐叙堂(汪氏宗祠)→敬修堂→承志堂→树人堂→桃源居→村口大树”的一条路径,所有的道路指示牌、垃圾桶以及休息坐凳,卫生间也集中分布在这条线路上。笔者在宏村调研了数日,只要是跟团游客,必然是在导游的带领下按照上诉顺序游览。也正因为游览方式的固定,使得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分布集中于此沿线。
  黄龙溪古镇则将其旅游空间从地域上一划为三,由核心景区(包括了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以仿古建筑兴建的大型生活区(上河街田园水村)。和新建的商业街道(老龙门-龙潭广场的川西民居文化街,西栅门-黄龙摆尾的黄龙街)组成。其核心景区街道巷子纵横交错,有丰富的层次感。虽然景点分布星散,但因街道成闭合连接,其游览方式随意,多自由行,旅行团极少,自然也不存在固定的游览路线。
  乌镇现建设成型的景区主要是东栅和西栅,东栅更像街市,是典型的线性景区,所有的景点和古建筑群都成带状分布在东市河道两侧。无论是团体游客还是散客,都只得沿着同一条线路玩赏,地域特色决定了其分布方式。而西栅多巷道和桥梁,提供给游客更多的游览路径选择,空间感强。
  2.3.2游览效率
  本文所言游览效率指在保证游览质量和体量相同情况下的时间长度。不同的古城镇,其游客数量,景点空间分布和游览方式决定了游览效率的高低。
  凤凰古城,黄龙溪古镇,磁器口古镇,乌镇等古城镇享誉各地的盛名使得游客蜂拥而至,拥挤不堪的人群。直接降低了游览效率,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使得无论是行进,还是拍照,甚至于参观和休息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等待。而宏村和乌镇东栅由于形成了固定的游览景点和线路,不利于游客分流。扎堆现象更显著,形成景点内熙熙攘攘,景点外门可罗雀的奇怪景象。黄龙溪古镇、丽江古城和阆中古城等景点空间布局均衡分散,有利于游客的分流,游览效率较高。
  2.4旅游服务
  2.4.1基础设施建设
  在笔者所踏勘的古城镇中,作为世界遗产保护地的“乌镇”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尤其是西栅景区,全方位的票务服务涵盖团队窗口,个人窗口,人工窗口以及自助窗口,有联票也有分景区票。古镇内装设有直饮水,随处可见醒目的警示标志和大量的消防设备,并且配备了大型的停车场和免费的区间车。景区内数量众多且别具一格的卫生间留给了笔者很深的印象,据笔者统计,黄龙溪古镇和宏村的核心景区公共卫生间分别只有2座,相比于各自超百万的年游客量,完全无法满足需要。在乌镇的每个岔路口都有清晰的导路牌,不仅能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还能分辨在整个景区所处的方位。而宏村只在前文提到的标準游览线路的岔口有简单的景点指示牌,部分道路没有可见的道路名称标识,让置身其中玩赏的游客很容易迷路。黄龙溪古镇虽然没有标明每个岔路口在景区的相对位置,但闭合回路的空间布局免去了迷路的担忧。在乌镇可以坐乌篷船感受夜火阑珊,也可以漫步石板小径,回味雨巷。各有各的美,游览方式多样。
  笔者发现几乎所有古城镇都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核心景区缺少休息设施。整个黄龙溪古镇,核心景区只有2张长凳可供人驻足歇息。宏村除了南湖和月沼分布有数量稀少的石凳之外,只有乐叙堂和承志堂分布有少量的座椅。而凤凰古城,仙市古镇,大昌古镇,磁器口古镇和丽江古城在这方面设施都很欠缺。有的设施既是美观的需要,更是生活的必须。整个宏村,基本上没有公用的照明设备,除了私宅前各式样的小灯,晚上漆黑一片。有些小的巷道伸手不见五指,非常需要改进。毕竟不是每一位游客都如此的熟悉宏村,晚上兴致盎然的夜游也陡增风险。
  2.4.2咨询
  旅游咨询在笔者看来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流动性的人工服务”和“景点介绍"。在所有的古城镇都没有见到专设的流动服务人员,只有景区的大门偶尔设有咨询服务的窗口。没有进入景区的游客并不能预见自己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服务需要,因此很有必要在古镇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流动的人工服务平台及时为游客解决问题。不是每一位游客都为游览做好了准备功课,他们需要景区随时提供完备的人工咨询服务。
  古城镇景点多以公告牌的形式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形式过于简单和死板,建议向现今新建的博物馆学习,安设语音同步解说和电子图书等新颖的解说设备以提高游客的参观感受和深度。另一方面众多导游不同步的解说夹杂游客的喧闹带来很糟的视听感受。在大足石刻,所有的团队游客都被派发耳机,由导游以无线传输音频的形式向他们讲述着每一个石刻故事。整个景点显得非常安静,游客参观更自由,受到的干扰更小,也更文明。这种方式也值得借鉴。
  2.5同质化
  开发就避免不了学习交流,就避免不了同质化。风雨桥上听风雨,仙市古镇有“风雨桥”,凤凰古城的虹桥上有“风雨楼”,黄龙溪古镇也有;在每个人的心里,世界上只有一个香格里拉,也只有一个“一米阳光”。这是一种感知,是特定的地域、文化、风情、人物、感情一刹那的结合。活在人们的心里。“一米阳光”无论开多少家分店也不会是丽江古城的“一米阳光”,笔者认为,保持其独特性。是每个建设者的责任。
  在笔者看来,黄龙溪古镇自认为的特色“十古”,在川渝两地并无号召力。磁器口古镇崎岖蜿蜒的石板路,大昌古镇枝藤繁绕的黄桷树,七曲山大庙梵唱阵阵的寺院,仙市古镇精雕细琢的牌坊。哪一样都不比黄龙溪古镇的差。黄龙溪古镇开发的成功之处在于迎合了川人闲散的个性,营造给游客嬉水,饮茶,乘凉的氛围才是吸引游客的真正原因,喜欢的不是古镇,而是置身古镇身心放松的状态。要想在众多的古城镇中出彩,一定要有特色,被人所共知,共赏的文化特色尤其重要。   3 承载能力
  古城镇的介绍资料里都清晰的载明了各自景区规模,景点数量和特色。但古城镇真正提供给游客参观和游览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年游客流量的暴增除了欣喜还应该考虑起带来的负面影响。古城镇的承载能力界定也应全面考虑。
  3.1有效的游览空间
  笔者通过实地踏勘测算取得了很多数据资料,现仅以宏村和乌镇为例,其统计数据如下所示:
  宏村街道信息汇总表
  起始点 途经点 长度(米) 宽度[最窄/最宽](米)
  南湖 绕湖一周 1100 2/10.5
  画桥 敬德堂 76.2 1.39/1.52
  敬德堂 月沼 165.2 1.34/2.1
  月沼 繞湖一周 150.4 1.66/2.37
  月沼 承志堂 118.6 1.75/3.2
  承志堂后门 树人堂 85.5 1.21/2.36
  树人堂 桃源居 161.9 1.8/3.4
  桃源居 村口大树 59.5 平均2.6
  村口大树 南湖 118.6 3.12/5.64
  村口大树 月沼 226.4 1.52/2.3
  月沼分叉 镇油厂 131.6 1.91/2.72
  后街 全长 183.1 1.33/2.7
  乌镇部分景点游客容量示例
  面积(㎡) 游览时间(min)
  民俗馆 1367.56 24
  三白酒作坊 616.69 10
  宏源泰染坊 561.015 12
  江南木雕馆 308.72 16
  余榴梁钱币馆 231.66 8
  茅盾故居 477.8 14
  修真观 752.09 14
  汇源当铺 332.1 5
  官炉锅窑 739.92
  昭明书院 361.906 5
  三寸金莲展馆 336.126
  徐昌 282.874
  老邮局 155.76
  备注:Ⅰ面积指景点内可供人驻足参观的有效面积
  Ⅱ游览时间指笔者根据实际考察记录得出的平均游览时间
  宏村19.11公顷的村落面积和138栋古民居在笔者的眼里提供给游客驻足的街道不过1.5公里长,面积不超过5000平米,根据测算跟团游客的平均游览时间至少58分钟且中途不休息。即便是宏村每个角落都占满了人,每天接待能力也达不到4.8万人次,所以宏村自行发布的日最佳接待量2万人次和最大日承载量2.6万人次是欠妥的。2万人次的游览体验意味着每隔3步就有一个游客。这在街道平均宽度仅2米的宏村感受是非常不舒服的。据统计2013年乌镇十一黄金周的单日游客接待量达到11万人,尽管乌镇景区的街道长度、纵深以及景点数量均远胜于宏村,但逾6000平米的景点,算上游览时间,每天最佳接待量也不该超过2.88万人次,否则无法保证对景点的参观。可想而知11万人的游览感受非常糟糕。
  3.2心里容量
  古镇旅游带给人们的感知是感性认识,不应该是以当地空间能够容纳多少人去界定,因为不可能一个古镇均匀的站满人,不工作不走动。更不应该以当地能提供多少住宿、餐饮和能处理多少垃圾废水等环境容量来考量,其一,一个开放性的旅游古镇如果为了游客而建大量的客房,即便是古式民居,虽然容纳了游客,却破坏了古镇本有的村镇功能体系,其二既然是服务旅游,那么保障质量也不可能以大家都能够解决基本的日常生活为基准。而应该是以最佳观景,最佳文化体验,最佳原真性为基础。所以只有当人们对周围的人和物都达到满足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最佳接待量。而最佳接待量和最大接待量必然是差距巨大。
  4 结论
  古城镇开发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笔者认为,扩大游览体量和开发不同游览方式都很重要,如果让游客觉得真实的感受和宣传的效果差距巨大,这对旅游是致命打击。不需要限制游览的路线,而应该尽可能多的为游客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才能保持古镇游的活力。而游客承载力很难以最佳游览效果去限定,这必然是很少的数量,是古城镇的建设者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我们只能在最佳和最大的中间需找平衡极限。现今的技术手段足以对古城镇的游览节点进行监控和拍照,我认为古城镇的开发管理部门可以将每天的人流量统计数据配以间隔固定时间的照片在官网发布,以带给酝酿出行游客以直观的感受。由其自行考虑和选择在什么时候前往游览。当然这也许会牺牲许多经济利益。但对古镇游的长远发展不无好处。
  参考文献:
  1.胡卫华,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以云南丽江古城和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4):95-99
  2.陶婷芳,潘永涛,上海市发展郊区城镇特色旅游的现状透视与对策研究——以新“三城七镇”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2009(4):90-96
  3.胡丽慧,旅游古城镇商业业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240-241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21062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桥梁工程的技术也有所提高。目前,我国的桥梁工程施工中大多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进行施工的,但是混凝土在施工中由于本身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这就使得我们的桥梁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由于施工技术的选用不科学、管理方法的不完善给桥梁工程今后的使用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桥梁工程的后期养护也成为了施工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就
期刊
【摘 要】 市政工程作为事关城市交通、城市经济的重要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在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推动作用下,新时期的市政工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目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大力发展的现阶段,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情况下,对此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建设行业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的企业为了取得项目不断的降低价格,这导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的造价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很大的损失。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施工中采用劣质的材料导致工程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如此恶性循环,建筑行业就出现了很多的混乱现象。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有利于建筑行业更好的向前发展。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期刊
【摘 要】 薄沥青面层是指适用于铺筑介于传统的磨耗层)和石屑封层之间的材料。热拌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分别按照材料、级配、厚度以及施工工艺可划分为各种类型。但公路存在表面损坏、平整度、抗滑性能、行车舒适性等使用性能降低的情况。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不仅能解决桥梁自重增加的问题,还能减少对路面标高的影响,而且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 沥青薄层;罩面;施工  引言:  随着我国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去足够重视,探寻解决之道,为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及其优化控制的科学,它融合了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建筑工人的综
期刊
【摘 要】 道路工程的发展与其质量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而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提高其质量的重要手段,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能够确保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为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就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及如何做好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道路工程;试验检测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少的发
期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桥头跳车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桥头跳车的技术措施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 桥头跳车;原因分析;技术措施;治理措施  桥头跳车是高速公路的常见病害,由此造成的车辆颠簸,会使乘客感到不适,严重的还会引起交通事故。从桥头跳车形式看主要有两种:一是路基与桥台交接处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跳车;二是伸缩缝安装不平整而跳车,其中前者尤为突出。  1 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  桥头跳车的基本原因
期刊
【摘 要】 文章分析了软土地基桥头跳车的主要成因和处治方法,并通过实例重点介绍了既有桥头跳车快速处治技术。实践表明,深层注浆快速处治技术可显著控制路桥差异沉降,施工简单快速。  【关键词】 公路工程;桥头跳车;处治技术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公路建设也在不断加速,桥梁数量逐年增多。桥背填土由于施工、材料等原因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使得路面纵坡呈台阶显著变化,车辆通过这一区段时容易颠
期刊
【摘 要】 当前市政路桥工程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该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对市政路桥施工中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控制要点进行全面的掌握,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市政路桥;施工特点;技术控制要点  一、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市政路桥工程这是城市
期刊
【摘 要】 在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同时,道路桥梁施工也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也都关注于道路桥梁施工的问题。但是在道路桥梁施工很多问题都将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道路桥梁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之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是因为其结构具有灵活性,价格相对较低,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又比较高,可以制成不同的形状,并具有良好的耐火候性,进行维护的成本低,所以混凝土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关键词】 路桥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