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权力话语理论视角下《冰与火之歌》中女性形象解读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本文以《冰与火之歌》中瑟曦和丹妮莉丝这两位典型女性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了父权制权力话语规训下被边缘化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对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和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所做出的积极抗争,以揭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话语的重建。旨在鼓舞女性捍卫自己的话语权利,倡导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同时,填补了同类奇幻题材作品的研究空白,也为研究性别语言提供了新视野。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 权力和话语 反抗 女性形象
  一、概述
  《冰与火之歌》作为乔治·R·R·马丁的代表作,自1996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学爱好者。马丁打破了传统奇幻文学以男性为中心的写作规则,创造了大量独特而耀眼的女性形象。随着生活遭遇和成长经历的变化,女性在压迫和反抗中实现了自我解放和自我价值。在福柯看来,权力与话语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联系的。话语是权力的工具和表达,而权力控制和影响话语。权力是通过话语实现的,对话语的争夺也是对权力的争夺。话语实际上是权力的体现,是行使权力的工具,是掌握权力的关键。在《冰与火之歌》中,男性至上的父权社会制度决定了男性在权力和话语中的绝对地位,而女性则成为政治和权力斗争的受害者。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在面对权力话语的压迫时,通过反抗寻求生存机会和政治权利。
  二、权力话语规训下的女性形象
  受父权制的影响,女性的行为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女性失去了身份和话语权。极权主义统治使女性丧失了身份、地位和话语。她们不再是家庭中的一员,被迫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在《冰与火之歌》中,无论是丹妮莉丝还是瑟曦,这些生活在中世纪欧洲的贵族女性都受到父权制权力和话语的制约和压迫。
  (一)身份、地位的丧失
  在小说中,维斯特罗斯是一个男性至上的父权社会,男性是家庭财富的创造者和权力的所有者。在父权制社会中,为了维护男性统治,女性从小就被教导要依靠男性。局限于家庭生活的女性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生育工具。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和生活条件下,她们被剥夺了身份和地位。贵族女性通常是家庭中巩固地位和谋取利益的工具。在决定他们的婚姻时,她们的父亲或者监护人无须关心他们的情感和幸福。就算是摄政王后,七国最强大的女人,瑟曦也没有绝对的自主权。“通过联姻,从你开始。”虽然他们渴望婚姻的自由,但她们没有抵抗能力,因为她们的教育使他们被动地依赖于男性权力。父权社会有意培养和塑造女性作为取悦男性和从事家庭劳动的工具,使女性缺乏生存和获得权力的能力,这也是女性丧失身份和地位的重要原因。小说中的维斯特洛处于父权社会和封建社会,明确的性别分工使女性习惯于依赖男性,如果她们试图突破父权社会的束缚寻求自我价值,将受到严厉的批评。在《冰与火之歌》中,即使是贵族妇女,就像是丹妮莉丝和瑟曦也不可避免地丧失身份和地位。她们无法感受到家庭的爱,她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父亲或监护人手中。父权制下的维斯特洛,妇女在极权主义统治下被剥夺权力和言论,成为权力操纵的受害者。
  (二)话语的剥夺
  父权制给女性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剥夺了她们的话语权。 根据福柯的权力和话语理论,权力和话语是不可分割的,权力可以创造和影响话语。权力可以巩固统治阶级的话语效力,同时也可能同步削弱弱势群体的话语效力。在《冰与火之歌》中,话语遵循一套严格的规则,这是由统治阶级定义的。因此,统治阶级决定了女性能说或不能说什么,这导致女性完全失去了话语权。话语和政治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话语可以传达政治规则。 因此,话语在权力斗争和政治游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维斯特洛,女性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进一步导致了她们在政治斗争中的被动地位。在《冰与火之歌》中,女性的行为和话语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 尽管丹妮莉丝在嫁给卡奥卓戈后成为卡丽熙,但她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女人不能命令我们停下来,卡丽熙也不行。”当她命令血盟卫停下时,他们不愿意服从她的命令,因为女性被剥夺了话语权,处于社会关系的边缘。瑟曦,七大国摄政太后,集美貌、财富和权力于一身,不禁感慨:“在刀剑面前,太后也不过是个女人。”性别问题使女性无法获得真正的权力。少部分贵族女性通过对丈夫或儿子的影响获得有限的权力,但她们参与政治总会受到男性的质疑和不信任。话语的丧失使女性逐渐失去独立人格,导致女性话语从属于男性话语,这是父权制的最终目的。
  三、女性对权力话语的反抗
  维斯特洛的极权统治解构了女性的身份,使女性无法呈现出真实完整的女性形象。然而,压制权力的背后一定有颠覆性的阻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福柯的权力理论强调反抗的必要性。
  (一)对家庭关系的反抗
  维斯特洛的所有人都被权力包围,甚至贵族女性也受到父权制的压迫。 在极权统治下,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必须以生育作为主要责任,在家庭中充当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为了实现自由,女性所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抵制家庭中的边缘地位和从属地位。面对父权制家庭关系的压迫和不平等对待,为了独立、自由和话语权,女性勇敢地向男性话语发起挑战,瓦解了男性话语的束缚。在没有感情的政治联姻中,瑟曦不愿意像其他女性一样一味屈服,而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关系中,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丈夫的私人财产和发泄工具,相反,她敢于反抗和斗争。面对丈夫的虐待,她说:“我将把这个作为荣誉徽章。”她不愿受丈夫的压迫,以极端的方式反抗,把儿子推到王位上,并在家庭关系中赢得主动权。她不赞成妇女在家庭关系中的边缘地位,并尽力抵制家庭关系中的被动局面。女性对兄弟或丈夫的反抗颠覆了传统的男性话语,解构了男性权威。这是女性寻求自我意识建构的大胆尝试,这表明了她们对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的家庭关系是不平等的。 在话语游戏中,女性可以通过话语的灵活运用来实现自己的反抗。《冰与火之歌》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丹妮莉丝和瑟曦,都是父权制权力话语的受害者,都遭受了家庭关系的压迫。没有阻力,动力关系也就无法形成,一种主导力量的存在必然引起抵抗。丹妮莉丝和瑟茜对不平等家庭关系的反抗和男性话语权力的解构也反映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通过比较她们在父权家庭关系中构建权力话语的不同方式,可以推断出她们都是积极追求政治权力和话语的女性,不同的是,丹妮莉丝更多的是追求自由和平等,而瑟曦更多的是野心、权力和欲望。   (二)对社会制度的反抗
  中世纪的韦斯特罗斯是一个父权制、奴隶制和封建主义的社会,所有的女性和奴隶都生活在严格的偏见和限制之下。他们受到社会制度的压迫和迫害,失去了政治权力和话语权。然而,权力与反抗在一个系统中共存,权力的存在使反抗对被压迫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丹妮莉丝通过积极的反抗来捍卫奴隶的尊严和自由,为她的未来奠定了群众基础。从她对奴隶制和父权制的反抗可以看出,她的政治智慧不亚于小说中的任何男性角色。“自由!”在摆脱了压迫之后,丹妮莉丝并没有像瑟曦那样成为专断独裁的女王,而是主张废除奴隶制和解放无玷污者,这无疑是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意识的体现。丹妮莉丝对社会制度的反抗使她从一个懦弱胆怯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女王。瑟曦从小就对封建枷锁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是小说中最叛逆的女性。 她的政治野心超越了许多男性,她认为她的政治才能受到了性别的限制。封建枷锁和宗法制度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加速了瑟曦的反抗,她反抗的目的是实现自由和话语权。她对权力的看法是:“在权力的游戏之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她把她的两个儿子推到了王位,让自己成为摄政太后,让她的支持者取代了帝国议会,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对传统秩序的破坏和颠覆,蕴含着打破封建枷锁的可能。虽然瑟曦在权力斗争中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她对封建枷锁和父权制度的反抗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话语权的获得提供了可能。
  四、结语
  众所周知,《冰与火之歌》中创造了许多形象生动、特征鲜明的女性,尤其是丹妮莉丝和瑟曦。在《冰与火之歌》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话语受到长期压制。面对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和严格的社会制度,她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变得强大,才能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生存。在反抗父权制权力话语的过程中,她们实现了女性话语的构建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受害者到主导者,她们的成长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争取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女性形象,这对当代女性追求话语权和实现自我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通讯作者:黄真真,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 福柯.福柯说权力与话语[M].陈怡含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7.
  [2] 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罗娟.《权力的游戏》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 61-63.
  [4] 张郁青.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女性主义解读《冰与火之歌》中的女性觉醒[D].云南师范大学, 2017.
  基金项目: 常熟理工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点资助课题
  作 者: 丁志惠,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荆棘鸟》以菲、梅吉、朱丝婷三代女性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克利里家族极具戏剧性的生活。菲既是凝视者,也是被凝视者。她承受来自男性凝视的暴力,但认同的凝视为菲的自我发现和主体认同提供了契机。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菲的主动凝视,促进了菲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不完全的女性意识以及根深蒂固的菲勒斯主义都注定了菲的命运以悲剧收尾。  关键词:《荆棘鸟》 凝视理论 命运 女性意识  一、引言  考琳·麦
期刊
摘 要:《斯通纳》虽出版于1965年并得到少数学者、评论家的推荐,但直到2013年,它才完成从寂寂无名到年度畅销书的蜕变。因此,在学术界少有对《斯通纳》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空间理论的角度,通过对《斯通纳》中书房这一隐喻意象及其变迁的分析,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斯通纳》中,书房对斯通纳而言是一个神圣空间,它的变迁,即这一神圣空间的沦陷,意味着斯通纳自我实现可能性的逐渐消失。而大学的失守是斯通纳的书房的
期刊
摘 要:杨绛与福楼拜出生于中国和法国两个不同的国度,均是作家。其各自代表作《我们仨》和《包法利夫人》均取材于真人真事,在主题思想和叙事上各有其相同和相异之处,但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与家庭命运却是天壤之别。而两位作家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生活的细节,耐心揣摩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行为表现,读者可以从中发现爱玛的悲惨遭遇和杨绛的人生成就背后的原因,为今天女性的家庭
期刊
摘 要:李白的谪仙身份为后世所接受,除了其自身的仙人气质外,也与后世不断对其形象的丰富有关。通过明代有关李白的图像资料和题画文学,能够看到明人对李白谪仙形象的接受和塑造情况。在明代题画文学中,明人认可了李白的谪仙身份,刻画了李白的谪仙之举和谪仙之才,丰富了李白的谪仙形象。同时,明人对李白形象的仙化,也反映了明人自身的情感和心态。  关键词: 李白形象 谪仙 明代 题画文学  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
期刊
摘 要: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无名的裘德》借助农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乡村后所导致的剧烈变化及创伤,引发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探讨和研究。笔者尝试用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从创伤症状、创伤原因和创伤复原三个方面分析男主人公裘德在遭遇一系列变故与灾难之后逐渐走向悲剧的历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文本内容,感悟作者对时代的抨击及其人文主义关怀。  
期刊
摘 要:《伤逝》的叙事美学中存在着一种轻逸与沉重的美学对立:以减轻语言的分量来反衬现实的沉重。文本以“轻”载“重”,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现多重复杂的象征空间,在轻与重的反差中,将现实的困境转化为深邃的思考,在反抗绝望中寻找新的生路。本文以“路”为例,论证涓生在回忆生路时的心理状况由严肃到轻浮,最终转化为直面反抗绝望的心路历程。另外,《伤逝》作为一次勇敢的文学试验,当隐含作者获得话语权力之后,作者与主
期刊
摘 要:在《呼兰河传》中,呼兰河人是传统的,他们是实用主义的信奉者,沿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固有的思维、在苦难中作乐,展现了在逆来顺受中群体意识对个体生命意识的湮灭,对自我价值的漠视与否定。萧红以平静的笔触,通过呼兰河人的生命价值观、逆来顺受的生存状态、个体生命意识的缺失、循环连续的生命发展状态,建构出一个生命语境,展现出一个平静、淳朴、麻木的生命世界。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生命语境 生
期刊
摘 要:川端康成晚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睡美人》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和丰富深刻的主题意蕴。作家通过设置独特的环境与人物视角,运用意识流手法与色彩象征,强化和表现了人物在善与恶之间的内心交战。《睡美人》贯彻着作家创作中的许多特质,小说中以江口为代表的老人们渴望通过兼备孩性、母性与神性的睡美人实现趋死而向生的自我救赎。但是“入佛界易,进魔界难”,这种建立在罪恶、罪行之上的救赎注定是失败的,许多论者关于江
期刊
摘 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氏族的兴衰更替和生老病死。人生短暂,既来,便会走。有人自戕而死,发出抗争之声;有人为救人而死,散发人性光芒;还有人溺亡在历史洪流之中,无数人的死亡最终合奏成一曲悲壮的民族挽歌。迟子建笔下的死亡充满偶然性,把生死无常当作人生寻常;并通过景物装点和塑造死后世界,刻意规避了死亡的惨烈和悲壮,因而具有平淡的基调和温情的底色
期刊
摘 要:由曾国祥导演执导的《少年的你》是2019年的国产“爆款”,它的迅速走红背后,除了电影文本自身的优质表现,主创方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成为重要推动因素。本文将从接受视角出发,结合电影外部机制和内部文本,研究《少年的你》在营销上、题材的运用上、人物设定上以及叙事方式等方面与受众审美的契合,从而对其成功之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少年的你》 隐含读者 期待视野 召唤结构  《少年的你》是由曾国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