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一点红 解寄无边春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1986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中期,即光宗(1190年-1194年)、宁宗(1195年-1224年)时,宫廷山水画中形成了马远、夏圭的“边角山水”。马远(约1140年-1225年之后),字遥父,号钦山,确切生卒不详,任光宗、宁宗画院待诏。夏圭,字禹玉,约与马远同时而略为后出,亦任宁宗画院待诏。之所以称之为“边角山水”,主要是指他们作品的取景布局与前代山水画的取景方式不同。
  北宋中期以前,山水画在构图上多为上留天、下留地的全景式构图,内容繁密,注重对自然界的整体把握与描绘。而马远的山水画则多取某一局部景观。《格古要录》曾评论其山水:“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决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夏圭的山水画风格与马远极为相似,不同的是近景多偏在一边。所以后人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作品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大川,虽寥寥一角,隐隐半边,但却给人以意味深长,境界完整的感觉。
  “边角山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北宋惠崇、赵令穰等人的小景山水,虽在取景上还保持全景方式,但多取平远小景,精致优雅,趣味盎然。南宋初期,李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局部取景,如《清溪渔隐图》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全景方式。但还未有只取一角、半边的构图。到南宋光宗、宁宗时,马远、夏圭师法李唐,并把李唐的局部取景发展到一个新意境,从而开创了“边角山水”,并使之成为南宋山水画中典型的院体风格。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受一定时期的艺术传统、政治、哲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边角山水”也不例外。
  首先,“边角山水”是北宋以来在绘画上追求真实、精细之风的必然产物。
  北宋统治者继西蜀、南唐之后建立了更为完备的美术创作机构——翰林书画院,而且在绘画风格上也延续其谨细严密之风。虽此前此后的画坛不乏写实的画家,但像宋代那样将写实发展为一个时代风尚的却极为罕见。正如邓椿在《画继》中记载:“画院盖一时风尚,专以形似。”这种绘画之风自然会影响到山水画。山水画家们对大自然景象严谨细致的安排,完整客观的描绘,真可谓“巨障高壁,多多益北”,“铺天盖地,丰盛错综”。出现了李成、范宽、关同、郭熙等大家,他们在全景山水方面创造了后人难以攀越的艺术高峰。
  任何一种画风,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不创新就会出现流弊。北宋末期的山水画家一直延续前期的艺术风格,而无创新。全景式山水内容丰富,气势宏大,但要想把其中某一物象刻画得极为细致入微,却很难做到。原因在于:其一,由于画面取景繁密丰满,每个景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就极为有限,从而限制了刻画的精细程度;其二,画家必须有效的照顾到各个景物之间的整体关系,如一味的刻画某一物象,就会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而“边角山水”的构图方式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幅画选择有限的景物,对它们再着意经营,苦心孤诣。如此,景物虽少,刻画却反而更加精巧。如马远的《水图》十二段,通过对各种水势的细致观察,对水的不同情态和不同环境气候下所引起的变化,做了淋漓尽致的刻画。水的静谧、鼓怒、迂回、盘旋、汹涌、激荡、跳跃等动态,无不惟妙惟肖。尤其是其中的《云舒浪卷》只取一朵浪花进行刻画,波浪起伏,将一朵浪花高高托起,飞溅出的水滴在空中飞扬、升腾,极为传神。夏圭的《西湖柳艇图》也只是写柳堤湖舍,远处寥寥几人,却整齐严谨。《续书画题跋记》中评价夏圭的作品:“但觉层层景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意到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王履也曾评价马远、夏圭“精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韵,无猥暗蒙尘之格。”这种对物象的高度具体刻画,在全景式山水中是难以做到的。
  其次,文人画的构图方式也对“边角山水”的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文人画亦称“士大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大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陈衡恪认为文入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主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宋朝重文治,优待各种文化人才,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其庞大的文化阶层,全国上下一片“郁郁乎文哉”的气象。发端于唐代的文入画在这种浓郁的文化环境下获得了长足发展。
  虽然从五代开始院体画和文人画在风格上就出现了明显差异,但当权者不仅未对文人画表示排斥,而且爱护有加。如徐熙的“落墨花”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喜爱,宋太宗称赞徐熙的《石榴图》“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矣,其余不足观也。”“米氏山水”作为一种文人墨戏,受到宋代帝王的喜爱。而且苏轼和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与一些宫廷画家交往密切,一些画院画师的画也常得到他们的题诗称赞。苏轼之子苏过直接继承父亲的枯木竹石传统,宋徽宗曾特意派人把他接进宫中画枯木竹石。赵伯驹、赵伯骗虽属院体画家,但其作品也有明显的文人画特点。南宋的梁楷,虽为宫廷画家,但其风格更接近文人画,以至于董其昌在“南北宗论”中将其列为文人画家。由此看来,文人画和宫廷画的相互影响由来已久。在这种氛围中,马远、夏圭也必然会受到文入画的影响。
  宋代文入画是以苏轼(1036年—1101年)、文同(1018年—1079年)、米芾(1051年—1107年)、扬补之(1097年—1169年)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文人画家们对简约的构图有着明显的嗜好。他们主要以梅、兰、竹、石等为刻画对象,自由抒发胸怀,传达一种文人情趣。如苏轼的《古木怪石图》,只取一怪石,旁边一木一竹;文同的《墨竹图》也只选取一枝倒垂的竹子进行精致刻画;南宋杨补之的《墨梅》亦取一枝或几枝梅花构成画面;米芾的山水师法董源,却在构图上更趋于精练。
  文人画的构图方式无疑给马远、夏圭提供了一种极为直观的借鉴模式。他们在保存院体画精细刻画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文人画构图简约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构图方式——边角山水。
  如马远的《梅石溪凫图》中,画面上方垂下几株梅花,争相绽放,红白相间,春意盎然。梅枝婉蜒曲折,占据了画面的左上方。《雪图》中远处的一抹雪山,横跨画面上方。再看扬补之的《梅雪图卷》,一丛梅枝从画外伸出,枝上白雪覆盖,参差错落的垂下,荒寒萧索。其构图方式与前两幅画中梅枝与远山的构图颇为近似,都是安排在在画面的一边。在马远的《雪滩双鹭图》中,左上角垂下的梅枝与文同《墨竹图》中的竹枝构图方式也具有相似之处,皆是从画面的一角伸出。马远《水图》——云舒浪卷中,只在画面中央只选取飞溅的浪花,海浪将散碎的浪花抛向空中,对每一个水滴均进行精细刻画,周围不着一景。而苏轼的《枯木竹石图》,画面中央也只是选取一石一木,枯木虬曲上扬,斜伸向天空,怪石空灵萧散,左侧露出一丛细竹。两者皆是在画面中央安排刻画对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人画的影响还体现在对空白的运用上。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叶扁舟漂浮在水上,四周的空白,不着一笔,充分地表现出江面上的苍茫气 象。夏圭的《山水四段》中的《渔笛清幽》也是如此,江边礁石旁晒有渔网,渔舟中有人在吹笛,周围大片空白表现了江南辽阔无限、山水一色的明净风光。再看文同的另一幅《墨竹图》中,两枝纤弱的竹子斜穿整个画面,竹叶随风飞舞,疏密有序,剩余的大片空白中,只有画面左侧提有“文同”二字。类似这种对空白的巧妙处理,也见于其他文入画家的作品中。由此可以看出,文入画对“边角山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马远、夏圭作为宫廷画家,他们的作品无疑是以愉悦帝王为目的,即宫廷的审美趣味决定着画院画家的风尚。正如邓椿《画继》中记载:“图画院四方应试者源源而来,多有不合而去者。盖一时风尚,专以形似,苟有自得,不免放逸,则谓不合法度。”“每旬日,蒙恩出御府图轴两下,命中贵押送院,以示学人,仍责军令状,以防遗坠渍污。故一时作者,咸竭尽精力,以副上意。其后宝篆宫成,绘事皆出画院。上时时临幸,少不如意,即加漫垩,别领命思”。这里所说的“法度”,就是指符合皇室的审美情趣。
  
  宋室南迁后,虽只剩半壁江山,政治局面动荡不安,但绘画艺术的繁荣却不亚于北宋。高宗(1127年—1162年)不仅自己工书擅画,而且在位36年“访求名画,不遗余力,展玩摹拓不少怠”,开设画院,招揽画家。到光宗、宁宗时,由于宋金对峙以成定局,江南局势趋于稳定,故小朝廷里歌舞升平,安逸享乐的情绪又高涨起来。高宗时重建的画院此时达到全盛时期。南宋统治者饱受战争的磨难,即使在相对安定时期,亦日日担心战火重新燃起。这时的皇宫贵族“收复失地”的心思早已荡然无存,只求保住这安乐一隅,苟且偷生。这种心态也同样反映在审美情趣上,他们厌倦了北宋时期山水画中气势雄强的高川大山,转而开始追求清秀雅丽、工整精致的山水风格。
  李唐(约1066年-1150年左右)的山水画风格体现了南宋宫廷的审美趣味。李唐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画院的,后来成为高宗时期极受推崇的宫廷画家,高宗曾在李唐的《长夏江寺图》上题词,曰:“李唐可比李思训。”南宋画院的山水画家大都向李唐学习,其中以马远、夏圭的成就最高。有关马、夏师法李唐的记载很多。“夏圭师李唐,更加简率。”“马远……画师李唐,攻山水、人物、花鸟,独步画院。”“马远师李唐,下笔严整。”“马远画师李唐,笔数整齐。”从作品中更能看出他们的渊源关系。如李唐的《清溪渔隐图》,在构图上作了大胆取舍,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取景方式。画中的树只画其根,不见其梢。坡石之间一湾溪水,婉蜒流向远方,溪上一座小桥,笔简神全。桥旁树木掩映下的茅草屋,结构严谨。画面右侧一片苍茫水色,一叶小舟停泊在岸边,以老翁站在舟头向江中瞭望。这种局部取景方式在马远、夏圭的作品中都经常看到。如夏圭的《溪山清远图》,选景方式几乎如出一辙,只是画幅更长,内容更多。开卷为溪山,烟雾迷蒙,继而见丛林,林间有山庄,稍过即见开阔江面,有客舟泊岸,远处有渔船。隔江浓雾,隐约间见有城池。继而见近景悬崖巨石,接着是崇山,岭路险峻,设有石栏,通往幽谷。出山边检山水一色,靠山边有长桥,桥上有两人对话,极得清远之意。桥的左边通路处有茅屋,有人在搬物。过山树荫下有山店,又有竹篱茅舍,稍过便出村,则是烟波浩渺,令人有溪山无尽之意。此后又是崇山,茂林叠翠,山间有楼阁,有幽亭,出山便是清溪。溪边巨石间架有木桥,一老人正拄杖而行,过桥沿溪前进,便见山村。柴门内有毛驴,进村古木参天,中有茅棚水阁。在看马远的《舟乘人物图》,画面右侧一块巨石伸出,苍劲有力。中间一片浩渺江水,只有一叶扁舟飘然其上,舟上两人,船家奋力摇桨,客人正在转头赏景。左侧大小两枝松枝从画外伸出。近景岸边一丛芦苇,在风中飘摇,远山只露其顶,山体弥漫在烟雾中。
  马远、夏圭继承李唐的局部取景并将其推向高峰,以边角取景开创了一派清丽雅逸的构图风格。从而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局面。马远、夏圭在宫廷享有极高的声誉。马远绘画作品上的题字多为宁宗与皇后杨氏所书。《图画宝鉴》中称赞马远“种种臻妙,院中人独步也”,称赞夏圭“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山水画发展到马远、夏圭,全景山水的统治地位开始让位于“边角山水”。
  另外,理学中的“理一分殊”和“以小观大”的思想又为“边角山水”的形成提供了哲理依据。
  理学始于中唐,发展于北宋,完备于南宋。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它作为宋代的社会主流思想,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理一分殊”是最能体现理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它的基本含义是:世界万物千差万别,但都本于天理,即“万物出于一理”。程颐在《易传》中说:“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相同,虑思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朱熹对“理一分殊”的阐述更加完善,认为“万殊便是那一本,一本便是那万殊”。即通一事之理,即可通天下之理。由此可知,一木一石即可体现大自然全部的秘妙:一汪静水便能让人体会到苍茫湖海之势;一座小亭,能招来天地无限生意。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拳石有春秋,其空灵激荡可以展现世界的无限绚烂。
  在这种“以小观大”思想影响下,北宋末年开始出现小景山水,到南宋就获得迅速发展,直至“边角山水”出现。“小宇宙”表现“大宇宙”的境界也达到极致。如夏圭的《遥岭烟霭图》,在一片烟雾弥漫中,丛树模糊,远山如影,水阁临江,小桥横跨,意境悠远。马远的《梅石溪凫图》为一角取景,大块山石,一片水滩,一群水鸭游戏于水中,梅花怒放,枝蔓伸展,一片小景便展现出大自然的无限盎然生机,《晨雪山旅图》亦是取山的一角,几只梅花,山路间一老翁与两只小毛驴,每个细节刻画生动传神,极富情趣,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夏圭的《松溪泛舟图》也是如此,前景只取儿株松树,中景一片扁舟,几个游人悠然乘于其中,远景一片浩渺江水,景简神全,有限的物象传达出无限的意韵。试观他们的“边角山水”,无一不完美的体现出这种“以小观大”的思想。
  综上所述,北宋以来追求严谨细密的写实之风为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文人画中富有个性的独特构图方式又为其提供了极为直观的素材:南宋宫廷的审美情趣为“边角山水”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与强大的政治支持与可靠保障;理学的“理一分殊”的世界观及其由此导出的“以小观大”的方法论为其提供了哲理依据。于是“边角山水”就由此应运而生,并与全景山水构图与描绘风格相映衬,不仅千富了山水画的艺术风格,而且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艺术魅力。
  马远、夏圭的风格对山水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如元代(1206年-1368年)的陈君泽、陈君佐;明朝(1368年-1644年)初期的浙派以及吴门四家的唐寅,宫廷画家吕纪、林良的花鸟画也受到马、夏的影响;清代(1616年-1911年)以后也不乏其追随者。而且马远、夏圭的山水画在日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室町时代(1392年-1573年)的著名画家如拙、周文、雪舟等。所以马远、夏圭堪称中国美术史上很有创新建树的一代名家,他们的“边角山水”至今仍充满活力、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年代末,父亲去北京周口店写生。在此文前,父亲早就读过“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丢失的报导。今日身临其境,胸有耕思,要以中国山水画的形式来展现人类从类人猿到人的进化历程。父亲当即题诗一首:    我来真巳返鸿蒙,大一留痕此窟中;  劳动创人创斯世,亿年风雨斗天公。    回家后即以真实的画面描写了周口店五十万年前北京人居处遗址。这幅作品的诗、画都把读者带到了大自然中,让人摒弃一切杂念,清心寡欲;
期刊
反思当代书法学术史二十年来的成就,我们就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者,他始终站在中学的讲坛上,却著作等身,做着甚至让高校专家惊慕的学问:博通诗书画印之学,穷究中西美学之理,精研元明书法之史。如此罕见的治学视野与如此精深的专门研究,在当今整个学界恐怕也为数不多。这位学者就是惠山无锡的蔼然长者楚默先生。他的《楚默文集》共12卷,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些著作集中了他的书学、美学观及书学史观,是当前书
期刊
从临摹到创作,是一位学书者成为书家的必由之路,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创造者,不需要临摹便可完成天才的创造。而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摸到创作之门,困死在前人创造的法度之中。沃兴华新著《从创作到临摹》提出“从创作到临摹”的观念,引导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对待传统、发现传统,从而如何去超越传统。力避时下只顾眼前、着重技法的临习之风,而以创作的眼光,去认识传统中可改造之处,发掘经典中所遗忘的亮点。  
期刊
“长卷”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作画幅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短有四尺、五尺或六尺纸的竖二开,其长度为高度的四倍左右,长至几米乃至几十米,数千年来历史上都留下了经典的不朽之作。从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张中国画开始,“长卷”已经开始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主流。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到隋时展子虔的《游春图》再到明朝董其昌的《昼锦堂图卷》,这些千古流传的“长卷”作品流露出了中华民
期刊
宗炳的《画山水序》有两句著名的话:“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意思是作为审美主体的圣人、贤者,应该把握着道,只有这样去接应万物,品味山水万象,才能得与“道”通。“澄怀味象”指体验到山水之神,如果不能“味象”,也就谈不上得山水之神。现在的山水画家多如牛毛,大多停留在以形写形的初级阶段。物、我不能合一,自然也无法在笔下写山水之灵趣了。文永生的山水画,多是逸笔草草,恣意纵横,而质有灵趣,画有意境,轻
期刊
就艺术品的价值而言,虽然最终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市场价格,但单一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却并不仅仅是艺术品某一种特定价值的反映。事实上,除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外,艺术品的价值是由不同层面的价值复合而成的。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谓的艺术品的欣赏价值,其实是最为表面的层次,同时也是最具偶发性的层面,它与受众个性化的审美经验相关。而艺术品所负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则是更为深层次的价值。它往往是决定艺术品价值的基本标尺。在此基
期刊
王孟奇天生松灵散淡,自幼的南北方辗转与独立生活又促成了他这一个性,并陶铸出了他那直率通脱而厌恶装腔作势的习气与宁静自得而优雅绝俗的灵魂。他在举目无亲的寄读中与自然灾害的肆虐中读完了中小学,又在文化革命的被斗中与上山下乡的锻炼中不经意地学习绘画,读了艺术学院,成了年青的“知名画家”与大学美术教师。他在“能识人间炎凉”中也逐步深究了“难解书画妙道”的至理,使他既有一种南人北相的帅气,又有一种北意南情的
期刊
我对本一先生一向都很崇敬,不唯他是我的书法导师,更因为他的为人及其书艺。在先生这个年龄段的书家,现今才出《作品集》的几乎没有。作为学生辈的我们,多年来一直翘首先生出一本书法作品集,既对自己是一个总结,亦可开启学生们的心智。他总觉得为时尚早,作品多不成熟,一直到年近花甲时,这一夙愿终于得以实现。2004年1月,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徐本一书法作品精选》。蒙先生不弃,赐下一册,喜不自禁,品读再三,觉得有
期刊
认识杨列章已有数十年了,曾看过他许多不同时期的作品。最近看到他一批描绘河西走廊之行的新作,眼睛为之一亮,一种艺术上的震撼力在我的胸中激荡。这是一幅幅用了心血的、有力度的作品。  一九九八年夏,杨列章背着画具,奔赴久已向往的大西北。漫游了河西走廊,直到敦煌。历时一个多月。  列章深为这里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环境所激动。当他走入浩瀚无垠的大沙漠、大戈壁中,立即被那苍凉壮美的景色惊呆了,多年隐伏在心中的绘画
期刊
楚默 原名盛东涛,1846年生于上海崇明岛、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史论研究学者。    章法,作为字象线条布置之法,考虑的不仅是一个字的结构姿态,而且是字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整体的和谐与统一。古人九宫之法合理之处,正在于它兼顾字内与字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蒋和《书法正宗》论章法说:“一字八面灵通为内气,一篇章法照应为外气。内气言疏密肥瘦,若平板涣散,何气之有;外气言一篇虚实疏密管束,接上递下,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