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还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对于语文教师和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重要挑战;如何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上出“语文味”更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集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设置应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又云,“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综合性”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地理、生物、风土人情、战争和平、生活常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带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限广阔的“空间”和“自由”,而“语文味”给综合性学习以引导作用,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美感和芬芳。
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那么“综合性”能涵盖一切吗?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而存在,“综合”和“活动”都仅是手段,在“综合”和“活动”中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才是综合性学习的宗旨。而要想把握住这个宗旨,在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中,必须要突出“语文味”。具体建议如下如下:
1注重积累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根本就是积累沉淀。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因此,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这个根本,才是实在的语文“味”十足。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汉字英雄”活动,“咬文嚼字”活动,“成语大赛”等一系列围绕“注重语言积累和应用”的活动,培养学生学生的兴趣,使之有意识地积累语言文字,成语,丰富自己的词语、成语,让语文的泉水不会干涸。
2积淀民族文化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摘自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立足语言,给综合性活动注入“文化味”,让语文学习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这是语文的至味。积淀民族文化,需要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只有讲出了“语文味”和民族文化味,让学生正真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徜徉在综合性学习的“海洋”中。
3捕捉独特情感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摘自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综合性学习的视角伸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要开发课堂之外,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这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在这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在综合活动构想中,要思考如何使课程资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只有有情味的语文课堂,才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会“天人合一”,才会有高峰体验。比如:在八上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中用文字语言来替代直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故事、歌词等充满爱意和温暖的语言中,尽情感受爱的博大,同时学会感恩。
4整合听说读写能力于活动中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都集中于这一基础科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一次有机的统一,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味”为出发点,在综合性学习中兼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保持自己的“味”,而不被异化。
5学习形式的操作须紧扣“语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甚至可以采取用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相融合的形式,但是,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在操作上仍然要以“语文”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把握好“综合”,更要把握好“语文”。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撇开了语文性,综合性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集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设置应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又云,“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综合性”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地理、生物、风土人情、战争和平、生活常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带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限广阔的“空间”和“自由”,而“语文味”给综合性学习以引导作用,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美感和芬芳。
综合性学习强调“综合”,那么“综合性”能涵盖一切吗?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而存在,“综合”和“活动”都仅是手段,在“综合”和“活动”中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才是综合性学习的宗旨。而要想把握住这个宗旨,在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中,必须要突出“语文味”。具体建议如下如下:
1注重积累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根本就是积累沉淀。特级教师余映潮说,“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文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文泉流就会干涸”。因此,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中,不忘积累语言这个根本,才是实在的语文“味”十足。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汉字英雄”活动,“咬文嚼字”活动,“成语大赛”等一系列围绕“注重语言积累和应用”的活动,培养学生学生的兴趣,使之有意识地积累语言文字,成语,丰富自己的词语、成语,让语文的泉水不会干涸。
2积淀民族文化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民族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摘自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立足语言,给综合性活动注入“文化味”,让语文学习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这是语文的至味。积淀民族文化,需要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只有讲出了“语文味”和民族文化味,让学生正真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徜徉在综合性学习的“海洋”中。
3捕捉独特情感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和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独特的任务。”(摘自程少堂《语文教学如何教学出语文味》)综合性学习的视角伸向广阔的、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空间,要开发课堂之外,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这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在这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中挖掘出情感点。在综合活动构想中,要思考如何使课程资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只有有情味的语文课堂,才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会“天人合一”,才会有高峰体验。比如:在八上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中用文字语言来替代直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故事、歌词等充满爱意和温暖的语言中,尽情感受爱的博大,同时学会感恩。
4整合听说读写能力于活动中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指导人格个性发展都集中于这一基础科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一次有机的统一,因此,只要我们以“语文味”为出发点,在综合性学习中兼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保持自己的“味”,而不被异化。
5学习形式的操作须紧扣“语文”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甚至可以采取用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相融合的形式,但是,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在操作上仍然要以“语文”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把握好“综合”,更要把握好“语文”。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撇开了语文性,综合性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