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人回忆》看商业电影的非类型结局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2003年韩国票房冠军影片,《杀人回忆》改编自1986一1991年发生在韩国的至今仍未破获的连续杀人案件。影片中两位警察不断寻找连续杀害年轻女性的凶手,然而直到影片最后导演仍未给出一个明确的谁是凶手的答复,这多少会让观众感到压抑,我们早已习惯了悬疑式商业电影一定会给出答案的结局模式,对于看到最后仍然云里雾里的结局感到无法接受。本文从《杀人回忆》来分析这种商业电影的非类型结局。
  【关键词】:商业电影;非类型结局;《杀人回忆》
  电影《杀人回忆》取材于1986——1991年令韩国社会陷入一片恐慌的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讲述的是在韩国的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系列的连环杀人案,被害人都是年轻女子。小镇警察朴警察和从汉城调来的苏警察共同办案。朴警察作风粗暴,热衷刑讯逼供。苏警察头脑清晰,冷静沉稳。两人合力侦查,被害人却还是在一个个雨夜遭到残忍的杀害。凶手十分猖狂,令两位警察的神经都到了快要崩溃。当他们抓到一个所有特征都极其符合的嫌疑人时,从美国传真来的鉴定报告却否定了这个人是凶手。
  一.电影中贯穿的商业片的类型元素
  这是一部将悬疑、恐怖、暴力、推理等诸多元素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电影,观看时伴随着的紧张感,强烈地抓住观众目光,并跟随主人公一起思考,体验一段曲折离奇的连环凶杀案的侦探过程。首先是悬疑元素,故事从一望无际的田野开始。在麦田一旁的沟渠中,有一具全身赤裸,双手反绑的女尸,女尸身上密密麻麻的爬满了的虫子。悬念随即而来,谁是杀害这个女尸的凶手。悬疑元素的运用能够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能够引发观众的紧张焦虑感,营造紧张刺激的气氛。其次是恐怖元素,影片中大部分色调均为阴暗的冷色调,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斥着整个影片。而每一次凶手作案,都是在阴冷潮湿的下雨天,在荒无人烟的田间,另外每次作案之前广播必放的歌曲也为影片增添了一份恐怖、神秘的色彩。再来看暴力元素,影片并没有直接的关于凶手作案时暴力影像的表达,但是通过侧面刻画和细节描写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暴力威胁。每次发现尸体时,遇害者惨死的模样,无一不让人发指,凶手之残忍。最后影片的剧情发展是伴随着两位警探侦查案件进行的,因此案件推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元素。推理能让观众有高度参与感,与影片中主人公共同思考和分析。
  本片其实是一个很沉重的题材,但如果全片只有恐怖和暴力的元素,很可能会让观众产生疲惫与压抑感,因此导演在电影中加入了适当的喜剧元素。如小镇警察在破案毫无灵感的时候会跑到澡堂向“仙姑”求神问卦。喝醉酒后说因为美国很大,所以FBI要“用头脑破案”,而韩国很小,只需要“用脚破案”。在侦查过程中,朴警察因为案发现场没有毛而坚持要找下体没有毛的人,为此竟然去澡堂泡了一天专门观察洗澡男人的下体。这样的情景着实让观众捧腹大笑。
  二.商业电影的非类型结局表达
  当然本片最值得说道的还是它的结局设置。改编一个没有被破获的案件,这本身就是对导演能力和智慧的考验,而《杀人回忆》那没有结局的的结局,更是让许多观众对导演没有揭示凶手是谁而感到非常压抑和不满。这其实是导演力图摆脱商业电影类型束缚的一个手段,也表现出本片的着眼点并非想阐述案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是向观众逐步揭示一件本来可以被侦破的案件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被阻碍,希望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破灭,这个毁灭的过程是导演最希望呈现给观众的,进而也揭示出全片的主旨:为什么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案件能够层出不穷地发生,为什么凶手的作案范围一直就在这个小镇却仍然无法被抓获……这些思考不仅仅是影片留给观众的疑问,也是整个韩国对自己历史的反思,由此带出了韩国民众对那个特殊时代背景的集体回忆。
  在《杀人回忆》影片中,开头和结尾很好的呼应,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的出场,不得不说是导演奉俊昊匠心独具的巧妙安排。影片的开头是在麦田里一个男孩的特写镜头—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庄稼上的一只蚂蚱,蚂蚱全然不知危险的降临,男孩儿伺机而动,一把就抓住了它。也许这是对凶手和被害者的一种隐喻,凶手在暗中死死地盯着被害者,选准时机就对被害人下手,而后镜头摇到了那具被害女尸上。影片的末尾,改行的小镇警察再度回到发现第一具尸体的那条乡间小道,他跳下沟渠,望着曾经躺着一具女尸的空荡荡的排水道,脸上一副怅然若失的表情。这时候一个小女孩站在他旁边问他,“里面有什么吗?好奇怪,前些日子也有个男人在那儿看,我也问他为什么看,他说他记得很久以前在这里做了件事,于是回来看看。”小镇警察的表情凝固在脸上,他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他的脸?”女孩点点头。“他长什么样?”“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没什么特别的。”女孩想了老半天才挤出了这样一句话“没什么特别的”—这一答案在小镇警察的脑海里翻山倒海,突然,他转过身,双眼直勾勾地对着镜头,那凝聚了绝望悔恨不甘气氛等等情绪的复杂的目光射入每一个观看者的内心深处……这时背景音乐响起,全片结束。这一结局真是妙不可言。一直逍遥法外的凶手又回到作案地,通过一个小女孩之口,告诉当年的警察:他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没什么特别的。于是,观众便不难理解导演奉俊昊给出的拍摄《杀人回忆》的三个理由:一是以此剧向至今仍被这一难解谜团缠绕于心的缉凶者致敬,二是将此剧奉献给十位无辜受难的妇女,祭莫英灵,三是以此剧向凶手下战书,告诉他,虽然事隔16年,我们仍旧没有遗忘这件事。
  所谓悲剧,就在于它传达一种无法发泄的惆怅。正是因为无法将错误归咎于某个人,观众才会去反思这一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引起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是杀人,更是关于那个年代的回忆。导演奉俊昊在影片中也大量表现了韩国80年代的历史氛围:宵禁、军事演习、防空报替、学生运动、示威游行等等,都不止一次出现在影片中。正是对历史和国家的侧面描写让韩国人有所共鸣,也正是在这种压抑气氛的背景下,《杀人回忆》的情节变得很有意味,结局才能够成立。影片最终没有表露那个手段残忍令人发指的罪犯的真实面目,只是借由一个小女孩的话来说他“没什么特别的”—更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所以《杀人回忆》给观众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杀人的回忆,还有那个时代政治的镇压比人的性命更重要的荒谬事实。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段历史早已被人们淡忘。导演奉俊昊拍这部电影用意也许就是为了要唤起这段已被人们忘却的记忆,就像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句话:“如果你还活着,请来看看我吧.我还没有遗忘那段有关谋杀的回忆。”而作为观众,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导演不厌其烦地描述的那段韩国历史,才会领悟到究竟谁是真正的凶手其实并不重要。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包括所有的疑犯,甚至包括那个真正的杀人凶手,如同鲁迅先生所说,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正是由于变态的社会,才造就了变态的凶手。
  参考文献:
  [1]郭瑞佳 无关缉凶,只为追忆那段忘却的历史:《杀人回忆》 [J] 电影文学,2006(3)11-12
  [2]陳美含 商业片中的非类型元素—《杀人回忆》探析 [J] 今日南国,2010(8)124-12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媒体的普遍应用,传统的电视媒体的社会地位岌岌可危。因此,传统的电视媒体为了保住原本的市场,便通过提高后期精良华丽的频道包装和制作等方式来留住观众,使得观众可以对电视频道的内容一目了然,且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保障了传统电视媒体不被新时代的互联网媒体所淹没。数字媒体技术是近几年逐渐在兴起且蒸蒸日上的一门技术,在频道包装中被广泛应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数字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不仅仅可
期刊
【摘要】: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报道不仅是政府的口舌,也是构建社会的一个重要参与因素,同时,还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其对于营造舆论、服务政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也面临着与中央台、省台的时政新闻趋于雷同的倾向。面对不同的受众需求,地方电视台在时政新闻报道中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改进和优化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等,避免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八股新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横跨欧亚非三大板块,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加快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而俄罗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连接中国与欧盟的纽带,势必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桥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中俄两国积极发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拓展中俄经贸领域广度,加快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领域合作。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难免出现分歧
期刊
【摘要】:在基因母亲、孕生母亲、抚养母亲三分离的代孕情形下,如何认定孩子的母亲呢?笔者认为对作为代孕协议的提出者的抚养母亲应当优先考虑,确立以代孕的初衷和代孕子女利益最大化为一般认定规则,同时在哺乳期内,允许代孕母反悔为特殊规则。  关键词:代孕;亲子关系;母亲;认定规则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全国首例代孕引发的监护权纠纷案”[1],该案中首次出现基因母亲、孕生
期刊
【摘要】:新时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并日臻渗透到公众生活点滴之中。凭借着诸多优势,新媒体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范围不断拓展,并对未来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此之下,传统的主流媒体在迎来全新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系列冲击与挑战。对播音主持行业而言,其要充分抓住以3G、4G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明确自身所受到的严峻挑战,采取有效的应对予以措施。本
期刊
【摘要】:女摄影家通过摄影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或是兴奋、或是恐惧、或是淡定、或是忧郁,无论女摄影家以什么样的视觉思维向我们诠释摄影,可以肯定的是女摄影家拍摄的意义不单单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我的关注、认识表现出来。  本篇论文旨在对女摄影家观念摄影的视觉思维进行研究和探索。论文的研究范围涉及女性主义、视觉思维、两性文化等不同范畴,从感知的角度诠释
期刊
【摘要】:这是一部十分安静的校园暴力青春题材片,片中描写的枪击案平静淡然,没有血腥的镜头,没有做作的哭喊,平静得像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一部电影体现了一个青春,看似平和自然,实际暗潮涌动,紧张和不安是每个人青春中的主旋律,而叛逆只是调味品,为青春生活的调剂。在青春期中,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人的行为究竟是受情感支配还是理性支配?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  【关键词】:青
期刊
【摘要】:《士兵突击》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军旅题材电视剧。剧中,刚下连队的许三多与五班其他战友格格不入,但他默默地修路,不经意间扮演了“鲶鱼”的角色,影响了战友的生活态度。本文试以许三多的事迹为背景,探讨鲶鱼效应的作用过程和困境,并且在最后讨论了鲶鱼效应的启示。  【关键词】: 鲶鱼效应;许三多;管理  2006年,《士兵突击》首播。不知不觉,《士兵突击》已经十年了。时光飞逝,但经典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
期刊
【摘要】:自2007年《合伙企业法》实施以来,虽然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作为私募股权基金的一种组织形式快速发展,但相应的制度或政策不能及时跟进。我国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的学者多注意到了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所具有的优势,但若让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善其治理问题。本文将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金的募集、投资这两个阶段分析当前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期刊
随着国内各类摄影组织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喜欢组团采风创作,这点表象看似摄影界的空前繁荣,实则极易造成作品高度同质化。站在局内人的角度来看,摄影人的身份互换、角色扮演以及文化归属认同等,无不是引起内在联动的原因。当摄影人试图踏遍祖国大好河山,体味不同社会文化情境时,可能会成为当地文化的闯入者。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甚至违背民族习俗的拍摄行为,不仅会惹来当事人的拒绝,甚至有可能造成某些不良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