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濑和他的“NGO孵化器”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50776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由朋友带着拜访了东京的一个小NGO——东亚环境信息所(在国内更经常被称为“东亚环境信息网”,East Asia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Express Messenger 网站:www.enviroasia.info) 。
  这次拜访,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规模的“NGO孵化器”。去之前已经知道信息网是由志愿者维护的小组织,而让我惊讶的是这样一个组织怎么会有实力拥有自己办公室呢?带我们去的志愿者小朱特别说明,现在要去的地方,是不止一家NGO的办公室,好多家合用的。日本每座楼的一层都有各户信箱,办公楼的信箱表明了公司名称,对狭小的办公楼,这样做完全不再需要另外做公司名牌。我们到目的地的时候,看到几排信箱当中的一个下面密密麻麻列着好多单位名,就是它了!
  在一套非常拥挤,堆满了书籍、出版物的公寓房里,每个能放办公桌的房间里都有几个“小不点”非营利机构在办公,有做气候变化的,有做臭氧层空洞的,也有做社会福利的,如此等等。会议室大家合用,昂贵的办公设备如高速复印机(对于经常要印宣传品的NGO们,这是非常有用的设备)也因共担成本而成为可能。在一间和式席地装修的工作间里摆着大张的矮桌,平时当作工作台,午餐的时候大家也聚在这里一起吃饭。
  提供办公空间的组织,叫做“市民运动全国中心”——听起来名头很大,其实是个小组织,没几个工作人员,且工作也远不到覆盖全国。这个名头甚大的组织,也仅在一套不大的房间里占了大半间房作为办公室。目前主要在进行的一项工作,是联系各“自治体”——县、町、府之类,相当于我们说的各村村长、县官们,促进其在各自行政自治范围内的“绿化”。另外,就是做“NGO孵化器”的工作,提供办公场地给没有实力的公益机构,在一个组织往往最艰难的草创阶段扶持一把。各小NGO使用这里的办公空间也要支付一点费用,一个办公桌每个月收取租金三万日元,这在东京算是相当的便宜。三万日元,是东京一个年龄在25~30岁的最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些小组织租用办公桌的费用,只够分担整个孵化器运营的一部分费用,缺口要另想办法解决。中心的负责人广濑先生告诉我们,除了在这里租办公桌的,还有好几家是把这里作为固定通讯地址的,加起来十几家呢!这个“全国中心”,至今还没有办理任何注册手续,搁中国就是个非法组织,但是却历史悠久:日本NPO法颁布才十年,人家中心都已经运营三十年了。
  


  日本NGO也有阔有穷。有稳定的大企业或者基金会给予充足支持的,就比较阔气,没有这些背景的就比较困难。这次看到的都是没有背景的小组织。曾经从孵化器走出的最阔的一家NGO,现在都有了自己的楼了。赶紧打听了一下人家的致富之路:说是出书,出那种讲食品安全、健康安全问题的书,一套一套的,什么这个那个食品有什么问题啦,吸尘器里有多少可怕的病菌啦,空调有多少健康隐患啦,还有推介安全的食品和产品……嗯,在日本这个人人自危,反应敏感的社会里,这条路是选对了。
  中心的负责人广濑先生,同时也是我们本次主要拜访的“东亚环境信息网”的发起人和负责人,在信息网的这份兼职纯粹是志愿工作。为了给非营利性质的NGO的事业多一个收入来源,广濑又创办了一个小公司,因此,他的第三个头衔,是某小企业的“社长”(相当于中文的“老板”)。那是一家做出版物的小公司,“社长”之外有两名固定员工。这小公司有时候赚点钱,就贴补给NGO。这个小公司的办公场所,也和一堆NGO挤在一起,在同一套单元里占了一个小房间。社长大人目前尚无独立办公室,只有一张和别人一样大的,堆满了书简直没地方给人坐的桌子。
  看上去快乐温和的广濑今年正值本命年,36岁,4月份刚刚有了儿子。为了多些时间花在教育孩子上,减少了在公司上班的时间,并主动降低了工资。在NGO的工作时间倒并没有减少。熟悉国内NGO界的朋友看到这些也许难免为他担心吧,也许会联想到国内常见的报道中描写的那种倾家荡产投入某项公益或者慈善事业中,自己的生活日渐困顿的形象。不过广濑不是那么艰难,他的生活并不困顿,足够维持一个普通市民的体面生活,他只是没有一心追求金钱上的积累。他自己的办公空间可说逼仄,但是想想那一层楼好几套办公室内忙忙碌碌的人们,都因他的努力而能专心于自己的事业和梦想,他应该很有成就感了!
其他文献
一位山西老板,开着几十万吨生产能力的焦化厂,没有环保设施,被中央电视台曝光。老板对着摄像镜头满腹委屈:“光说我不环保,怎么不说我慈善啊?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我每年白给他们600块钱,过年还要送米送面——当儿子都没有我这么孝顺!”在他身后,村子裹在烟里什么也看不清,空气里都是焦油的臭味,致癌物超标至少九倍。   这是《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的所见所闻,她说:只谈扶贫济困,不谈怎么给弱势群体说话的权利,不
期刊
奶粉与美国总统    三鹿奶粉事件给中国的消费者,奶农、乳制品企业、监督管理制度、甚至是广告审查制度等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和考验。在消费者充满愤怒,打官司告状讨说法的时候,也开始有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发起追问。企业不知道三聚氰胺的安全含量吗?企业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健康吗?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吗?没有考虑自己的工人的去向吗?  奥巴马大选获胜,成为第56届美国总统,无疑在这个经济低迷的时刻给世界带来了
期刊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前几个月,浙江泰顺人王远萍就发现自己全家都在喝的奶粉导致女儿小便出现困难,他到处奔波,要求三鹿集团给份检测报告,或者盼望“权威机构”给他提供一份独立、公正的检测报告,结果当地的工商局和三鹿集团的人告诉他说,检测费需要他来承担,大约一万多元左右。这一下子就打退了他获取证据用以索赔和要求公道的野心,他颇不情愿地在“和解书”上签了字,并接受了三鹿集团提供的几件“好处奶粉”,从网上撤下
期刊
连日来,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一个陌生的化工产品三聚氰胺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视线。截止到9月26日,中国各地临床诊断“三聚氰胺”患儿53,000例,其中,4人死亡。人们难以接受的现实是,这个白色结晶粉状的有机化工原料,本用来生产塑料、胶水、阻燃剂或化肥,怎么会添加在婴儿的奶粉里?这个能造成试验动物肾衰竭,并致其死亡的有害化工原料,给全国数千名无辜婴儿的生活抹上了浓重的阴影和对未来的心理恐慌。三年前
期刊
以前做过志愿者,也管理过志愿者,正好前一段时间又在一个公益论坛上和一些朋友聊到志愿者管理的话题,于是促使自己梳理一下这方面的思考,可能大多都属于老生常谈。下面这几方面有的侧重志愿者自身的认识和能力,有的侧重机构本身的空间和文化。毕竟,只有志愿者和机构双方都在其中受益,志愿精神最大程度地得以培育和发扬,公民社会才有希望和可能。     需求   双方需求是否一致,往往成为很多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于志愿
期刊
有一个曾和我一起参加活动的激情四溢的小伙子充满真诚地告诉我:“我很羡慕柱子!”哦,他是在说李洁与柱子。我赶紧搭腔:“是的,你说得对!他们俩的确是难得的一桩好姻缘。”也无怪正值青春渴慕之中的小伙子叹慕,他们的确相知相爱,那美好的感情惠及众人。  最初认识甄金柱是因为自然之友在做战略规划,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事,大家全被拉到中青之家去。办公室需要留人值班,一次次都是柱子在办公室帮忙。我很奇怪,但是每
期刊
××你好:  今天和你通电话,你提到的关于生态厕所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不管是什么样式的生态厕所,其基本的原理是同样的——尿粪分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尿与粪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异味及细菌的滋生。不同之处可能在于样式以及粪便处理方式会有差异。对于乡村建筑工作室倡导的生态厕所理念,除了通过尿粪分离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外,还对粪和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同时,生态厕所建筑本身
期刊
9月22日,在2008年世界无车日到来前,自然之友在北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低碳出行·健康骑行”活动。我也骑上我的26小破车,参与了进去。我们走的是北线,同行小组之中,除了谭华,其他人我皆不认识。一打听竟然有四个人是吉利大学董瑞祥老师的学生。没得说,我知道,他们是受董老师鼓动而来。的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京是骑车人的天堂,但是现在自行车路面渐渐被汽车挤占,自行车被边缘化。与此同时,北京的
期刊
素然是一个荷兰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宝宝,一儿一女,女儿叫 阿润,今年8岁了,在北京安贞西里的一所全是外国小孩上学的学校里读书。她还有一个两岁的、金发碧眼的漂亮的小儿子,叫玛努,素然自己带他。素然的丈夫叫博盟,是一个德国人,高高的个子,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们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十来年,可谓一对中国通。她的家位于市中心,在东城一带,是一所古老的独门独院的四合院。院子冬暖夏凉,绿荫遮蔽。  每当素然送她的乖女
期刊
今年10月11号至21号, 丹麦奥尔堡大学约翰尼斯·施密特(Johannes Dragsbaek Schmid)教授来北京参加亚欧人民论坛(AEPF)和亚欧基金会会议。会议期间,他专门到自然之友访问。约翰尼斯是一个社会活动分子,多年来,他积极参与了许多NGO的活动,曾先后八次来到中国,十分欣赏中国的进步。他的研究重点是经济政策制定以及社会发展,同时,他也很关心中国的环保事业。  约翰尼斯说,自然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