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创造力的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bai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功能,也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扩大效益的内在动力。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必须要有强烈而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按心理学的原理,學生学习动力有外在动力(如奖励或惩罚等刺激所产生的动力)和内在动力(人的认知需要——认识和发现的需要与审美需要所产生的动力)。外在的动力是短暂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奖励或惩罚刺激。持续不断地反复使用相同性质的刺激手段,刺激效果会逐渐降低,甚至还可能产生与刺激目的相反的效果。内在动力则没有这些局限。内在动力来自人的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是永远无法满足的,因而它具有强烈的求新特点,这种求新的认知探索和审美追求,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如果能够充分激发、诱导和利用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让它充分发挥出来,它就表现为一种创造力;创造力一旦得到充分发挥,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产生学习者的内在动力。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科是最具产生认知探索和审美追求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学能把创造力培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过程始终表现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价值的过程,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教与学双方都永远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其教学效率与效益便自然得以提高。
  一、消除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所以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淀很深厚。我们的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精华,不但过去有用,今天有用,将来也还有用。但必须看到,它也有不少消极因素,这些因素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表现是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封闭性教学模式、僵化的思维模式。反映在阅读上,突出地体现为“解经”;反映在写作上,突出地体现为“宗经”。这种僵化观念和方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仍占据统治地位;文本理解上的贴标签化;理解依据上的唯教参是遵化;课堂结构上的刻板程式化;教学方法上的填鸭灌输化;作文内容上的瞎编抄袭化;作文形式上的陈腐八股化。这样的教学结果,不只是学生语文能力低而已,更为有害的是它造就出大量“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人,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其身上荡然无存。所以,语文教学要体现出创造力的培养,首先得消除历史习俗和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二、教师要走出“传授式”和“应试式”
  教学观的误区创造力培养能否在语文教学中得以体现,首先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教学观左右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由于受传统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干扰,从整体上看,当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还很不适应创造力培养教育的要求,其占主流的教学观有两种;①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传授知识的传授式教学观,②认为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是教师最主要任务的应试式教学观。这两种教学观使大量的语文教师不敢把课文当作例子,而只能做课文的奴隶;无法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没有把学生会学当作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把会考试作为终极目标。这样的教学观所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当然是保守封闭的,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培养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观呢?这就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才能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才能使师生的创造力都得到发挥和发展。
  三、处理好创造力培养与语文基础建立的关系”
  现行的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加以更新,因为它存在两大弊端。①它不是从立足于语言的应用来确定的基础知识、技能系统,而是把大学的研究型课程中的那套基本知识加以简化和浓缩而构成的。②它丢弃了“人文性”,所得出的一大套名词术语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这些弊端极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必须对现行的”语文知识”进行重新认定和构建。语文教学必须围绕语文基础内容,花足够的时间和力气,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它们,建立起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理解知识如果没形成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哪怕知识积累得再多,也无助于创造力的形成。正如杜威所说的:“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辞,即纯粹感觉刺激,没有什么意义。”注意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在生活中的应用。至今我国的语文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层面上,忽视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只有重视知识的应用,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培养。从另一角度说,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去独立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这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创造。
  四、重视生活经验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当前的语文教学缺乏创造力培养功能,忽视生活经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又一重要原因。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的性质未能全面科学地把握,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导致了语文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成为象牙宝塔。语文一旦失去了生活这一活水,创造力自然枯竭。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对生活经验的依赖较之数理化,更加离不开。因为中小学的语言学习,主要是一种言语训练应用,而不是像大学那样,将其抽象为语言学来研究。这就决定了脱离生活的语言习得便成为空谈,培养创造力也自然只是奢望。所以,语文教学要把重视生活经验积累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创造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自觉树立“大语文观”,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从而获得创造源泉。
其他文献
一、民主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
期刊
摘要:新的小学语文课本选了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寓言,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极具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最好的范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重通过学习寓言,促进孩子们思维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寓言;教学;思维素质;培养;方法    在寓言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生动的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一般地说,我们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但是,由于寓言这种体裁更
期刊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研究性学习”。这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渠道之一。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本文对此谈了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意义;运作;方法    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重要的课题之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高效地获取知识,而且激发出对语文学习的极大兴趣与热情,充分品尝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期刊
摘要:課堂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创获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效率如果不高,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适应课改形势,在学习与交流当中增加知识积累,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教材要深入分析,明确教学层次,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则有助于促使语文教学真正走上科学化、高效率的轨道。  关键词:教学效率;适应;提高    讲台上,教师分秒必争地写,讲台下,学生勤勤恳恳地记,师生皆满脸疲惫,可第二天温故
期刊
新课程強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功能。新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要,建构了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惟一标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期刊
摘 要: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 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 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 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 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 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众多实施心理
期刊
摘 要: “说”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对小学生来说,“听”是基础,“说”是关键。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说”的培养,是促进他们顺利跨上新台阶的保证。  关键词:语文教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     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在动态的口语交际中,不仅能培养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不断地归纳、分辨、评价中发展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本文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
期刊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要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好学、乐学,就必须激发其学习兴趣。下面结合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概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形象激趣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讲究教学艺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教师在讲《爱惜粮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结合当地实际,
期刊
一、针对性的临摹掌握基本技能  掌握水粉画的基本技法是临摹的主要目的之一,水粉色彩的基本技法包括:  (一)湿画法,湿画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潮湿的画面上进行操作,或将颜料调入充足的水分涂抹在画面上;另一种是用软毛刷在白纸上刷一层清水,待半干时作画。湿画法一般要求一次画完,不宜反复修改,也可作为一个步骤铺垫底色。成与败的关键是把握好水分的多少,这种画法偶然性大,应把握住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效果,见好就收
期刊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导致对结果评价的过度关注,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过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
期刊